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77章

作者:秋来2

会同保定总兵八千人马,配合山西巡抚许鼎臣以及大名兵备道卢象升剿杀这伙贼寇。

卢象升先前因为苦于自己兵马过少,根本就没啥好办法应付这次越发滑不留手的反贼。

老回回等人总是避开他的重兵,相机出击,使得官军被动挨打。

然后朝廷内部矛盾便激化了,朝臣指责卢象升放任贼寇肆意在北直隶转悠,是不是想把他们放进京城来?

事关身家性命,轮不得京师的官员们不急。

谁好好在京城上班,然后就被一伙贼寇闯进京城内来了一出天街踏尽公卿骨。

大明开国二百多年,除了洪武大肆杀官之外,都不曾有过这般危险!

如今朝廷总算是派了增援,卢象升不怕朝廷责怪他。

就怕没有援军,再次被贼寇玩一出前狼假寐的戏码,偷偷跑进京师作乱。

有一次那不是自己的责任,京师周边那么多兵马都没有人识破。

再有一次,卢象升就不知道陛下还对自己有没有信任了。

老回回自从在陕西八十万起义军总教头贺今朝“深造”过一次后,发现围剿他们的官军越来越多,果断润去了河南。

虽然互有胜负,但是在华北大平原上无险可守,也没啥子可以打伏击的地方。

故而朝廷一增兵,加强这一带的守卫力量,跑才是最正确的。

这下子河南的士绅又遭殃了!

左良玉、邓玘、王朴、张应昌等总兵包围着紫金梁的队伍,避免他们在河南各处作乱。

然后老回回等人来了,王朴带领的京营一下子就跑了,给老回回等人让开道路,包围圈出现极大的破洞,以至于他们顺利会和。

河南巡抚樊尚燝气得都快要炸了!

这帮子京营的兵全都是爷。

正事不敢干,扯后腿的事都不用通知你,干的可麻溜了。

到时候这帮贼寇越聚越多,官军的防线越来越大,可谓是处处薄弱,那包围圈还有用吗?

再加上一个正在河南流窜的闯将李自成,让他头疼不已,前些日子从山西跑出来的闯塌天也一并去寻了紫金梁。

河南巡抚樊尚燝气得破口大骂,纵然连左良玉也是气得不行。

从来都是他坑旁人,结果屡次被京营的这帮爷给坑了。

他算是理解当初关宁军进入京城助战,这帮京营的爷在背地里下黑手的缘故了。

打敌人那我不敢,但是打自己人,老子胆子大的很。

无他,谁让咱们头上的太监受皇帝宠信呢!

河南巡抚樊尚燝自己联合河南的乡绅,再次给皇帝上书。

朝廷兵部的代理人,向崇祯建议洪承畴移驻到三省交界的潼关,监制山西、河南巡抚以及诸多总兵。

崇祯把反贼活跃于三省归咎于官军作战不力,然后写信询问洪承畴何时能够剿灭山西的贼寇。

洪承畴接到皇帝的信件后,仔细一看,便知道河南巡抚的打算。

他们一直不敢与缩在河南的贼寇交战,反倒让自己亲率大军过去。

殊不知河南的贼寇不过皮毛之疾,但山西锤匪乃是大明肺腑之病。

只要樊尚燝下定决心围剿流寇,定能取胜,陕西便是明证。

他还要投入更多的钱粮兵器来对付贺今朝。

如今不是他不想打,实在是没有实力跟锤匪打,否则一旦失败,今后官军怕是遇到锤匪便逃。

宁愿战事拖的久一点,也不要轻易大军压上。

洪承畴当即开始给皇帝写信,阐述了秦王世子捐赠五千两银子以及五千石粮食,为官军助战的事。

但奈何缺口太大,还是需要朝廷的支援,然后又阐述了剿灭山西锤匪的困难等事,绝非能向陕西一样迅速。

洪承畴他也想要剿灭贺今朝,可是当他平定陕西诸贼的时候,贺今朝并没有像其他反贼舒服一天是一天那样过日子。

反而不断的壮大自身,山西巡抚许鼎臣就是个废物,以至于锤匪做大,他还敢跟陛下夸赞战功,隐瞒真相。

对于这些队友的不配合,洪承畴心中也十分无奈,光靠他自己是无法剿灭贼寇的。

他甚至想要利用花马池的盐,来引诱长城外的蒙古人去攻打贺今朝的山西境长城线,让锤匪南北不相顾,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战机。

但是宁夏那里的盐利,又不是自己能轻易把手伸进去的。

好在官军收复了山西南部,把解州盐池攥在手里,但要变现也需要商人。

可战乱一起,商路断绝。

洪承畴有心想要找陈家为他贩卖食盐,但他认为宁阳侯能做出官府、锤匪两头卖,让战争变得长久的想法。

故而,洪承畴一直在迟疑,还是先找皇帝要钱更加现实。

第0697章 登州之乱

宁阳侯一系当初在贺今朝不成规模的时候,就敢因为他抢掠了甘泉县的士绅大户,卖给他军械食盐,从他手里“抢”银子。

后期洪承畴甚至要趁机宰了宁阳侯的人,把他的钱财货物全都扣下,养自己的标兵。

两方可是有着旧仇,洪承畴不觉得自己在宁阳侯那边,比锤匪贺今朝的诚信占比更多。

别到了最后,没有帮到自己,反倒为锤匪做了嫁衣。

沈阳皇宫。

皇太极正在查看登州叛乱的消息。

今年正月初一,他接受礼部参政李伯龙之建议,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

自此三大贝勒,一个战死,一个被圈禁,一个老老实实主动退座次。

后金集团几大贝勒共治的局面结束,皇权不断的集中于皇太极一身。

当然大贝勒代善实力依旧雄厚,且目前并无过错,又主动伏低,皇太极抓不到他的差错敲打他。

至于他在去年对众人说今年要去干贺今朝,为莽古尔泰报仇的事,好像遗忘了一般。

政治家的话,少信!

他把攻打察哈尔的事往后挪一挪,时刻注意着登州府的事,说不准就能利用这伙叛军拿下旅顺以及皮岛。

旅顺对于皇太极以及大明而言,战略地位很重要。

旅顺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原本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镇堡。

它有南北两城,洪武年间,明军向东北进军,追击大元残部,曾经率兵来此,立栅木而立,此为北城。

永乐年间,于原城南面建包砖城,后中叶,北城废。

旅顺隶属于金州卫,城池很小,周长不过一里,但是在辽东半岛属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此地东联海(州)、盖(州),南进登(州)、莱(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所有的沿海地区包括旅顺口和沿海各岛屿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五个卫所,四个在金州城内,一个在旅顺。

“西翼宁远,东联朝鲜,北俯四卫,南借登州。”

努尔哈赤的时候就层谋求旅顺。

天启二年,大明议论辽东沿海防御,得出分兵旅顺,照应朝鲜的决策。

毛文龙命令都司张盘守旅顺堡,朱国昌守长行,曾有功驻守三山岛,形成百里棋布,鼎足传烽的有利态势。

努尔哈赤担心明军一旦站稳脚跟,就会向自己的腹地进逼。

故而发兵夺回金州,第二年又发四万骑进攻旅顺,被张盘挫败。

努尔哈赤派人招降,张盘斩杀使者,坚决不降。

贼酋大怒,引兵围城猛攻,张盘引兵于南北两山设伏,打的后金溃退。

后金败退之后,明军继续增援旅顺,整修城墙。

天启五年,后金侦查得知“明军增兵万人”,由海上到旅顺口修葺城墙。

努尔哈赤命令莽古尔泰率六千人马再次进攻旅顺,遇到明军离城去修复南关,城内空虚。

骑兵突至,围城猛攻,明军猝不及防,寡不敌众,张盘、朱国昌等人战死,城破,守军被全歼。

莽古尔泰毁城而回,待到他刚撤走,毛文龙又派张攀的兄弟,裨将张直进驻。

后金攻占旅顺不守,明显是兵力不足,鞭长莫及,又害怕孤军远驻,会被明军在海上骚扰。

再加上努尔哈赤重点目标是辽西地区,前后发动了广宁、宁远之战。

期间也先后从辽南向旅顺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是明军屡退屡进,直到努尔哈赤死了,旅顺依旧还在明军手中。

但是皇太极继位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孔有德本是支援大凌河的,结果自己乱了起来。”皇太极哈哈大笑。

孔有德是毛文龙的义孙,曾名为毛永诗。

攻陷登州后,孔有德自命为元帅,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

明廷命令朱大典督师平叛,又叫祖大弼领兵数万前往增援。

“大汗,祖大弼虽然勇猛,但他手中能有数万兵马吗?”

范文程在一旁分析道,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堂弟,绰号祖二疯子,那是敢带着小股部队就跟大金军冲杀的人。

甚至还单骑斗敌,砍了大金的一个巴图鲁,属于猛将。

“管他辽东能能不能带走这么些人,我要是旅顺。”

皇太极虽然对祖大寿诈降十分不满,但对于他的子侄以及没跑了的关宁军,皆是抬入旗人,待遇从优。

可比给祖大寿当家丁的待遇还要优厚,这帮人为他所用,占据整个辽东,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相信,祖大寿手里没了精锐的关宁军,投降大金是迟早得的事。

“孔有德退守登州,明军进逼近郊,筑长围,断粮道,企图逼迫孔有德投降,登州北面临海,明军围不住。”

范文程捏着胡须道:“大汗是想要招降这帮人?”

“你看出来没有?”皇太极指着他手里的书信问道。

“奴才愚钝。”

“明庭有人想要招抚孔有德,但是有人想要让他死。”

范文程再往下看去,黄龙趁着孔、耿叛军在登州激战的时候,被割去鼻子的黄龙依旧镇守皮岛,也要讨伐登州之乱,领兵乘船前往旅顺。

黄龙也是辽东人,在锦州从军,从一小校积功到总兵。

去年刘兴治治理镇江,刘氏兄弟都是从后金叛逃回明的,刘兴祚被调走后,无人服气刘兴治,发生兵变。

由兵部尚书梁廷栋推荐黄龙为总兵,镇守皮岛。

黄龙此人实行的是毛文龙的旧法子,可却没有毛文龙的本事,逼迫手底下士卒饿着肚子去挖人参,结果这些遭到后金军的杀戮。

然后愤怒的士卒包围了衙门,捆了黄龙,扬言要砍了黄龙,最终割去耳鼻。

自从毛文龙被斩杀,皮岛就已经成为一块鸡肋。

因为无人能够统率诸将,不仅不能拖延后金,反倒给明庭各种找麻烦,屡次发生兵变。

整个皮岛沸腾不已,朝鲜方面也惴惴不安,害怕乱兵冲击朝鲜,故而派重兵把守各处。

尚可喜听闻兵变,迅速赶到皮岛,斩杀叛卒,传首九边,解救黄龙。

可是朝廷又无人可用,只能让黄龙继续担任总兵。

这次黄龙可是抓住机会离开皮岛,他直接率兵赶到旅顺,说孔有德等人必会通过旅顺投奔建州,需要大兵驻守在此。

“大汗,旅顺不惟登州之门户,实进取必资之要地也!”

皇太极微微颔首:“倒是不急,且等孔有德来了旅顺支撑不住,我在伸手。”

第0698章 皇太极的疑惑

大凌河之战明军损失惨重,皇太极相信这一仗能打出辽西走廊今后十年的平静,明廷无力再组织大规模会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