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98章

作者:秋来2

整个晋南的起义军全都被他给剿灭降服或者驱赶跑了,直到贺今朝先是掘开黄河水淹五万官军,紧接着又把最能打的曹文诏给打的溃败而逃。

直到这个消息传来,愤怒的盐工们,便聚集起来,把那些个耀武扬威的还乡的巡盐御史、盐课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巡检以及他们的狗腿子活生生的齁死。

在日夜操劳的盐工面前,跑都别想跑!

张福臻看着本军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心里连连感慨。

箪食壶浆的事也没有,因为大家都穷的吃不饱饭。

锤匪军中也三令五申,不许拿也不能接受,老乡那为数不多的食物。

甚至连水也不能随便喝。

锤匪士卒的水壶装的都是凉白开,免得因为闹痢疾,一个人影响一大片士卒。

先前张福臻自是听到了曹文诏等人饿着肚子跑路,从沿途县城讨要稻米,结果城门紧闭,还拿永乐年间的土炮轰他们走。

如今锤匪来了之后,百姓便纷纷主动出门迎接。

谁是王师?

不言而喻。

“主公,此次全占整个山西,怕是不成问题。”张福臻与吉珪一样,骑着毛驴慢悠悠的赶路。

“三个点还没有完全解决。”贺今朝伸出手指道:“第一个是河津,说不准得猛攻一下,第二便是潞王府,那里的沈王指定会拼死抵抗。倒是第三个不足为虑。”

“第三个是哪?”

贺今朝脸上带着笑意:“自是雁门关主官,雄踞山西两县的巡抚许鼎臣。”

“哦。”

张福臻微微颔首,留着他比灭了他,对锤匪的发展作用更大。

驻扎在乡宁县的山西副总兵虎大威,接到曹文诏战败的消息后,还没缓过神来,便又接到了让他殿后防备锤匪的命令。

“总爷?”参将白虎目瞪口呆,曹文诏大败,所有官军都要退出山西:“咱们走不走?”

“往哪走?”

虎大威坐在一旁,脸上的皱纹一直都没有展开过。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两条路,一个是跟着曹文诏跑到陕西去,且道路极为方便,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锤匪会来攻打。

第二条路,那就是立即撤军跑回潞安府,继续啃沈王的家底子,帮助他守城,这样既有吃喝还能有军饷拿。

唯一的问题,是他能不能守住长治县?

先前高贼等人攻打长治,用的也多是箭矢、破炮。

因为都是从官军那里缴获来的,官军自己都没有好炮。

可锤匪的火炮犀利,有些难度。

“当然是往陕西走了。”白虎一脸诧异的道:“难不成总爷还想回到巡抚许鼎臣,或者总兵手底下效命,他们可不是什么能打胜仗的人!”

“嗯?”

“咱们都打过败仗,这一次曹总爷败了,难不成下一次他就不能打赢了吗?”

参将白虎站起身来指着地图道:“咱们要是翻山越岭走上几百里,才能回到潞安府,兴许沈王爷早就跑了。”

“那咱们往陕西去?”

“洪总督也是给麾下士卒钱粮的人,况且他平定陕西诸贼,总比许鼎臣那个狗玩意胡乱指挥,更好一些,在他手底下当差,保不住什么时候就没命了。”

“嗯,你说的对。”

虎大威最终下定决心,还是找个靠谱点的文官当领头上司,要不然指定被他们坑死,还得把黑锅扣在你的脑袋上。

贺今朝自从在汾水取得大胜,击溃官军曹文诏的队伍后,周遭百姓可谓是喜迎王师。

甚至盐工也派出部分人前来拜见贺今朝,希望他能派人主持盐场的大小事宜。

咱们继续干老本行,贺大帅给咱们工钱就行。

贺今朝自是写了封信叫杨玉休推荐几个清正廉洁的吏员前来,他挑选一二,在前往解良盐池上任,填补明朝空出来的权力,并且针对盐工生产提出一种激励方式,多劳多得。

“大帅,狗官军已经在河津摆好防御架势,但是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了黄河。”

牛有才带来了最新消息,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稷山,再往前就是牛津。

“带着俘获的虎蹲炮去给官军整些欢送的炮声,别什么破烂东西,都往船上装,人可以跑,留下来只能浪费粮食,但是军用物资不能跟着他们跑。”

“明白。”

牛有才便直接出了大厅,派传令兵去给前线的将士下命令。

杨麒才把军用物资都装船,从西岸搬到了东岸,眼下又要把物资装船搬回西岸,放谁身上也遭不住这种重活啊。

特别是锤匪步步紧逼,距离河津不过三十里外。

曹文诏、杨嘉谟等人已经优先渡过黄河,他们才不会管这些军用物资呢。

至于虎大威虽说是领兵到了,可也先把他的骑兵以及麾下士卒的银钱先给运过河去。

“总爷,锤匪又开始放炮进攻了。”报信的士卒急忙又补充一句:“汾水上也有挂着锤匪旗帜的船只向着河津驶来,要是船上也有炮,咱们的船晚了怕是走不了。”

听到这话,杨麒以及虎大威脸色都有些微变。

尽管锤匪没有急切的追击,但是人家修养过后,便直接进军,根本就不给他们多些准备的时间。

“总爷,咱们的人赶紧撤,否则晚了都得折在这。”

“可是东西呢?”

杨麒自是晓得总督整这些军用物资有多难,全都扔在这,他舍不得,也没法跟总督交代。

“要么人走货烧了,让锤匪忙于救火不来追击咱们,要么咱们的人连带货都得折在这。”虎大威颇为急切的道:“还请总爷三思呐。”

第0730章 平定山西

锤匪放炮欢送,河津火起。

官军溃逃,锤匪救火。

整个山西的官军几乎全都撤走。

贺今朝在晋南站稳脚跟后,立即挥兵东进,前往潞安府,准备拿下沈王。

沈王说是沈王,可依旧是沈世子,没有继承爵位。

朱效镛在万历十三年封为沈世子,讲道理他爹三年丧期一过,就可以袭爵。

可是朱效镛当了快五十年的沈世子,都没有被朝廷扶正呢。

他爹在天启的时候过世,那个时候辽东与女真鞑子厮杀惨败,蒙古人还叩边,贵州土司安邦彦反叛,陕西等地又地震。

故而朝廷对于藩王下葬以及袭爵,耗费银子的事更得往后排排。

这一滞后的行为,到了崇祯五年沈世子都不曾袭爵。

贺今朝到了潞安府之后,倒是有不少百姓为沈王求情。

沈王一脉以贤孝传承,对宗室约束极为严苛,属于朝廷“贤王”。

他资助士卒军饷,救济潞安府的百姓,倒是真的。

“我以前也听潞安府的织工提过,沈王倒是不怎么苛待他们。”

贺今朝站在长治城外,拿着单筒望远镜看向城内。

高大哥等人领军围攻长治,土炮射击以及纵火烧的,倒是让包砖城墙搞得大批黑色。

“潞安府皆是织工,桑树极多,潞绸天下闻名。”张福臻捏着胡须笑道:“正如大帅所言,皆是技术工种,地主想要抢夺,也抢不过沈王的。”

贺今朝微微颔首,倒是有些资本主义萌芽的意思。

“派人去询问是否愿降,看在他名声不错的份上,我不会杀了他的,抵挡到底,就别怪我刀太锋利。”

城墙上的戴君恩接到了锤匪射上来的信,又看见城外一溜摆开的大将军炮,面色极为难看。

锤匪大胜官军的消息早就传播到整个山西全境了,他也接到消息。

沈世子先前就慷慨解囊,给守城士卒发饷银,再加上高闯贼等人对于攻城没什么经验。

锤匪在野战当中取得胜利,攻城战也能行吗?

但是锤匪直接按照去年贼寇挖掘的壕沟继续围困,火炮一摆,只要把城墙轰塌了,谁还能拦得住?

沈世子朱效镛年岁已高,看着锤匪贺今朝给他的亲笔信,神情颇为落寞。

“可能守住?”

戴君恩当即拱手道:“沈世子且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沈王落入贼人之手。”

“你能守几日?”

戴君恩一下就不言语了,锤匪的火炮把曹文诏的军阵给轰的毫无还手之力。

纵然他有城墙可以阻挡,但依旧没把握,只能拼死护着沈世子了。

沈世子朱效镛明白过来了,也不为难他,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年岁大,身体又孱弱,根本就跑不快,我早就听闻锤匪贺今朝是个说话算话的,他说不杀我,指定不会杀我的,你带着我嫡子一家从密道里连夜跑回京城去,求陛下收留。”

“这如何能行?”

“就当你帮我这个忙,连夜走,明天一早我便开门投降了。”

兵备道戴君恩也明白这个情况,也不在推辞,带着他麾下士卒,保护着沈世子的嫡长子一家从密道溜走。

第二天。

沈世子朱效镛肉坦负荆打开长治县,带着一帮郡王以及自己的子孙投降。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群人,全都是沈王藩的宗室。

“山西藩王宗室最多,着实是让我大开眼界。”

贺今朝倒是没着急扶起眼前这个肥胖的沈世子,可以预见的是他这辈子都没机会晋爵王位了。

“张参谋,你来处理这些人,让他们感受我军的政策,总之不养闲人,更不养猪。”

“是。”

张福臻在一旁微微拱手,沈王一脉不像晋王为非作歹,处罚重了,也得不到周遭织工的支持,至少要先维稳过渡一二,再大刀阔斧的整治一番。

北京皇城内。

崇祯照例在批阅工作,登州叛乱已经在控制当中了,明军正在激烈攻打登州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进发。

结果内官陈大奎派人发了一封紧急战报。

崇祯自是坐不住了。

曹文诏轻敌分兵冒进,结果被锤匪贺今朝埋伏,打的大溃而逃,丢失先前所有收复的土地。

不仅如此,官军不仅无力再战,还丢弃大批粮草军械在东岸,才能得以脱身。

嘭。

崇祯重重的拍了下御案。

先前西边战场传来好消息,紧接着东边便突然爆发叛乱传来坏消息。

现在东边战场刚刚传来一些有利消息,西边战场反倒直接输的极为惨烈。

如此说来,足足有十万人马,全都丧于锤匪贺今朝之手?

“曹文诏这仗,是怎么打的?”

崇祯站起身来,怒气冲冲的走来走去,几个阁臣皆是抬头。

但是内阁的周闻相互倾轧,已经进入了第二回 合,首辅次辅皆是不接崇祯的话茬,以免落人口实。

兵部尚书熊明遇还没有接到洪承畴发来的消息,但是听到曹文诏战败的事,大惊失色。

“陛下,发生何事了?”

“来人,给他瞧瞧。”

自是有贴身太监把书信拿给熊明遇。

待到他快速浏览了一番,这才稳住心神,不用说,这指定是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