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40章

作者:秋来2

但镶蓝旗的战斗力,也绝非孱弱之辈。

德格类的信使把他所知道的,前前后后全都复述了一遭。

皇太极一言不发,先是草原的两红旗出现意外。

再然后为先锋的东路军两蓝旗,在大同被锤匪野战击败!

这可是八旗成立以来,闻所未闻之事?

难不成两蓝旗旗兵因为贺今朝,锤杀了原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所以与锤匪对战时,落了下乘?

纵然打仗嗷嗷叫的阿济格此时,也闭嘴不言语。

多尔衮摸着自己的下巴,在思考。

范文程伸出手道:“大汗,如今大贝勒那里首缺便是粮草,但是大汗也无需着急。

他们可以劫掠周遭的部落,缓慢退回来与我们会和。

奴才此时倒是觉得这像是一个阴谋!”

“阴谋?”

皇太极看向他,范文程是一个汉人,习惯用汉人的思维去考虑事情。

将来若是想要彻底征服大明,是少不了要任用他们这群人的。

“你说。”

众多贝勒也是把视线放在范文程身上。

范文程却是毫不怯场:“大汗,我们从攻打蒙古左翼就出奇的顺利,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宣大地区。

兀良哈大公主以及娜木钟的人,我们都没有俘获多少。

若是我们战败而归,亦或者押运财物人口返回沈阳,还得防止他们劫掠。

当然这都是后话,可林丹汗不敢反抗,直接从宣府逃走,跑到归化城裹挟富户跑到青海。

我们原本以为林丹汗是个废物,他根本不敢与我大金交手。

但此时事后想一想,这是不是锤匪贺今朝故意让林丹汗逃跑,想要诱敌深入之策?

他先是联合林丹巴图尔诓骗我们,仗着他在草原有天可汗的名头,先是派出蒙古那批憨人小规模的袭击大贝勒。

导致大贝勒这一支队伍本该月余的路程,变为四十一天,粮草短缺。

然后大军埋伏在归化城周遭,趁着大贝勒进驻归化城休息放松警惕,他们仗着熟悉地形,从地道潜入进去放火作乱。”

范文程说的这话,让皇太极等人连连点头。

越想,这里面阴谋的意思越重。

“贺今朝他一早就算计我们了?”多尔衮对于贺今朝谋算如此之深,显得有些不相信。

“他在蒙古右翼的威望要比林丹巴图尔强上不知多少倍。

那些草原上也不知有他多少的探子,兴许是得知大汗兵分四路之后,贺今朝才迅速做出了调整!”

“如今大贝勒那里也要支援,十哥德格类也要求增援,我们该当如何?”

阿济格开口询问了一句,大汗他想要先救哪一个?

说不准又得两黄两白分兵而去。

但是这样对上锤匪贺今朝就没有优势兵力了!

“那贺今朝哪里来的如此多的人马,可以兵分两路皆可以击败我两红、两蓝旗的士卒?”

皇太极随即摇头道:“我不相信他真有三十万大军!

就算他有三十万大军,我也不相信他手底下个个都是精锐士卒!

有如此多的精锐士卒,他贺今朝早就该席卷天下,杀进大明京师,坐上那个皇帝的位置了!”

皇太极的话并无道理,范文正再次拱手道:

“大汗,纵然贺今朝谎称三十万人马,可是山西拉出数万人马,再加上蒙古人的数万人马,凑出十万人,兵分两路,还是不成问题的。”

多尔衮当即出声道:“大汗,我大金奔袭三千里,进入大同。

再分兵去远隔几百里的两处救援,以弱势兵力与贺今朝对战,不智也不妥!”

皇太极看着多尔衮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不去救援大贝勒?”

第0795章 太打脸了

多尔衮的亲哥阿济格对他方才所言极为不满,就应该救援大贝勒代善,而不是救德格类那个狗东西。

至少咱和代善联合起来,不至于被皇太极欺负的太惨喽。

两个弟弟尚且年幼,但是皇太极总拿他阿济格开刀。

多尔衮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汗,我们只能选择去支援德格类,我大金唯有杀得贺今朝大溃。

顺利进入山西,贺今朝就得调兵回援,大贝勒那里就应该能无恙!

可我们若是奔袭草原,粮草供应不上,我军难免先因粮草问题而陷入窘境!

但贺今朝会不断的派军阻击,甚至可以尾随我大军。

反观我军在大同周遭,可以肆意劫掠明人。

甚至还能威胁大明的官吏,让他们为我大金提供粮草与助力!

大明不是一直要剿匪吗?

我大金帮助他们剿匪,大明的皇帝还得谢谢咱们呢!

一近一远,当救近火!

舍近求远,两火皆不能灭!”

怀仁县二百里,归化城却在六七百里开外。

多尔衮的话让宁完我十分赞同。

以大明文臣武将的表现,他们巴不得大金与锤匪相互掐架。

到时候不管谁赢了,他们都可以拿到崇祯皇帝那里去领赏。

上一次贺今朝赢了,蓟镇总兵吴国俊拿着莽古尔泰的脑袋,获封为靖辽伯。

打仗的事情,大明文臣武将没几个敢干的,但是占便宜的事,个顶个的强。

多尔衮的言语,说的皇太极连连点头。

抛弃代善战败的事,无论是利益还是情感,他都愿意去救德格类。

“报。”

德格类的第二个信使也迅速赶到。

皇太极听闻之后,原来是锤匪贺今朝拿着几架红夷大炮炮轰怀仁县城墙。

两蓝旗士卒无法得到有效休息,粮草也不充足。

无法长时间坚守,所以德格类决定趁着还有力气,全军晚上突袭。

皇太极的大军距离怀仁县已然不足二百里了。

“三天之内定然能够赶到,叫他坚守。”

阿济格出声说了一句,其实狂奔两天就能赶到,但是接下来还要打仗,锤匪以逸待劳,自是要留出歇息的一天。

“不必。”

皇太极拒绝了阿济格这个建议。

他本来就及其擅长围城打援,如何能够给贺今朝应用这个战法的机会呢?

两红、两蓝的失利,让皇太极对贺今朝的警惕程度已经上升了比大明还要高的程度。

先前觉得他横扫蒙古左翼,锤杀莽古尔泰是因为利用莽古尔泰鲁莽头铁的性子。

但他能够在野战当中,击败德格类以及两蓝旗手下的一帮护军将领,巴牙喇、死兵等等。

足以说明锤匪的战斗力,都要高于整个大明!

“阿济格,你立即带着两个甲喇的镶白旗接应德格类。”

听到皇太极的话,阿济格心里极其不忿。

努尔哈赤晚年时期,将他所属的两黄旗大部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儿子。

正黄旗旗主为阿济格,镶黄旗旗主为多铎。

至于八岁的多尔衮参政后,地位甚至不如多铎。

甚至在天命元年正月初一的朝旦当中,阿济格、多铎排在第六七位,多尔衮则不被努尔哈赤允许参拜。

但是多尔衮却是除了四大贝勒之外,手里的军事实力最强的那个人。

可皇太极继位后,为了提高他的地位,将他与儿子豪格所统领的两白旗,与阿济格三兄弟统率的两黄旗进行了调换。

阿济格从正黄旗旗主变为镶白旗旗主。

在继位之初,皇太极对两白旗与多尔衮三兄弟的政策是以拉为主、以打为辅。

两白旗实力雄厚但旗主年轻,一旦拉过来可收如臂使指之效。

皇太极即立初期在两白旗中主要是对阿济格进行敲打。

阿济格在三兄弟中最为年长,且早历战阵,为人雄武、粗犷,不太受约束,皇太极首先拿阿济格开刀。

努尔哈赤死去的同年皇太极就抓住了机会,蒙古台吉恩格参出逃,投靠阿济格旗下。

按照先大汗的八旗规矩,恩格参这样的蒙古贵族,理应受到一定程度的优待,至于出逃以后选择何旗作为归属应该以其人的个人意见为主。

但皇太极存心要打击阿济格,裁判自是不讲规矩。

皇太极和德格类的关系正处于哥俩好的时候,他做主把恩格参拨给德格类,可恩格参本人还是要投到阿济格的门下。

德格类大怒,派人去把恩格参追回,派去的人被鲁莽的阿济格砍伤,皇太极就此问罪阿济格,罚了阿济格。

两年后阿济格单方面同意多铎迎娶阿布泰的女儿,惹怒了皇太极。

阿布泰是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弟弟,也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兄弟的舅舅,此人深得努尔哈赤的信任。

著名的八位大臣之一,名列靠前。

但他和皇太极之间关系很糟,主要是政治上的纠纷。

皇太极即立以后,阿布泰的日子不很好过,从总兵官的位置上跌落到游击。

皇太极还不允许贵族和阿布泰家族发生姻亲关系,阿济格却不管这一套,仍旧坚持多铎可以和舅舅阿布泰的女儿成亲。

皇太极因此大发雷霆,专门下达命令责罚阿济格,夺去阿济格的镶白旗旗主地位,以多尔衮代之。

如今三兄弟当中最能打且最年长的阿济格,反倒没有旗主的位置,被两个弟弟取代。

这一手玩的溜,让阿济格想狗叫也叫不出来,难不成要夺弟弟的旗主之位吗?

现在皇太极又叫他阿济格去救老仇人德格类,心中自是万分恼怒。

“阿济格?”皇太极又高声喊了一句。

“在。”阿济格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领命。”

“豪格也同去。”

两人领命之后便转身离开。

皇太极说完之后,对着一旁头上一直冒汗的晋商范永斗:

“我大金对山西的情况知情太少,这是你的老家,可有法子?”

范永斗也没料到贺今朝竟然这么能打,直接打的八旗当中的四旗给打的求救!

这是他勾结后金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此时听到皇太极的询问,范永斗擦了擦脸上的热汗:

“大汗容禀,我派回老家的人,至今都没有传回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