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90章

作者:秋来2

这对君臣属实是越做事,越是在帮敌人做事。

杨鹤与杨文岳二人,对于崇祯的感情都很复杂。

毕竟是他提拔的他们两人,现在听着昔日的同僚如此评价皇帝,心里虽然认同他这种说法,可嘴上也没说话附和。

因为在大明像许鼎臣这样的庸官不在少数。

至少吏部任命官员可不是因为你有才干,而是要收钱走关系的。

诸多官军到任之后自是要搂钱还债,还完因为走关系欠下的债之后才能自己搂钱。

如此种种,大明还有几个能够真心想要为朝廷做事之人?

纵然是有,也轮不到他们!

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没有钱财和门路走关系。

这就导致了明廷大部分职位,都被这种占据了,想要他们为任一方,造福百姓的可能性不大,但让他们滋扰百姓,横征暴敛,驱赶百姓从贼或者从了后金,那可太顺手了。

至于许鼎臣的位置为啥没有人争?

因为那些花钱走关系买官职的人深知,他们是来挣钱的,而不是来送命的!

这几年朝廷派往山陕之地的官员,大多都是有些才能的,可不是那种花钱找关系的人。

以如今山西这种情况而言,谁敢替代许鼎臣,那就是接盘。

许鼎臣可以完好无出为任,是贺今朝不允许大明派一个真正干吏前来。

杨鹤放下小酒杯,咂咂嘴道:“我在贺大帅治下,看到的百姓与别处大不一样。”

杨文岳也是点点头,没有什么横征暴敛,贺大帅肯花钱安置流民,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地方。

他历任江西、湖广、广西、云南等地不是没有富庶的地方,但只有到了山西,才发现与大明别处不同。

百姓脸上的笑意,是骗不了人的。

尽管别处的百姓也能吃饱,但大多是脸上都是深深的皱纹,多是把自己当牛马。

或者说习惯了被当成牛马,麻木不仁,年岁不大,就已经像是六七十岁的面容了。

哪像山西锤匪治下的百姓,至少像个人。

尤其是大小曹将军连败贺今朝手中,一下子就打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异常谨慎,轻易不肯渡过黄河。

朝廷目前拿锤匪根本就没法子!

不得不说其余流贼与贺今朝配合的不错,他们往外跑,牵扯了大批官军。

五省总督的职位都出现了,看样子朝廷是想要覆灭外面的贼寇,然后竭尽全力围剿山西。

但真到了那天,杨文岳不知道官军能有几分胜算。

张福臻见聊的差不多了,便把一封信从破木桌子上递过去:

“斗望,我家主公乃是世间少有的雄主,你是想要在此地蹉跎一生,养老到死,还是想要趁着大势,乘风而起,皆是在你自己的选择。

至于你的家人自是不用担心,许鼎臣已经把你战死的消息上报朝廷,你现在和我一样,都是个死人了。

莫不如在我家主公麾下,重获新生!”

杨文岳看着张福臻一时间没言语。

“家人也不用担心,我家主公挥师西进之后,便会攻打四川。”张福臻捏着胡须笑了笑:“实在不行像我一样,请主公派人把你家人接到山西。”

一旁的杨鹤靠在老旧的竹椅上:

“文岳啊,你允文允武,不像我这个糟老头子,只喜欢晒晒太阳,教孩子识字,就已经很满足了。

你不是第一个来我战俘营的大明官员,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杨鹤并没有把话点的太过明朗,总之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杨文岳把黄豆扔进自己的嘴里,抓起破木桌上的书信,站起身来:“我考虑考虑。”

然后便双手背后,施施然的走进房间去了。

杨鹤与张福臻对视一眼,举起酒杯对饮一二。

待到客人走后,只有杨鹤靠在老旧的竹椅上,眯着眼睛看着头顶是挂着绿色爬蔓。

太阳撒在人身上,照的老头暖洋洋的。

杨文岳进了房间直接打开信件,他翻来覆去的看,只有三个字:来帮我。

他把信放在一旁,忍不住咧嘴笑了笑。

贺今朝行事果然粗暴且直接。

没有什么花团锦簇的文章说我需要你,咱们两个做刘备与诸葛亮那样一对令人向往的君臣。

不过杨文岳稍微想想,以贺今朝那个驿卒的水平,他也写不出来那种文章招徕人才。

他中进士那年,便爆发出了萨尔浒大战,明军一下子覆灭了几路,他就有心军事了。

杨文岳也不是没有编练过士卒,他也可以像贺今朝那样对普通士卒嘘寒问暖,但骨子里依旧是个文人,心里看不上这些大头兵,属实正常。

他开始与许鼎臣接触,也是客气的很,可不曾想许鼎臣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成长为一方军阀。

尽管许鼎臣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但他行事也变得颇为狠辣,不顾朝廷的威严了。

杨文岳在来之前也打听了贺今朝的战绩,在山西如何如何攻破太原,擒获晋王,把两代晋王的妃子全都纳入后宫之类的。

甚至传言,当年与高闯王一同天街踏尽公卿骨的罪行,也有他贺今朝一份。

如此种种的谣言不知真假。

在杨文岳看来,贺今朝总归是规模大一些的流贼罢了,没什么了不得的。

自从大明朝建立以来,二百多年有过多少次叛乱,不全都被朝廷给平定了吗?

陕西闹贼,不就是天灾的缘故吗?

那王二、王嘉胤、王自用等贼寇头领,还不是全都死在官军手里?

大明足够大,在作乱当中出点厉害的人,十分正常。

他们可都是比贺今朝闹的还要凶,甚至闯王的名头也在锤匪之上。

不过是因为朝廷被辽东战事牵扯了极大的精力。

钱粮与善战之卒,像是无底洞一样撒了进去,才导致中原各地空虚。

杨文岳是不惧怕凶名赫赫的锤匪的。

只要他在山西安稳发展一二,就能让贺今朝重蹈前面那些死去贼王的后路。

他贺今朝纵然能打,能打的过小曹将军等悍将吗?

一个人在战场上发挥出来的实力总归是渺小的,几千上万人的厮杀,足可以把他淹没。

从古至今多少名将死于一支流矢?

紫金梁不就是因为一支流矢射中,嗝屁之后,导致三十六营分崩离析。

更不用说现在战场上还有火铳火炮等等。

只要贺今朝命数一尽,那他就只能走紫金梁等人的后路。

军队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当他杨文岳被许鼎臣坑到锤匪的战俘营之后,了解到许多真相,发现自己以前对贺今朝完全是误解。

先不说贺今朝本人极为自律,把晋王的女人赏赐给部下,到了他今天这种地步,尤其以前还是个驿卒崛起的。

身边只有两三个女人,其中一个还是因为联姻需要所娶的。

这种人还能坚守本心,不被诱惑沉沦,必定心怀大志。

再说去年连黄河都帮助锤匪水淹官军,贺今朝再趁势击溃大小曹将军,进而雄踞整个山西。

更不用论近日与后金鞑子交战,更是连连斩获颇丰,逼得皇太极退出大同府。

足以证明他编练出来的军队,十分强悍。

杨文岳以前觉得贺今朝一个小小的驿卒,看了看不知从哪里淘换来戚大帅的几本兵书,也敢被人唤作“陕西八十万起义军总教头”、“西北锤王”之类的诨号,当真是可笑至极!

可事实却是打了杨文岳的脸,让他觉得自己与崇祯、许鼎臣并无区别,皆是志大才疏之人。

纵然他在山西苦心经营三年,也无济于事。

那宣大总督张宗衡不就是明证吗?

他也一直在辛苦的编练士卒,没等打锤匪呢,遇到女真鞑子来袭,还不是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

杨文岳可不觉得自己比张宗衡干的好!

他不可能打的比贺今朝的战绩还要好。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言在大明军队里传唱。

可这些后金鞑子遇到贺今朝的队伍,还不是被打的狼狈逃窜,死伤惨重?

纵然他回到大明又能如何?

连被崇祯寄予厚望的靖辽伯,也得来舔贺今朝这个大明反贼。

因为战绩都是贺今朝打的,名头被卖给了吴国俊。

杨文岳又忍不住拿起贺今朝给他写的亲笔信,仔细观看。

作为一名进士,他觉得贺今朝作为一个主公,字写的可真难看,但他仔细一想贺今朝的情况。

天时站在他身后。

人和握在他手中。

地利被他踩在脚下。

杨文岳不得不承认张福臻说的对,贺今朝当真是一个难得的雄主!

好在,他是自家主公,字写的难看这点小缺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0836章 贺大帅数刀疤

杨文岳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就像有些小姑娘决定要从人一样。

即使有些害羞,但终究是给自己做了一些心理建设。

按照目前的形势而言,他认为整个大明的统帅,大抵是没有比贺今朝强的。

人家摆弄两三万人,绵延数里,行进间不乱,且能组成军阵。

还能在野战当中击溃后金鞑子这一点,在杨文岳看来,整个辽东的统帅都比不上他。

毕竟在孙承宗、袁崇焕之前,无论是辽东的明军还是外来支援的客军,大多都是喜欢野战的。

可惜,他们最终全都死在战场上,不得不选择守城的法子。

有些时候,杨文岳也看得见锤匪的训练,那些投降的明军很快就融入了锤匪的体系。

这些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进行训练也毫无怨言。

杨文岳可以想象的出来,锤匪击溃后金鞑子,指挥并不散乱,没有人像是官军一样去争抢嘎后金军的脑袋。

最终导致本来先打赢了一场,可因为争抢脑袋,又被后金军趁机杀回来,造成更大的溃败。

杨文岳不是没有编练过士卒,在他看来,锤匪的成功在朝廷是无法复制的!

不等你说服那些地主士绅皇亲国戚奉献出一些田地,赏赐给这些士卒,他们就会合伙先搞死你!

那些人唯恐自己侵吞大明的利益不够多,如何能往外割肉吐出来呢?

至于其余流寇,没有占据基本盘的话,也是没机会复制,只能继续当流寇。

贺今朝是舍得给部下花钱的,更舍得给他治下百姓散钱的。

在杨文岳看来,其实崇祯皇帝也是舍得给部下花钱的。

至少每年四百万辽饷,他还要再加饷,就是为了能够平定叛乱。

奈何这些银子,最终到普通士卒手里,能有几两银子,那就说不准了。

哪像锤匪这边,谁敢贪污部下的津贴,有人举报,立即会被处理。

然后纠察之人受到惩处,举报者会受到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