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20章

作者:秋来2

长城外的蒙古人都以他为尊,供他驱使。

现在大手一挥,便整出万余人的军队作为偏师,谁能遭得住?

至于贺虎臣不敢派人出城,去试一试贺今朝麾下的斤两。

锤匪用牛车拉着东西,上面盖着苫布,众人在后面推,大抵是拉着火炮。

他环视周遭的将校,大抵也没有几个人敢出城交战。

咱们追杀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无所畏惧,但是打贺今朝,真不敢。

副将史开先扶着城墙垛子:“总爷,你说贺今朝不会不强攻韩城?”

“他既然已经分兵,就不会了。”

贺虎臣倒是有些猜透贺今朝的作战思路了,他想要围攻潼关,把潼关握在手上。

待到洪承畴得知消息后,想要领兵返回,就得硬磕潼关。

可是贺今朝有没有想过,洪承畴可以直接领兵从河南进攻山西,逼迫他回援。

贺虎臣相信洪承畴不会那么头铁非得从回陕西来,他完全可以去山西腹地搅他个天翻地覆。

纵然泽、潞防线因为地势不好打,完全可以从河南府进攻山西的平阳府。

即使山西的地形更加高一些,可洪承畴麾下的秦兵战斗力也不弱。

贺虎臣不知道一向头脑清醒的贺今朝,为什么会走这步昏棋,就为了策应河南等地的流寇?

可是讲道理从晋南出兵,南下进攻中原腹地,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贺今朝凭借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迅速突破官军的阵线,直扑开封或者洛阳。

所以洪承畴在防御山西锤匪出兵袭扰上,也做了不少部署,被分散了兵力。

不是说他与后金鞑子交战,虽然打赢了,但是锤匪精锐老贼损失惨重,所以短时间无力再战。

这件事有曹文诏的书信作证,以及姜襄的进一步补充细节。

曹文诏自是亲自探查过大坑,以及得到探马回报,贺今朝一直都在往后方运输大量伤员。

洪承畴这才放心的抽调大批兵力随他出潼关去执行皇命。

主要是姜家是世代边将,尤其姜襄驱狼吞虎,让他们两败俱伤的手段,很合洪承畴的口味。

在他看来,姜襄是故意伏低,利用贺今朝为他自己谋取更大的好处。

洪承畴倒是不反感这种行为,他觉得没本事还要身居高位,反倒是最耽误大明。

可惜,现在大明这种人太多了。

要是有点手段和心计,位居高位,也能更快的拯救大明。

洪承畴当真是有那么一丝欣赏姜襄的。

只不过在用他之前,该有的考验还是要有的。

山西那么大的地盘,贺今朝从哪里招来那么多兵力进行防守?

等等,贺虎臣心神一柄,难不成贺今朝他当真要去打潼关?

就在贺虎臣等官军疑惑的时候。

锤匪大营内,又出来一队人马,开始踏着浮桥而走。

一队一队的旗帜,行进间有序,不见一丝慌乱。

作为一名老行伍,光是看着锤匪行军就知道,贺今朝那八十万起义军总教头的名号,当真不是白叫的。

纵然是官军的行进赶路,也做不到锤匪这样有序。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锤匪的军纪极好,没有乱糟糟的情况。

尤其是对待渡河的时候,要是他们真乱糟糟的,贺虎臣就真敢领军出城去袭扰一波。

可现在嘛,他没把握。

贺虎臣眼里露出浓重的不解之色,副将史开先指着黄河大叫一声:

“总爷,锤匪的船队南下了,看样子是奔着潼关而去。”

锤匪若是控制了潼关,就可以顺势进入河南,去捅洪总督的菊花去。

潼关险要,但只有潼关卫的千余人规模守卫。

贺今朝他想要攻下潼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贺虎臣皱着眉头,贺今朝他不是想要占据陕西,而是想法子去搞洪承畴?

“总爷,我们要不要去支援潼关卫?”

听到副将的询问,贺虎臣瞥了他一眼:

“你敢去,我就敢给你调兵。”

副将史开先一下子就不言语了。

总爷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就锤匪连大小曹都能大败,更不用说他了,指定是上去就是送死的货。

史开先心里倒是想着万一锤匪攻打韩城,咱们就搬出总爷儿子贺赞少爷,身居锤匪高位的事。

有这份关系在,到时候兄弟们投降,也不会丢了性命,兴许还能吃香的喝辣的。

贺虎臣不知道底下的人是怎么想的,他只觉得锤匪此番来者不善。

一时间猜不透贺今朝的想法,甚至连封招降信都没有射进城来。

讲道理,这才是最不正常的事。

当初贺今朝实力尚且微弱的时候,就能蛊惑自家儿子与官府作对。

如今贺今朝的实力越发强横,自己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拉回贺赞了。

贺虎臣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头,贺今朝可千万别干出来占据整个陕西的事情来。

要不然他可不仅占据河东,连河西都占据了,要比李克用的地盘还要大。

最重要的是北方的蒙古人大部分都听从他的号令,不用像李克用一样,防备游牧民族的进攻。

韩城上的官军瞧着城外锤匪队伍往外走,瑟瑟发抖。

怎么走了这么久,还没有走完。

锤匪到底有多少人?

贺今朝骑在战马之上,牛有才给他牵着马,后面则是一杆帅旗。

再次遥望韩城上的守军,对于贺虎臣的几千人,就先晾着他们吧。

待到拿下这几个军事要点,回头慢慢炮制他们。

或者说只要攻克潼关,贺虎臣等人便没有多少选择了。

“出发。”

随着贺今朝的一声命令,锤匪大军的鼓声轰轰而响。

第0860章 锤匪用得,我官军就用不得?

韩城内的官军贺虎臣部心里发虚,看着锤匪大军晃晃荡荡的过河,扬长而去。

可就算离开了很远,韩城外的锤匪大营,依旧有士卒在动弹。

这些人拿着铁锨镐子等,出了营寨,继续挖坑,增大壕沟。

贺虎臣面色有些难看,锤匪这是没把他们当成一盘菜啊!

此举实在是目中无人!

但贺虎臣不确定,这是不是贺今朝的诱敌之计。

贺今朝他几乎掌控整个山西,还向着大同府伸出了爪子,号称十万人,拉出十万人,当真不是吹嘘的。

谁能猜透,浩浩荡荡行进有序的是精兵,还是留在城外漫不经心挖沟的士卒是精兵?

万一是锤匪故意引诱他们出城交战,那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面对张扬的锤匪,贺虎臣认为谨慎无大错。

韩城中的粮食是够吃的。

毕竟这里作为抵御锤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三边总督洪承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奈何现在锤匪围而不攻,就大大刺刺的过去了。

若贺今朝他攻克潼关,贺虎臣觉得自己就是贺今朝嘴里的一块肉。

锤匪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潼关虽然险要,可也遭不住车营火炮连续轰击。

要是论玩车营,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那冠绝整个大明的将军。

偏偏贺今朝的车营装上强有力的火炮,以及各种火器配合之后,后金鞑子栽在了他们最擅长的军阵上面。

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也想要研究车营,奈何不如后金鞑子实操好,故而也未曾大规模实行。

火炮轰击后金鞑子,并且击败他们的事情,曹文诏也是给洪承畴做了详细的汇报。

贺虎臣等大明高级将领自是被耳提面命一番,同时左光先督造的那批火炮火器也都被洪承畴给带走了。

就是不知道用于围剿河南、湖广等地流窜的贼寇,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可是得益于火炮的技术问题,洪承畴对待工匠的待遇和态度实在不是很好。

他的性格,只要最终结果能达到目的,至于过程如何,他才不管。

洪承畴无视铸炮难度,铸炮失败后,往往会处罚工匠,因为他相信锤匪手里的工匠和他手里的工匠的技术差不多。

可贺今朝那是绑架来了汤若望,再加上铸炮专家孙元化、徐光启相继离世,跟他们有交集的汤若望是懂技术的。

所以大明工匠铸炮的时候,为了避免处罚,多是造老旧的大将军炮,或者其他杂七杂八的火炮。

不仅成功率高,工匠免于处罚,还能从洪承畴那里骗来一些赏赐。

至于两军交战时,能打多少发炮弹看个人运气吧。

出场了就概不负责!

洪承畴得到了想要的火炮,工匠们免于处罚,至于操炮的士卒,谁他妈的关心他们是死是活啊?

贺虎臣再看看周遭的士卒,被眼前的锤匪阵势所摄,怕是没什么战心。

敢打敢拼算不得什么,勇气是可以通过胜仗培养的。

目前而言,官军打其余反贼是有勇气的。

但是对上锤匪,特别是曹文诏等人皆是去了河南,留在陕西的官兵更是没有勇气了。

最重要的是,有一条谣言在陕西官军当中流传。

打仗最厉害的小曹将军没有战死与对后金鞑子的战事当中,而是被锤匪贺今朝所俘虏。

然后洪总督等人就出面辟谣,这是假的。

小曹将军就是战死了,他带领麾下士卒与后金鞑子战至最后一刻,为国捐躯了。

然后陕西的少数明军将领就更加相信,谣言是真的!

贺虎臣也不相信洪承畴的话。

纵然曹变蛟身受重伤,无法突围,可那么多明军士卒,硬生生没有一个逃出来,绝对不可能!

在打仗方面或许不自信,但是在逃命方面,贺虎臣对于大明士卒还是有着相当自信的。

锤匪大军出动。

贺今朝骑着战马,打算趁着天气尚未炎热,尽早的攻克潼关,不给洪承畴反应的机会。

杨文岳同样骑在战马上,瞧着行军的锤匪士卒,每一次都忍不住感慨。

光是这份行军阵容,属实是天底下头一份。

杨文岳还是头一次跟在贺今朝身边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