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61章

作者:秋来2

既然吴国俊已经进了京城,只要他听闻锤匪也到了,不出意外会想法子前来联络。

贺今朝可以接了代打的单子,粮草供应也不用愁。

还能从清军手中解救许多被掳走的百姓,自然是多赢。

没让贺今朝等待太久,吴国俊就带着百余名家丁穿过清军控制的地盘,到了天寿山与贺今朝相见。

“贺大帅,你当真来了!”

吴国俊满脸的喜悦之情,要不然他兴许就得栽在清军的手里。

有贺今朝以及锤匪在,他吴国俊的胆子也就变得大了。

“靖辽伯当真是威风的很,竟然擒了高闯王。”

贺今朝只是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起身,示意吴国俊自己坐。

可吴国俊哪里敢托大啊!

他早就听闻贺今朝与高迎祥的关系不错,真的领兵来救援,这种情谊也不是一般人。

他自是站在一旁解释,当真不是他擒住的高迎祥。

全都是出自卢象升的手笔,还是高闯王麾下的叛徒指认,他吴国俊只不过碰巧遇到了。

没了他吴国俊,兴许还有别人能擒住高迎祥。

总之,在那个精心设计的包围圈里,再加上叛徒时不时的通报高闯王的消息,他是绝对跑不掉的。

“他在诏狱?”

“嗯。”吴国俊坐在一侧道:

“大帅,等我从运河上下来之后,便是有大批锦衣卫接手,只不过是在入城的时候,充当我麾下士卒让我露面。

京师里自从出现过你与高闯王刺杀皇帝的事情后,外来的军队很难进入京城的。

纵然是我,也只不过是带了些许家丁壮壮门面。”

里应外合再次闯进京城没有什么戏的。

吴国俊认为如果贺今朝领着大军来此,攻打京师,崇祯若是再相信他一些,让他防守。

兴许还能打开城门放贺今朝进来,直接改朝换代,自己怎么也得当个新朝的爵爷吧?

但目前而言,吴国俊认为自己开门迎锤是一丁点机会都没有。

他也不愿意把这种功劳,拱手让给别人!

贺今朝闻言微微蹙眉,朱由检竟然吃一堑长一智了。

难得。

看样子没有人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放在心上,尤其是一个皇帝。

崇祯指定是不想被刺杀第二次。

“别看朱由检对我信任有加,但是外镇士卒大批量进入京城,别想了。”

吴国俊倒是也没瞒着:“高闯王大抵是剐刑,沿途我对他很是照顾,没有受到什么皮肉之苦。

贺大帅与其想着如何营救一个死人,莫不如想想法子先从朱由检手里多搞些好处,如此方才现实一些。”

“他能给我提供什么好处?”

听到贺今朝的询问,吴国俊想了想:

“贺大帅此番前来,不光是为了营救高闯王,同样也是对清狗有意见。

以我之见,咱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我尽量给贺大帅筹集粮草,用于攻打清军,如何?”

一直听着言语的张福臻捏着胡须笑了笑:

“靖辽伯这话说的,我记得你信上写的便是要报销我锤匪的粮草,如何怎么还得办完事才给?

莫不是靖辽伯起了什么别的不该有的心思?”

“当真是误会我了,张大人,我如何敢?”

吴国俊急忙摆手解释。

“谈买卖咱们还是先谈清楚了,免得到时候伤了和气,你说是也不是?”

吴国俊见贺今朝不言语,便知道像这种事都是贺今朝麾下的谋士来谈。

至少让双方有一个可以回旋的局面。

待到张福臻说了条件之后,吴国俊松了口气,反正是大明出钱出粮,自己跟朱由检要支持就行了。

他现在早就不是当初,需要自己垫钱粮给大明办事。

只要靖辽伯这块招牌在,那就是能打胜仗,多要一些物资怎么了?

总比朝廷花了近百万银钱去平叛,去抚赏蒙古人,去发给辽东将士,都见不到一丝战果强上许多吧?

“靖辽伯回去之后,可以与崇祯出主意,说你要假扮锤匪,去袭击清军。

先挑起锤匪与清军之间的争斗,你们大明坐山观虎斗,然后在适当的机会出击!”

坐山观虎斗这种事,大明最愿意干了。

否则当年也不会花钱去找叶赫女真打建州女真,然后花钱找蒙古人去打建州女真。

按照大明的传统而言,也有利于你获取更多的信任。

一个将军不贪财好色,如何能让当皇帝的放心?

就算自己没有把柄,也得学者主动往上送把柄,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吴国俊听完张福臻的计划,连连点头。

这倒是不难操作。

面对锤匪制定下来的计划,他也只能照旧遵循,没有什么可以变动的权力。

“贺大帅,那我这就赶回去说一说。”

“嗯,尽快,我怀疑清军掳掠完了就要跑路了。”

“明白。”

贺今朝站在山坡上,眺望着来去匆匆的吴国俊。

“主公,此人依旧是有些小心思的。”

张福臻捏着胡须道:“不可不防。”

“毕竟我们如今是客场作战,身边也没有带多少人马。”

贺今朝伸了个懒腰,然后询问道:“娜木钟等人什么时候入边墙?”

“就是在等着大帅的命令,他们是在草原上劫掠清军转移的人口财富,还是要进入边墙内,协助主公作战?”

贺今朝想了想说道:“调苏布台率兵进入边墙,娜木钟与兀良哈大公主她们二人率部在草原上劫掠清军的俘虏吧。”

“是。”

张福臻急匆匆的回去写命令了。

阿济格虽然口出狂言,但对于锤匪依旧是谨慎态度,加速运输俘虏回去。

绝不能再让贺今朝从大清的利益当中强抢一波。

这可是大清开国之后对明的第一战,务必要取得全面胜利。

而阿济格也没有忘记皇太极给他下的命令,此番尽可能的掳掠,而不是打仗来的。

明军的固守城池政策,让阿济格心花怒放,偏偏又来了个搅局的贺今朝。

你就说气人不气人吧?

远在沈阳的皇太极再派出多尔衮去做策应之后,终于接到了阿济格送来的捷报。

大军直入长城,过保定府至安州,克十二城,凡五十六战皆胜,共俘获人口牲畜超过十五万。

待到最后班师之时,预计还会增加十万人。

皇太极闻讯大喜。

可以说阿济格对于他的战术安排执行的非常到位。

二十多万人口以及牲畜,到时候能够填补多少劳动力以及可以生育的女人。

这些奴隶到了大清的地盘,都得为大清的政权服务。

至于财物方面,阿济格没有上报,估摸也是不好统计。

皇太极相信此番出征的清军士卒,必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待到他们回到沈阳之后,稍微炫耀一二,估摸过不了多久,就有人会再次想去大明抢掠。

如此一来,许多士卒便从大同府战败的恐锤情绪当中解脱。

所谓的战心也好,信心也罢,全都是一场一场胜利打出来的。

皇太极送了口气,他知道这一趟阿济格是稳了。

让自己担忧的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锤匪贺今朝并没有远行千里来京师掺和一脚。

只要大明的皇帝不胡乱搞事,想必贺今朝会鲸吞整个陕西,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来凑热闹。

而且皇太极认为贺今朝想要彻底的消化一大片新占据的地盘,没有个三五年不会成功的。

想当年大金占据沈阳后,对周遭的人口以及土地等等都用了数年的时间,有些地方还是一团乱麻的。

他不相信贺今朝就能快速解决好。

皇太极放下手中的奏报,去看他最喜欢的嫔妃海兰珠。

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但是比孝庄晚嫁了九年。

现在的孝庄还是妃子的名号,福临也还没出生呢!

第0890章 关宁军大不如前

皇太极光是收到了阿济格送来的第一份捷报,还没有收到第二封锤匪来了的紧急军情。

他先前还派了多尔衮兄弟去做牵制,以免出现失误。

如今接到消息后清军战果颇丰,他自是可以放心好好在后宫开个银趴了。

待到此番大胜归来,也就该报了自己登基大典,那两个朝鲜使者只认一个大明,不肯向他跪拜之事。

出兵朝鲜,征服他,灭了他,换一个能承认大清存在的国主。

崇祯同样是深夜未睡,但他就没机会开银趴。

他在看靖辽伯给他送上来的奏疏。

以目前明军的精锐士卒,以一敌二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莫不如驱狼吞虎,让他们双方之间血战一场。

锤匪胜咱们就打清军。

清军胜,我大明就打锤匪!

总之都能狠狠的削弱敌方,皆是有利于我大明。

不得不说,吴国俊的这个主意,让崇祯极为赞赏。

他本就是自诩聪明机敏之辈,自然喜欢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戏份。

利用敌人去对付敌人!

靖辽伯不愧是朕看重的人。

吴国俊在后面的计划当中,是假意利用高闯王的性命作为筹码,等到锤匪与清军打的火热的时候,他在适当的表示咱们大明是可以帮助锤匪的。

如果有机会再把清军,抢掠来的金银财宝都夺回来献给陛下。

崇祯对于吴国俊极为满意。

朱由检是不了解前线作战方式的。

只知道花了那么多银子和粮食,关宁军都没有取得多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