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51章

作者:秋来2

就算贺今朝没有命人从明境内路过,可从长城外,号召那些蒙古人抢掠,也是极为正常的。

“你算漏了一点。”岳托举着马鞭道:“我大清劫掠京师,崇祯必然会叫人勤王,宣大等地界还能有多少官军?

他们都得想方设法的来对付我们!”

杜度对于岳托的话是极为赞同的,上一次也是他们杀伤了宣大许多官军。

以至于贺今朝从山西到京师的这一条路上,根本就没有几个明军敢于抵抗他们。

阿济格见有些损失大,直接选择结束战斗,直接返程,也是有着清醒的判断。

岳托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当了一次主帅,结果黯然下场。

清军长途跋涉连跑三天,才到了这里,又遭遇顽强的阻挠,第二次进攻也失败了。

杜度便下令暂且休息,明军一个营寨内的火药总得有用光的时候。

那才是拔掉明军寨子,杀掉听他们的好时机。

吴阿衡心里也非常清楚,按照火药的携带量,清军在组织一次进攻,火药准的用光了。

三个寨子,只要支撑到天黑,那就算是有救了。

那个时候,吴国俊的酒也就该醒的差不多,拿出大明无双上将的气势来,给这些清狗好看。

岳托决定让士卒好好休息一二,待到天色渐暗,他们在摸上去。

夜战,明军谁还敢放炮,直接照着火光射箭,保准能够射杀那些明狗。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直到夜幕的降临。

吃了饭的清军,仗着夜色发了狠往前冲,四处嚎叫着,影响明军放炮的节奏以及方向。

黑暗当中,会加剧人堆未知的恐惧。

明军士卒不在城内,终究是扛不住压力,在清军的袭扰攻击下,吴阿衡设立的三个寨子都没有挺到白天。

将近五千的明军,就那么的没了。

战死的不多,四处逃散,以及被逼投降的不在少数。

如今就剩下一个坚固的城堡,还握在吴阿衡手中。

问题是,他手里就剩下五六百人了。

第0959章 都想让你死

天亮之后。

吴阿衡站在城堡上,向外望去。

仅仅一夜的时间,三个寨子便被清军给攻破了。

这还是他辛苦训练了大半年的五六千人马,全军覆没。

晚上也有人趁着夜色请求打开城门,说是溃兵。

但吴阿衡也断然拒绝,万一是清军驱赶败卒混进城堡内,那就全完了。

虽然吴阿衡对于这些士卒的死伤很是心痛,可依旧心怀希望。

城堡坚固难攻,纵然是清军俘获我大明官军的火炮,没有几天的时间也无法攻克。

再加上一夜过去,靖辽侯吴国俊也该醒酒了。

吴阿衡扶着城墙垛子并不畏惧外面的清兵,他知道只要坚持住,援军就会来。

不管吴国俊有没有与锤匪勾结,但是在杀清狗这方面上,他从来没有迟疑过。

岳托本以为明军的战斗力变好了,故而昨天夜里没怎么睡踏实。

身为一军主帅,务必要把皇上的命令贯彻到底,更何况他还是皇太极的铁杆。

甚至在争夺汗位的时候,都不支持他爹代善,支持皇太极,可谓是父慈子孝。

毕竟他爹当年想要宰了他跟硕托两个亲儿子,当做背叛大金投奔大明处理,就因为娶了新妇。

这次岳托对劫掠大明的事很上心。

幸亏清军夜袭成功,大获全胜,才让他彻底放下心来,这波明军的战斗力只不过是表象不错。

一旦陷入混乱之后,根本就没什么像样的抵抗。

毕竟按照明军的传统,他们早就该逃跑,而不是坚定的守住,殊死抵挡。

这不正常。

只不过当岳托听降卒说,有明廷的大官就在城堡内,他准备搞一个开门红,直接杀了吴阿衡,以此来震慑吴国俊。

他们两个都姓吴,兴许关系不错,正好宰了一个让另一个不敢殊死抵挡。

可昨天清军趁着夜色去诈开城堡,奈何吴阿衡根本就不上当。

他一点都不在乎那些明军的性命,就算今天看了三个营寨都被攻破,也无动于衷。

岳托颇有些多疑,遂询问道:“那吴阿衡有什么勇气,胆敢在此坚守?”

杜度指着溃败下来的清军,大抵那就是人家的底气吧。

城堡坚固,不易攻打。

“方圆二十里有发现明军的踪迹吗?”

“没。”

杜度也不清楚,吴阿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既然敢来,绝对不是冲着必死来的,指定会有后手。

“大将军,我们要围点打援吗?”

“不,速战速决。”

岳托也不想再拖着,吴阿衡躲在城堡里,先砸碎这颗核桃,然后弄死他,迅速深入关内。

免得被明军知晓,有所准备。

“是。”

清军再一次强行攻击堡垒。

吴阿衡亲自站在城墙上督战:“只要我们坚守城堡,等到靖辽侯的援军到来即可。”

吴国俊杀鞑子的威名在蓟镇这片士卒当中,还是非常响亮的。

要不然他凭什么从伯爷晋升到爵爷?

再加上吴国俊对待麾下士卒的军饷也从不克扣,当然吴阿衡麾下的家丁们,都是听说的。

相比于宣大要面对锤匪、蒙古人、清军的威胁,宁远要直面清军。

蓟镇倒是个从军的好地方。

可按照目前的形势而言,一点都不好。

但只要靖辽侯领军赶到,那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明军的顽强抵抗,打的清军根本就无法攻克城堡。

别看吴阿衡手底下就几百人,岳托气得拿着马鞭子狠狠抽了几个带头主攻的牛录。

吴国俊就没醉过,他设好的局,专门等吴阿衡主动跳进去。

如今他接到最新消息,清军连夜攻克吴阿衡布置的三个宅子,至今还没有攻克那座坚固的堡垒。

吴国俊忍不住拍了怕他自己的额头,当初自己叫工匠修建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要用这个地界坑死人。

现在吴阿衡还能继续抵抗到底,这坚固的城防给了他不小的底气。

另一个底气就是来自吴阿衡认为吴国俊不会坑死他,定然会派人救援。

如今反倒他与清军对峙上去了。

“总爷,我们如今可怎么办?”

王鹏有点发愁,他不是怕吴阿衡战死,这种一心为大明办事的官员,死了才更好,少了许多掣肘。

最重要的是贺大帅他远征四川,就说大胜,可短时间内也赶不回来。

就算回来了,那些清军也都掳掠的差不多,直接跑回关外。

况且这一次,大帅新得了地盘,没有理由继续冒头。

正好利用清军入关吸引皇帝对于锤匪的愤怒。

皇帝罪己诏的内容,他们这些身为“大明的忠臣”,可全都晓得的。

吴国俊两手一摊:“清军破关的消息,我早就派探马报告朝廷,以皇帝的性子,这个时候就已经知晓了。”

“至于我们何时出兵?”

吴国俊站起身来走了几步:“至少要确认吴阿衡战死沙场,一定要据城而守,以免被清军围城打援,他们擅长这个。”

“总爷是怀疑清军没有立即攻克那座城堡,存了这方面的心思?”

“不排除这个可能。”吴国俊看着蓟镇的地图道:

“清军尽管放心大胆的入侵,我们就在这后面钉着,等他们抢掠够了,再出手反击,对朝廷也算说得过去。

最重要的是,那次清军入关劫掠,不是兵分几路,然后在京师附近相聚。

我们贸然出兵,以劣势兵力对抗优势兵力,那就是个死。

咱们得多为手底下的兄弟们考虑一二,他们战死了,可进不了河曲的英灵殿,家眷也得不到贺大帅下发的抚恤。”

王鹏便不再言语,救吴阿衡这个上官是不可能救的。

咱们必须也得发挥一出明军的老传统,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否则将来如何能更好的融入进去?

京师皇宫内。

崇祯捏着额头坐在龙椅上,这几日都在催促底下兵将出兵围剿锤匪。

可银子下发了,布匹也都赏赐出去了。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熊文灿,亦或者卢象升因为丁忧都没有动静。

卢象升的坚定的对建奴主战派,真的细心制定针对锤匪在山西的作战计划。

但是因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建奴主和作梗,卢象升的所有计划都难以实现,只能在他自己的驻地以三万人马扼守。

大明的官军,可都指望着他们老几位做好带头作用,他们没有动窝,那谁还敢独自上前?

崇祯发现如今他对朝廷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了,甚至厂卫都不能顺他的心意。

查抄的几个官员,家里就搜出几百两银子。

早就听闻他们家里的宅子富丽堂皇,可就几百两银子怎么想都不可信。

但崇祯下令查抄一家贪官,搜出来的现银就这么多。

连韦小宝查抄鳌拜给康熙分润都不知道少多少,甚至连嘉靖拿一半,万历拿十分之一,到了崇祯只能拿个零头。

就当是下面的厂卫们,打发打发这位皇帝叫花子。

他们当面对皇帝毕恭毕敬,可是背后,谁他妈的会想着那是你的银子。

都是咱们兄弟们查抄贪官的辛苦费,是我的银子!

厂卫给皇帝银子除了交差外,毕竟皇帝还给他们发俸禄,面子上得过得去。

反正皇帝衣食住行都不花钱,都能用最好的,根本就看不上咱们这点养老钱。

“议来议去,你们到底有什么章程没有?”

听到崇祯不耐烦的询问,底下的群臣便多不言语了。

纵然是杨嗣昌也觉得熊文灿、洪承畴这两个人稍微有些故意推诿之意。

难不成要剿灭锤匪贺今朝,还得自己亲自出马吗?

就在杨嗣昌思索间,有人拽了拽他的胳膊:“杨尚书,兵部刚接到的紧急军情。”

杨嗣昌拿过来一瞧,脸色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