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69章

作者:秋来2

左良玉被儿子的问话回过神来,当即大声嚷嚷着去拿地图来。

他得好好研究一下。

先前左良玉认为贺今朝的战略意图就是想要全占整个湖广,巩固地盘,短时间不会出来。

但现在他一想到自己成了贺今朝的拦路石,锤匪不拼命把他踹走才怪呢。

众多将士也都围着地图仔细观看。

北方是绝对不能去了。

只有往长江以南走,能逍遥多久是多久。

待到洪承畴率领十几万大军从辽东归来后,让他与闯贼锤匪打生打死去吧。

“去扬州,早就听闻扬州瘦马好了,咱得尝尝去。”

“不行,距离太近了!”左良玉指着地图道:“贺今朝一旦占据南京后,必定会固守滁州、镇江、扬州等地,防止朝廷北下,我们在那也待不成,极大可能会呗锤匪截断后路。”

“那咱们去哪?”

“去杭州。”

左良玉斩钉截铁的道。

手指顺着长江到芜湖,走固城湖水系到太湖,便可直达余杭、临安等地。

“好好好。”

众多将来皆是眼冒精光,早就听闻杭州是富庶之地,自是去哪里享受富贵日子去。

谁他娘的留在这里给史可法垫刀头啊!

对于“转进千里”这件事,左军做的极为熟练,现在也摸清楚了贺今朝的意图,只要你们识相点别挡路,那我就不会死命追你。

现在左军登船前又在池州府大肆抢掠一通,留下一地鸡毛逃跑了。

此事贺今朝比史可法先得到消息,于是立马登船直扑池州。

锤匪现在靠着手里的水军,以及大批被雇佣的船夫,完全控制住了长江水系,直扑南京而去。

明军士卒有了左良玉带头逃跑后,更是无心接战,一溃千里。

在贺今朝看来,左良玉真正化身为左跑跑了,算他识相。

要不然大家在长江上作战,还真是菜鸡互啄。

贺今朝也在担心自己的战线因为敌人溃败的过快,导致拉的太长,漏洞过多。

所以没机会全歼左良玉,那就尽量把他驱赶的远远的。

史可法接到左良玉逃跑的消息,更是骇然,险些坐不住了。

他没料到左良玉会如此胆大妄为,置南京城于不顾。

于是在吴牲的建议下,他立即派人守卫小孤山,扼贼入皖之路,分兵守卫江宁。

请吴牲亲自督兵于东西梁山,以此来作为金陵的屏障。

在之后史可法听从幕僚的建议,为了以防万一,大肆收购断肠草,准备以此来毒死围城的锤匪。

可是金陵的药铺是作为中转站,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药材,自是派出人去收集。

消息传到了贺今朝这里。

作为药商的张世承派他儿子前来与贺今朝询问。

毕竟现在想要走江上的运输,还得看贺大帅的意思。

通过解释,贺今朝才了解到断肠草不是单独的一味草药,而是一种通称。

目前并没有解药,多是呕吐、抽搐、四肢麻木等症状。

“秦王,这史可法倒是心思歹毒。”张福臻捏着胡须说道:“亏他还是左先生的学生。”

贺今朝却是哈哈大笑几声:“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主意,只能说明他没有信心可以守住南京城,故而才想出这种盘外招。

长江水日夜不息的流淌,得有多大的量,才能毒倒我麾下几万士卒?”

众人对于攻克南京这趟战事,更是充满了信心。

“你叫你爹送来一万斤断肠草,我亲自卖给史可法,吉珪你写个条子,派人给他一起回武昌去,钱货两讫。”

“是。”吉珪就开始写条子,请贺今朝盖章。

张世承的儿子嘴角直抽抽,按照他爹的意思是卖个人情给贺大帅。

没想到贺大帅想要自己把毒药卖给史可法。

“大帅,一万斤很难,三天能凑三千斤就算不错了。”

“三天后能凑多少是多少。”

等到他走了之后,贺今朝开口道:

“派人与史可法的人沟通,银子都归中间人,另外我要南京城运出来五万斤火药,换一万斤断肠草。”

“明白。”

徐以显应了一声,南京城的大炮有不少,正好趁着这个时机,用银钱消耗一波南京守军的库存。

南京城里的那帮老爷们,可别说个个都不好财全都好色。

他们全都要。

别看锤匪近在眼前,依旧不缺乏想要大赚一笔的人。

“秦王,一万斤断肠草短时间内很难凑齐,我们莫不如多找些替代品。”张福臻捏着胡须笑道:“反正他们也分不清断肠草是何种模样。”

第1055章 大锤元年七月

因为左良玉的不战自溃,以及锤匪哨船不断的抵近南京,这些消息都是瞒不过的。

南京城内混乱一片。

有些士绅也不愿意在南京城内待着了,他们不相信史可法掌兵能力。

从日渐增多的明军鱼肉百姓的案例而言,史可法甚至连那些能抵御锤匪的明军,都没有掌控在他自己手中。

否则那些士卒如何胆大包天?

南京越发的混乱起来,各种乱子层出不穷。

史可法也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万斤的断肠草,甚至去亲自检查了一番。

他也知道断肠草不是单纯的一种药材,而是多种毒药材的混称。

这也能解释的通,这一车车药材形状是不一样的。

只等着锤匪围攻南京城时,他便派人向水中投毒。

毒死这些大明的反贼。

纵然毒不死,也能让人产生很多症状。

可以趁机宣扬是上天惩罚他们这些乱臣贼子,天佑大明之类的。

一帮反贼,能有什么见识?

至于供货商是谁。

以及从南京城得到了许多储备火药,史可法还得花银子购买,都不重要!

目的达到了就行。

如今南京的形势越来越严重,但皇帝命令漕运总督史可法运送一片粮食走海运到天津。

在辽东战事开启前,为了解决辽东粮饷运输的问题,中书舍人沈廷扬上《请倡先小试海运疏》,建议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

他将《海运图》进呈崇祯,崇祯命造海舟试之。

沈廷扬乘二舟,载米数百石,由淮安出海,数日抵天津。

崇祯大喜,加廷扬户部郎中,宁远军饷率用天津船赴登州,等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等西南风转至宁远。

且海运时间比漕运快多了,在他看来中间能够遭到损失的机会极小。

现在贺今朝主动帮崇祯绝了他南迁的心思。

崇祯全力支持辽东战事,只能从江南等地抽调大批钱粮供应。

而淮安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属实是中国运河之都。

史可法在应对外锤匪的攻势,且细心布置妥当后,自是要全力办妥皇帝的命令,大量粮食在淮安装船出发运往天津。

在此期间也有人大量出逃南京城,史可法也不去理会,只是把南京的难处快马告诉皇帝,并且重重参了左良玉一本。

说他引狼入室,不战自逃,随江掳掠,总之无恶不作。

南京城有今日这种局面,全都是左良玉一人所致。

他麾下空有二十万大军,却不肯抵御锤匪。

对于大明而言,南京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这里也有一套成熟的班子。

尽管因为崇祯要缩减开支,裁撤了一些官员,可依旧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南京城易守难攻,“东有钟阜之高,西有长江之险,南连峻门,北枕后湖”,是虎踞龙蟠之地。

史可法以及他的幕僚为了守住南京,搜集了百余门大炮摆在城墙上。

同时派出三千人驻扎在城外雨花台,互为掎角之势。

可是想要守住南京,必须控制长江。

以此实现江防、城防相互结合的防御体系。

但是面对锤匪,明军水师可谓是屡战屡败,望风而逃。

先前精心购构建的九江、湖口、芜湖等江塞防线,屁用没有,使得明军的沿江防务体系迅速土崩瓦解。

锤匪分两路进攻南京,水军率先封锁长江水面,且时不时的沿江向明军的驻地放炮。

高杰等人皆是果断后撤,躲到镇江去了。

史可法先前布置的南京屏障几乎没有。

饶是一心想要交战的黄得功独木难支,麾下士卒也扛不住锤匪水军的炮轰,故而撤回南京。

因为明军在湖北前线接连溃逃,早就严重影响了南京守军的士气。

南京城内众人寄托的长江天险的希望,完全破灭。

黄得功劝史可法到上游督战,不要死守一地。

南京城从来不是这么守卫的。

但是史可法认为兵力不足,自是要以南京为最终防守地点,保证陪都不被贼子所得,不可再次分兵。

黄得功无奈,只能跟着史可法守住南京,期待着辽东战事能够尽早结束,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南下支援。

这远水何时能解得了近渴啊?

武昌城到南京大概有一千里的距离,经过快一个月的时间,刘二虎才带人接近南京城。

贺今朝带领水师与刘二虎顺利会和。

此时围攻南京的锤匪士卒并不多,只带了不足四万,那一万多人则是分别驻守从河南到湖广的各个要点。

但是在河南、湖广收拢的明军降卒到有两万余人,加上临时征召的青壮在五万人左右。

这些陷阵营以及打杂的人除了想要加入锤匪正兵,就是想要从锤匪这里赚银子。

当然其中不缺乏被官军给逼反的平明百姓,想要加入锤匪后,还有银子赚。

要不是贺今朝严格要求征召数量,沿江上千里的百姓都得给贺大帅打工,让他养活着了。

此时南京城外乌压压的盘踞了十万余人。

其中超过一半多人都是属于打杂那种,帮忙运粮以及开船的。

反正明军也分不清楚锤匪正兵辅兵之类的。

他们只能看见江面上战船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如此骇人的景象。

只会让城内人觉得反贼人数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