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967章

作者:秋来2

你瞿式耜难道比于谦的才能还要高,比他还要忠于大明吗?

你也配他相提并论,臊死你!

若是朱由检他能够到达广西,朕可以把皇位还给他。

但现在情况危急,我们得先保住大明对广西的统治。

否则你也就成了亡国之臣,还当什么大明的忠臣!”

对于朱亨嘉的诡辩,瞿式耜当真没有什么好的借口反驳。

若是墨守成规,任由大西军贼寇肆虐广西,将来他还怎么凭借广西地利反攻回去,匡扶社稷?

“陛下都说出这般话了,瞿式耜你若是拘泥于法统,那便等着大明覆灭,你也当不成什么大明忠臣,大家一起死吧。”

杨国威劝谏了一声,这个人在练兵方面上还是有些手段的。

朱亨嘉都拿出于谦来羞辱他了,瞿式耜只能跪在地上:“陛下,应对大西贼寇,臣有三策。”

桂林为西省上游,形胜嵯峨,城郭坚固,确然兴王根本之地。

北规楚,东恢粤,惟此地为适中。

“哈哈哈。”朱亨嘉连忙从宝座上走下来,亲自把他搀扶起来,大笑道:

“朕得起田相助,如鱼得水也!”

于是在瞿式耜的帮助下,整合广西的资源,比朱亨嘉自己东拼西凑的士卒要强的多,而且他只有当皇帝的心,并没有什么指挥作战的能力,全都指望着手底下的人能够好好辅助他成就大业。

西路军孙可望果然如同放水一般战败,根本就不在柳州府待着,直扑南宁府扎根下来。

中路军刘文秀因为地形缘故,根本就无法靠近桂林,只能在险关之外不断的探听消息。

至于东路军由张献忠亲自带队,进入平乐府后,焦琏被派去镇守阳朔、平乐,不给张献忠回首掏桂林的机会。

而梧州是瞿式耜一心经营的地方,自是传令陈邦傅以及巡按郑封保境安民,不给张献忠过多机会。

而张献忠为了让麾下士卒吃饱,依旧实行打土豪的政策,故而引起广西境内“百姓”的热烈反抗。

毕竟瞿式耜是团结本地士绅的,再加上朱亨嘉要称帝的消息不胫而走,谁都想要赶上这趟车。

于是张献忠就陷入了左右腾挪当中,尽管分兵策略便于他们调兵遣将,可人生地不熟,难有百姓会真心对待他们。

本地士绅掌握了话语权,自是妖魔化一二张献忠等起义军。

尤其是有烧杀抢掠的消息传来,那更是证实了士绅所言是对的。

张献忠陷入苦战的时候,孙可望已经迅速进入南宁府。

他站稳脚跟,命人丈量田地,收缴富户的土地和种子牲畜分给当地百姓,言收成三七分成,总之不会短了大家的吃食。

种田这件事,大抵没有人能够敌得过孙可望。

就在瞿式耜积极调兵遣将与张献忠相互厮杀的时候,左良玉的先锋部队,高杰率先进入桂林府,尝试攻击全州。

杨国威则是出兵袭扰作为佯攻的刘文秀。

刘文秀为了避免被前后夹击,会同全州士卒奔着柳州府进发,想要在此地站稳脚跟,为孙可望、张献忠等人争取更多的时间。

高杰也得到了朱亨嘉要称帝的消息。

“你回头见了他,自是要向皇帝行臣子之礼。”邢夫人坐在府衙后院的正房里不紧不慢的道:“取得他的信任,咱们在广西能够积累更多的实力,运气好,你还能有个爵位。

贺今朝拿下湖广全境后,必然会全力北伐。

而北方辽东又有鞑子,实力比我们强横,依我的猜测,贺今朝必定会先北后南,解决完清廷,再来蚕食广西。

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了几年的喘息时机。”

“好好好,全听夫人的。”

高杰对于这种事没什么规划,只要自己媳妇说的照做就行。

朱亨嘉如此迫不及待的称帝,想必也不是什么聪明人,稍微混弄一番,就能够获取足够的利益,谁不喜欢呢?

至于真给他当什么大明忠臣,想都不要想。

邢夫人抿了抿嘴,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我先前观摩了广西全境的地图,南宁府最好,但是被孙可望占据,夫君有机会可以提出剿灭孙可望的借口,咱们率军前往太平府、思明府等地。”

太平府管辖范围大抵就是崇左市,自古以来都是左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是丘陵平原,同样适合种些田地。

邢夫人主打的就是一套养寇自重,把朱亨嘉以及左良玉等人安插在广西北部,充当抗锤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这群明军到来并没有改变全州百姓的遭遇,而且是遭受到了第二波抢掠。

被从贼子手中解救出来欣喜,并没有让本地百姓维持多久,他们就感受到了外来明军带给他们的“热情”。

而且这只是高杰部带来的热情。

后面左良玉的麾下会表现的更加热情,也不知道广西百姓还能不能遭得住。

高杰得了叮嘱,立即动身前往拜会大明监国朱亨嘉,待到得知他是监国的消息,立马送上一套彩虹屁。

并且询问朱亨嘉为何还不称帝来稳定军心民心。

这也正是朱亨嘉所想,把朱由检殡天消息带来的高杰收入麾下,等着左良玉到来,便举行登基大典。

然后发兵剿灭大西贼子张献忠,谁让他把老朱家祖坟给刨了呢!

瞿式耜对于高杰非常不满意。

先是接到了高杰部士卒劫掠百姓,甚至比贼寇劫掠还狠的消息。

再加上后面未曾到来的左良玉,他与丁楚魁、吕大器通信叫他们前来广西共同谋事,早就听闻左良玉军纪更加不堪。

现在又看他一脸的桀骜之相,嘴上说着被人教导出来的话,着实让瞿式耜想要下令把他宰了,避免将来发生祸事。

但朱亨嘉却是觉得高杰为了面见他非常用心,还特意找人教导他,就是为了避免冲撞自己!

如此武将,真乃是大明的忠臣呐!

待到觐见结束后,朱亨嘉询问瞿式耜对高杰的看法。

瞿式耜则是一脸正气的道:“陛下,此人向来不服管教,此时伏低做小,怕是将来有大图谋,该杀!”

朱亨嘉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笑道:

“你杀他干什么呀?这人我正用着,你换一个立威。”

第1136章 北归

贺今朝与海军将士以及广东本地百姓过了一个年,还看了他们的游神活动。

广东一直是锤匪控制飞地的军民,贺今朝走访后,与他们充分的进行了友好的沟通。

然后民间收藏的碗筷就越来越多。

当然也有官绅说他被处置的冤,希望贺今朝能为他作主。

然后贺今朝便让士绅晓得他自己不冤枉,而且他们为什么叫锤匪且一直不改名!

这些南方传家的士绅无不怀念我“大元”!

因为大明管的太严了,本以为贺今朝来了能够优待他们,结果前有冬泳冠军钱谦益率先同儒家子弟割裂,主动投锤。

后有贺今朝在江南兴起大狱,残存的一下子全都老实了。

江南不少士大夫们都随同钱谦益练习冬泳,希望早日上岸。

(毕竟明末小冰河期,秦淮河水温低,不宜跳)

但总有文人不甘心,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个,理应受到贺今朝的礼遇,好让自己教导他该如何管理国家,怎么才能当一个圣明的皇帝。

但贺今朝却不喜欢有人在他面前好为人师,还妄图当什么帝师。

士大夫们不乖一点,让你在锤匪治下,连狗都当不成。

锤匪的基本盘,不需要书生治国,杀起来不手软,根本就不在怕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儒家没多少用,不过是统治阶级需要的工具,不需要你了,你就是个屁!

锤匪的所作所为充分让士大夫认识到了自己是工具的地位,而不是逆明时期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

原大明吏部尚书李待问便是同贺今朝击鼓鸣冤的人。

他的名声在大明以及乡间都极为不错。

在朝廷内筹划军饷,为民请命等等,以至于心血耗尽不能行走。

在家乡则是积极出资修桥补路,修建书院等等。

可以说李待问在朝廷内为国做事,为民请命,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喜欢做慈善。

如此为国为民的官绅,却丝毫不耽误自家利用官衣赚取大量的银子。

他们家族兄弟做官极多,官商勾结之下在家乡形成一股子势力,垄断冶铁,且成为了佛山魁首。

垄断行业带来的暴利财富都流入到了土地上,不从李氏家族搞土地从哪里搞呢?

现在还妄图裹挟民意翻案,想都不要想。

再一次处理完李待问家族的问题,贺今朝得到了赵小五送来的情报。

广西唯一的藩王靖江王扬言崇祯已死。

遍观天下,唯有他能够扛起大明的旗帜,希望天下人都来帮着他恢复大明的统治,击溃锤匪等等的政治口号。

然后就顺理成章的称帝了,他得到广西文武大臣的一致拥护,改次年于永历元年。

对于这个永历皇帝。

贺今朝很有说辞。

因为朱由榔都跑到广东来了。

虽然在张献忠攻打长沙的时候朱由榔与他爹走散,被俘后被庇护于原大明官员,等到张献忠与左良玉交战,就借机跑路广东。

到了广东后,当地官员立即上报杨文岳。

对于这种隐姓埋名想要过日子的宗室,杨文岳认真的考察了一番,发现他爹病的要死不活的。

等到上报贺今朝之后,杨文岳又听闻他爹临死前,教导两个儿子要立志恢复大明称帝。

本来就是重点关注目标,结果还临死前坑儿子整这出。

然后朱由榔兄弟二人就遭到了锤匪的打击,被罚做苦役。

以前想要放你们一马,结果不知道珍惜,那就办他!

至于隆武帝、绍武帝都在为贺今朝做事。

特别是隆武帝朱聿键那是贺今朝攻占凤阳后,从大牢里把这个半死不活的人给捞出来的。

因为朱姓宗室横遭变故,隐姓埋名的很多。

比如朱以海在清军第四次入塞的时候,他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一劫。

然后李自成进攻山东,他又跑到了浙江台州隐居,不久台州被锤匪控制。

而朱由崧等人逃离闯贼的治下,跑到江苏船上生活,最终因周王死在船上,这才下船向锤匪投降,该整治整治。

贺今朝细细想来,大明宗室虽多,目前没留下多少。

锤匪与闯贼干掉了大部分,清军干掉了小部分,崇祯干掉了个别人,大家共同努力的作用,竟然为靖江王扫清了一切障碍。

至于远在大同的代王一脉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恨不得赶紧投降锤匪,以免落得全家身死的下场。

毕竟底下的百姓早就明牌了,代王麾下的土地也都早就被丈量好。

没有人敢举着大明的旗帜。

民间再次冒出大明宗室的骨血来“反锤复明”,极大会被怀疑“血统”不真实。

“看样子将来搞定广西,还得费点事。”

“主公勿忧,张献忠与左良玉二人也全都进了广西,有他们这些外来的同本地的官军进行混战,再加上隐藏的第四方势力,本地土司。”

徐以显哼哼了两声说道:“他们有的是时间相互作战呢。”

本地土司对于大明的忠诚度有待商榷,不是谁都像秦良玉那样带着族中土司兵一直为国征战,搞得族中青壮少之又少,两代人都损失在外面了。

“张献忠与左良玉等人在广西产生纷争,我很看好。”

贺今朝笑了笑,就把广西的消息放在案头,且先让他们乱上一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