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17章

作者:喂狗的猫

大汉进入外戚和世家轮流掌权的时代。

然则,外戚同样也是世家……

“恩师此法,如若传到那些人耳里,恩师大概率会因为一些奇怪的罪名,罢官入狱,到时候别说造福乡民,恐自身难保!”

能够说出这番话,足以说明自家这位自称出身寒门的记名弟子,家世也不是那么简单。

也是,寒门,本就是父辈无人出仕的世家。

眼下党锢还在进行,长辈无人出仕也是正常。

他说的情况,丘志清有所预料,却还是有些低估。

根据郑岩的说法,不难猜测,这群世家铁定是在王莽之乱的时候,掏空了西汉的家底,一些好东西被他们收藏。

如此,也就解释的通,为何汉末三国,厉害的谋臣武将,多是世家出身了。

不过这些丘志清都想到了,他也不打算直接大刀阔斧的修改军士们的训练之法。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以他的水平,自然是稍微增加一些呼吸法,改动一下训练节奏即可。

如此一来,他们的训练便和其他地方的士卒,在表面上看着无异。

自己初上任,这些挑动人神经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做的太过明显。

郑岩听了丘志清的解释,这才略微松口气,他就怕自家这位恩师,不知道里边水深,贸贸然跳进去,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整修城防

改动的过程,很是顺利。

郑岩虽然全程参与其中,可在他自己看来,便是全程在接受指点。

此时郑岩才知道,自己估计是抱对了大腿了,先不论家世,就说这武学造诣,便是自己拍马难及。

之前虽然见过丘志清展示过一次武艺,不过那都是一闪而逝。

也不排除对手太菜的缘故。

直到此刻,郑岩才知道,自家死皮赖脸拜的恩师,不仅医术了得,武学造诣亦是不低,岂止不低,简直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第二天一早,丘志清便把自己仅有的三名署官招来。

理论上,吴献属于军职,不在丘志清的管辖范围之内。

可谁让他现在基本被放弃了呢,只好抱紧丘志清大腿,期待这位新来的县令,能够给点力,在下次鲜卑冦边之时,协助他守住城池!

对,就是协助他守城,在他看来,这些文官勇气是有的,手段也有,不过统兵就差了点意思。

其间,郑岩先把丘志清弄出来的简易呼吸法,传给两人。

让他们学会之后,先传给军中士卒,而后传给城中仅剩的六千多百姓。

“这便是尔等今日的任务,明天开始,让城中百姓出门服徭役,不白做,服徭役有粮食拿!”

闵用有些犹豫。

“明廷容禀,天气寒冷如斯,我等武艺加身,尚且寒冷异常,县中乡亲衣着单薄,不耐寒冬,让他们出来服徭役,是否欠考虑了些?”

吴献也是附和道:“是啊,明廷急于整修城防,此时卑职可以理解,可天寒地冻,恐害了军卒和乡亲们性命,望明廷三思啊……”

郑岩对于这两人的推脱,有些不悦的道:“明廷如此,自有道理,鲜卑虎视眈眈,不趁此时整肃加固城防,

难道坐等鲜卑入寇不成?且御寒之法,不是已经教与尔等了么?不然为何给尔等一天时间?去吧,照做即可!”

两人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

粮食掌握在丘志清手中,他们还没有杀官造反的胆量,只得乖乖照办!

两人出了县衙,一边按照刚刚郑岩所教的呼吸法运行,一边暗暗对比,片刻之后,两人对视一眼,均露出诧异之色。

而后差异转为惊喜!

真的可以,那个书生看来没有骗自己。

他们也是希望可以快点整修城防,虽然丘志清到来之时,他们便领着那二百多军卒,粗略的整修了一遍。

奈何他们没有权力征发徭役,无法动员城中百姓干活。

现在新任县令有了抵御寒冬的法子,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丘志清给他们的呼吸法,自然不是抵御寒冷那么简单。

这是一套和军卒使用的气血功法互补的呼吸法,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活的久一些,爆发的次数多一些……

这样一增一减……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保命能力却是增加了不少。

最主要是,没那么怕冷了,就算境界高远之人,来看这套呼吸法,也会告诉你,这是御寒用的,附带一些养生效果。

目送三人离开,丘志清这才有机会查看自己的县令权限。

摩挲着手上,代表平城县令的铜印,丘志清隐隐间,可以通过铜印,获得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

也可以获得全城的力量加持,不过这也太弱了一点。

以自己为例,就算全城的力量用来压制自己,也顶多压制自己三成的力量,而且这是在自己不抵抗的情况,否则自己还能挣脱……

平城是边境小城,要是洛阳那样的城池呢?

他在太原之时,却并未感受到这种压制,估计是需要激活,激活条件在丘志清看来,便是妖气,或者邪祟,这种负面能量。

思及此,丘志清不由抬头看了一眼苍穹,这是个更大的压制,不是何物……

这种视角,也就局限于城墙外一里地。

不过这也差不多够了,想想城池攻防之时,自己有了个上苍视角,怎么说也增加了不少胜率。

对此,丘志清伸手一划,一个水幕出现在丘志清身前。

随意调整,可以拉近拉远,方圆百里之内,都可以自由探查,不比手中的铜印香么?

第二日,丘志清便开始整修城防,并没有发什么粮食,而是直接说明,响应号召,出来干活,可以包两顿饭食。

刚开始是丘志清对郑岩提出以工代赈,发粮食,让他们出来干活。

不过郑岩显然对这个时代更为了解,也更懂得剥削。

直接提出出来干活,包两顿吃食!

郑岩一说完,丘志清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知道他说的很有道理,心里鄙视一番自己黑心资本家的同时。

丘志清同意了这个计划,让郑岩去实行。

同时告诉他,要是发现了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也可以给他推荐,县中现在还差很多职位。

县尉手下的兵马,也需要补齐。

这都是丘志清需要做的事情,这年头,边境不太平啊!

这年头,在边郡当兵的热情还是挺高的,如今还是比较推崇公羊学说,大家普遍的认知便是: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

去年鲜卑入寇,说不得以后还回来。

报仇!必须报仇!

除了城中之人外,丘志清还让人把城外愿意搬迁之人,一起搬进城中。

此时城中人口流失,空出了不少房屋,刚好用以安置。

同时丘志清写了一份公文,公文中明确表示,县中大户,去岁之时多被掳掠至塞外,导致县中土地荒芜。

丘志清请求将县中无人耕种的大户土地,收归国有,所得收成,郡县之间,三七开!

平城县七成,雁门太守三成!

丘志清没几天便受到太守府回的公文:县中荒芜之大户土地,平城县衙可酌情耕种,主人归来,可归还土地。

土地产出,可用于重建左军营!

亏大了,所谓左军营,就是现在吴献统领的二百多士卒,之前所属的那个营。

公文上说的好听,其实就是雁门郡不打算给平城送粮食,至于重建左军营,呵呵……自己看着办!

至于那些荒芜的土地,他们的主人,到底是不是被鲜卑掳走,这个重要么?

第二百一十四章 边城异动

不过十余日的时间。

丘志清并把四百人招齐了,城防工事也重新整修了一遍,理论上来说,他这个县令是没有兵权的。

不过他兼职县尉,那就没问题了。

这期间,丘志清的县令形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起来。

县令不再是他们印象中,端坐在县衙的泥塑雕像,而是一位年轻有为,言而有信,爱民如子的好县官。

当然,要是这位县令的徭役再多一点了好了。

如此便能让他们省下过冬的粮食,以免面年青黄不接之时饿肚子。

而丘志清也仿佛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开始征集徭役,进行下一步工作。

主要便是丘志清根据自己的所学,弄出了一个快速制作箭杆的脚踏车床,让人去城外弄些芦苇来当做箭杆储备,以防不测。

丘志清还想弄出一个三弓床弩的,曾经他便利用这种远程抛射的原理,差点干掉了蒙哥汗!

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他发现,吴献这厮直接投掷长枪,都几乎能丢到一里地开外,而且还快。

不比只能射出三里地的三弓床弩来的差。

且这种东西,容易被对面学去,攻城方用的还很是安逸!

好吧,其实是还有点技术误差,他觉得不够完美,且县衙军械库中,还有四架霹雳车,也就是投石机。

丘志清没有那么多人,操作大型机械,因此三弓床弩计划,被他暂时搁置。

时间一晃,便是半个月时间过去,平常年景,这个时候应当是非常死寂的平城县城,今年显得别样的热火朝天。

听闻城中有活计,管饭,且分配房子,分配来年的耕种土地。

不少城外的庄户纷纷搬进城中,山中隐户亦是下山寻找活计。

丘志清对此,统统一视同仁,该安排工作,安排工作,该安排居所,安排居所。

就连明年谁家该耕种哪里的土地,都一一划分好,收成对半分,由县衙,也就是丘志清提供明年的粮种。

粮种就是这三年来,丘志清修炼斡旋造化的成果。

一种比之寻常高出三成收成的麦子,可别小看这三成收成。

山下赵家庄用了都说好!

当然了,一开始,只有略微的增产,这三成,还是丘志清三年培育的成果,他相信,之后会变得更好。

这对他斡旋造化的修炼,也有莫大的好处。

他发现,这个世界,真是道存高远,他在后世中,亦是看过不少小说,悟道如何简单。

可到了他这里,只能由术入道,由法入道。

很多时候,他只能通过修炼,体悟术法,来进一步的“悟道”,这还是他斡旋造化入门之后才能做到。

之前他只能说是体悟自然,进而影响自然,斡旋造化给了他另外一种视角……

……

城中一片热火朝天,众乡民们都在混县令免费的两餐,学习着听说可以御寒的呼吸法,就等明年开春种上自家土地。

正当大家皆以为今年就这样过去之时,谯楼上钟声响彻了不大的平城。

谯楼也就是俗称的城门楼子,一般建的很高,上边挂着钟,有危险敲一敲。

边郡城池中的百姓,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还在县城外割芦苇杆子的乡民,一听到这个熟悉且不详的声音,一个个先是呆愣住,而后没命的往县城方向跑。

还在城中做工的,却是一个个惊起,呆呆的望着钟声传来的方向,手足无措,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作何反应。

倒是那些受过基础训练的青壮,一个个往训练之时,自己预先分派的城门赶去。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