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78章

作者:喂狗的猫

这可是传说中的事情。

传说之前的那些铸造大师,他们都不需要进行打磨这一步。

都是直接灌注,而后进行血祭。

如此一来,神器有灵,自主塑性,会自动塑造出主人所需的模样。

此刻,随着鳞片的不断浮现,一条长龙,不绕刀柄,蜿蜒而上,直至刀柄尽头,吞口之处,一个张嘴龙头显现。

从中吐出一柄刀身。

龙纹成型之时,一道刀光从刀尖之上,透体而出。

直冲天际,谁知,却是从天空之中,跌落三滴鲜血。

落于刀尖之上,而后迅速蔓延而下,浸润了整个刀身……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只有关羽,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落在自己的大关刀身上,片刻不离。

那热切目光,比之看自己妻子胡氏,也不遑多让。

伸手一抓,大关刀径直飞出火炉,落入关羽手中。

自他手握之处,一股青光快速向两端蔓延,很快,便布满整柄大刀。

体会着这种血肉相连的感觉,关羽难抑胸中畅快之感,不由仰天大笑起来,随手一挥,只见刀光一闪……

一道刀芒一闪而逝,而支持俄火炉的架子,却是应声而散。

石炭洒落一地,幸好此处没有引火之物,否则定是一场灾难。

一名大匠见此,满眼通红。

“好你个关云长,端着碗吃饭,放了碗骂人是吧?这刚刚才你们打造好兵器,这转眼便给我火炉都给我拆咯,

你们今天要不给我个解释,我直接找你们郡尉要说法去!”

原本在旁边看热闹,还被关羽兵器震惊的吴献和张杨。

一听此言,直接跑没影了。

也就他们三人需要换兵器,其他人都不需要,因此也就他们三人过来了。

此刻见此情况,自觉事不关己的两人。

自是脚底抹油,别看人家只是铁匠,可人家是少府的人,兵器铸造,修复,温养,一条龙,他都会。

特别是其对于温养兵器的见解,平城的武库便是他设计的。

比之原来的武库,不仅大大节约了对兵器的温养时间,效率还很是不错。

关羽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只好一边赔礼,一边表示。

自己一定会让弟兄们,帮他们弄个更好的炉子……

同时心中暗自打算,以后要让那两个家伙,好好当他的陪练才是,毕竟今天敢在军器坊丢下自己跑路。

明天就敢把自己绑了,送给敌人……

吴献这厮,可以打得重一些,毕竟他修炼的是横练功夫。

这套功夫,他倒是也教给了自己,以及张杨两人。

说是看自己两人投缘,至于来历,他没说,只说来历没问题,他们放心修炼便是,不会给他们造成什么麻烦。

里边配套的功法,他看过了。

虽然不如自己小时候机缘巧合下,被人教授的那一套。

可依旧是一套相当不错的练气法门,最主要是它和《十三太保横练》很是搭配。

与其他功法,至少与他的功法,也能互补。

只是可惜了,自己的练气法,不能轻易传授,虽然当初人家什么也没说,可自己也不能乱传不是,只能等有机会了,再报答吴献。

现在嘛,自然是先回去暴打一番,出出气再说。

关羽想要回去找人练手,而大匠这边依旧不依不饶。

正当双方拉扯时,郡守府的侍卫来报。

说是邀请适才弄出那番动静之人,前往郡守府一趟,郡守有事相询。

关羽一听,提着新鲜出炉的大关刀,便往郡守府而去,既然是郡守发话,这些大匠也不好拦着,只是嘱咐关羽,记得派人。

关羽提着新鲜出炉的大关刀,来到郡守府。

却被那名侍卫,直接引导后院。

关羽站在外边,并不进去,侍卫进去禀报。

不久之后,侍卫出来,说请他带着手中兵器进去。

这……

关羽有了片刻犹豫,虽然他没看过“林冲误闯白虎堂”的这类戏码,不过带刀入上官家中,这本就不妥,还是如后院……

侍卫解释一番,说是要看他的刀。

关羽这才舒了口气,跟侍卫一起进了后院之中。

敖听心第一眼,便看到那青龙盘旋的长刀。

那熟悉的气息一瞬间,便让她差点爆发,就是这柄凡兵,适才竟然仅仅是一道刀光,便将空中的她划伤。

杨婵见敖听心的模样,赶紧拉了拉她的手。

这才把它安抚下来。

丘志清亦是好奇地打量着,关羽手中,那件有些奇特的兵器。

确实很是奇特,他怎么都想不出来。

那些大匠是怎么仅用一天时间,便把一柄大刀,打得如此传神的,他自己倒是可以做到,不过那也得半天才行。

见这边四公主被安抚下来,丘志清这才开口问起之前之事。

其实四公主生气,也很好理解。

她本就是一条龙,看人的目光,自然和人看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可能和杨婵他们待久了,这才有了这些观念,也可以称之为“人性”或是“人心”。

平时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可一旦遇到危险,或者是受了伤,那可就是两回事了。

就如同,你看到蚂蚁,或许不会没事把人家踩死,可如果是,那只蚂蚁,好死不死的,还咬了你一口,伤口又痛又麻,还流血的那种……

丘志清知道,该自己发话了。

“云长,不知适才铸刀之时,可有何异象?”

关羽原本还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道郡守找自己来,究竟所谓何事,听闻此话,关羽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便将适才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道出。

关羽说着情况之时,隐约间,便会感觉一道目光扫过自己。

让自己好不舒服,可又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不过自己本能觉得讨厌而已,那种发自心底的不爽。

只是这种感觉,很快便散去。

听完关羽的讲述,知道事情是个误会的四公主,也不好再和人追究什么,不过看着他手中的刀,还是让她很不舒服。

丘志清感觉到身后的那一丝怨气,为了避免麻烦。

便想着说几句好听的,让四公主看到这把刀不再膈应,便问道:

“云长,不知你这刀叫何名啊?”

要是一般人,听闻丘志清这么一问,大概率知道该怎么回答,别说没有正式名字,就算是有了正式名字。

那也必须还没名字。

不过关羽是何人?

他自然知道丘志清的意思,坦率回道:“回禀太守,此刀末将给他取名为‘大关刀’,简单明了!”

关羽本以为,他说出名字,丘志清就算是有想法,也应该会打消。

没想到,丘志清竟然抚掌称好。

而后话语一转,道:“名字虽然不错,不过不够霸气,这样我帮你,给它取个别名,如何?”

关羽能说不好吗?

且人家都说了是别名,你自己取的依然是大名。

“那便有劳太守了,请太守赐名!”

见四公主的注意力,完全被刀的命名所吸引,也把目光投在他身上,丘志清不打算卖关子,直接把自己知道的另一个名字丢了出去。

“吾观此刀,青龙缠绕,刀如偃月,不如,别名就叫‘青龙偃月刀’如何?”

此言一出,别说关羽,就连四公主都来了那么一丝丝兴趣。

不由自主地,仔细端详起,这柄刀来。

听适才所言,这是沾了自己血,才会有如此形状,而非有了如此形状,才会爆发出刀芒,伤了自己。

虽然是同一个结果,不过这因果关系一转换。

听着便舒服了不少。

其手中那柄刀,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可恶了,倒是有几分顺眼起来。

不仅四公主,就是关羽,亦是感觉甚是满意。

念叨了几遍之后,丹凤眼一眯,看着手中的刀,更加喜爱几分。

“好好好……多谢太守赐名,以后它便叫‘青龙偃月刀’了,别名就叫‘大关刀’。”

此刻,他也不说什么了,直接把自己取的名,定位成了别名,把丘志清给它取的别名扶正,这就是这柄刀的大名了……

竟然误会已解,丘志清恭喜了一番关羽,喜得神器之后。

便让他回去了。

拜别丘志清,关羽转身便走,看着关羽离开的背影,丘志清眼中露出一丝沉思之色,刚刚的观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等人走了之后,小蔡琰跳出来问道:

“杨姐姐,他为什么那么高兴?他的刀还没秋白好呢……”

小蔡琰判断好坏的依据就是,她喜不喜欢!

等关羽走后,丘志清这才向四公主道歉,毕竟事情是自己的人搞出来的。

没想到,四公主倒是大方,说不追究,就不追究了,她是来此看望杨婵的,没想到,中途还被迫献了三滴血出来……

第二百八十章 平和雁门

四公主在这住了几天,顺带过了个年,便回去了。

本来蔡伯喈夫妇,对杨婵的这个亲人,还是很热情的。

毕竟这么久了,他们也就看到杨婵这么一个亲人。

小蔡琰在这半年中,在杨婵的教导下,已经可以弹奏曲子了,不过却没有教她具体的曲目,而是让小蔡琰看着弹。

她喜欢怎么弹,便怎么弹。

这是丘志清建议的,让杨婵仅教会小蔡琰一些基础,和常识。

而后曲子便让她自己弹。

这一来,效果倒是不错,除夕当晚,郡守府举行除夕宴,小蔡琰和杨婵列席,人多热闹,还有几个同年纪的伙伴。

小蔡琰兴致来了,便拿出凤鸣,即兴给大家弹奏一曲。

琴声悠扬,清心凝神,同时仿佛有扫荡阴霾,净化天地之效一般。

一曲终了,就连蔡伯喈这厮,都忍不住从杨婵那里,借来瑶琴,弹奏一曲。

父女俩的琴艺,可谓是一时瑜亮……不好意思,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