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95章

作者:喂狗的猫

只是此时,已有三人在此布置,准备赏月。

定睛一看,一大两小,不是郡守府中最清闲的三人,又是谁来。

一块大大的羊毛毡,铺在才冒出新芽的草坪之上,三人呈品字形对坐,中间摆满了三人去年截留的各种瓜果。

却是没有动手享用,而是盘坐在那。

呈五心向天之状,正在吸收太阴月华。

主要学习的,自然还是小蔡琰和小张宁。

杨婵只是给他们打个样而已,据她自己所说,修炼到了她们这种境界,靠的就是水磨工夫,一点点的打磨积累法力。

因为个人修炼的原因,很多神仙人都可以时刻与天地交互。

吸纳天地灵气转化法力,他们运功,或者不运功,区别都不是很大。

因此,这才导致很多仙人整天无事可做,到处游历。

可他们又不能随意下界,这就很是无聊了。

这是那些天庭的仙人,或者说是天界的仙人,也就是天仙。

对此,杨婵并不愿意多聊,她貌似有些抵触天界,丘志清也就压下心中好奇,并未多问什么,相信以后自己说不定,

也可以来个天界几日游的。

丘志清这点还真没想错,不过上天前,也算是吃了一番苦头,算是苦尽甘来吗?

也不好说,只能说是个人际遇,各有缘法。

对于杨婵说的修炼,丘志清并不是很认同,因为他也是一直可以自主修炼,近乎如呼吸般,让修炼成为本能。

这点毛病,就连现在背在身后的秋白,都被传染了。

现在都又开始新一轮的自行进化了。

可饶是如此,他依然觉得,每天采气之时,都有那么一丝的加强。

或许这就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早晚课,坚持采气的原因吧,毕竟能看得到的进步,才是给人最好的动力。

像他们那些,几乎肉眼不可见的变强。

很容易便消磨了修炼的意愿。

毕竟愿望就是得道成仙,这都成仙了,修炼不修炼又差不多,干嘛要坚持?

至于杨婵为什么单说仙,而不说神。

那是因为没什么好说的,如果说仙人,或者神仙,都还有盼头,还有希望的话,那么那些神,基本上限下限都在那里。

基本是没什么变化,品级决定神力强弱多寡,武艺决定你能不能打。

肉身封神的,就是神仙。

在天庭,神仙还是不少的,例如嫦娥,也就是太阴星君,和杨婵关系很是不错。

不过人家也不是一步成神的,她是吃了西王母的长生药,被罚变做太阴玉蟾,给上一任太阴星君洒扫大门。

最终是靠着自己的修炼,在上一任太阴星君离任后。

得到太阴星本源认可,被册封为新一任太阴星君。

不过这个“新”,对于他们来说,就很是古老了。

杨婵当然不会把嫦娥的老底给抖落出来,她只是说嫦娥是被罚,发配到太阴星,而后一步步修炼成为太阴星君。

具体过程,自然是丘志清自己猜测得出。

其实结合一些在东观之中看到的藏书,很容易便可得出这个结论。

不过杨婵虽然对天界不太愿意提及,可对月宫还是提得比较多的。

比如月宫中最大的,自然是嫦娥仙子本人,不过却并非丘志清认知中的,只有嫦娥仙子一个人,守着一座月宫。

嫦娥仙子作为“新任”太阴星君,手下自然也有自己的班底。

除了月宫中的老二,玉兔之外,还有一大群姮娥仙子。

她们是干嘛的呢?

根据丘志清猜测,太阴星,或者说是月宫,很有可能是天庭的药园子,那些姮娥仙子,便是侍弄仙药的仙子。

那么根据嫦娥仙子的经历,丘志清便能很轻易的得知。

天庭的神职,并非固定一个人当到死的。

他们不想干了,也可以把玉帝给炒了。

就算是真灵在封神榜之上,想不开了,也可以直接炒了玉帝鱿鱼,只需要真灵投胎转世即可,只要你道行足够。

也不是不能觉醒记忆,重新踏上修行道路。

只不过他们这种,比丘志清他们阳神,或者元神转世,还要难以打破胎中之谜。

思及此,丘志清念头一动,暗暗下了一个决心……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风云

中平元年(第十四年),二月十六。

丘志清都开始接纳难民,要求徐荣开始布置对西边其他四郡的军事行动。

随着鲜卑的崛起,乌桓等内迁的胡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

位于阴山以南,黄河河套之上的乌桓诸部,已经近乎全部占领河套三郡,即朔方,五原,以及云中四郡。

靠近雁门的定襄郡,被丘志清控制。

用以移民屯垦,安置流民。

只是其中编制,还未上报朝廷,看来此次要一同上报才行。

其实此时,朔方和五原,防御北方的压力并不大,因为此时的阴山之中,被人马牲畜趟出来的山谷裂缝,仅能通行小队人马。

人一多,很容易被堵在里边。

主要是雁门,云中,定襄三郡的防守压力大。

原因也很简单,此处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处。

山势平缓,是整个阴山,燕山防线的大豁口。

主要还是,当年被匈奴走出了不少的道路,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地方。

因此,丘志清接管北方五郡,其实主要防守压力还是雁门,云中,定襄三郡,丘志清和徐荣商议后,打算来个关门打狗。

先收复云中,和定襄全境。

让位于河套三郡的东胡诸部,放弃投靠鲜卑的想法。

丘志清也并非要赶尽杀绝,作为以为修道之人。

他自然深知,单靠杀戮,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的。

他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更为优渥的生存条件,都不需要和汉民等同,只需要比他们以前过得好就成,再加上教育,习俗的同化。

丘志清表示,都不需要他主动宣传。

只要把这些部族打散重组,那么不到两代人。

什么马背上的民族,丘志清保证,他们耕田犁地,一样是一把好手。

至于那些族长之类的部族首领,他都不需要动脑筋,伟人的那一套,哪怕隔着时空,隔着种族,他一样是真理。

这就是“道”,伟人的“道”!

在丘志清看来,完全可以对飙道祖的“道”。

道无高下,因势利导即可。

洛阳南宫之中,刘宏此刻是自他登基以来,最为焦虑的时刻,太平道此次造反,被朝廷正式定义为黄巾贼乱。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朝廷大军还未编组完成,告急文书却是犹如雪片一般,飞入京师洛阳。

刚开始,刘宏还看着各个郡县的陷落奏章,还大发雷霆。

大骂地方官员无能,可他也不想想,那些无能的地方官员,是怎么上位的,没让人赚到钱也就算了。

人家只是做个生意,还想让人家把小命搭上不成。

不过焦虑过后,他反倒是平静下来了。

并非他躺平,而是他大骂官员不给力,官员们纷纷大骂宦官惑乱朝纲。

要求刘宏把宦官给宰了,让大家提提气。

听听,这是人话吗?

刘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受到丘志清的当时发出的第一份奏表,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人家丘志清,虽然彼时彼刻,他可能还不知道黄巾暴乱。

可人家一心一意挣钱的态度,那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丘志清有人,便有更多钱的论调。

刘宏先不考虑现不现实的问题,至少成本低不是。

不就是人嘛?

黄巾贼众,动辄裹挟数十万众,到时候,只要大军平叛成功,随随便便给丘志清几十万,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把自己多抓俘虏的要求,送到三位正在编组部队的主帅手中。

刘宏便开始回去看两伙人撕咬,就当看个热闹了。

大汉天子的日常,就是这般无聊且单调。

原本刘宏还打算,大索太平道信众。

然而想到自己,以及自己老娘,貌似都信过太平道,且不得阻止太平道传播的政令文书,还是自己签发,发往各个郡县。

为了自己的老脸,也体现自己的爱民。

刘宏决定,此事就此作罢,只追究首犯,从贼者,均可赦免!

中平元年(第十四年),二月廿一。

三路大军编组完成,卢植率领大军十万,前往冀州平叛。

皇甫嵩和朱儁,各领兵三万,东出虎牢,前往颍川平乱。

这可比丘志清印象中的进程,要快上不少。

事情也有了不少变化,张梁率军南下,止步于邺城,便开始抄掠世家豪门,主要目标是粮食,和古籍。

一时间,原本还在观望的豪门大族。

纷纷露出獠牙,将自己武装起来,与黄巾军斗争。

这些家伙爆发出的力量,把张梁都给吓一跳。

若非本部黄巾军皆为精锐,临行前也得到自家大哥的嘱托。

恐怕这下,自己就要翻车,果然,凡界中的经验,不能照搬,否则,实在是太过看不起这些家伙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连始皇帝都敢谋划的家伙。

接下来的时间中,张宝往北,一直打到幽州,而后转过身来,开始扫荡冀州郡内的各个王国。

这也是计划中的一环,一出手便耍了两个诸侯王,吓跑了两个。

与此同时,“张角”本人,也已经占领广宗城。

这个速度,不愧是预言多次的结果,整个行动,顺滑无比。

二月底,张梁和卢植首次遭遇,两人相互都不算了解,自然是要硬碰硬一番的,结果便是,双方激斗一下午。

均无太大收获,各自鸣金收兵。

张梁和卢植,虽然双方大军加起来,不下二十五万。

可第一场,双方也就各自出兵数万。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