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1章

作者:喂狗的猫

如此,没了支援的金国很快便被蒙古打得只剩下河南一地!此时蒙古已占领关中地区,五月初,终南山全真教迎来了第一批蒙古使者。

使者是来传达蒙古大汗窝阔台的旨意,大意如下:今个你们也算是在我治下,只要你们能够保证按时交税,那么关中大地的广大农村便可以交予你全真教管理……

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包税制”而已,宋朝玩的老六了,宋朝之时叫“扑买”或者“买扑”,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接下来看第二条!

战时全真教需要派出高手助阵,以及负责征调民夫,按人口出徭役或者兵丁!这条说白了就是第一条的补充。

接下来便是蒙古对全真七子的加封,以及封全真为国教,封丘处机为国师,等等!

此时,马钰已然再次闭关,此时丘志清这位刚出关不久的三代首席,自然又成了主事之人。接受么?自然要接受!不过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得自己心中有杆秤。

很多事情看似有利,然而就像鱼钩之上的诱饵,看着香甜,其实人家钓鱼佬看你,加上酱醋茶之后又何尝不香,不甜呢?

然而不等丘志清发话,一行人之中,赵志敬最先沉不住气,跳出来道:“师弟,你还在犹豫什么?难得可汗看中,那是我等的荣幸!我等又没有什么损失,答应又何妨?”

麻蛋,闭关几年,怎么一出关就被这玩意恶心到了,要不还是想想办法,把他弄去烟台昆嵛山,和他师父作伴算了,免得碍眼。

“咳咳~赵师兄,注意你的身份!”你看,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崔志方明显就可爱多了!

丘志清不理会赵志敬的叫嚣,而是沉思片刻后说道:“贫道可代家师答应第一条,按时缴纳赋税,然而其后的一些册封什么的,依贫道看来,不如就此打住可好?”

说罢,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成吉思汗生前曾表示,免除中原地区三年赋税,贵使您看,是否关中地区亦是依照此例?毕竟窝阔台可汗继承先汗遗志,想必不会不答应这点小小的要求吧?”

第一条已经是即成事实,许多村庄在全真外门弟子的带领下开始全村习武,有了窝阔台的承认,那么在山东,河东,河北的全真教分支,亦可以有样学样。

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想收税,先免税!

这个使者有些为难,出发之前还以为是什么肥差,可现在看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你见过谁接旨只接一半的么?表示要回去问问自家大汗的意见……

送走蒙古使者,丘志清当着诸位师兄弟的面,对赵志敬说道:“赵师兄,我希望你以后三思而后行,不要总是发表一些不当言论。祸从口出的道理你不是不明白!”

说罢又看向崔志方,道:“崔师兄可是有慢待赵师兄之举?”

“不曾!”

丘志清点头,崔志方的为人他自认还是能看的透的,这是一个比较周正之人!并不会给自家师兄穿什么小鞋。

而后又看向赵志敬道:“这样吧,我这边刚好有一封比较重要的书信,需要一个可靠之人送与王师叔,师弟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赵师兄比较合适,便有劳赵师兄走一趟莱州了!”

见赵志敬面色变幻不定,丘志清也不理他,这都是他咎由自取。就无故打骂外门弟子一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受罚了。

然而此人不知是否对他或者对整个现有的领导班子不满,屡教不改!要不是马钰经常说要团结,早就把他弄到莱州去和他师父王处一喝茶去了!

今天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谨言慎行,他还在那里蜜蜂赖床——哔哔赖赖!不给他找点事情做,怕是给他闲的……

“既然赵师兄没有什么意见,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天会有弟子把师弟的书信送往师兄处,赵师兄要是没其他事情的话,便先下去准备吧,我等还有些事情需要商议片刻!”

说罢,便定定的看着赵志敬!

赵志敬脸色变幻片刻,最终连礼都不行一个,直接拂袖离去,他知道,他在这重阳大殿之中是呆不下去了!

丘志清本以为这是把赵志敬丢到山东莱州去了,自己便与他再无瓜葛,仅剩那稀薄的师兄弟名分。然而没想到,他下山一趟回来之后,赵志敬竟然回到重阳宫继续当他的持身阁副阁主……

见赵志敬出去,丘志清端坐不动,衣袖一拂,重阳殿大门应声关上!门外守卫的弟子随后便听到一句:“值守弟子退往五十步外警戒!”

值守弟子纷纷后退,戒备……这一天,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丘志清和一殿五阁十七名主事之人说了些什么……

当蒙古使者第二来之时,便只带着包税的旨意过来,显然是他们大汗退步了,同样带来的,还有关中地区免税一年的政策。

理由是成吉思汗许诺的中原三年免税期已过,不过看在全真教的面子上可以追加一年免税!

当然,这只是话说的好听,谁信谁傻子!真实原因是,关中被金国主动放弃,虽农村有大量全真外门弟子阻挠,然而城中府库却被金国搜刮一空!

所以蒙古才会一直诱惑南宋结盟,为的就是希望南宋给他借道,同时给他们提供粮草……

用一句话形容——你可能挣了,但我永远不亏!

最终全真教答应稳住关中,前提是蒙古人不得劫掠关中各个村庄,否则全真弟子有权直接击杀!不过直接击杀被改成捉拿归案……

无所谓,这只是一个口头协议,这种东西蒙古随时可以不承认,全真弟子也可以随时失手。

送走了蒙古使节,陈志益便严肃的说道:“师哥,蒙古人如狼似虎,不可信!”

“我自是知道蒙古人不可信,他们劫掠一起,我等就等比例降低上交的税金并可。师弟,日后我们拿出九成的浮财收购粮食,很快,便会有一大批难民再次涌来,多事之秋啊……”

“恐怕有困难,大宋那边也没什么粮食了……”陈志益不无郁闷的道……

丘志清不以为然:“大宋没有,那就往南,交趾那边多的是!”

……

今年的秋季并不是一个平静的秋季,丘志清刚送走送信册封的蒙古使者,不过几天,又迎来另外一位信使,这是一位自称来自大宋枣阳军的踏白,也就是侦察兵!

说是他们总提辖孟珙写给自己的信件!

丘志清一边接过,一边随意笑问道:“璞玉兄还是如当初那般白白胖胖么?”

来人不假思索的回道:“总提辖,自是如当初一般白白胖胖!”

丘志清笑了笑,挥手让他走了,胖?开玩笑!他孟璞玉会胖?

回到自己房间,丘志清查看了一下印泥,并没有被破坏过的痕迹。不过信封凝合处有不是很明显的重复制作痕迹……

丘志清拆开之后,只见上面写着:“冲和兄,见字如面,襄阳一别,几度寒暑,闻前辈曾宣靖,所遗武林秘籍,现于汴梁,今北蒙南下,恐落于奸人之手,则为兄危矣……”

第四十八章 再遇七公

看送信人的对答,和信封的状态,肯定被人检查过无疑!字迹嘛……他也记不得了,不过就算不是孟珙写的又怎样?其中内容没错就是了……

孟珙的书信看似说的是一本武林秘籍的事情,可细细看来却并非如此!

首先,便是他信中说的“曾宣靖”,一般人还真不一定知道。这是之前孟珙有感于丘志清竟然连大名鼎鼎的狄青都不知道,这才给他科普了一下北宋的一些牛人!

而这个“曾宣靖”就是其中之一!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而他所主持修订的秘籍也不是什么武林秘籍,而是《武经总要》。

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其中记载,包括但不限于:器械,火药,战船等选材制作制作流程;攻城,守城,兵法等用兵将兵之法……

不过这部著作并没有给大宋带来什么战场上的优势,反而因为汴梁丢的太快,太急,导致当时存放在枢密院的《武经总要》被金国完整缴获!

如今蒙古之凶威,比之当年金国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若再被蒙古得到《武经总要》,获得了火炮,神臂弩,三弓床弩等利器,那大宋将不堪设想……

当然,这是孟珙的想法,在丘志清看来,就算他把书给烧了,可人家不是还有工匠么?难道你让我把人工匠也一起杀了?完了人家西征还获得大批西方工匠……

而且貌似金国拿到了《武经总要》也没多厉害,还不是被南宋拉到同一战力水平之上,然后进行菜鸡互啄?这蒙古拿到了,指不定也一起玩菜鸡互啄呢?岂不妙哉?

不过想归想,但孟珙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能拖延一会便拖延一会吧。想来孟珙自己也没抱太大希望。

丘志清当晚回去便给王处一写了一封书信,其中自然不是打赵志敬小报告,他还没那么无聊,只是告诉他全真教和蒙古之间关于“包税”达成的口头协议!

对!就是口头协议,之前第一次是有册封的,不过其中还有一些附加条件之类的。第二次来使名义上是说册封,可实际就只有口头协定,并未落于任何书面文字!

而后让王处一顺带告诉孙不二和刘处玄一声,言明山高路远,有什么因地制宜的调整他们自行商议决定便可,师父马钰已闭关,无需多余书信来往等。

同样的书信还给其他诸如华山也送了一封,燕京长春宫也送了一封,让他们转交恒山……

写好书信,收好,吩咐值守弟子把给王处一的那封书信给赵志敬送去,其他书信打算明天早课之后再行安排,同时安排一些事情,自己也该下山走一趟了。

细想一下,他这辈子自幼在重阳宫中长大,也就十七岁那年下过山,一走就是三年。而后回到重阳宫,一呆,又是七年!

看来自己还是很呆得住的,难怪马钰总说他是修道的好苗子,心境淡薄,天生亲近自然,能不亲近自然么?

当年他可是被自然下落的物体砸死,完了来到这个世界,又差点被自然冻死……

虽然决定下山,然而丘志清并未第一时间离开,而是打算等几天,看看能不能等到马钰出关,当然,也是给自己几天时间,安排好重阳宫中的工作。

半个月后,没等到自家师父出关的丘志清,把全真教务交给尹志平之后,便下山去了……

随着道境修为日深,踏入第二步道境的好处也就慢慢显现出来,耐热耐寒这是基本,第一道境的时候便有所体现,而现在的好处就是浑圆无漏!

当然,这只是吹牛的说法,简单点说就是能量轻易不外泄,具体表现就是——不出汗!可以大半个月不吃东西,喝水即可,不过还是得正常上厕所……

丘志清在想,自己哪天能达到吃完全部消化,厕所都不用上,那该多好!

理论上貌似可行,因为上厕所是因为自己无法消化吸收,要是……

不能想,不敢想……

同样的早晨,同样的迎着朝霞,丘志清离开了宅了七年的终南山重阳宫,再次踏上通往山外的山道,下山去也……

相比于第一次下山之时的懵懵懂懂,经常迷路,在世俗之中打滚三年回山之后,再次出山的丘志清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不过傍晚时分,丘志清行至蓝田县城外的一个路边酒馆之中,一入内,便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正是啃着鸡腿的洪七公,不过相对于第一次见面的干净整洁,以及第二次在醉仙楼见面时的油腻脏污。

这次的洪七公既不整洁,也不脏污,反倒是多了一丝江湖人士该有的潇洒和不羁。

“七公!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没想到能在此处遇到七公。”说罢,自顾自的坐在洪七公对面,顺便让小二给自己上了一壶茶。

洪七公早在他进门的第一时间便发现了丘志清,然而对于七公来说,兴许此时什么事情都没有手中的鸡腿来的吸引人!

“原来是你小子,怎么,上次华山论剑,听你那些师兄弟说,你自从从临安回到重阳宫之后便再没下过山,最远也只走到山门处,就和人家产后坐月子一般……”

说着话间,又喝了一口葫芦中不知从哪打来的好酒,这才接着道:“真是稀奇,你怎么舍得下山了?月子做完了?”

丘志清感觉今天出门肯定是没看黄历,这好歹也是故人相见,在这个分别就几乎等于永别的年代里,不说请自己这个晚辈吃一顿也就罢了,怎么一开口就是一股浓浓的祖安人的味道?

不对不对,一定是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

再来!

“七公这是哪里话,要说坐月子,那也得有您老这身材才对,七公这是在哪发财了?不如介绍点门路如何?我全真教诸位师兄弟可是一个个饿的骨瘦如柴啊!急需七公这等富态员外施舍……”

好嘛,这话让洪七公觉得手中的鸡腿的没那么香了。在低头看看自己,确实,自从交出了帮主之位之后。自己再也不用管什么净衣污衣,江湖大义,身心舒泰,吃嘛嘛香……

不过这一放飞自我,难免就有些抑制不住的发福,不过就算发福又如何?不是他洪七公针对谁,别看他现在发福了,在他眼里,这酒肆里在座的各位,包括站着的,都是乐色!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包括对面这个奸猾胆小的小牛鼻子!

洪七公拿着鸡腿,对丘志清指指点点道:“小子,你说实话,这是你全真的地盘,你是不是专程来找我老叫花的?有事相求对不对?我告诉你,没门!”

多年未见,这洪七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给别人拿主意。这种被冤枉的感觉,让他想起了黄老邪在醉仙楼的名言——既然尔等都说他们是我杀的,那便是我杀的又何妨?

摇摇头,他丘志清不是那种人,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找你?找你能干嘛?你都不是丐帮帮主了,谈合作的话我直接去桃花岛不好么?我觉得黄帮主比你好讲理!”

“一句话,我这次有些馋了,想去开封府的金国皇宫弄点好吃的,你去不去?”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不管三七二十八,先把他忽悠上车再说!

“可以,这顿你请!”

洪七公答应的很是干脆,可他的要求却很是不好办!他看了看小二,又看了看掌柜,完了,他们都没病……

你道是为何?还不是走的太潇洒,没带钱……

你说,在一个一部手机走天下的年代,谁出门还带钱?他就出过一次门,那还是七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身上只有一把剑,一把拂尘,一身衣服……

衣服……倒也不是不可以,可实在不雅观不是!

“茶来咯~~道长,这是您的茶!”这时候小二刚好把茶送到。

丘志清犹豫的问道:“小二哥,这个茶可以退么?”

“哎呦道长,您这就说笑了不是,这泡好的茶怎能退呢?”

见小二不乐意,丘志清也没了办法,只好一指洪七公道:“行,小二哥,再给我上三个馒头,账记在他头上,他是我长辈,不会赖账的!”

……

第四十九章 深山村寨

洪七公听了丘志清和店小二的对话,整个人都不好了,平身第一次有人让他一个乞丐请客吃饭!

不对,这是第二次,第一次也是他,还想让自己请他到那个什么涌金楼吃饭,那个地方老叫花也就偶尔上去闻闻菜香……

看着应了一声便往后厨跑的店小二,洪七公把鸡骨头往桌子上一拍!

“小子,现在我相信你不是刻意来找老叫花,求老叫花办事的了!”

怎么突然又说这个?丘志清不明所以,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好奇的问道:“七公何出此言?我都以为话题揭过了!”

七公撕下另一条鸡腿,也不问丘志清吃不吃,直接恶狠狠的啃上一口,这才没好气的道:“因为没谁求人办事是这个态度……”

丘志清双手拢于袖中,心中很是不好意思的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拂尘,义正词严的道:“七公啊,您这格局小了,小了啊!”

洪七公就这么看着丘志清,一边啃着自己的鸡腿,一副我就默默看你装的样子……

没办法,七公不接话,气氛一度很尴尬,不过他丘志清,堂堂全真三代首席,也是要脸的!不能白吃人一顿不是!

“咳咳~七公你想想,你只是请我吃三个馒头一壶茶,我请你的,那可是金国的宫廷御宴啊!这么一想,您手中的烧鸡是不是都香了几分?”

“嗤~~”洪七公很不给面子的嗤笑一声:“难道不用你请我自己就不能吃?你是给钱了还是下厨了?”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