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41章

作者:喂狗的猫

说罢,从怀中丢给丘志清一本线装书,来不及细看,却见眼前的翠虚子被风一吹,如沙堆一般开始消散,而后点点光粒之中,一只迷你仙鹤振翅高飞……

“小伙子,老道很看好你,记着,能活多久活多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飞升,这是家师留给我等后辈的忠告……”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迷你仙鹤消失在天空之中!

难怪自己竟然会感觉今日的翠虚子师叔好像有点强,以前都是感觉他就是平常人,不会有强弱的感觉,原来今天是阳神出游,溜达来了。

不过听他的这意思,他是要飞升了么?还有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飞升是什么意思?难道这里边还有什么危险不成?

没办法,自己境界不到,即使翠虚子师叔说了自己也不会理解,他现在稍微能理解的,只有这风,这水,这飘忽而至的云……

不知道站了多久,一声惊雷响起,震醒了沉思中的丘志清,正是一声春雷万物生,人间桃李待春风!

抬头看了一眼空中连绵斜落的银丝,落在脸上,凉凉的,是“生”的气息,再低头看看翠虚子真人给的线装书《养·生·主》三个小篆跃然纸上!

丘志清并未第一时间翻开,而是抬头又看了看天空中连成线的雨珠,微微一笑,身上像是泛起一层薄纱,书册上亦然。

任由雨滴滴落在身上,书册上,却也只是在封面上泛起一层涟漪,就如同落入水中一般!

丘志清就这般左手托着书册,右手托着拂尘,身着普通青色道袍,背负长剑,转身,往来时的路而去。

一路慢行,听雷,听雨,听这大地吸吮,听这万物抽芽……

端平二年蒙古大军云集,分三路进攻南宋,西路进攻蜀中,中路进攻河南,东路进攻江淮,大战一年,南宋虽然败多胜少,却是勉强维持住了防线。

因蒙古同时还进行着东征,和西征,同时三面出击,时间一久,蒙古也有些撑不住,最终退兵,主力北返。

丘志清闭关了,全真七子也各自离开了重阳宫,回各自门派驻地,同时也带走了一些愿意前往的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

重阳宫中内门弟子锐减到一百多人,外门弟子剩下两百六十人左右。

有鉴于天罡北斗阵要求有点高,丘志清和几位师兄弟一起,花了半年时间,参考北斗阵,弄出了一个四象阵,用以弥补人数不足北斗阵之时应急用。

丘志清本想和诸位师兄弟一起参悟大小周天贯通之后的修炼,奈何他们都还离丘志清有些距离,无奈丘志清只好自己闭关。

同时开始对照着《先天功》和翠虚子真人给他的《养·生·主》参悟接下来的修炼,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五行五脏,以及上中下三丹鼎之间的转化流转等……

丘志清回到了重阳宫,可被他请出岛的郭靖,却是没能回到桃花岛,倒是被大宋官家赵昀封了个什么军统制,留在潼关守城了……

不过赵昀倒也是实现了诺言,给郭靖的娘亲封了个忠烈令人,算是给郭靖他母亲正了名!

除此之外,赵昀估计是受了丘志清刺杀蒙古南征军将领的刺激,发布消息说要编辑《群侠传》。

首先收录的便是郭靖的几位师父,江南七怪的事迹。同时吸引江湖中人,看看能不能为朝廷所用。

古代称赞有功的武将为朝廷之鹰犬或者国之爪牙,所以才会有学的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的说法,这个时候朝廷鹰犬还不是个贬义词。

不过听说这个事情遭到了全体文臣的反对,只能作罢!

端平三年秋,宋庭想趁蒙古主力西征未归,河南一地生产有所恢复的时机收复关中,从潼关,武关,大散关,三路出击,结果激战至入冬,战果不大,被迫回撤。

南宋嘉熙二年,终南山下来了一群无聊的家伙,说要比武招亲,丘志清还在闭关,这种事情一般是在遇真观的持身阁搞定。

哪知持身阁两位副阁主,赵志敬和甄志丙两人有些不济,被这群人闯到了重阳宫门口!

而此时,上下一个成熟稳重,正气凛然的大侠,正带着一个十四五的少年来到了重阳宫山门之处……

第九十章 郭靖拜山

此时山门处正在上演如原著般的一幕,那些守卫山门的外门弟子结阵应对,自然完全不是郭靖的对手,这些年战阵厮杀,武功越发精进,且本身对北斗阵也是颇为了解!

倒是重阳宫门前,全真七子不在,丘志清又闭关了,只有五阁一殿的主事人在此,此时守正阁阁主王志瑾正在和一名身着蒙古服饰,手持折扇之人对战。

场中还有一批喇嘛打扮的僧人,以及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江湖客。而全真弟子则在重阳宫门前站成一排,看着下面的打斗,房志起不明所以的问主事的尹志平,道:

“尹师兄,今日志瑾师弟怎么这么积极?这事不该由我们护卫重阳宫的星斗阁出手吗?”

房志起的疑惑是有理由的,本来这种事情应该由他们星斗阁出面解决,他们星斗阁解决不了,再由他们五阁一殿一起出手。

对此尹志平并未正面回答,而是含含糊糊的过去了,他总不可能说王志瑾这是在生赵志敬,和自家师弟甄志丙的气吧?

场中王志瑾可能因为多年执掌守正阁,执掌教规戒律的缘故,全真剑法在王志瑾手上使得法度森严,一招一式正大堂皇。

不论霍都的扇子使得如何灵巧刁钻,都被王志瑾一一破解,在王志瑾内功更胜一筹的情况下,招式又难以取胜,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不论是全真教弟子,或是那些大喇嘛,亦或者是那些江湖客,都看出来霍都已处于下风,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倒是那些全真内门弟子,一个个定力都很不错,就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看着场中的打斗!

此时全真的三代弟子,可比原著中要厉害的多,这种场面完全不需要丘志清出手。

此时霍都找到一个空隙,扇面一展,三枚毒钉直射王志瑾面门,王志瑾正准备挥剑格挡,忽然人群中一声大喝:“卑鄙!”

一道人影闪到两人之间,一掌击退三枚毒钉的同时,掌风余波直接把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只是凭本能匆匆出了一掌的霍都直接击飞。

此时人群中飞出一个壮硕的大喇叭,一把接住了霍都,口中还叫道:“师弟!师弟!你如何了?”

“别~别~别摇,再摇,就散了……”

大喇嘛见自己师弟说话都费劲,浑然不觉自己也有功劳,只以为是来人给打的。

罢瞪着来人,狠狠地道:“敢伤我师弟,简直找死!”

说罢便要上前找来人用拳脚理论,却被缓过气来的霍都一把拉住,面前舒了一口气,站起来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本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郭靖是也!”

霍都一听是郭靖到来,心知事不可为,说了几句场面话,表示自己怕的是他们蒙古的金刀驸马,而不是他们全真教,自己还年轻,十年后再来讨教之类的狠话,便下山而去。

王志瑾则是不屑回答,直接长剑回鞘,看都不看霍都一眼!

一群喇嘛走了,那些江湖散人也不敢再停留,下山而去……

此时,他们之中唯一认识郭靖的尹志平,出面向众人介绍,众人纷纷相互行礼。

而赵志敬和甄志丙才姗姗来迟,房志起一见这两人,便便皱眉问道:“赵师兄,甄师弟,何以姗姗来迟啊?又为何让这般人闯到重阳宫门口?”

房志起显然是对赵志敬很是不满,如非赵志敬是自己师兄……

见赵志敬出现,郭靖也开始问赵志敬要人,赵志敬在诸位师兄弟的疑惑眼神中吱吱呜呜的说不出话。

这让尹志平眉头一皱,便要让赵志敬放人,没想到此时却从那群下山的江湖人中,跳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年。

这便是日后的神雕大侠,杨过了!

郭靖拉住杨过,让他给诸位道长行礼,可杨过却道:“这里这么多道长,让我一个个行礼,我怕时间来不及啊!”

正当众人不知道他话中意思的时候,遇真观那边忽然传来“着火了~”的呼喊,当众人赶到之时,火已被扑灭,鹿清笃一脸狼狈的被从里边拖了出来……

众人回到重阳宫门前之时,丘志清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了,见到郭靖,丘志清上前见礼道:“郭兄,一别多年,没想到今日能等到郭兄来访!真是蓬荜生辉啊!”

几人客套几句,便边聊,边往重阳大殿而去……

当众人来到重阳大殿之时,已经撤去了蒲团,摆上了桌椅,双方分主宾落座,杨过站在郭靖身后,待茶水上来,轻嘬了一口茶,丘志清这才道:

“郭兄难得来全真一趟,不如多住几天再回去不迟,正好我也有许多疑惑需要请教郭兄,希望郭兄不要推辞才是!”

郭靖谦虚几句后,把自己的近况说了一下。

原来郭靖自从多年前被丘志清坑了之后,便一直在潼关坚守。

听到这里,丘志清连忙道歉,表示当年是自己思虑不周,这才导致郭靖在潼关一守便是多年。

郭靖却是不在意的笑了笑,说道:“冲和真人切勿如此,如若不是当年你的到来,我本也打算听从家母的遗愿,报效大宋的,没想到现在的官家竟然还是个明事理的明君,也算全了在下的心愿,这些年都过得相当充实……”

原来当年在麟趾原上被黄老邪狠狠的教育了一顿,之所以黄老邪会出现在麟趾原。

其实是一直跟在他们大军身后,当然了,他并非单纯的关心郭靖,其中主要是怕他宝贝女儿伤心!

一年前蒙古退却,郭靖便回了桃花岛,把黄蓉他们接到潼关,没想到路遇杨过,便把他一起带到了潼关。

奈何如原著一般,杨过偷偷修炼蛤蟆功,被柯镇恶看到,而后……

听到这里,丘志清心中没来由的一突突,问道:“郭兄,那李莫愁真的灭了陆家庄?”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问,想来还是不愿自己的朋友落得个人人喊打的下场吧!

没想到郭靖却是一愣,道:“冲和道长何出此言啊?”

在郭靖的诉说中,丘志清这才明白,那个陆展元早就挂了,李莫愁也没灭陆家庄,而是连续三天,每天打陆展元他弟弟陆立鼎三顿,而后掳走了他们的女儿,这才离去……

丘志清无语,这……

你要是实在怨人家陆展元,你把他墓碑砸了不就好了,何必折腾人家陆立鼎这位小老弟一家人呢?

既得知李莫愁并没有滥杀无辜,丘志清莫名松了口气,她的内功还是自己教她的呢,当时只想着逃命,看能不能换她把从欧阳锋处偷来的秘籍还给人家……

此时,郭靖再度开口打断了丘志清的胡思乱想:“冲和道兄,这边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大可不必如此,郭兄为国效力,能帮上郭兄的忙,是我等的荣幸,郭兄但说无妨!”

郭靖把杨过叫到身前,便说明来意,想让杨过拜入全真门墙。

丘志清盯着杨过看了起来,杨过感受到丘志清的目光,不知为何,他感觉自己在这位道长的面前,如同赤裸裸一般,毫无秘密可言。

便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眼神也有些躲闪起来!

看着丘志清这一瞬间露出的气势,郭靖暗暗感慨:看来这些年进步的不只有自己啊,七公,岳父,还有这位全真三代掌教——冲和真人,大家都没有原地踏步!

见丘志清忽然摇了摇头,郭靖心下一急,不由道:“冲和道兄……”

话刚开口,便被丘志清抬手制止,丘志清道:

“郭兄误会了,贫道摇头并非拒绝,而是可惜了这习武之材,却并非本门修道之材,郭兄可要想好了,此等璞玉却是最适合传承郭兄的降龙掌法的!”

这点倒不是丘志清胡说,丘志清闲来无聊,也自学过一些相术,而相术,包括人相,和地相,他都略有涉猎。

虽然算不算精通,可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还是可以的。

杨过虽然很是帅气,这点丘志清很是认同,可额头偏窄,嘴唇偏薄,耳朵偏小,人中偏短,这无一不说明杨过是一个比较刚毅,且略有偏激之人。

不是说他就一定不适合修道,只是此时不适合入道,需要红尘的磨砺,心通了,道就通了。

而这种性格刚毅之人,其实很是适合郭靖的降龙十八掌。

听丘志清这么一说,其实郭靖亦是心中有些挣扎,他自己也是有想过收杨过当徒弟,传承自己一生所学的。

可一想到自己的大师傅,还有自家老婆都不太待见杨过,特别是他大师傅……郭靖只好无奈作罢。

而且其实郭靖心里也从未想过让杨过入道,他只是让杨过过来学艺而已,这倒是丘志清误会郭靖了。

“冲和道兄误会了,在下并非让过儿入道,只是在全真学艺罢了,过儿还要继承杨家香火,不能入道的!”

这么一说,丘志清就明白了,把目光投向陈志益,他是道录阁阁主,一应入门事宜都是他安排,就算丘志清另有想法,也要等他开口再说……

第九十一章 分家之兆

陈志益见丘志清把目光投向他,沉思片刻后,便道:

“既然如此,那便安排入持身阁学习吧,先习练本门《基础心法》,待之后如有自己心仪的心法再改修也不迟!”

从这点看来,陈志益是比较公正的,他说的《基础心法》便是第一版本的《全真心法》,这是外门弟子找气感的最好心法,也是打基础的不二之选。

哪怕以后不改练其他功法,一直修炼此心法也是可以的!

可是杨过一听,却也有些不乐意了,他也听明白了,眼前这位被自家郭伯伯称之为“冲和真人”的道士,本领并不低。

可他却是并未收自己当徒弟,且言明自己更适合郭伯伯的那个什么《降龙掌法》。

先不说什么武功谁高谁低的问题,这一听名字就知道比这位刚刚开口的道士说的什么《基础心法》要强!

本来满脸期待的看着郭靖的杨过,听到郭靖的那句“他是来学艺的……”,顿时眼神都灰暗了不少,这表明郭靖还是要把他留在重阳宫……

这时,丘志清忽然想起原著中赵志敬和陆清笃对杨过貌似很是不好,见持身阁阁主崔志方把杨过叫到他身旁。

犹豫了片刻,丘志清还是对崔志方和王志瑾道:

“崔师兄,王师弟,之前貌似听说持身阁时常有排挤欺压新人的行为,你俩还需止住这股不正之风才是,我等修道之人,可不能丢了‘持身守正’四字才是!”

他们两人,一人执掌持身阁,管外门,一人执掌守正阁,管戒律,丘志清感觉,给他们俩打过召唤了,应该不会让杨过再被欺负了吧?

可丘志清却是忘了,有一种暴力叫冷暴力,还有一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

郭靖便在全真教上住了下来,竟然也每日跟着丘志清他们做早晚课,不会念经就拿本经书跟着念,竟然有种身心放松的感觉。

其实这点丘志清早就发现了,在每日早晚课一起念经的时候,会让大家的心在诵经声中静下来,其中有不少弟子念着念着就入道了的。

丘志清猜测,这可能是一种精神共振吧!

想到此处,他便又想起自己正在进行的内腑修炼,要不是这次,这群拜山的家伙,实在闹得不像话,吵到他了,他是真的不愿意出关的。

郭靖便在重阳宫住了下来,一面也是观察杨过,看他住的习不习惯,一方面也是和丘志清交流练武心得。

这些年郭靖几乎和丘志清一般,都是自行摸索前路,对于丘志清内练脏腑,纯化真气的路子,郭靖倒是没想过。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