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86章

作者:中秋月明

所以对乔恩他们反而更敬重:“他们几个情况不同,黑仔想寻求更大的市场,更多创作天地,HK留不下他们这样的摇滚乐队,但他那几个兄弟未见得愿意长期留在内地,我听说有人成天呆家里打游戏,有人三天两头飞HK,你要张罗好,实在不行黑仔单飞也行,其他人撵回HK。”

反正他的目的是影响黑仔的生命轨迹,接下来那都是各自天命由人。

黑仔那几个弟兄跟他的境界差太远。

余舒凡也马上觉得唱片公司老总压力巨大:“好好好,那你留下来也再打磨两张高校摇滚专辑,上一轮的五十多万张销售,不敢跟你比,但是也有些不错的歌。”

这也收了一百多万的利润,分给各个参与的滚社分部。

各方面的劲头更足了。

荆小强再说陈丹尼:“他是情绪化,离开HK能让他开朗,离开抑郁的氛围就行,所以这部电影的创作方向一定要明朗轻快、浪漫甜美,安宁你要给罗莉传达清楚。”

安宁憧憬:“要是男女主角假戏真做就好了!”

余舒凡都不信:“怎么可能,罗莉是个死心眼。”

安宁才叹气:“我也就是想想,你看乔恩那么帅,兰玲都没跳坑。”

余舒凡赶紧又笑话她:“说别人,你呢,马上要跟乔恩拍戏了,就没点小鹿乱撞的期待?”

安宁无奈:“他太老了,我这人贪年轻力壮……”

老鸨居然有点红脸:“好了好了,打住,打住,我还没男朋友呢。”

荆小强翻白眼丢炸弹:“我打算把卡丹餐厅和那栋老洋房一起送给乔恩,希望能让他全心全意的把家安在内地,安在沪海,一起建设歌舞中心。”

余舒凡和安宁这才一起震惊。

她们知道荆小强在花旗游说了乔恩回国,但没想到他这么看重乔恩。

且不用说那老洋房价值几何,光是卡丹餐厅现在生意兴隆,每天都在进账!

位置、菜品、环境,如果再加上乔恩这样的名气,恐怕啥都不做,未来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本来这应该是荆小强自己最喜欢的生活啊。

可荆小强很清楚:“他和陈丹尼、黑仔又不一样,他出身很苦,常年漂泊生活,内心极度想要找寻归属感,而他坚信这份归属感会来自于祖国,那我就要尽可能的拥抱他。”

因为他太了解这种美籍华人的内心感受了。

更知道乔恩那个性格,归国心强烈,对于人情世故各种因素反应迟缓,一心扑在艺术上。

后面十多二十年好像一直在国内被人骗得团团转。

其实就跟荆小强现在的心理差不多。

离开祖国二三十年,现在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想得到母亲的认可。

这种内心迫切的想法,甚至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

安宁满脸都是你拥抱男人啊?!

如果我不是亲手把持过,怕是要怀疑你到底弯不弯了。

余舒凡则更接近公司老总的心态,慢慢点头:“明白了,明白你确认他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你是要树立这样的标杆。”

荆小强笑:“我们才二十来岁,哪有这么多谋划,但乔恩真值得尊重,他在进入影坛之前,就已经是身兼导演、作曲、编舞、演员,说唱做打无一不通,声色形表样样具备的高手,到现在已经算是艺术方面功成名就了,还是一直想拍一部属于中国的作品,内心更是崇尚传统文化,想把这个国土伟大的一面呈现给外国人,所以接连这三部关于20年代的作品,他拍下来一定会有感受的,希望他能由此激发创作心态,更要让他没了生活的后顾之忧。”

这时候,卢昆仑已经在开敞式的会议室边上探头探脑。

荆小强几句交代完,起身过去。

卢昆仑满脸热烈:“到了,到货了,一起去提货呗。”

那表情,跟后世快递到货的期待也差不多。

荆小强正好要去蒲东的滨江花园看看,就带了他和几个拷兄出身的唱片公司业务经理出发。

安宁探头看了看,实在是办理到焦盆的签证更让她心痒痒。

算了,今天就放过他。

第470章、我哪有那么大的格局

这会儿的集装箱调运码头就在滨江花园对岸的北外滩。

拷兄也无比熟悉这里,他们之前很多磁带、外烟甚至zousi的小物件,都是从这边的海员里带出来。

联系货车什么都驾轻就熟,有个甚至之前就在这里面上班。

荆小强给他们表达的也是这个。

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们都敢辞职下海,不甘平庸,甚至还敢搞点擦边球做事了。

何不抓住机会做正经生意呢。

你们不知道方向,我能指路啊。

磁带生意做不长的,CD更容易被盗版,只能抓住这段时机捞一把。

我们要做的是乐器,是设备,是专业化的音乐市场辅助器材。

你们有电子厂的,有元器件厂的,还有各行各业的关系,沪海就是全国目前最先进的轻工业集中地。

只要抓住一样东西往深了做,这辈子说不定有机会成为全国大王,甚至全世界的细分类别掌握者。

几个拷兄有点目瞪口呆好像在听天书。

但到了海关码头开箱验货,他们一下就懂了。

说实话,不是荆小强亲自来,没准儿这批货都不许入关。

报件是音乐器材,可打开以后,各种破纸箱堆放满满当当的两个集装箱。

卢昆仑差点昏过去。

对他来说就是阿里巴巴打开四十大盗洞穴的兴奋激动。

然后荆小强随手拿起来给海关解释这都是些什么。

很乱。

吉他、贝斯最显眼也最多,七八只一捆的堆码。

就像铁道游击队打开鬼子的车厢看见那些用稻草包裹的三八大盖。

然后电子琴、簧管号也不少。

可最多的,还是各种台式收音机大小、十四寸电视大小的音箱,和多如牛毛的拳头大小盒子,还拖着电线,就像放大的鼠标。

时刻不忘阶级斗争,防范着帝国主义的海关人员都疑惑的问这不会是什么敌台吧?

荆小强笑着翻找:“来都来了,我给大家唱一段?找个电插座就行……”

因为他已经在里面翻到些电插板了。

有些纸箱里就像理发店的垃圾堆一样,堆满了卷在一起的各种电缆电线。

随便抽几根,翻看解释:“这些音响大多都是吉他、贝斯音响,这些盒子都是效果器,喏,这是电子管综合效果器,这算大的,最多是这种,脚踩的单块效果器,降噪效果器,延迟效果器,过载效果器,压缩效果器、循环效果器,凸(艹皿艹)……”

连他都忍不住卧槽!

羡慕啊!

在电脑芯片介入电子乐器之前,手机盒子那么大的一个效果器往往只能单一一种效果,但看看眼前这些黑人社区玩剩下的二手货。

有些可能就是在车库里面自制的效果器。

可什么稀奇古怪的小物件都有。

只有整个社会富裕到吃喝不愁,甚至都不计较这种效果器能不能赚钱,完全是奔着兴趣去研发制作,小批量的在爱好者中间传递口碑和使用。

整个市场才会疯了一样的蓬勃发展。

这两个1992年抵达沪海北外滩码头的集装箱。

堪称装满了后来引爆整个国内音乐发展的导火索。

连卢昆仑这个正儿八经的白皮小伙儿,都没见过这么丰富的门类,直接跪到集装箱里,疯狂的抓起一个又一个:“我的,我的,我……我要搞个巨大的效果器架子!”

其实这时候的花旗已经开始出现那种集成到电子琴、电钢琴、键盘控制器里的多用途效果器。

能够用一件乐器,模仿大量其他乐器。

但对于国内来说还是完全的空白。

特别是普通音乐爱好者。

毕竟专业人士们就喜欢高墙大院里孤芳自赏,哪怕有点好东西都舍不得跟普罗大众分享,要是都搞懂,他们还有什么资本呢?

连一把吉他、贝斯都很珍贵的年代。

这些东西可以彻底改变思路。

拷兄们跑前跑后的帮忙扯线,荆小强挑了一把贝斯,就在人家货场水泥地上,连接几个效果器,有旋钮式的,有脚踏板的,再连上音响。

就在这里唱响了“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可能人家海关单位,从来没有人在这里唱歌。

铁丝网外面就是黄澄澄的江水,汽笛长鸣的货轮,远处的蒲东工地。

听着这首歌,有感觉极了!

卢昆仑又连滚带爬的出来给老板调音!

他找到个混音台,DJ专用的那种调音台,也就后来的笔记本电脑大小,厚点。

立刻让荆小强的歌声拥有更加丰富的音效!

愣是能让一个人一把乐器的演唱,变得气象万千!

荆小强自己是够牛逼了,男女声都能唱,高音低音无缝切换。

但其他所有人都做不到啊。

效果器、混音台、调音器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也就类似于后世最臭名昭著的变声器吧。

但荆小强的歌声,却能迅速把工作人员到领导,货车司机、搬运工都全集中过来。

就好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那样,全都挤在周围,爬上集装箱跟货车。

惊喜又叹服的看荆小强表演!

谁能拒绝高歌的荆小强呢?

小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几首歌唱下来,连领导都热烈鼓掌,感谢荆小强同志到我们这里来慰问演出。

然后就邀请荆小强去走走参观下。

卢昆仑连忙在拷兄们协助下,把设备大概估算填表办理手续。

可荆小强不都留给他,两大卡车拖到唱片公司楼下的停车场,邀请楼上的乐迷都下来帮忙“捡垃圾”。

分门别类的把几十支吉他、贝斯,十几把簧管号,数百上千个效果器、调音台、放大器、音箱、校音器、控制器等等等全都清理出来。

特别是乱七八糟的电缆,要找寻一一对应的接口。

编号入册。

然后就要求大家有兴趣的,都可以开始研究这些东西,拿身份证找唱片公司借用或者在排练室试用,给每件从未见过的音乐器材贴上标签,注明特点。

再把其中重复的,发到平京,发到粤州,发到蓉都。

让大家都来了解音乐器材的宽度和深度。

整个国内音乐界都轰动了。

在全国还在奔着吃饱穿暖,连解决贫困扶贫工作都在艰难挣扎的时代。

哪有余力来搞国际音乐设备潮流推广,能把现有的苦练深挖就不错了……

但刚刚到花旗林肯中心演出,载誉归来汇报表演,却不声不响又回到沪海的荆小强。

朝着全国高校发送了这么多见所未见的发达国家器材。

肯定都觉得是他花费重金引进来提高音乐水平的。

袁嘉得了余舒凡的通知,当天就带着沪海电视台来采访了整个热闹非凡的场面。

接下来各个高校所在省会、大城市都在传播这个消息。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