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41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大夏智造的测序仪的优势在于,能在保证相同DNA片段读长和产量的同时,极大地节省成本。”

“去年,棒国的研究团队在基因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文章,分析比较了大夏智造与因美纳的测序仪在全基因测序层面的性能。”

“研究人员利用测序仪对来自棒国肺癌患者的正常和肿瘤组织进行测序,并对产生的数据做了平行比较,通过评估两个平台原始数据发现,在质量控制层面,两者均表现出相似的质量和基因组覆盖深读。”

“同时,研究团队将全基因组序列对比到参考基因组,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覆盖率均在99.9%以上。两款测序仪的测序结果非常相似,重叠比率相当高,每个样本分别为92.0%和93.0%。”

“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支撑,研究团队认为两个平台都提供了高质量的测序数据和足够的基因组覆盖率,均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且测序性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表明两个平台的性能表现都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国内的瑞基医院和京大肿瘤医院,都利用大夏智造的测序平台,对癌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在‘细胞’等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其他还有数十篇使用大夏智造测序仪进行研究并发表的论文。”

“由此可见,大夏智造的测序仪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

卫康忍不住点点头,有些犹豫不定道:“大夏智造跟大夏基因虽说是同一集团,同一个老板,但终归还是不太一样,不如这样吧,先买几台过来试试,机器好用就行。”

“您的决定非常英明,不过,安美还是想要提醒您,虽然目前二代测序技术是主流,但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以及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都在飞速发展,已经开始在临床和科研上得到应用。”

“三代和四代测序仪相较于二代,拥有高读长,低成本的优势,能将一次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拉到100美元以下。同时一次可以检测的基因片段比较长,测序速度也提升很快,四代技术可以将时间压缩到4小时以内,而二代测序需要数天才能完成。”

“唯一的缺点就是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达到一个满意的测序精确度,准确度约为86%左右,无法独立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为对二代测序的一个补充。”

卫康有些惊喜道:“这个确实不错,我们也可以进一批四代测序仪来补充使用。对了,四代测序仪有什么公司的产品可用吗?”

“国外的牛津纳米孔公司这方面技术比较成熟,公司已经上市,也量产了一款备受瞩目的手持式纳米孔测序仪,能够在太空等极端环境下使用,也曾以最快的速度破译埃博拉病毒序列。”

“除此之外,科学家在无网络无实验室设施的南极,仅凭一台迷你手持设备,一台便携式电脑,就完成了实时基因测序。”

卫康摇摇头:“这也是外国企业,还是独此一家,不能要。国内有纳米孔测序仪公司吗?”

“国内的话,只有一家叫碳基的公司发布了首款纳米孔基因测序仪,该产品即将量产,并推向市场。”

卫康不由有些失望:“即将量产,就是还没有量产,那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他想了想,又道:“其实四代纳米孔测序仪非常适合共享实验室,还是可以买几台回来试试。”

随后,他给赵晓杰发去了指令,要求这两家公司的测序仪各采购几部,发去研发部试用。

赵晓杰收到指令后,擦擦额头汗水,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起来。

碳基公司的总裁齐军,收到询价电话后,同样也非常惊喜。

他拿着手机,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家的产品来。

“赵总,非常感谢您的来电,我们去年底已经在蜀市投资2亿建立了生产基地,计划投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以及试剂盒等一系列产品。每年产量可达2000台,配套检测试剂100万人份。”

“欢迎您来蜀市进行考察,过去一年中,我们已经与本地的川大,蜀西医院等机构,在感染诊断,司法鉴定,肿瘤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

“这些您都可以在我们公司看到合作案例,目前我们客户反馈最好的就是法医领域。”

“全球法医实验室广泛使用DNA检测来侦破刑事案件,而我们的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非常适用于犯罪现场分析,准确率高达99.8%,近来逐渐在这方面崭露头角。”

“在科研领域,纳米孔测试仪主要用于病毒或细菌测序,因为它们的基因组比人类小得多,不过在人类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中也极具潜力。”

“这方面,我们跟许多医院也有科研合作,客户对我们的反馈都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

“您放心,我们下周第一批量产机器就能落地,到时一定第一时间给三清发过去试用。”

双方很顺利地谈妥了第一批订单。

手持式测序仪非常便宜,国外的产品也才1000美金一台,国内的价格不到5000块,所以赵晓杰一口气订了十台,等合同签订后,就能正式发货了。

赵晓杰放下没电的手机,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

他打了一天的电话,跟两家公司的老总不停沟通,总算是在一天之内把两个订单敲定下来。

就等周一飞过去考察工厂,再签订合同了。

两家公司,一家在蜀市,一家在深市,他一天跑一家,估计要累得够呛了。

不过没办法,谁叫他风险控制和预备方案没做好,差点把事情给搞砸了呢。

该死的因美纳,该死的鹰国人,简直就是卑鄙无耻下流。

希望这两家国产检测仪能顶上来,让卫总满意吧。

他心里默默想着,倒了杯浓茶,又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奋斗。

还有个全面国产化的设备清单要这周搞定呢。

……

八点一刻,黄勤匆匆走进位于盘古大厦11楼的基因实验室。

自从接连研发出几款基因药物后,生物实验室成立了专门的基因实验室,主要研发单基因疾病药物。

黄勤人如其名,非常勤奋好学,又一直跟威廉姆斯这样的全能博士大牛共事,所以进步很快,已经升职成为一名研发组长了。

他的好基友威廉姆斯也升职了,成为了副组长,还是跟他一组。

两人共事愉快,堪称黄金组合,在整个生物实验室都算出了名。

毕竟一高一矮,一壮一瘦,外形截然相反的两个人,成天呆在一起,同进同出,还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威廉姆斯这样的厉害人物,竟然只提升为副组长,还是自己的助手,领导也也太不慧眼识人了。

他都有些惭愧了,因为日常工作,还是对方做出的贡献更大一些,而且学历也比他高。

可能是种族歧视吧,三清毕竟是华夏企业,喜欢培养自己人,外国人升职就是没自己快,而且威廉姆斯还是个博士后,前途远大,说不定干几年就走了,不一定能留下来。

他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刚在办公室坐下来,就听到威廉姆斯招呼自己。

“勤,快过来,实验室新装了几台华夏自产的基因测序仪,我们去试试。看看跟因美纳的测序平台有什么区别。”

威廉姆斯中文说得很流利,没有什么外国人的口音,不过他发‘勤’这个音的时候,还是在音调上有些微弱的变化,听起来更像一个熟悉的称呼‘亲’。

这个称呼让黄勤有些哭笑不得,自从威廉姆斯这么称呼他之后,实验室所有同事一个个都开始像猫淘小二一样,热情地称呼他为‘亲’了。

问题是,这个称呼从威廉姆斯这么一个满脸胡茬的一米八大个头口中说出来,总感觉怪怪的,似乎哪里不对,有些基情四射的样子,就连新来的美女同事听到后,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奇怪了。

黄勤应了一声,披上白大褂,跟在威廉姆斯后面,走进了实验室。

第二百零六章 优势在我

实验室里团团围着两圈人,一左一右,一闹一静。

右边一圈人都在默默地测序,态度认真仔细,动作有条不紊。

这边摆放着两台大夏智造的新款测序仪,虽然工作原理和因美纳的不一样,但都是二代测序技术,大家对此都比较熟悉,因此操作起来并没有太大难度。

他们现在就是把基因库的样本再用新机器做一遍测试,熟悉平台的操作,分析下数据,再比较不同平台的数据。

二代测序仪出结果比较久,要好几天时间,他们做好测试,只需要等待结果就行。

右边那一圈人却非常热闹,人们围成一圈,议论纷纷。

里面的操作台上放着三台小巧玲珑,巴掌大小的测序仪,有三位员工正在认真地操作着。

站在三人旁边的,正是文质彬彬的蒋开,他也升职了,成为基因实验室的负责人。

此刻,他笑容满面,盯着三台仪器两眼放光,正在分派任务。

“今天来新玩具了,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个轮流来,每人都有机会。你们可以先选好自己想要测试的基因序列,然后在那边进行登记。”

“大家都知道,纳米孔测序仪具有体积小,建库快,实时产生数据的特点,它与现有测序技术相比,一个关键的优势就是读长更长,这在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更容易检测到单个基因组中较大的结构变化。”

“越是好玩的东西,我们就要越要留在后面,从易到难。所以今天先从细菌和病毒开始测起,然后再开始测试小鼠,最后再测试人类DNA序列。”

“已经有人在测试大肠杆菌,酵母菌,还有腺病毒了,你们接下来可得想一些新的品种,不能重复测试了。”

“每个人测完以后,要进行数据分析,跟已知数据进行对比,提交一份报告。”

围观人群欢呼一声,个个跃跃欲试。

黄勤瞄了一眼其他同事的测序目标,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从细菌,病毒,一直到动物和人的DNA。

他登记了自己的DNA,他很好奇纳米孔技术对长序列基因组的测试能力,自己的基因组都已经测试过,数据烂熟于心,自然是最好的对照样本。

威廉姆斯跟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黄勤登记好以后,就挤到正在操作的同事旁边,仔细观看。

只见这位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装好大肠杆菌的试剂盒放入机器,连接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等待实时结果。

在机器的核心部分,一种酶会解开DNA双链,将其中一条链穿过蛋白孔,每个DNA碱基的独特形状能够造成特有的电流干扰,从而读出序列。

整个过程,DNA长链就像在地铁检票口排起长队的人群,一个个碱基就像乘客一样,进入一个狭窄的纳米孔,在里面刷地一声,电流闪动,验明身份,然后下一位继续通过。

很快,DNA片段的实时读取数据在电脑软件上显示出来。

操作员工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呼:“太不可思议了,真的是又快又准,跟以前测试的数据吻合度达到了98%。虽然精确度还差了一点点,但是实际使用还是没问题的。”

蒋开快步上前,凑到电脑屏幕前,迅速扫描一眼,赞许地点点头。

“这个东西确实不错,以后我们测序就可以想测就测,不用等到凑足一定数目再测了。”

“你测试的大肠杆菌是耐药菌吧,你看这里,它的基因组里面有大量的结构变异,这些是用二代测序仪的数据没法测出来的,现在看起来就很明显,对我们研究它的耐药机制帮助很大。”

“这种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输出,以及实时分析,真的很适合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突然,热烈的掌声在实验室响起,伴随着阵阵窃窃私语。

“这是国产技术的进步啊!”

“真没想到国产测序仪也这么先进了。”

“这东西我只听说过国外有,没想到现在都国产了。”

“看这样子,一点也不比国外的设备差啊。”

“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等几天才出结果了。”

大家脸上都是激动的神情,一直到回到办公室,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着。

黄勤也很震惊,他看了看身边目瞪口呆的威廉姆斯,心中莫名闪过一阵快意。

“大威,你以前用过纳米孔测序仪吗?跟这个机器差距大吗?”

威廉姆斯一脸震惊,口中感叹词不住冒了出来:“Amazing,unbelievable,这竟然是一台华夏国产的机器,我以前用过牛津纳米孔的一台机器,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机器还非常简陋,跟这台是没法比的。”

“不过他们的新机器非常迷你,只有一个巧克力棒大小,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应该可以和这台相媲美了。”

黄勤矜持地点点头,看向大夏智造的测序仪:“第四代测序技术看来我们超车有望啊,就是不知道第二代机器能不能比得上因美纳了。”

“是啊,”威廉姆斯的目光也移了过去,有些忧心忡忡:“如果二代测序仪也跟因美纳没差距,那因美纳就危险了。全球测序领域将有一场大变啊。”

三天后,大夏智造的测序结果也出来了。

蒋开看着手中的分析数据,眉头皱了皱,很快又舒展开来。

“跟因美纳的对比来看,主流剂型中,读长没有差别,都是50-150的片段。”

“获取数据的质量有一些差距,因美纳的更精准一点,能达到99.9%,大夏智造大概在97~99%之间,数据不稳定,可能需要多测几次。不过这本来就是拼接基因片段,在技术上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总体来说,测试的数据准确性还可以,不过如果算法能优化一下,精准度会更高。”

“数据分析有些拉胯,跟因美纳差距较大,还不如我们自己的软件好用。”

“测试结果,能用,但是需要优化算法,并且使用我们自己的数据分析软件。”

分析结果很快汇报上去,并得到了肯定的批复。

……

夜深人静,威廉姆斯翻来覆去,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

终于,他起身从床下行李箱中取出一台旧款笔记本电脑。

一番保密操作,给一个看起来像乱码一样的地址发去了一封邮件。

“这步棋很烂。”

“三清全线国产化后,受损失的是我们。”

五分钟后,马上有了回复。

“管好你自己。”

“不要教我做事,三清只是一个特例,不会有第二个。”

“全线国产化,没那么容易。”

“总体而言,优势在我。”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