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64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三款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也正式进入了临床三期阶段。

第二百四十章 英雄脑梗瘫痪,谁能救?

这一次,三清吸取了经验,很快公布了降压药,抗凝药和抗血栓药研发成功的消息。

顿时引来了不少关注。

许多网友非常高兴,纷纷奔走相告。

“太好了,我爸有高血压,三清这个药看着就很厉害,肯定比进口药靠谱。”

“不要高兴得太早,临床三期实验报告还没出来,还不知道效果到底怎样。”

“作为一款创新药,肯定是效果要比现在的好才行,这点我对三清有信心。”

“不错不错,三清研发的新药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迟早能覆盖所有疾病。”

新药的消息公布没多久,卫康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他抓起手机一看,居然是那个军委后保部的杜成。

“你好,卫总,”电话里的声音比较焦急:“三清最近研发了两款抗血栓药物,不知道效果如何?”

卫康有些摸不着头脑:“效果应该还可以吧,你那边是有什么事吗?”

杜成迟疑了一下:“是这样的,我们部队一位90岁的老兵,他有比较严重的脑梗塞,导致全身瘫痪,还有些意识不清,之前用过很多抗血栓药物,都无法彻底恢复,他这个年纪做手术风险又很大,所以我们想试试你的新药。”

脑梗导致的全身瘫痪?

卫康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可不是小毛病,而且对方年纪都90了,算起来甚至比一些癌症都更加难治。

毕竟在他研发出抗癌药之前,许多癌症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然后通过药物控制住病情了,甚至还有彻底治愈的,虽然概率并不高。

但是90岁的脑梗瘫痪患者,就八成只能靠奇迹才能彻底康复了。

脑梗塞是一种多发于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重。

像电话里说的这位患者,不但年纪很大,而且全身瘫痪,甚至出现了意识障碍,这些症状已经非常严重了,表明患者的脑梗面积比较大,那么存活时间可能会很短。

一般来说,脑梗后期患者,存活时间短的不超过半年,长的也不超过一两年,可以说是一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

如果患者年纪比较轻,基础疾病较少,瘫痪也不重,只有偏瘫之类,那说明脑梗的面积比较小,这样的话,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存活的时间会很长,能活上十几二十年,甚至还有可能彻底康复。

卫康深吸一口气道:“那这位老前辈有什么并发性的基础疾病吗?”

“这个倒是没有,老同志的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毕竟当年当过兵。”

卫康沉吟片刻道:“脑梗后期患者的话,我也没有把握,只能试试看了。”

“不过我可以把临床一期和二期的实验报告发给你,让医生进行参考。”

“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太好了。”杜成语气激动道:“这是一位参加过抗鹰援棒的老英雄,一直隐姓埋名,过着平静的生活,年纪大了后得了脑栓,已经不记得当年参军的事了,但还是常常念叨着3个数字。”

“后来子女照顾他的时候,把家里东西打扫了一下,找出来当年的立功喜报,上面还盖着部队的章,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位曾荣获一等功的战斗英雄,这才联系上了政府。”

“我们部队领导亲自上门拜访,才知道这位老英雄隐藏多年的事迹,他不但参加过那场战争,还参加过极其惨烈的常津湖战役,他为国家受过伤,拼过命,立过2次一等功,2次2等功。”

“就连他神志不清之后,一直不停念叨的3个数字,也是当年他所属部队的编号,这是他牢记一辈子的军人信念,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峥嵘岁月,哪怕什么都不记得了,也会记得这几个数字。”

“这样一位老英雄,只要有任何一丝可能,我们都要竭尽全力让他康复,哪怕只是稍微恢复一丝神志,让他知道国家和人民对他的重视也好。”

“如果他真的恢复了一些,能够认出我们来,就算是坐在轮椅上,我们也要让他参加国庆阅兵典礼,再次目睹祖国的强大。”

“总之,卫总,希望这次的新药能够起到一些效果吧,我们不能让英雄就这么默默无闻地离开,我们还想让他恢复清醒,然后当面对他说一声谢谢。”

卫康听得心潮起伏,连忙点头道:“你尽管放心,如果这次的新药没有效果,我们神经科学实验室还有许多资深专家,在脑科方面很有实力,一定会尽力研发更有效的药物。”

“好的,谢谢你了。”

两天后,杜成收到了三款新药的样品,他迅速赶到医院,见到了主治医生方主任。

方主任是京城最有名的脑科专家,拿到药物以后,顿时眼前一亮:“这就是三清研发的心脑血管方面的药物?临床实验报告呢?”

拿到报告后,他目不转睛地看了好一会,才长舒一口气。

“报告上的数据看起来很不错,值得一试。”

两人很快来到病房。

病床上躺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两眼无神,呆呆地望着天花板。

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稍微好了一点,已经不再是全身瘫痪,可以略微移动下手臂了。

很可惜,无论什么药吃下去,也只能到此为止,病情没有办法再好转了。

这也是为何杜成会将希望寄托在三清身上的原因。

起码,三清攻克了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这两大绝症。

这世界上,除了三清的卫总,又有谁能救这位老英雄呢?

病房里,老人的子女热情地欢迎着杜成和方主任。

杜成站在病床边,身姿笔挺,看着老人平静的面容,脑海中闪过一幕幕刀山血海的画面,一个个激烈厮杀的背影,一枚枚光芒四射的战功勋章。

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志愿军的战歌。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

熟悉的旋律在病房中响起,歌声越来越嘹亮。

当年,老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跨国鸭绿江,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去了北棒国。

时隔多年,老人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健壮,病卧在床,甚至脑子也糊涂了。

不过,他的军魂还在。

听着熟悉的旋律,他浑浊的眼中突然亮起了一道光,似乎多了几分神采。

他吃力地抬起了手。

手指跟着节奏挥舞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杜成瞬间热泪盈眶。

他的歌声没有一丝停顿,反而更加大声地唱了下去。

而在场所有人,全都鸦雀无声。

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死马当活马医

一曲战歌唱完,老人眼睛里的光又消失了。

他神情茫然,目光涣散,呆呆着看着前方,嘴里好像在嘟囔着什么。

声音很小,杜成需要侧耳倾听,才能听清楚那是几个数字。

“27,81,241,27,81,241……”

一个个数字在老人的口中重复着,翻来覆去。

这三个不停被念叨的数字,对在场所有人来说,都很熟悉。

27,81,241,其实是老人的部队编号,他是第27军81师241团的战斗英雄。

杜成听着这几个数字,不由心中一酸,他想起了老人的档案资料。

老人在那场战争中受了重伤,却也立了大功,退役之后非常低调,在北方老家找了个工作,也没有再跟部队联系,而是过着平静的生活。

当初国家有难,需要他,他就去了。

出过力,吃过苦,立过功以后。

不求名,不求利,不索要任何好处。

完成任务就回家,忘记自己英雄的身份,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莫过于此。

后来家里发生火灾,所有的立功证明都被大火夺走,只留下最后一份,被老人深埋在了床底的一个小箱子里。

他也没有跟子女提及当年之事,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了下去。

直到患病以后,神志不清,失去了跟家人正常交流的能力。

当年的那段往事却本能地冒了出来,这三个数字总是被他念来念去,仿佛一个魔咒。

家人很好奇,想知道这3个数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可是老人却一点都没有办法回应。

为了避免刺激他,家人们不再追问这三个数字。

一直到最近,这3个数字的秘密才被彻底揭开。

当年第27军的老领导亲自上门拜访,说出了老人隐藏多年的英雄事迹。

老人还活着的战友也来看过他,看着他现在这样子,一个个潸然泪下。

敌人的子弹没有让老人倒下,寒冷的冰雪没有让老人倒下,血战的重伤没有让老人倒下。

重病却让他倒下了。

这么多年,他为祖国付出那么多,却无怨无悔,不曾索取任何回报。

现在,国家强大了,科技发达了,是祖国为他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杜成捏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治好老人,绝不会辜负他的付出。

这是国家的期许,也是部队的任务。

这时,方主任已经跟患者家属交谈了起来。

他年近五十,身上是笔挺的白大褂,笑容温和,却又透着一股京城顶级三甲医院科室主任的威严。

这股威严让他的话语格外有说服力,病人和家属通常在他面前都乖得如同鹌鹑一样,只会点头称是。

“脑梗塞的最佳治疗办法就是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使得闭塞的血管再通,脑部神经缺损症状迅速恢复和改善,是目前最积极和有效的一种方法。”

“患者经头颅CT检查,已经排除脑出血,并有明确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是比较适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不过患者病重时间比较久,年纪也很大了,身体各机能都开始老化,脑部血管阻塞现象比较顽固,通常的药物治疗下来,效果已经不明显了。”

“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状况了,以后继续吃药,再加上康复治疗,大概率是能够维持现状的,生存期也会比以前更久。”

家属点点头,脸上顿时浮现戚容。

她们本来还以为到了京城就能够彻底治好老人,没想到全国专家会诊,多管齐下,也不过是让老人的病情不再加剧,然后恢复了上肢的些许活动能力。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治疗,她们心里的希望早已破灭得差不多了,也都做好了心里准备,能够接受老人的现状。

“除非——”方主任沉吟片刻,接着说道:“除非能找到一种强力溶栓的药物,或许能够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慢慢将老人脑血管里的淤塞化去。”

家属一个个都抬起头,盯着方主任,眼神里慢慢浮现光芒。

“哪里有这种强力溶栓的药呢?”老人的大女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方主任微微一笑:“我刚才得到消息,三清药业目前有两款溶栓抗凝新药,效果还可以,你们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申请临床试药,不过这两款药物还在临床实验期,副作用不明,疗效也没有经过大量样本验证,只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我们愿意!”大女儿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方主任详细解释着可能的后果:“你们一定要想好了,这两个新药目前还在实验阶段,效果不能保证,只能说有可能改善病症,但是它有很大机率的不良反应。”

“我想要提醒你们,老人现在的状态其实还可以,能够继续保持这个样子的话,其实也不错,如果试药的话,病情有可能会变好,也有可能变坏,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

“方主任……”杜成在一旁顿时有些急了,他怕家属一听这话害怕,就不敢试药了,那老人不就醒不过来了。

果然,老人的三个女儿中,有人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

不过大女儿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决:“方主任,您放心,我们想过了,只要能让爸爸的病情稍微好转一点,什么办法,我们都愿意尝试。”

“再说,三清出的药,我有信心,肯定会有效果!”她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心底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