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241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他双眼直视对方,语气诚恳地说道。

“向院长,说实话,这么高金额的投资,还没有对赌协议,这样的投资合同恐怕是国内独一份了,相信你能看出来,我们的诚意还是很足的。”

“请你再考虑一下吧,这样的条件,真的不多。”

“这。”向勇也有些被对方的诚意所打动,不禁犹豫了起来。

他低头沉思了半响,猛地抬起头,盯着刘平的双眼,问道。

“那我想问几个问题,你们对托养中心的定位是怎样的?目标客户群都有哪些?对利润率有要求吗?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经营理念。”

刘平听这口气似乎有些松动,一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他哈哈一笑,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投入大笔资金,打造一个中高端的托养中心,装修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医生和护士要请好的,打造专业形象,准备现在一线城市建立分院,主要以海外病人为主,国内病人为辅。”

“收费可能会高一点,但时间比较短,相当于是把病人以前几年的花销浓缩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这样单价高,客源又稳定,利润率自然大大提高……”

向勇突然打断他道:“你说的这个收费高一点,是有多高?”

刘平有些不确定道:“你说的是国内还是国外病人?国外病人我们得做市场调研,再按美元计价,国内病人的话,让我想想,一个月三万?五万?这要看病情来……”

向勇脸色一变,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疯了吗?一个月三万?这么贵,国内病人哪里负担得起?”

刘平睁大眼睛,诧异道:“向院长,你怎么糊涂了,这笔账其实很好算的,以前病人在你这里要住上一两年吧,还治不好,这每个月八千的费用单看是不贵,但是总费用还是很贵的吧,两年下来20万总要的吧。”

“现在植物人能治好了,病人只要在这呆半年一年就能出院了,我们把20万平摊到半年,可不是一个月三万吗?多好的事啊,病人提前痊愈出院,我们收获了金钱,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既然病人能接受两年20万的费用,说明还是在能力范围之内,这个钱能赚为什么不赚呢?你说是吧。”

向勇顿时无语,明明是三清的新药治好了病人,让病人能够几个月就提早醒来,却说得好像纯粹是托养中心的功劳一样。

对方的经营理念真的是好有道理啊,要不是他良心尚存,差点就要被说服了。

他深深地感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啊,扒皮吸血,永不满足。

自己还是把资本想得太善良了。

病人能逃离病痛的魔掌,资本的镰刀却不会放过他们。

能赚20万,就绝不会降价,一定要在病人身上吸满足够的血才肯罢休。

“呵呵,”他心里冷笑一声,断然拒绝道:“很抱歉,我们的经营理念完全不一样,恐怕我无法接受贵公司的投资了。”

“什么?”刘平惊得站了起来:“我们已经谈好了吧,你这是出尔反尔。”

向勇微微一笑:“我们只是签了一份投资意向书而已,又没有法律约束力,何来出尔反尔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嘛,这都很正常。”

刘平又苦苦相劝,可惜向勇态度异常坚决。

他只好悻悻然离去。

临走之际,他不死心地问道:“向院长,你说说看,我们经营理念到底哪里不合适了?”

向勇叹了口气道:“其实你们的想法一点没错,做生意确实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点我确实挑不出毛病来。”

“但是,”他望向前方,眼睛里有光芒在闪动:“托养中心对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意,这些病人,对我来说,也并不仅仅是一场买卖。”

“这五年来,他们把生命托付在我手上,我有责任做好临终关怀,好好送他们上路。”

“你没见过几个植物人患者吧,我见过,很多很多,不但见过,还照顾过他们。”

“我实在没办法对他们的痛苦视若无睹,把这些病人当成财务报表上赤裸裸的数字。”

“至于什么中高端定位,那都是狗屁。”向勇一向温文尔雅,难得骂了句脏话。

“大部分病人送到这里来,家里负担都很重了,三清让他们重获新生,我要是还想着趴在他们身上敲髄吸血,我还是人吗?”

“我要这么做,我就不是人了,而是变成资本了。”

向勇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结束了这场对话。

刘平听了,久久无言,虽然很不认同对方的理念,但这种朴素的精神,这种有些可笑的善良,还是让他有些动容。

“天真,”他心里想道:“很快,你就会见识到资本的残酷了。”

想了想,他还是好意提醒道:“向院长,相识一场,我提醒你一下,这个项目我们不会放弃的,别的投资机构也不会,所以,很快你就会有竞争者出现了。”

向勇洒脱地挥挥手,露出一口白牙:“没事,你们是高端路线嘛,我走低端路线,不搭界,构不成竞争,呵呵。”

……

刘平回去后,向领导汇报了此行结果。

领导顿时怒了:“这个姓向的,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

“不要管他,我们看看别的,市场上的托养中心又不是只有他一家。”

刘平提醒道:“延和除了名气,还有跟三清集团的临床合作,如果我们要开新的托养中心,跟三清集团的关系就是重中之重。”

领导点点头:“没错,得马上联系三清,先把关系搞好,才能第一时间获得新药的供货。”

以企鹅的财力,很快就在市场上找到了一家替代品。

虽然没啥名气,经营状况也一般,但在收到大笔投资后,还是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改造。

期间,企鹅也联系了三清,请求进行植物人临床实验合作,以及上市后的供货。

卫康得知消息后,不由啧啧称奇。

“这些巨头果然消息很灵通啊,不愧是企鹅,动作好快!”

众所周知,企鹅养着一大批政府关系方面的专家,可谓是朝中有人,在政策敏感性这块,着实厉害,连卫康也不得不佩服。

由于临床实验还在进行,三清并没把新药被管制的消息公布出去,知道的人并不多。

这就给了消息灵通的巨头们时间差,让他们可以从容布置,取得先手主动权。

等到后来者入场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落后一大步了。

供货这块好说,多个客户而已,但临床实验,卫康则是直接拒绝了。

三清目前只在延和中心开展了植物人临床实验,这只是新药临床的一部分,主要还是以重度老年痴呆患者在其他医院的临床实验为主。

跟延和的合作还算顺利,卫康暂时无意发展新的合作方,再说,之前也没打过交道,跟对方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

不过,企鹅此举也提醒了他。

如果这些资本都纷纷入局,打海外植物人患者的主意,那国内的病人又能去哪呢?

他不由想起了这家叫延和的植物人托养中心。

如果没记错的话,似乎是一个微型机构。

能容纳的病人也不多,只有两百多人。

对于国内数十万植物人患者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啊。

这样的机构,应该越多越好,否则连每年几万的增量都应付不了。

他想了想,询问下属,延和最近有没有融资扩张?

按他的想法,正常人都应该趁着这个机会融一大笔钱,然后尽快扩张,抢占国内市场才是。

只不过,与其合作的下属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有些惊讶。

居然拒绝了所有投资机构?

怪不得企鹅要自己做托养中心。

这个院长的想法还挺硬气的,放弃了发财的机会,想要走大众亲民路线,尽可能让更多的植物人患者获益。

卫康不由有些意动,对方的经营理念跟自己还挺接近的。

让他一听就想投资,毕竟延和托养中心多开几家分院,他的药也能救更多的病人。

现在就算有了三清的新药,动辄半年到一年的恢复期,也没哪个病人能负担得起在医院长住的费用。

所以要么就在家护理,要么就找托养中心。

病人的经济条件有高有低,能尽可能地降低他们的护理费用,让经济实惠的托养中心普及开来,自然就能救治更多的普通病人。

行吧,既然没人同意你的理念。

那就换我来吧。

志同道合之士,自当携手共进。

延和托养中心,这么好的机构,不投资的话,实在可惜。

想到这里,卫康不禁嘴角上扬,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华夏最好的东西不出口

昆市,三清总部。

今天是三清再次召开新药发布会的日子。

脑神经再生因子的临床一期和二期实验报告都出来了,临床三期实验也在稳步进行,疗效非常出色,势必成为三清的一款王牌药物。

这款药主要是治疗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其他脑部退行性疾病,但在临床中发现对大部分脑部组织损伤,比如植物人,都有明显的正面疗效。

这么一款普适性异常广泛的重磅新药,必须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一下。

八点一过,总部门口这一片就停满了车,各大媒体和药企同行将整条路堵得水泄不通,喧闹无比。

保安忙碌着,一一验明身份,将来访人群都放进去。

乌泱泱的访客们朝行政楼走去,一路欣赏着沿途风光,不住发出啧啧赞叹声。

这些人每次来三清参加发布会,都要趁机游览一下总部的优美景色,才觉得不虚此行。

毕竟平时的参观名额是真的很难抢到。

向勇和舒马茨夫妻俩,也一起来到了三清总部。

舒马茨穿上一身红色赛车服,坐在轮椅上,面带微笑,时不时跟妻子交谈着,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虽然面色苍白,脸颊凹陷,笑起来一脸褶子,显得有些憔悴,但两眼炯炯有神,看起来精神很好,俨然已恢复了几分当年风采。

科琳娜推着轮椅,漫步在三清园内,两人看着这满目风光,一路惊叹不已。

向勇则跟在一旁,偶尔用英文附和几声,他也是第一次来三清总部,好奇地东张西望,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服药治疗两个多月后,舒马茨的脑部损伤已经彻底恢复,言谈举止已经跟正常人没有区别。

除了由于卧床过久,身体机能还未康复,四肢肌肉萎缩比较严重,无法正常行走,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目前只能像残疾人一样坐在轮椅上,不过好歹也可以到处走动了,比起以前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的病情恢复得很好,科琳娜这段时间,一直心怀感激,所以变身炫夫狂魔,非常主动地宣传三清的新药。

自从发布丈夫的开口视频后,她一直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实时病情进展,跟网友们互动,维持着相当高的热度。

但是舒马茨一直没有公开现身,所以这次被邀参加新药发布会,为三清的新药站台,是他苏醒后首次正式亮相,可谓意义重大。

三清手头上的案例里,他是名气最大的那个,便打算当成典型案例来宣传。

媒体此前一直采访的是科琳娜,对舒马茨的印象还停留在出车祸之前,此时看到他真人出现在三清园内,顿时都震惊了。

一些媒体忍不住冲了上去,想要采访,立时被五大三粗的保镖给拦住了。

科琳娜友好地跟媒体挥手,笑道:“亲爱的朋友们,别着急,一会发布会后,我们会接受采访的。”

媒体这才放过他们,直奔行政楼的1号会议室而去。

这是三清最大的一个会议室,能坐上千人,一般重大会议或者新闻发布会都在这里举办。

没过多久,里面就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还有许多人站在讲台下,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拿着录音笔,还有的坐在地上,膝上放着电脑,仔细做笔记。

九点,新药发布会准时开始。

卫康面带微笑走到台上,顿时全场寂然。

所有人屏住呼吸静待卫康发言,气氛变得十分凝重。

“今天有几件事要跟大家说一下,第一件事当然是脑神经再生因子这款新药的研发成功了,目前该药已经完成了临床一期和二期实验,处于临床三期试验阶段,相信不久就能通过审批上市了。”

“我们对多达百名试验患者进行用药观测,总计有186人,时间跨度为5个月,其中有21位植物人患者,其他都为重度AD病人。”

“实验证明,疗效显著,186人中,有60人已经彻底恢复健康,116人病情显著好转,10人出现病情减轻状况。”

“无一人致死,无一人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有大约30人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湿疹,头痛,头晕,呕吐,说明我们的药安全性很高。”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