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1032章

作者:张围

  李世民也已完全放手,任由李承乾作出种种主张。

  整个江南掀起了要查就一查到底的风气。

  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的人头落地,还会有多少的官吏被革职。

  不过这些都与骊山没有关系了。

  张阳喝着茶水,看着家里的几头熊扭打在一起,恍惚间便觉得这个家越来越热闹了。

  张心安快步跑来,着急道:“爹爹,不好了!”

  张阳低声道:“怎么了?”

  先是看了看四下,张心安小声道:“姐姐要和皇帝去谈生意了,三百多万贯的大生意,说是要改建皇宫。”

  如今的张心安也十岁,这孩子和以前一样,爱告他姐姐的状。

  相比于张清清行事多有自己的主见,心安则是安分听话许多。

  张阳颔首道:“无妨,不是什么大事。”

  “姐姐不会闯祸吧。”

  “她只要不造反就不算闯祸。”张阳又看了儿子一眼,叮嘱道:“近来你老师的身体越发不好了,你多去他身边陪着。”

  “孩儿明白。”

  贞观一朝的老人都退下来了,尉迟恭,秦琼,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也都一样。

  好像是这两年大家都老得特别快。

  又过了两月,有一个消息送入了骊山,许国公高士廉过世了。

  高士廉是一位长寿的老人,也是鲜有地从当年前隋江都之变,一路走到现在的老人家。

  这位老人家陪着大唐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武德年间被重用,在贞观年间被李世民利用完就抛弃。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在骊山为高士廉戴孝。

  皇帝李承乾亲赴葬礼。

  葬礼是由长孙无忌亲自主持的。

  也是正乾二年的十一月,欧阳询老先生也过世了。

  骊山作出了主张,往后凡是骊山学子,都要学欧阳询老先生的楷体书写。

  他老人家虽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字体会一直留在大唐的活字印刷中,往后的许多岁月中,人们所学所练的便是他老人家的字体。

  不论外界与朝中如何变化,骊山的书籍永远都用楷体来行书。

  张清清开始了与皇帝的买卖,骊山要承包整个皇宫修建的工事。

  张心安不放心,时常陪在姐姐的身边。

  今天的价格谈到了三百五十万贯,张心安低声道:“姐,这个价格合适吗?”

  张清清回道:“我心里的底价是两百万,要是他们还想要降低价格也能与其周旋。”

  张心安倒吸一口凉气,“这来来回回就能赚一百万贯?原来和皇帝做买卖这么赚钱,难怪外公说当年爹爹如何如何地榨取朝中的银钱。”

  谈判正在最后关键的时候,这姐弟俩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聊了起来。

  只不过这姐弟俩说的语言,内阁几位重臣竟然一概听不懂。

  这姐弟俩的话语咬字清晰,一字一音,这是一种很好听的语言。

  朝中众人竟然都没有听出来这是出自何地的语言,或者是什么方言?

  最后,朝中与骊山的价格在三百万左右敲定,从朱雀门经过承天门。

  一直到北边的太液池,所有的建筑都交给骊山承包,并且工事从正乾三年开始,正乾七年交付。

  骊山的小郡主谈成了人生第一门大生意,价值三百二十万贯的买卖。

  张清清一直觉得大唐的皇宫太过老旧了,并且有很多样式是从前隋年间留下来的。

  她向皇帝李承乾递交了设计的图纸,那是一座很宏伟的宫殿,新样式的皇宫没有太多花样的屋檐与景观,而是一种简约又宏伟的建筑。

  狄仁杰参加了科举,并且毫无意外地入仕了,成了大理寺的一个典狱。

  对此许敬宗几次三番想要将狄仁杰调离,与刑部尚书刘德威打了一架。

  最后这件事在狄仁杰的坚持下,还是在大理寺留了下来。

  本意上,许敬宗想让狄仁杰进入礼部,甚至都规划好了人生计划,并希望和狄仁杰距离那些人的阴暗面远一些。

  事与愿违,许敬宗已入内阁了,他不能参与官吏的升迁。

  狄仁杰进入大理寺的章程是吏部批复的,而且陛下对狄仁杰种种刑律方略很满意。

  这位少年人写的科举文章,深得陛下心意,并且别看狄仁杰只是一个小小的典狱,将来一定也是能入六部的人物。

  这是吏部尚书杨师道给出的评价。

  今年秋季的雨水不多,狄仁杰与晋王李治,张柬之,还有纪王李慎坐在一处酒肆中饮酒。

  屋内很暖和,李治喝下一口酒水,“恐怕我也要入技术院了。”

  张柬之闻言好奇道:“当真?不去封地吗?”

  李治笑道:“本来是想去封地的,但父皇与母后年事已高,陛下希望我留下来,魏王兄已安排好了,我随时可以入技术院任职副院长。”

  就连吴王李恪都被迁往封地,竟将晋王留了下来。

  这种事还真是少见。

  或许是因为晋王乃骊山弟子,这才被留了下来。

  张柬之忧心道:“自陛下登基以来骊山弟子受到种种优待这不是好事呀。”

  平日里较为沉默的李慎开口,他低声道:“并不是说给骊山弟子种种优待,况且现在的骊山县侯已不再收弟子了,而是因朝中的种种举措,需要骊山的理念,早在骊山县侯任职太子少师时就定下的。”

  张柬之摇头道:“纪王想简单了,当年陛下还是太子,他需要骊山作为依仗,只有得到了骊山的支持才能够稳坐皇位,这都是皇帝的算计罢了。”

后记(五)

  张柬之的一番话,让李慎陷入了沉思。

  李治释然一笑,有时候这个草包说话不见得是糊涂的,偶尔的三两句话,讲得明白,说的也很通透。

  当初姐夫大权在握,又是太子少师,父皇养病不再过问政事。

  那时候太子想要登基,放眼望去早已没有竞争对手。

  但在登基之前,权势最大的便是姐夫。

  掌握银钱最多的人也就是姐夫。

  李治暗自想着当时姐夫被任职太子少师,他的权势甚至要压过舅舅长孙无忌。

  放眼朝堂,当时确实只要得到了骊山的支持,李承乾的皇位就能稳坐。

  狄仁杰淡淡道:“这些事,距离我们太远了。”

  张柬之道:“本想着我们几个科举入仕之后,就能够入六部进中书,可如今,狄仁杰不过是典狱,在下不过是个弘文馆学士,就连晋王殿下都要入骊山的技术院。”

  可能是张柬之又喝多了,他开始抱怨自己没有得到重用。

  这场酒喝得不愉快,众人的兴致都不高。

  今天,张清清又一次来到皇宫,她是来查看皇宫的改建条件的。

  皇帝当然没有一次付清三百二十万贯,而是打算让骊山先修一部分,再付一部分的钱。

  皇帝很小气,比外公在位时期更小气。

  这位小郡主如今已成了皇宫中的熟人,来了皇宫两次之后,朝野对她的议论很多。

  但大家都是敬而远之,这是受大唐两代帝王照顾的郡主。

  贞观年间,有太上皇李渊照顾,现在又有天可汗照拂,如今的皇帝都要给她几分薄面。

  张清清在承天门前摆了一张桌案,盘腿席地而坐。

  阳光正巧照在这个小姑娘的脸上。

  有五个工匠正在丈量承天门的高度。

  张清清正在看着图纸,对一旁的太子李象道:“渴了。”

  李象很乖巧地将茶水递上。

  而后这位当朝太子乖巧地站在一旁,等着这位表姐的下一次吩咐。

  朝中众人对太子的行为议论纷纷,这是太子,储君怎么能给骊山的小郡主端茶倒水。

  许敬宗从中书省走出来,身边跟着李义府。

  “许中丞,朝野对骊山小郡主的议论很多?”

  许敬宗抚须道:“这位骊山的小郡主给了朝中良方,让朝中摆脱了后顾之忧,这是有功于社稷。”

  李义府又看了眼承天门,放低自己的声音,道:“可是让太子倒茶送水,这岂不是……”

  许敬宗满脸的笑容,叹道:“这孩子多像县侯呀。”

  李义府点头道:“确实,越来越像了。”

  张清清并不在乎皇城中的官吏对自己如何指指点点,而是看着眼前的图纸,正在思量。

  “李象,我要把承天门拆了。”

  李象面带笑容,回道:“姐姐说的是,那就拆了。”

  “拆了之后要重建。”

  李象又道:“那就重建。”

  张清清皱眉看向他,怎么说什么这个太子都答应,随后她又看向一旁的赵节,问道:“太子以前也这样吗?”

  当初赵节是东宫右率的首领,现在他还在东宫任职,一切照旧。

  他笑着回道:“太子只是对小郡主言听计从,在东宫还是有很主见的。”

  张清清再次扭头看去,太子依旧是一脸的笑容。

  等工匠回来,她问道:“都测量好了?”

  “回小郡主都测量好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动工。”

  “那就炸了吧。”

  “喏。”

  张清清站起身,从一旁的竹箱子拿出一个个铁管,按照图纸上的种种测绘的着力点开始布置。

  先是凿出一个个的洞,然后将这些管子放入。

  张清清对火药的运用很熟练,甚至可以自己来制造,不过这秘方也只有自己和爹爹知道。

  本来是打算从朱雀门,或者是玄武门开始。

  但听了爹爹的话语,还是打算先从承天门开始。

  随着引线开始燃烧,承天门的整面墙开始燃起白烟,这一幕与当初炸春明门差不多,但没有当时这么壮观。

  几声炸响,吓得皇城内来往的官吏一个哆嗦。

  承天门在烟尘中轰然倒塌。

  满朝文武纷纷停下脚步。

  以前这位小郡主炸春明门还不够,现在又来皇城里炸了。

  众人皆是欲言又止。

  都说骊山掌握着火器的秘方,至少不会胡作非为吧?

  这小郡主如此行为算是无法无天了吧。

  承天门塌了,一眼就看到了宫门后平地尽头的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