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483章

作者:张围

  话语又过了一遍脑子,他诧异道:“谁?”

  杨婶重复道:“许国公高士廉,说是想要见县侯。”

  高士廉可是个大人物,自李世民登基,高士廉把持朝政多年,朝堂有近半人是他的门生。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成长得太快。

  这也让他的大权只是短暂停留了三年,被李世民调入吏部之后,便开始被逐步架空。

  直到现在的李世民能够掌握权力,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魏征等人能够主持朝政。

  张阳犹豫再三,低语道:“还是不见了吧。”

  杨婶点头,“这就去回话。”

  过了半刻,杨婶又回来了,“许敬宗说是要在城南的酒肆见县侯。”

  听到是许敬宗,张阳这才哄着女儿将她放到摇篮中。

  又对媳妇道:“我出门一趟。”

  李玥叮嘱道:“买点豆子回来,家里要准备酱油了。”

  张阳闻言打开自己的一个小箱子,箱子中放着零零散散的铜钱,这都是媳妇给的零花,每天存下来的。

  拿出其中一吊钱,穿着草鞋和粗布单衣便出了门。

  其实许敬宗这次与大象,大素商议之后便准备见张尚书。

  见人来了,他站起身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桌子又摆上了酒碗。

  张阳看着这一幕皱眉道:“老许,你能不能把你这种殷勤劲收一收。”

  许敬宗挤出一副小脸,“知道张尚书喜欢干净,下官已经洗了手了。”

  再招呼一旁的伙计,“一碟羊肉,一壶酒。”

  张阳坐下来,伙计端上一碟热气腾腾的羊肉,夹起一片吃着。

  许敬宗帮着倒上酒水,“昨天送来的消息,说是西突厥又下了大雪,牲口冻死不少。”

  今天还算是暖和,张阳低头继续吃着羊肉,“有多严重?”

  许敬宗道:“伊犁河一带全是冻土,以南上千顷地不见活人。”

  张阳嘴里嚼着羊肉,“二月份还有这种寒潮在西突厥倒不奇怪,这种天气很快会逼近关中,寒潮也会一路南下,老许你平时要注意身体,注意冷暖。”

  许敬宗点头,又问道:“这酒水是不合胃口吗?”

  张阳摇头,“最近媳妇想戒酒,我要是带着酒味她会破戒的。”

  “公主殿下有张尚书照顾,实在好福气。”

  “你是担心这一次寒潮会影响西突厥的局势吧。”

  “下官担心他们会停战,这种寒冷之下牲口冻死太多,没了口粮谁还愿意打仗,而且都打了两年,人也累了乏了。”

  这个时候的酒肆没有客人,酒客要到下午和傍晚时分才回来。

  这里倒是安静,伙计也坐在门前闭眼睡着,只有炉子上的羊肉汤还在炖着。

  “仗还要继续打,与其说让他们安分不如让他们急眼。”

  “如何急眼?”

  张阳点头,“嗯,眼下他们缺少的就是口粮。”

  许敬宗神色了然,“下官明白了,抢了他们的口粮然后嫁祸之。”

  “就说你老许缺德,好歹毒的计谋。”

  许敬宗拿起一旁的水壶,从袖子里拿出一小袋茶叶给倒上一碗热茶,“下官之歹毒不及张尚书半分,下官正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歹毒。”

  张阳惆怅道:“我都是有女儿的人了,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随着开水倒入,茶碗中的茶叶还在翻滚,许敬宗放下水壶也揣着手,“是非功过都是他人评说,以前的张尚书不会说出这种话,下官看来并不是想要做好人了,而是张尚书的退隐之心更急切了。”

  端详着这个家伙的笑脸,张阳欲言又止,思量好一会儿。

  许敬宗拿出一卷布绢,“这是波斯送来给波斯王子的信件,人已经扣下了,信还没给波斯王子看过。”

  张阳啧舌道:“你说你成天猜别人心思累不累。”

  “人人都有立足之本,见笑了。”

  张阳拿起布绢皱眉看着其上的文字,“这波斯文字竟如此难看。”

  许敬宗连忙收回来,从怀中又拿出一卷,“拿错了,这是大素编译过的。”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催促波斯王子尽快求援,去面见天可汗。

  在大食人的攻势下,君士坦丁堡自保都难。

  更说了大食人要控制西方海峡,吞并波斯的野心。

  即便是穆罕默德去世了,大食人的兵力依旧还在。

  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以前的希腊旧地,那片海峡一直以来是各家必争之地,在那里的历代君王都想要控制海峡。

  大食人与他们相隔一个海峡,谁拿下了这个海峡就控制了通往波斯的商路,也就进而可以连通丝绸之路进入关中。

  这是陆地贸易上最远的运输线,丝绸之路自中原起延绵数十个国度,直到地中海海峡相望。

  也就是当年的希腊与中亚争端之地,首当其冲的就是斯巴达人。

  张阳思索着,“现在还有斯巴达人一说吗?”

  “什么人?”

  许敬宗有些懵。

  张阳转而又问道:“那个波斯王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许敬宗连忙回道:“叫俾路斯。”

  “把信交给人家,你拿着信扣着人也不像话,带话给他就说等西突厥平定会派人去驰援波斯。”

  “啊?派谁?”许敬宗有些懵,这千里迢迢出兵驰援波斯怎么想都不现实。

  “西突厥平定后,让阿史那杜尔去再往西跑一趟驰援波斯。”

  波斯的事情算是有着落了,许敬宗又拿出一份卷宗,“这是倭国人的请求。”

  张阳瞅着他的衣领,这人到底从里面能掏出多少卷宗?

  三两巡街的官兵路过这个酒肆,注意到了许敬宗的官袍便不敢打扰,言语间打算换个地方喝酒。

  张阳正看着,许敬宗小声道:“张尚书以为如何?”

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年英雄已迟暮

  许敬宗也给自己泡了一碗茶水,“原以为今年的暖春会来得很早,现在看来寒冬又要回来了。”

  见张阳不讲话,许敬宗也沉默下来。

  倭国向大唐朝贺,派来的使者是现在中臣的子嗣。

  算是一国丞相的孩子,而现在王室还是苏我氏一脉。

  “又希望带中原的书籍回去,还想带更多的人来大唐。”张阳揣手惆怅道:“这不好吧。”

  许敬宗小声道:“光是看国书的请求并不难办到。”

  张阳颔首道:“老许啊,别把别人想得太好了。”

  正交谈着,外交院的人匆匆而来,“许侍郎,西突厥送来的东西到了。”

  张阳抬眼看着眼前这个人,他多半是许敬宗安排的探子。

  这些人由许敬宗自己来安排,所有行动都只对许敬宗有禀报。

  外交院前前后后明面上有五十余人,包括那些编外的人手。

  许敬宗手中的人手都藏在暗处,他们有的作为细作,有的打探消息,这些人分成好几拨,彼此也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才有了现在的情报网。

  情报网并不大,现在主要资源都用在了辽东和西突厥的方向。

  这些打探情报的细作可以与高昌人合作,辽东的细作在暗中帮助大安的同时,要时刻关注高句丽的变化。

  “张尚书,阿史那杜尔送来的银钱到了”许敬宗小声道。

  “也好。”

  从酒肆离开,许敬宗随手付了酒肉钱,便起身朝着城外走去。

  张阳跟在后头,目光瞧着街道的两旁,城南一片属于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

  每到晌午和傍晚,不论出城办事的人,还是从城中干完活准备回村里的农户,都是挤在这个地方。

  张阳走在人群中,这么大的治安压力,天可汗就没想过管一管吗?

  跟着许敬宗走到城外,在城墙外就停着一辆马车,有三两个高昌人看守着。

  见到张阳来了,壹号躬身行礼。

  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没有讲话。

  张阳进入马车中,一块脏得不行的破布盖着一个木箱子,掀开布盖,入眼的是一个简陋的箱子。

  壹号递来钥匙,“这都是杜尔将军让我们送来的。”

  张阳拿过钥匙打开,入眼的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银饼,数量并不多大约有二十块。

  和预想中的数量相差很多,这是阿史那杜尔的雇佣生意的第一次开张?

  又遇到了这一次的寒潮,形势多半不会太好。

  遇到不好的天时人们都会存起粮食,可要是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也会以身犯险。

  张阳又走下马车,“聊胜于无。”

  许敬宗也瞧了一眼马车内银饼的数量,四下无人,城边的官兵还没巡视到这里。

  他着急问道:“张尚书现在要如何安排?”

  张阳站在原地皱眉想着,“壹号,西突厥形势怎么样?”

  阿达兰驻守高昌,当初派壹号来长安之后,他便一直往来于关中高昌两地。

  他躬身回道:“阿史那杜尔到了西突厥之后很是懒散,这些银钱是他抢了一个部族而来的。”

  “那就给他紧一紧神经,你派人去揍他一顿。”张阳拍了拍壹号的肩膀,“不要怕他的身份,看在银钱的面子上我留他一命,要是没了用处,打死也无所谓。”

  “明白。”

  再是一想,张阳诧异道:“你现在的关中话说得越来越好,听着也不累人。”

  壹号回道:“高昌全城上下都在学关中话,学关中文字,如今高昌有五千户人,兵士七千人。”

  在西域风吹日晒,又是接连几年的长途跋涉,壹号的皮肤很差,整张脸如同树皮一般。

  张阳低声嘱咐,“你也要注意身体,在棉花还没收获之前,你在西突厥找个地方修养一段时日,好好休息等到了八月棉花又收成了,再帮我运送棉花。”

  “喏!”

  张阳拍着他的肩膀,“行了,你回去吧。”

  壹号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人手离开了。

  许敬宗将箱子交给身边的人,让他放到外交院。

  阿史那杜尔和别人不同,他是坐镇一方的吐蕃铁勒,又是突厥王廷的阿史那氏,这种人当然不会轻易地听话。

  说来要控制人,还是要多和天可汗学学。

  俩人一路走着,许敬宗问道:“不知道该如何安置倭国使者?”

  “还是让他们继续给我们挖银矿吧。”张阳抬头看了看天色,“什么时辰了。”

  许敬宗也抬头看向蓝天,“刚过午时。”

  脚步刚走入城门,张阳就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许敬宗还有话想问,又被走来的人群给挡住,咋转眼间找不到人影,无奈道:“张尚书还是老样子呀,一点都没变。”

  晴空下,高士廉站在自己家院落中,不停地咳嗽着,家仆站在一旁给顺着气,“许国公何必为了这么一个幸进的臣子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