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豆生南国
想要给乔希儿一个惊喜的愿望落空。
无奈地拿出手机,准备给乔希儿打电话。
谁知道,那名保安突然带着一脸惊喜道:“你...你是张扬吧?”
张扬一脸惊喜,点头不迭:“对,您老认出我了?”
那保安大叔摇了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我是张扬?”张扬有些无语地问道。
保安大叔笑眯眯地把门闸打开,解释道:“是这样,乔小姐前几天就吩咐了,如果这一两天看到一个鬼鬼祟祟,有点像坏人,打着的士试图进入云山别墅的人,就别撵他了,他叫张扬,是来找她的。”
鬼鬼祟祟?张扬上上下下看了自己一番。
这婆娘损自己夫君绝对有一手。
“就这么两句话,你就能断定是我?”张扬还是有些不解。
“别的不好说,不过打着的士过来的,这么多天,只有你一个。”
张扬耸了耸肩,这不是哥低调嘛?
不过话说回来,那妞如此诽谤自己的夫君,晚上必定要家法伺候。
事实上,无论张扬是走路过来,还是打的过来,但现在的他,身份始终摆在那里。
今日的张扬,已非昔日的张扬,就算没有叶菁和乔云峰夫妇罩着,他也能堂而皇之地成为乔家的座上宾。
不过,今日的乔家,也不是昔日的乔家了。
不到两年的时间,乔家现在的声誉是日渐兴隆。
而且这一年,乔家的发展都相当的顺利。
张扬的老丈人乔云峰随着五代机和无人机项目的快速发展,蓝钢集团大量优质钢材的提供,手底下新项目一个个的上马,并且震惊世界,他现在已经成了一颗新的明星。
在这之前,还作为华夏国军事代表团的团长访问了比绍,初步建立了双方的一些军事合作,比如一些装备上的采购、和华夏国在比绍建立卫星测控基地的合作。
他在总装部改为JW装备发展部后,成为排名第三的副部(长,不出意外,以他的年龄,日后成为十名JW委员之一不成问题。
老大乔云龙,刚刚转到地方担任一方诸侯,以他的年龄,在下一届刚好是回京城发展的大好时机。
老二乔云登,掌管乔家的经济大权,这两年,随着女娲集团的崛起,乔家的经济收入越发的可观,不过在老爷子刻意的打压下,为了避嫌,很多产业都被出手转让了。
比如老大经牧的地方,乔家不允许有任何的经济产业进入。
至于军工,乔家更是退出了所有股权,就算是蓝钢集团,现在也是女娲集团控股。
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敢怀疑乔家的经济实力。
乔家虽然在一些敏感的地方选择了退出,但是一些常年经营的企业,现在都是发展得如日中天。
比如,老四乔云飞的IT公司,目前借助着女娲集团的技术,现在开发了大量的云服务、手机APP软件,成立了一家大型的杀毒软件公司、并且协同女娲集团进军电商行业。
光是合资的女娲物流公司的市值,初步估值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亿米金,并且还在快速膨胀之中。
所以,虽然乔家主动战略收缩经济领域的发展,但目前乔家的绝对资产,依然是超过了之前一直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蔡家。
在几大豪门里,经济实力已经隐隐地出现了独占鳌头之势,而且,就算乔家自愿放手,它依然还是会以一个恐怖的增长比例发展下去。
也因此,才有乔希儿豪言,如果真的没人认购西比投资的基金,她自己一个人搞定这种话来,乔希儿确实有这个实力。
因为从名义上的资产来看,她的身价,已经超过了张扬,当之无愧成为了三十五岁以下富豪榜的榜首。
因此,她现在在乔家的身份地位,再也不只是乔家大小姐那么简单。
昔日桀骜不驯的乔希杰现在看到她,都会不自觉地矮了几分气势。
婶婶蔡萍更是不敢在她面前大声。
这回乔希儿回京,随身带着五六名保镖,三个秘书,几乎把整个乔家占据了一半。
而据说,这些人还只是她随身配备的一半而已。
至于张扬是什么人?
那可是乔家的姑爷,乔希儿的男人,老爷子在他还没完全羽翼丰满的时候就看重的人。
在乔家,现在谁敢怠慢。
第1277章 再回首,往事如烟
事实上,张扬想给乔希儿一个惊喜的愿望最终还是失败了。
乔家的别墅外,警卫比之以前增加了不少,明的,暗的都有。
张扬刚到别墅门口没多远,一个他有些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眼前了。
李岚,高中同学。
这个似乎曾经让张扬心动过的妹子,带着两名女娲集团内卫,现在应该说是特勤人员急忙小跑着出来,接过了张扬手中的行李。
在女娲集团呆了大半年的李岚,现在的穿着打扮也改变了许多,至少品味和服装的价格提升了不少。
定制的黑色制服包裹下的身材,相当的有料。
她本身人长得就不差,皮肤也白皙,再加上胸部不小,现在再搭上一条及膝的A字裙,整个人看起来像一个相当性感的女白领。
在女娲集团里,许丹露身边一共配备两名特别助理,六名专职秘书,四名专职保镖,帮她打理一切。
而乔希儿,还要更多一些,她有四名特别助理,八名专职秘书,六名专职保镖。
不过这并不奇怪,乔希儿名下的公司实在是太多。
女娲航空、女娲药业、女娲重工、蓝辰集团、女娲材料、女娲IT、女娲物流...
大大小小公司超过了十个。
而且跨行业之多,也让人瞠目结舌。
而李岚,现在就是乔希儿身边四名特别助理之一,她大概是管女娲物流的。
虽然说,这个职位已经总监级别了,但是和张扬这个大老板相比,两人之间地位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鸿沟。
对比当年的张扬和李岚。
现在显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