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巨商崛起 第304章

作者:人狼预言家

  张汉卿也不是完全不听叶洛的话,还是将这个事情放在了心上,因此他回北方后,立即把自己的官邸搬到了北平,颇有些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军政的做派。

  他离开了奉天,又任命了新一任天津城市长。

  此人名叫臧启芳,在美国加州大学、伊利诺大学主修经济学,回国后做过东北大学的法学院院长,还给张汉卿当了几年家庭教师,给他家的孩子们教授经济学,并且他还是张汉卿的机要秘书之一。

  张汉卿一方面十分敬重臧启芳的才学能力,另一方面又觉得他有些不靠谱。

  因为之前东北大学和北大的学子一样,在闹事搞学潮,臧启芳并未严加约束,以至于学生运动规模越来越大。

  用他的原话说:“我对臧启芳很不信任,几乎要把他们(学校多位领导)都枪毙了。”

  此前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当地军阀的部队经常调戏女学生,搞得学生们晚上都不敢出门,时任校长的臧启芳得知后,当即广发英雄帖,宴请当地驻军连级以上的军官,和他们诉说学校流离失所的艰苦,又讲述了学生勤奋学习的不易,恳求驻军严格约束士兵,保证学生们能安心学习。

  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型官僚,是好校长,也是好文人。

  这便是张汉卿犹豫不决时,叶洛一力推荐臧启芳去担任这个职务的原因。

  两人素未谋面,叶洛仗义执言,让他上位,臧启芳得知后特意派人送来礼物给叶家第三代大少爷叶灼华——一箱子书,以此表达谢意。

第562章 举手之劳,救人一命

  赵丕廉其实心里清楚,所谓的北平国民政府是阎锡山最后的倔犟,中原大战在张汉卿入关协助校长后,便已经分出了胜负。

  如叶洛所言,阎锡山败北,北平国民政府便和江城国民政府一样,立即被定义为叛逆谋反罪,参与其中的人,有身份背景的那些,花钱托人后能幸免于难,像他这样既没有好身世,又没钱,同时还是阎锡山核心参谋的人,必然倒大霉。

  但赵丕廉心里是不服和看不起校长的,觉得这人和其他军阀区别不大,还更虚伪,满脑子都是独裁,不可共事。

  因此即便阎锡山烂泥扶不上墙,他也甘愿跟着晋军,不愿投降中央军。

  只是他没想到,这回旋镖来得这么快。

  阎锡山兵败如山倒,几个领头的军阀一边通电下野一边紧急出国,完全不把其他人的死活放在心里。

  被阎锡山留在北平的赵丕廉当天就被奉军给抓起来了。

  此时入驻北平,负责北平一切事务的是那个坐收渔翁之利的张汉卿,他甚至把大帅府都搬过来了。

  赵丕廉被关在监狱里三天,期间他想过很多事情,觉得这一生没做错什么,真要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是时也命也。

  他多次恳求狱卒向张汉卿等人反映,希望这位少帅能不祸及家人,至少饶过他那一大家子,可惜没有任何回音。

  就在这天下午,打着哈欠的狱卒带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天津城刚上任的市长臧启芳。

  臧启芳和赵丕廉也是老友,眼见他遭受牢狱之灾,内心满是苦楚。

  “老臧,你怎么来了?”赵丕廉连忙扒着铁栅栏问道,他第一反应是希望臧启芳能说服张汉卿,饶过他家里人。

  但赵丕廉心里也清楚,张汉卿最讨厌那种学者官僚,他之前在北平鼓励学生运动,不管地下组织,甚至还南下找了叶洛,每一步都结结实实踩在张汉卿的雷点上,即便身为张汉卿的机要秘书,臧启芳也因这些事被穿过小鞋,别说他这个阶下囚了。

  杀一儆百大概率是自己的命运。

  “有人托我来救你。”臧启芳神色轻松,和狱卒说了几句,竟然成功打开牢房门,直接把他带了出来。

  赵丕廉顿时惊住了。

  自己这个级别和身份,要放人,必然是张汉卿首肯了,问题是谁能劝得动那家伙?

  臧启芳也没这个能力啊。

  “是谁?张汉卿真同意...放了我?”赵丕廉将信将疑。

  “你不是不久前才去找了他吗?”臧启芳将叶洛的书信取出来给他,又说了叶洛推荐他担任市长的事,“二少爷此人不像南方那些官僚所说,和校长完全穿一条裤子。从他所言所为看,担得起民国第一商业家的名号!”

  “原来是他...我还以为他是说笑。”赵丕廉这下明白了,叶洛招徕自己去他的教育集团做事不是客套,明明只见过一次,自己还是跑去麻烦他做事,并且结果不好,但对方却记住了自己,竟成了关键时刻的救命恩人。

  这雪中送炭的情谊让赵丕廉有些赧然啊。

  “一会儿我就带你回北平家里。多亏二少爷,你家人都没事,不过六帅也说了,北平你是别想继续待着了。”臧启芳边走边说,“要我说啊,你要么来天津城,我总能安排你个职务,你在教育行业的能力有目共睹,若是不愿意在六帅手下做事,南下去找二少爷也未尝不可。”

  “南下...”赵丕廉这下是真心动了,一个愿意在这种时刻救你的人,无论他政治立场如何,至少对他而言,绝对会是一个好老板、好主子。

  比那个弃他而去的阎老西肯定好多了。

  “还有第三个选择,不过也是二少爷给你的。”臧启芳笑道,“他会在天津城顺势开办教育集团,你可以选择在那里做事,这样也不用举家搬迁到南方,就是这样免不了和你的一些老朋友们打交道。”

  “教育集团...”赵丕廉知道他说的老朋友们是那些居住在天津的军阀寓公,以及一些阎锡山、冯玉祥的老部下,都是群不得好死的家伙。

  叶洛会选择在天津城发展新根据地,一是天津城港口,一是此前他靠三大新商品接手了不少产业,可以顺势搞一个子公司来管辖。

  另一个原因,便是天津城和上海滩一样,未来被日寇占领后,会爆发不少事件,但有英法租界在,他能活动的范围会比其他日占区大很多,可操作性更大。

  赵丕廉自然不清楚这些,但他明白,一次又一次拒绝别人的橄榄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他本就没太好去处,此前拒绝,完全是因为阎锡山还在,一臣不事二主,现在阎老西都没了,谁管他?

  “那我就留在天津城帮二少爷做教育集团吧。”赵丕廉下了决心。

  “如此甚好,我回头和二少爷通电,你自己说,至于你的家人,今天便可一起带走,六帅会放人的。”臧启芳感激叶洛的提拔之恩,对赵丕廉之事十分尽心,这也算是多赢的局面了。

  两人走出监狱,臧启芳带他上了车后,才推心置腹说道:“刚才里面不方便,有些话不好说。老赵,二少爷此人真不简单啊!六帅的性格我清楚,就算那几个机要秘书和心腹,要是忤逆他的想法和行动,也吃不了好果子!能治住他的只有于凤至夫人。但这次他竟然一听是二少爷求情,就愿意放了你全家...”

  “能以商贾身份受到六帅如此多青睐,并且阎锡山他们,以及南方的校长都很看重他,这可不仅仅是一介商人能做到的啊。”臧启芳继续说道,“老赵,跟着二少爷,前途无量。”

  “我知道了。”赵丕廉从老友口中,才渐渐了解到当初所见的那个年轻人有多可怕。

  他才二十三岁,竟然有这么多的成就,属实惊人。

  心里做了决断,赵丕廉准备当晚就给叶洛去电,表明心意,他还不知道叶洛所谓的教育集团是做什么的,正好问个清楚。

第563章 叶氏教育和税收问题

  “国之本为民,民之根为学,学之源为教育,只要把教育搞好了,国民素质必然会提高,而当国民不再愚昧,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决断,那这个国家便可长治久安。”

  叶洛在电话里说得很清楚。

  他对国民教育十分看重,因此非常讨厌现在的军阀们遏制教育,压抑学生,阻拦进步的行为,这一点上,不管是北方的张汉卿、阎锡山、冯玉祥还是南方的校长、白崇禧、卢永祥,都持一样的态度,都对学生运动和教育事业不怎么上心。

  赵丕廉深以为然,他也觉得不把教育搞上去,只靠一代又一代大头兵打仗,民国迟早有一天和前清一样,会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完蛋。

  “我要搞的教育集团,要全方面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学前班开始到大学,乃至以后的硕士、博士、出国留洋等,都要有相应的公司负责。我们成立教育集团后,可以配合国民政府设国立学校,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并且尽量将教育成本压低,让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

  叶洛把脑海里后世的教育体系和各种集团模式一古脑儿灌输给赵丕廉,也不管他能不能消化,反正他就起一个指点的作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赵丕廉听得大受震撼,原以为叶洛只是看中教育事业的油水,还有那些热血学生们的价值,这才大张旗鼓要搞教育事业,没想到这位二少爷竟是看得如此透彻,想得如此深远,把教育事业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说得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教育集团初创会有很多麻烦和困难,但我相信赵先生能克服,能做好,不管是人脉资源问题还是经费问题,你可以直接向叶氏投资财政部申请,我会酌情审核批复。”叶洛笑着打消了赵丕廉的一系列疑虑,“初期我以叶家的名义捐款1000万大洋,赵先生看着用就是。”

  1000万大洋!

  赵丕廉被叶洛的财大气粗给吓到了。

  他这辈子,矜矜业业给阎锡山打工,被捕前,一大家子银行存款大约十万,也算富庶,在北平起码称得上中产,现在叶洛随口一给就是100倍的钱财,饶是赵丕廉这样的清廉官员也有点心动。

  “叶先生,就不怕我...”赵丕廉心中无限感慨,终于明白为何好友臧启芳会说叶洛乃人中之龙,民国第一商业家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叶洛笑道,“这是我的用人准则。而且就算赵先生真卷钱跑路了,我也能保证你离不开天津港。”

  “确实,哈哈。”赵丕廉跟着笑了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天津港叶氏百货的负责人陈友德是我们公司的骨干之一,赵先生若碰上什么问题,可先联系他。”叶洛挂断电话前提了一句。

  ......

  如今的天津城是民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仅次于上海滩,也是北方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

  但天津城最重要的海关税收和盐税都不走地方财政,盐税上交给长芦盐署,海关则被外国人把控,最后由所谓的中央财政统一收纳。

  那时候阎锡山把控这里,这些钱基本落进他的口袋里,成了他供养晋军的军费,现在阎锡山倒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心又热了起来,呼吁要将盐税和海关税收归还他们。

  关税自主早已谈妥,连日本人都松口了,现在这些叫嚣的洋人纯属无赖,只想尽量再扣一点钱进自己口袋。

  但这都是痴心妄想。

  因为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已经将天津城海关税收和长芦盐署盐税抵押给了YB银行,有美国人做公证,现在阎锡山跑路了,包括之前还入股过三大商品的其他军阀,他们都因违约而面临大量罚款,叶洛原本承诺给他们的分红也可以不给——

  反正这些人死的死,跑的跑,根本没人还敢来要钱。

  至此天津城的商贾还有民国的一些上流人士终于意识到,一场中原大战,军阀里的最大受益者是张汉卿,而商人里的最大受益者是叶洛!

  海关税收和盐税乃国家收入,自然不可能交托给一个商人,租界的洋人们狠狠抗议。

  这部分收入名义上将归于金陵国民政府,实际上则由张汉卿管控,入主北平后,张汉卿也从几个机要秘书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大家都知道他和叶洛的关系,所以没人敢真和叶氏投资翻脸,强行收回海关税收和盐税。

  但眼看要到第四季度的税收结算,这么一大笔钱,总不能真让YB银行拿走吧?

  “这事整的,大姐,你怎么看?”张汉卿也很头疼。

  一方面,他也挺眼红这笔额外收入,且若是这些税收被商人夺走,身为当权者的他也面子无光。

  一方面,对方是叶洛,而且本就因阎锡山等人亏了2000多万美元,折算大洋都超1亿了,可不是小数目啊,总不能让叶洛白白被坑。

  于凤至喝了口茶,笑道:“你担心什么劲儿,阿洛这明显是开战前就不看好阎老西他们,故意设的坑,他肯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于姐姐说的对,洛哥做生意可精着呢。”赵一荻附和道,她身为张汉卿名义上的机要秘书之一,恰好负责财政这块,估计很快就要由她去和叶氏投资的人谈了。

  “麻烦的还是那群洋人,死也不松口。”张汉卿一阵头疼,饶是他这位大帅,也不敢和天津城租界的那群洋人们动粗,谁让人家背后有大帝国支持呢。

  “这事我觉得更没什么,阿洛不是说了么,公证人是美国的高层政客,闹事的英国人法国人没什么背景,难道还能绕过公证书来强取豪夺?”于凤至又笑了笑。

  她和白秀珠的关系十分好,叶洛也多次帮助过他们夫妻,甚至还救了张汉卿一命,在于凤至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为税收和叶洛翻脸,不值当。

  因此她更倾向于叶洛那边。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准备将天津城那些新收产业进行合并,并且开始着手关税自主后的新生意的叶洛很快就发来电报,就此事给了解决办法。

第564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叶洛给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

  天津海关税收和盐税还是归他所有,这点不可能退让,每年近1亿大洋的收入能让叶氏投资在流动资金上更有余力,且海关和盐署还意味着官场权力和进出口贸易的权限,掌握了这两个地方,等于间接掌握了北方诸多城市的经济命脉,未来若和校长他们闹翻,这就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但这两块名义上的管辖者将改为校长,实际管理者为张汉卿,YB银行只是代理商,不参与到里面的权力争夺中。

  盐署和海关以前一直被洋人和满清遗老掌控,即便阎锡山当权时期,天津海关依旧掌握在英国人手中,现在若是能在名义上归属金陵国民政府,无疑能让校长的威望更进一步。

  而作为实际的管理者,张汉卿能真正掌握其带来的权力利益,也不吃亏。

  为了弥补张汉卿,叶洛给他提了一个捞钱的好办法——

  将控制天津工业的诸多公司彻底重组。

  如今的天津工业大部分都是官僚资本,比如大名鼎鼎的久大精盐公司,为了打破盐政旧制的限制,直接拉拢杨度入股,因此获得了袁大头特批的销售权,成了北方知名的盐行,享受着精盐生意的庞大利润。

  为了将北方的精盐销售到南方,久大精盐公司又陆续吸引蔡锷、黎元洪、曹锟、曹锐等人入股,把一个民办企业硬生生经营成军阀根据地。

  结果呢,每一次打仗,公司的管理层就换一批。

  比如第二次直奉战役结束后,北洋当局就大力查抄久大精盐公司,不但将曹锟等人名下的股分全部没收,还把公司董事长也逮捕了,久大精盐公司上缴八十万大洋的罚款后,北洋当局才放人。

  那些军阀鱼肉百姓,为了一己私欲作恶多端,就算打仗输了,下野了,还能出国旅游或者在天津城当寓公,继续逍遥快活,有些人甚至都没出一分钱就拿到了大公司的股份,坐享其成。

  有这种军阀官僚介入到商界,商人赚不到钱,工人拿不到工资,公司没有利润,商界很快就一塌糊涂了。

  叶洛这招堪称釜底抽薪,简直就是把人的祖坟都给撅了。

  要不是清楚这批人再无翻身之日,而且自己也已足够强大,不惧他们翻脸,叶洛还真不敢明目张胆给张汉卿提这种建议。

  张汉卿和于凤至讨论一番后,欣然同意,立即嘱咐臧启芳开始整顿天津工业,将那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

  至于北平就不用多说,有张汉卿本人坐镇,他就算想睡在故宫,也没人敢说什么。

  很快,臧启芳整顿天津工业的事就传开了,幕后的支持者自然是张汉卿,而出谋划策的人竟然是叶洛!

  这让那群居住在天津城的寓公们忿忿不平,一个个嚷嚷着终于看清了叶洛的可恶嘴脸,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家,吸血鬼!

  此时大局已定,这些人的牢骚没用,甚至都没报纸杂志愿意为他们发声——叶氏报业在校长的默许下,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北方。

  没有参与到这次中原大战,还算安分守己的一些寓公是声讨叶洛的主力军,其中包括孙传芳、曹锟等人,他们一有机会就破口大骂叶洛,还说他当初坑了他们的钱搞生意,现在赚钱却不愿意分红等等。

  叶洛这个建议等于是毁掉了民国商界一直以来的潜规则,让商人们好好出了口气,也带来了一种新可能。

  在此之前,民国工商业根本和官僚资本脱不了关系。

  你想在国内开公司、建工厂,规模没做大以前还比较安全,可一旦成为日进斗金的大型企业,又没有官方背景保护,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主动邀请军阀和官僚入股。叶雨樵早年创立劳工总会,就依仗卢永祥的支持,劳工总会的股份有不少是奉军将领的,校长接手了上海滩,让这些人不敢来讨债,但一直对叶家的钱虎视眈眈。

  可惜叶洛一句话就让劳工总会分家,然后他接手家族产业,直接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股东清理干净,不给军阀和官僚们机会。

  但其他大型公司就没那么好运了,谁不是被各种军阀骑在头上拉屎撒尿呢?

  叶洛这一动,等于是乱了底层根基,连去世的黎元洪这种大佬的股份也敢动,难怪这群寓公会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