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巨商崛起 第343章

作者:人狼预言家

  陈果夫点头。

  “戴立,你去处理掉,干净点。”校长目露凶光。

  这是他下野前最后一条指令。

  当天下午,校长发布电报,主动宣布下野,并通电辞去金陵国民政府一把手、行政院长等职。

  在经过一系列详细的安排后,他直接与校长夫人回了溪口老家,这让阎锡山等人目瞪口呆。

  按照他们的想法,这次恐怕又要来一场中原大战。

  可校长居然就这么下野了!

  真的灰溜溜的跑路了!

  一时间其他人骤喜。

  但这份喜庆没过多久,就演变成了其他势力为了争夺校长卸下的权力的内部斗争。

  江城国民政府成立不久,确实兵不血刃的干碎了校长。

  然而胜利的果实还没熟透,汪某人这些家伙就开始磨刀霍霍向队友了。

  乱了,一切都乱了!

第638章 年会与变卖资产套现

  玛丽莲,也就是慧欣的小女儿,叶家目前最小的小公主叶红豆其实没得病。

  叶洛几年前就开始搞叶氏医药公司,如今公司分部遍布民国,要想在这方面骗过校长,轻轻松松。

  校长下野前的会议就是他自身核心派系的一次商讨会。

  叶洛不想在自己和叶家的头上打上蒋氏的标签,那样的话,再过十几二十年,他就只有往宝岛逃离那一条路了。

  众所周知,校长去世后,蒋家在宝岛的势力一日不如一日,跟着他跑去宝岛的那批人,最后没几个家族能辉煌到千禧年后。

  叶洛不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能活多久,但知道要是死死绑在校长这条船上,叶家大概率会在几十年后隐入尘埃。

  以他现在的财力,叶氏投资当前的权势,完全可以效仿西方那些百年家族,慢慢在全球经营起永不倒塌的豪门。

  何必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小小地方呢。

  因此他果断带着叶红豆和慧欣去北平转了一圈。

  说是给女儿治病,实则探望了要生产的林徽因,并转道天津城,叮嘱陈友德继续和日寇明里暗里争斗。

  别因为张学铭的离开,就让他们这群混蛋过上好日子。

  等校长真的下野,带着全家跑去溪口老家后,叶洛才携手妻女重返上海滩。

  12月底,范绍增带了人和钱来上海滩拜码头,思索着想跟二少爷混口饭吃。

  等二刘争川结束后,他再回去继续当自己的师长。

  殊不知这一次来上海滩,好巧不巧,正碰上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

  1932年的元旦。

  叶洛以叶氏投资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召开了叶氏投资上海滩分部的第一次年会。

  公司年会的概念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此时国内企业还不兴搞这一套。

  虽然它们的老板大多是西化程度极高的买办和军阀,但并不把工人当人,连福利都配不齐,就别说庆贺的年会了。

  所有在上海滩工作的叶氏投资工作人员,总人数上万,硬是塞满了百乐门等叶氏投资旗下的舞厅。

  年会主会场放在百乐门舞厅,并邀请了明月歌舞团和歌后王吉助阵,其他分会场也有公司的诸多高层到场。

  分会场每一桌都放置了一台最新款叶氏电子厂出品的收音机。

  让这些没法到百乐门的员工们也能通过亚美广播电台,同步收听叶洛的讲话。

  也就是同时在做无线电和广播的叶氏投资能这么玩了。

  别开生面的年会庆贺场面被邀请来的诸多报社记者用各种设备记录了下来,这些照片和影片未来将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物!

  叶洛召开年会的目的有好几个。

  既能让叶氏投资的职员们更具有企业凝聚力,也能顺便悄无声息的传递一些暗示。

  年会当晚,叶洛告知全体员工,叶氏投资已经遍布民国南方,虽说北方因战争原因撤资了,但产业已然成功转移至庆市,若有北方来的员工希望回去工作,可以申请去庆市的分部。

  叶氏投资截止1931年12月,在民国的总体量高达32亿大洋,而在1928年的3月初创时,仅仅为5万大洋。

  四年不到,叶洛仅凭一己之力,将叶氏投资带到了最高峰,成为了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商业帝国!

  因各种原因,叶洛无法说明他在海外的产业,所以当年面对陆昱晟所说的“巨商崛起”,此时看来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

  就算摆出了海外所有产业,总体量约50亿美元,也还没到叶洛心目中的底线——200亿美元。

  因此他还是一副任重而道远的表情。

  掌声雷动中,叶洛自然保持着一贯的作风,在国内局势严峻,日寇侵扰北方的时刻,再度提高了全体叶氏投资职员的工资待遇。

  叶氏投资也成了民国,乃至全球惟一一个在1932年还处于蒸蒸日上的超级公司。

  美国此时还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席卷而起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全球,诸多国家难以幸免。

  要不是叶洛出手收购白银,民国也会一片哀嚎。

  去年他还出钱修缮水利,多次赈灾,向海外进口救济粮食等等。

  讲完这些东西,叶洛自然而然说起了叶氏投资未来五到十年内的规划。

  因之前就与利弗莫尔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所以现在叶洛提到要把产业往庆市等中部地区,以及欧美等海外地区转移,听起来并不会觉得多么离谱。

  北方深陷战乱,当初那些跑去捡漏的商人差点没能回来,叶洛的撤离从原先的人人嘲讽,变成了现在的奉为经典。

  而南方早就是叶氏投资的大本营了。

  只要校长不彻底完蛋,还真没什么人能动得了叶氏投资。

  甚至就算校长没了,只要庞大的统一政权没出现,任何新的执政者,总要考虑到叶氏投资在南方的渗透问题,不得不与叶洛平等对话。

  那他的发展方向,确实只有海外这条路。

  叶洛直言,今年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因此需要把叶氏投资自己的海陆空三道运输给做起来。

  不为人知的天津城港口产业顺带揭晓,陈友德这个影子也渐渐站到了台前。

  叶氏投资的另一大变动是在上海滩。

  之前因华德军事合作项目,叶氏投资在闸北地区有大量工业园区和军事研究基地。

  但第一任军事顾问团团长马克斯去世,接替的第二任团长决定与军政部深度合作,渐渐剥离叶洛在合作项目中的地位——

  虽然他本人就是叶洛和马克斯扶持起来,但涉及核心利益,他不选择让步。

  这事听起来有些让人心塞。

  可现在校长也下野了,军政部长换成了汪某人的嫡系,更加乐得摘桃子。

  叶洛表明叶氏投资将正式撤离合作,那些工业园区会以打包价卖给军政部,而核心技术与人员,要么回顾问团,要么跟着叶氏投资去嘉城,成为税警总团的一部分。

  上海郊区,主要是闸北这一块地方,也给横三等人留下了诸多回忆。

  刚来这儿时,这里还都是吃不上饭的普通民众,因叶氏工业园区而渐渐有了生机。

  两年多时间,这些人都被带动的富裕了起来。

  而如今,却因为党政斗争而成了牺牲品,被迫离开家乡。

  要说他们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但那又能如何?

  叶洛承诺会把卖掉这些工业园区的钱拿来在嘉城附近重建园区,并且会往海外发展,只要他们这些本地员工愿意,可以跟着离开。

  这件事一出,民国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都知道二少爷花了不少钱搞工业,现在好了,工业没搞好,被人摘了桃子,属实可惜。

  为叶洛打抱不平的人很多,连带着才下野不久的校长也得了些好风评。

  他是老搞派系斗争,但对支持叶洛这件事,却从不含糊。

  甚至有人说,要是校长没下野,也许这件事就不会发生。

  不管如何,叶洛铁了心要卖掉那些产业了。

  他不心疼。

  只要资源、人员和技术还在,就是换一个地方继续生产的事。

  可闸北是真的不能再待了啊。

  因为很快就是一二八事变了!

  等那时,日寇疯狂攻击闸北,枪林弹雨下,最倒霉的就是民房和商铺。

  这亏他可不想吃。

  不过闸北被袭击,同样遍布着叶氏投资工业产业的南市却安然无恙。

  这也是现在许多人的疑惑点。

  既然连闸北的产业都放弃了,那南市的还留着干嘛?

第639章 卖得比谁都快

  不顾那些质疑和不解的视线,叶洛以最快的速度和军政部达成了共识。

  他留在闸北的那些工业园区,所有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和最新设备等直接撤离,由叶氏安保和叶氏体育负责护送,暂时移动到嘉城郊区的税警总团总部安放。

  剩下的老旧设备、厂房以及土地等,一并打包出售给了汪某人派系。

  就算叶洛不愿意把技术人员和最新设备留在这儿,汪某人还是觉得自己赚大了,喜笑颜开,各种庆贺。

  叶洛是公认的亲校长派系商人之一,从他手里掠夺了大量工业园区,等于直接给了校长一个下马威。

  这事在汪某人眼里,引起的哄动效果甚至高于这些工业园区的价值。

  他终于在正面不断让不可一世的校长吃瘪了。

  他终于证明自己在国党内部,是可以和校长平起平坐的大佬。

  其他人,譬如孙科等,还没一个能做到这种地步呢。

  几番商定后,军政部开出了2762万大洋的价格,算是看在叶洛“识相”的情况下,给了他不少利润。

  叶洛欣然同意。

  最重要的技术人员和新设备撤离后,剩下的那堆破铜烂铁其实不怎么值钱。

  只要给他几块一样大的地,他分分钟就能重塑出好几个这样的工业园区。

  叶洛的心里最低价位是1200万大洋,汪某人倒是很大方,直接翻了个倍还多。

  不得不说这些政客确实捞钱,近3000万大洋的支票开出来,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1月15日,新上任的军政部长笑着跑来上海滩和叶洛签合同,还带来了汪主席真切的问候。

  汪某人也试探着想拉拢叶洛。

  此前他已经说动了以虞洽卿为首的江浙财团,让他们成了自己的钱袋子。

  现在要是再能拿下叶洛,等于是把校长的经济来源断了一半。

  叶洛哪里敢和这种大汉奸扯上关系,直接笑着婉拒,心里顺带为虞洽卿等人默哀了几分钟。

  难怪后来校长复出,一边打抗战,一边还筹备着“国进民退”运动。

  他是恨透了这群两面三刀的商人啊。

  被拒绝后,汪某人也不气馁,反正有的是机会。

  校长都下野了,再收拾你们这堆烂鱼臭虾不就是时间问题?

  他心里这么想着,又连夜颁布了几道新政令。

  其中一条就是撤职张群,将他调往鄂省,担任军政界一把手。

  这是明调暗降,鄂省现在经济不发达,匪患横行,军阀四起,还多次遭逢战火,不是一个好经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