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门,走蛟化龙 第132章

作者:逍遥子卿

  嘉隆帝满脸的恐惧,呢喃:“不行,妖龙必须死,必须死”

  道真掌教跟城隍爷倒很冷静,因为这个结果早就预想到了。

  在皇帝下发拿龙通缉令的时候,就绝无可能了。

  此时,他们看着皇帝在那里碎碎念,一脸惊恐之状,哪里有半点帝王的气度。

  简直窝囊到家了。

  道真实在看不下去,便准备拉着城隍爷一同离开,然而就在此时,嘉隆帝忽然厉声尖叫起来:“护驾!护驾!妖龙要谋害朕的性命了!”

  两位仙长下意识地翻了个白眼,心想这里可是人族皇宫,对方怎么可能来得?

  但下一秒他们脸色大变,

  大殿之中忽然涌起一股强大的龙威,一双蕴含着恐怖威势的眼睛,透过层层阻碍,骤然烙印在了嘉隆帝的身上。

  嘉隆帝哪里能够承受这样的威压,猛然吐出一口鲜血,狠狠地坐在了地上。

  死亡的危机瞬间笼罩住他的全身。

  差点没将他吓尿。

  所幸嘉隆帝的周身却突然爆发出一道昌盛的光幕,蕴含无与伦比的力量。

  将那道恐怖目光给格挡住了。

  道真和城隍爷看到嘉隆帝身上的光幕时,两人同时大吃一惊。

  “国运护体”

  天呐,不可思议!

  仅仅是一道从太行山方向隔空投射而来的目光,居然能瞬间触发国运属性,开始自主的保护皇帝。

  这说明那道目光之力,已经足以到了杀死嘉隆的地步。

  应龙的手段让两位仙长震惊不已。

  刚才他们都没反应呢。

  万幸是触发了国运护体。

  否则嘉隆这位皇帝死在他们的面前。

  道真掌教跟城隍爷都要羞愧的悬梁自尽了。

  隐隐一想,两位仙长都不禁冷汗涔涔。

  暗呼好险。

  但随着国运属性被触发,整座皇宫开始大规模地震动起来,众人陷入恐慌。

  “应龙住手!休得放肆!”

  道真掌教一声怒吼,浑身仙神二气轰然爆发,声震九霄,浩浩荡荡的声音直穿太行山高空。

  片刻后,大殿内弥漫的煌煌龙威如潮水般退却,消失无踪。

  道真狠狠的松了口气,如果应龙不听劝,执意要杀嘉隆帝,那他这位昆仑墟掌教只能亲自赶到太行山,去找应龙的麻烦。

  “这应龙真是太过无法无天了,一朝起势就敢来杀大夏王朝的当今皇帝,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岂有此理!”

  城隍爷怒目圆瞪,满脸都是愤怒之色。

  回想刚才的惊险一幕,城隍爷心中后怕不已。

  无论嘉隆帝多么昏庸无道、荒淫无度,只要他还坐在帝王之位上,就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道真掌教收回气息,反而微微一笑,乐观地说道:“让应龙出一口恶气也好,免得它整天惦记着皇帝,皇帝要是天天被应龙盯着,你我二人难道还要住在皇宫中不成?”

  咦...城隍爷一听,觉得有道理啊,于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皇帝天天想着吃龙肉以求长生不老,这无疑是触动了龙的逆鳞。

  如今,别人成了龙之霸主,能不找皇帝秋后算账吗?

  “想必这次应龙知道皇帝有国运护体,以后也不会胡来了。”

  如果必须要发生的事情,逃是逃不过的。

  “仙长,快救朕,朕受伤了!”嘉隆帝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地躺坐在地上,惶恐的大喊。

  他刚才吐出一口鲜血,鲜红的血液溅落在地板上,形成一朵鲜艳的血花。

  他可是皇上啊,多少年没有受过伤,这次竟然吐了这么多血,这让他感到无比震惊和恐惧。

  道真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他手掌一伸,从袖口中变出一瓶丹药,随手扔给了嘉隆帝。

  “吃两颗吧,再找御医好好调养下身子便好,不用担心。”

  道真语气平静地说道。

  嘉隆帝接过丹药,手忙脚乱地倒出两颗,放入嘴中吞下。

  一边吃一边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仙长赐药!”

  然而,道真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转身拉起城隍爷,就往宫殿外走去。

  完全不顾嘉隆帝还坐在地上,一脸狼狈之相。

第160章 东宫人选

  出了大殿!

  城隍爷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师兄,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笔带过,坐视不管?天烛不仅公然撕毁圣旨,还胆敢刺杀皇帝,如果不加以威慑,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把我们人族王朝放在眼中。”

  道真目光平静地直视前方,缓缓说道:“师弟不妨回想一下,自从对方走蛟出世以来,是否有过主动挑起事端的时候?”

  城隍爷闻言,先是一愣,然后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据为兄所知,无论是人族朝廷,还是太行山内的其他种族势力,都是他们自己主动去找天烛的麻烦,结果才导致自身覆灭。”

  “只要日后朝廷能够保持安分守己,不主动招惹天烛,双方井水不犯河水,想必不会出什么大岔子”

  “师兄说得在理。”城隍爷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其实他本来对天烛就没有偏见,否则当初也不会多次请求嘉隆帝册封。

  只是先前天烛刺杀皇帝的行为实在太过惊人,让这位司法正神受到了惊吓。

  城隍爷担心天烛成为龙之霸主后会变得目空一切、无法无天。

  现在听了道真的解释,他也放心了。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仙长的对话,已经将应龙唤作天烛。

  在他们看来,应龙接不接受圣旨,反正尊号给它起好了。

  不用多浪费。

  它爱受不受,就管他叫天烛,能咋地?

  抛开这个问题后,城隍爷再次对着道真掌教开口:“师兄,经过这次的事件,皇帝想必会安分起来,那么接下来册立东宫太子人选,就刻不容缓了”

  “这册立东宫的确是件大事,瞧瞧如今大夏王朝的国运都被削弱到何等地步”

  区区一道龙之目光,居然能穿越宫墙,直接笼罩在皇帝本人身上。

  等伤到皇帝,国运属性才被触发。

  要换做曾经大夏王朝昌盛之时,龙之目光必然会被国运直接隔绝在宫墙之外。

  “师弟想举荐师兄您的关门弟子,也正是当今十九皇子轩辕子初来当这东宫太子,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城隍爷郑重的说出来。

  十九皇子轩辕子初,出生之时就天降甘露,令大夏国运暴涨一成,后来更有气运之子的说法。

  若他当了东宫太子,乃至最后登基大宝,定然能一扫大夏的颓势。

  最关键轩辕子初是他师兄道真的徒弟,背后是昆仑墟,成为东宫太子,百官也不会有意见。

  谁知真掌教却微微摇头:“嘉隆足有上百个皇子,其中定有比我那子初徒儿更合适的人选,师弟不妨先找找”

  城隍爷大吃一惊,瞧师兄的意思,分明就是不想十九皇子参与夺嫡,顿时急了:“师兄这是为何,难道您是想子初继承你的衣钵,成为未来昆仑墟的掌教?”

  道真依然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我那子初徒儿心性单纯,天真无邪,无论是当大夏皇帝还是当昆仑墟掌教都太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只想他无忧无虑开心的活着便好,别无他求”

  城隍爷听得感动,但事急不可不从权,在他看来,嘉隆上百个皇子中没有比轩辕子初更合适当东宫太子的人选。

  只要轩辕子初站出来,就能力排众议,轻松成为东宫太子。

  “师兄慈父之心,师弟佩服,不过起码问一问子初的意见吧,说不定他自己想当呢”

  上位大宝,成为九五至尊,执掌国之神器,试问当今世上,何人能不想?

  道真白了不死心的城隍一眼,岔开话题:“不是听说八皇子誉王素有贤王之名嘛,师弟身为钦天监司法正神,可不能徇私舞弊,任人唯亲”

  “誉王不过沽名钓誉之辈,别看他现在一副贤德的样子,但骨子里跟嘉隆是一样的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他绝对不行”

  城隍爷一口否决,然后恳求的看着道真:“师兄你还是先去问问子初那孩子的意见,他要说不想当东宫太子,师弟就死了这条心”

  “师弟,嘉隆上百个儿子,就真没有比我那子初徒儿更合适的?”

  道真寸步不让。

  开玩笑,子初徒儿可是他的心肝宝贝,怎能让其干皇帝那么累的差事。

  城隍爷叹了一口气:“其实也不是没有,当年后宫有一位甄妃,给嘉隆生了一位皇子,此子出生,开口竟不是啼哭,而是迸发出一声龙吟,震的整个皇宫都摇摇欲坠”

  “师弟我还特意去看过,竟发现此子是万中无一的潜龙命格,按照古籍上的话来说,就是注定要继承江山大统的人”

  潜龙命格?

  道真闻言大喜,没想到嘉隆还能生出一位潜龙命格的皇子出来。

  身负潜龙命格,将来飞龙在天,不就是妥妥的东宫太子吗。

  顿时间,道真就一脸幽怨的看着城隍,不满道:“师弟,有这样的一位皇子,你惦记我的子初徒儿干嘛”

  “师兄有所不知,这潜龙命格的皇子并非嫡皇子,而且从小就不受嘉隆待见,最关键这孩子小时候受过一场惊吓,性格懦弱无刚,难成大器”

  “哎,无妨无妨,大夏立贤不立长,不受嘉隆待见就更无妨,他能待见谁?至于性格懦弱,磨练磨练就好,能身负潜龙命格,定非池中之物,师弟不可偏见”

  “师兄教训的是,师弟会多观察观察那孩子”

  “走了走了,记住,除非大夏皇子死光,否则别惦记我的子初徒儿”

  道真仙风道骨般的腾雨驾雾,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

  卧龙潭!

  应龙入水,水花四溅,龙气弥漫间,使其水泽福地,更胜从前。

  “恭祝大人荣升应龙,君临天下,睥睨苍生”

  四方密林中,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道贺声,声音激动,眼神崇拜。

  而潭水深处,爆射出来一道强盛气息的身影。

  他下一秒就悬浮在空中,对着应龙君泽单膝下跪:“钟馗见过应龙天烛大人,大人万福”

  君泽看到钟馗,察觉到它的气息比之前强盛了不知道多少,笑道:“钟大人,我们还是同贺吧,你的鬼神之境不但突破二品,还直逼巅峰,若在我卧龙潭多些时日,一品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他晋升应龙,百姓的香火恐怕会越发扑面而来。

  “钟馗已经偷天之功,不敢在贪心”

  君泽发现钟馗看自己的目光已经充满崇拜之色,从最开始被他强行驱神收服,到现如今变成心悦诚服。

  能让这位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钟判官有如此变化。

  君泽心中还有点小得意。

第161章 城隍爷不得不给应龙面子,钟馗升官

  “钟馗,你刚才唤我什么?天烛?吾可没有受这个称呼!”

  君泽皱着眉头看向钟馗,表情严肃地纠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