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娘子是山大王 第205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他三个月前就成功的贯穿周天。

  只不过萧思衡传授的功夫,对于根基要求极高,即便是金世遗,如今也只是夯实根基,真气“气若游丝”。

  这丝绵绵柔柔的真气,能让金世遗静下心来,安心参悟长生诀。

  不知不觉间,金世遗浑然忘我。

  整个人变得懵懵懂懂,连续数日都是茶饭不思,好似痴傻了一般,为了防止他走丢,萧思衡转走水路,金世遗到了船上之后,变得更加的疯魔。

  虽然知道这是顿悟状态,是难得的机缘,萧思衡仍旧忍不住担忧。

  好在,玄心正宗有诸多灵药。

  拿出数枚护住心脉的丹药,提前给金世遗服下,就算出现问题,只要护住他的心脉,就能用一阳指和神照功把他给救回来,无须担心性命问题。

  这天,船行到一处险滩。

  船老大的技艺略有些生疏,不小心撞在礁石上,船头打坐的金世遗,直接栽到了水中,冒出一个个泡泡。

  练霓裳立刻命令停船。

  萧思衡飞身跳入水中。

  入水之后,恍然发现,金世遗浑身毛孔全部打开,滔滔不绝的江水,不断冲刷体内杂质,头顶好似生出一个巨大的漏斗,天地元气如天河倒挂,一股脑倾泻而入,随即从窍穴中排出!

  每一次吞吐天地元气,金世遗都会发出震颤,气机也会增强几分。

  萧思衡心知这是武道顿悟,不能让任何人打扰,上浮到水面,坐在水波上为金世遗护法,先前想着故意演戏,蒙骗杀手的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只钓出来这么点儿杀手,实在是太过吃亏,还不如表现得毫无损伤!

  静了静心,认真观察金世遗。

  九转神龙淬体大法的洞虚之瞳,九霄真经的天人合一,让萧思衡能完美感知金世遗的状态,甚至能感受到一股先天而生的元气,从金世遗足底涌泉穴向上涌去,一股脑儿冲到百会穴。

  浑身上下,无论是经脉窍穴,还是筋肉骨骼,都在承受元气冲刷。

  这是一种独特的冲刷之力。

  金世遗甚至能大肆吞噬丹药,却不用担心体内淤积丹毒,因为丹药中所有的有害物质,都能被冲刷出去。

  除此之外,毒素、迷药,乃至与人争斗产生的瘀血,都能冲刷干净。

  这就是“水”的力量。

  这就是金世遗领悟到的长生诀。

  萧思衡原本想着,金世遗领悟到的可能是寇仲的“阴属性”,没想到竟然是水属性,细细想来,最适合金世遗的确实是水,最是符合他的性格。

  千变万化,水无定形。

  既是缥缈的云雾,也是飞流直下的飞湍瀑流,还是万里冰川。

  既能提供生机,是生命之源,也能毁灭万物,带来瘟疫灾祸。

  天下真水,为我所用!

第185章 练霓裳:官人,你老实交代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长生诀的七幅图录,阴阳五行各占据其中一幅,很多人下意识觉得,阴阳属性最强,五行属性稍逊一筹。

  这可未必!

  七幅图录是并列的,每种属性都有自身优势,没有最强的图录,只有最适合的图录,寇仲适合阴属性,徐子陵适合阳属性,金世遗适合水属性。

  根据萧思衡看过的资料,阴阳属性的优势在于配合,寇仲徐子陵曾多次联手御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至于那些玄之又玄,好似神话传说的阴阳大道,直到两人坐化,也没能领悟出来,《长生诀》有没有记载阴阳大道的内容,至今仍旧是未知数。

  没有人真正的破译《长生诀》。

  解析甲骨文的大学者,他们只是在翻译文字,探寻上古时的隐秘。

  参悟口诀的道门先贤,他们想从中找寻上古炼气士的心得体会,融入到内外丹法之中,以此来修道炼丹。

  修成心法的寇仲徐子陵,他们根据自身的感悟、经历、需求,把长生诀的图录变为内功心法,仅此而已。

  金世遗正在做的也是这种事。

  他当然看不懂《长生诀》。

  萧思衡同样看不懂。

  这或许只是一卷养生术。

  这甚至可能是广成子闲暇无事,观察日月星辰,写下的观星日记。

  萧思衡现在有了更多的理解。

  如果说寇仲徐子陵领悟到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阴阳武道”,金世遗领悟到的就是水流的冲刷之力。

  这份机缘当真是恐怖至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多么珍贵的丹药,吃多了都会积存丹毒。

  金世遗领悟到的长生真气,如同水流般不断冲刷身体,好似洗衣服,把所有的杂质,统统都给排出体外。

  无需主动催动,也无需修行任何辅助类心法,就能维持身体的纯净。

  这就是神秀描述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果不小心服用剧毒、迷药,或者到了毒疠瘴气之地,金世遗同样能以此排除毒素,根基越浑厚,对各类毒素的抗性便越强,堪称是无垢之躯。

  不仅如此,长生真气会随着成长不断淬炼筋骨,潜移默化的炼体。

  等到金世遗成年,那就是真正的芝兰玉树、菩提明镜、不染尘埃。

  萧思衡认真的观察金世遗。

  金世遗则是陷入更深层次的顿悟。

  正常情况下,九岁的身体撑不住天地元气冲刷,很难蕴养先天真气。

  说白了就是:

  ——身子太虚,虚不受补!

  ——体质太弱,难养蛟龙!

  不是萧思衡不会教徒弟,没有给徒弟打好基础,而是金世遗太年幼,身体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不足的。

  好在最近几日,萧思衡给金世遗服下诸多灵药,天地元气冲刷身体时,连带着把药力输送至丹田气海,然后扩散到奇经八脉、周身窍穴,最后融汇入长生真气,贯穿周天,返回丹田!

  ——虽然我的田地差了一些,但我的肥料又多又好,我种的庄稼,不仅不会损伤田地,反而能增加肥力。

  过不多时,金世遗昏了过去。

  萧思衡提着金世遗返回船舱,示意众人别打搅,让他安安静静的在船舱里面休息,大概会昏迷八个时辰。

  厉胜男皱了皱小鼻子。

  刚刚拜师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有个天赋异禀的师兄,这位师兄是百年难遇的武道奇才,前途不可限量。

  练霓裳严肃认真的表示,金世遗是她未来十几年努力追赶的目标。

  厉胜男天生要强,多有不服,发誓努力练武,早晚要胜过金世遗。

  然后……

  厉胜男差点儿道心崩碎。

  从她认识金世遗开始,两人说的话不超过二十句,金世遗不是在发呆,就是在发呆的路上,呆呆傻傻的,全无任何灵秀之气,甚至会跌落水中。

  这特么是绝世天才?

  这是我要花十几年追逐的目标?

  我这算不算是在欺负傻子?

  萧思衡揉了揉厉胜男的脑袋:“你师兄既不呆也不傻,只不过最近在参悟长生诀,进入长久顿悟状态!”

  厉胜男刚刚拜师,对于武道几乎没有任何理解,听不懂话中含义。

  曲非烟吓的差点儿站不稳。

  “师公,我听爷爷说过,那些天资俊秀的天才,在练武的时候,全身心沉浸在武道中,浑然忘我,武道感悟如潮水般涌来,这个过程称为顿悟。

  能产生武道顿悟的,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名门大派的亲传弟子,能顿悟一两个时辰,师兄此次顿悟,前后持续三四天时间,他难道是怪物?

  还有,爷爷说过,《长生诀》是唬人的鬼画符,古往今来,除了书写鬼画符的广成子,只有两个人练成。

  师兄竟然能修成《长生诀》?

  难道师兄是寇仲的后人么?

  又或者是徐子陵的后人?”

  曲非烟手舞足蹈,叽叽喳喳,一不小心把实话给说出来了。

  待到她反应过来,话已出口,显然不能收回来,只能讪笑几声,露出撒娇的表情,表示我是萌萌的小女孩,我什么都不知道,都是我爷爷做的!

  萧思衡当然不会为难曲非烟。

  “首先,你师兄的顿悟,前期准备时间比较长,唯有落水的时候,才正式进入顿悟状态,持续一个多时辰。

  其次,《长生诀》并非武功,只不过寇仲、徐子陵,还有你师兄,是天赋卓绝的天才,从中领悟到妙法。

  如果你们的天资足够,也可以试着参悟一二,但是,在参悟的时候,必须找霓裳护法,否则不允观看。”

  萧思衡把《长生诀》放入衣袖。

  “此物太过危险,我私人收藏,想参悟心法妙诀,需要向我申请。”

  “师公,你要藏得仔细点,否则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我偷偷摸去。”

  “想偷我身上的东西,还是请楚留香或者司空摘星出手吧,你这机灵的小脑袋瓜儿,应该用在正地方!”

  萧思衡给了曲非烟一脑崩儿,把她扔到船舱里,进行今日的晚课。

  厉胜男忙不迭的跟了过去。

  相比于曲非烟、金世遗,厉胜男没有武道根基,需要学很多知识。

  厉胜男极为要强,明知落后于人,不敢有分毫懈怠,学习异常刻苦。

  萧思衡甚至不得不阻止她,让曲非烟带着厉胜男去钓鱼,或者踢毽子,学习要适度,小孩子更应该适度。

  孩子们去做晚课。

  练霓裳迫不及待的拉着萧思衡去做复盘,这几天,练霓裳把衡阳城的事盘算了数遍,有些事能够想明白,有些事却想不通,想让萧思衡给她解惑。

  萧思衡肯定知道答案。

  练霓裳没有任何具体线索,只是凭借女人的直觉,猜出吃到肥肉的人肯定有萧思衡,而且是最大的那块。

  船舱。

  练霓裳熟练的在萧思衡怀中找个舒服的位置,眯着眼睛靠在肩头,玉足从裙下探出,放在萧思衡的手心。

  “官人~~~~”

  练霓裳嗲声嗲气的拐了数个弯,眼看萧思衡面色越来越红,心跳速度越来越快,这才主动问出心中疑惑。

  “衡阳城的事情,妾身有几个问题没想明白,想请官人解释一二。”

  “什么事?”

  “还是官人自己主动说吧!偷偷劫走曲洋的,是不是官人安排……”

  说到此处,练霓裳睁大眼睛。

  “武功高强,来去如风,真气外在表现是阴寒,深得官人的信任,这些全都加起来……是邀月宫主吧!”

  “妾身现在想明白了,官人从头至尾都在演戏,你表现得很淡定,不是因为不想要如来神掌,也不是窥破幕后黑手的算计,而是早就想好对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无论是螳螂还是黄雀,都只是猎物而已!”

  “官人真是好手段啊!”

  “在妾身眼皮底下,和邀月宫主勾勾搭搭,妾身都被你瞒过去了!”

  “啧啧啧~~官人这套本事,颇有大理段氏风范,真是家学渊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