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活 第176章

作者:缺点东西

  李守良点点头。

  说着,两人已经走到了正堂门口。

  两人推门进去。

  就听见一声咳嗽夹杂着中气不足的声音道:“关小子,谁来了?”

  李守良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上手坐着一位面目儒雅的老先生。嗯,怎么说呢,脑门很大。

  关大爷对着那人说道:“我一个后生,来看我。”

  随后对着李守良说道:“这人以前爱蓄一小辫,故有人称韩小辫。你就叫他韩小辫吧。”

  李守良当时就傻眼了。本来准备脱口而出的韩大爷好,硬生生的被憋在了嗓子里说不出来。

  此时李守良才明白刚才关大爷为什么说‘等会我让你叫什么,你就叫什么。’

  李守良在那不知所措,那人中气不足的笑道:“好啊,你,不就是叫了你声关小子吗,不比我小了十多岁,在我眼里可不就是小子吗。你啊。”

  随后对着李守良说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不用听他的,我家里最长,大家抬爱官称韩大爷。你叫我一声韩大爷不吃亏。”

  李守良这才恭恭敬敬的叫了声:“韩大爷,小子李守良。”

  韩大爷道:“守护,良善?”

  李守良老老实实道:“名字的意思已不可考,但家父母取名的时候大概是考虑了这一点吧。”

  韩大爷问道:“没问过?”

  李守良摊了摊手道:“不瞒您说,当我想有此一问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该去哪问了。”

  韩大爷一听也是连连说道:“实在不好意思,年龄大了,这个脑子不灵光了。这都没能想到,希望你不要介意。”

  李守良哪会介意,连说“怎么会,您又不知道情况,况且我早就走出来了。”

  韩大爷明显还想说什么。

  关大爷说道:“好了,守良小子都不介意了,你在这多说这些做什么,平白的继续勾起人家的回忆。”

  韩大爷一拍大脑门道:“极是,极是。”遂不再说这事了。

  关大爷说道:“小子,茶叶在哪你也知道,自己去拿了冲。”

  韩大爷仔细打量了李守良一眼。

  李守良也不客气,去到放茶叶的地方拿茶叶。

  一打开位置,嘿,有两罐茶叶。

  打开以前那个茶叶盒,是熟悉的六安瓜片。

  李守良好奇,又打开了另一个,另一个好像没喝多少,还是满满当当的。

  长得好像针叶啊,这个是不是君山银针?这是李守良后来听说过的为数不多的一种,不到喝茶的年龄,表示真心没理解也不了解茶文化。

  李守良把那个扣上,拿着六安瓜片出去,自顾自的找个杯子,给自己按照关大爷教的方式冲了一杯。

  看着两个大爷都没有说话。

  李守良嬉皮笑脸的对着关大爷道:“关大爷,六安瓜片旁边那个长得像针叶似的茶叶叫什么啊?”

  韩大爷笑道:“喔?姓关的?君山银针,是也不是?怎么还藏私?”

  关大爷面无表情的看了李守良一眼,似乎在责怪他多嘴,抱着茶杯说道:“六安瓜片不比君山银针差在哪。”

  韩大爷道:“是这么说,可是你没都拿出来,让我都品鉴品鉴。”

  关大爷哼道:“你这叫懂茶?两个一块喝能喝出好来?”

  韩大爷摇摇头道:“气你不过,把我弄糊涂了。”

  关大爷道:“你不是气糊涂了,你是看到好东西就好‘拦护’。”

  韩大爷哈哈笑了两声,不说话,抿起了茶水。

  李守良看着关大爷不说话。大着胆子问韩大爷道:“韩大爷,看您是个文化人,关大爷不说。您给我讲讲,这君山银针。真要那么好,晚上走的时候我得装些,我对象他哥哥就喜欢茶,我正愁‘年礼’怎么打呢。”

  韩大爷听了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关大爷斜了李守良一眼,没好气的哼道:“活土匪啊你是。”

第224章 要事

  韩大爷笑了好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偏还身子骨不好,笑声中夹杂着一声一声的咳嗽,咳个不停。

  李守良都害怕他把自己咳过去。

  韩大爷指着关大爷晃了晃,笑道:“以前你是这个性子,现在有一个比你还利害的。我说你怎么找到个小朋友呢。”

  关大爷哼了一声道:“我像他这样吗?我只对那些东西喜欢。”

  韩大爷连道:“对对,他比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还差了点,守良是什么都来者不拒。”

  随后韩大爷朝着李守良道:“爷们,我叫你守良,不介意吧?”

  李守良哪有介意啊,碰上个疑似大佬的人物。

  李守良很从心的说道:“韩大爷,你是长辈,怎么叫都行。”

  韩大爷笑道:“你关大爷不告诉你,我就给你讲讲这君山银针的事儿?”

  李守良点点头,笑道:“那谢谢您。我得赶紧听听,要不要拿回去。”

  韩大爷很是点点头道:“绝对该拿。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又据《HUN省新通志》记载:‘君喇乐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绿过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银盘里一青螺’。

  清代,君山燥樱润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杠辨热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其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名茶。”

  李守良砸吧砸吧嘴,这传统名茶各有各的历史韵味和其特有的故事。说的人满心欢喜,听的人也是回味无穷啊。

  李守良这样一个还没到喜欢喝茶的年纪的人都忍不住为之着迷。同时又为自己没有了解过这些而感到有些遗憾,有种想要读书的冲动。

  韩大爷看李守良似乎沉浸其中,笑道:“守良,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感觉?”

  李守良点点头道:“恨不解其中味。有种想要立刻去读书的冲动。”

  韩大爷哈哈一笑:“喜欢就够了,这书啊,有条件就读,没条件啊就不勉强了。终归不是主流了。”

  关大爷打断了韩大爷的未尽之语说道:“就是个孩子,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想了解就了解,不想了解就不了解。

  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让孩子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韩大爷道:“对,对,是这样的。是我的不是。”

  随后韩大爷跟李守良聊起了家常,韩大爷似乎很想要知道李守良的情况,问的很是详细。

  韩大爷道:“守良,多大了?现在在干什么?读书学习、还是工作了?”

  李守良答道:“今年18了,翻过年去就19了。只念到了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了。家母生病离世。世上再无双亲,就接替母亲的工作,进厂当了一名工人。”

  韩大爷似乎有些惊讶,上下打量了李守良一眼道:“工人?噢、噢。工人好啊。目前工人阶级是主流啊。光荣的很。”

  李守良笑笑没说话,眼下确实是这样的。

  也就没看到韩大爷好奇的目光看向了关大爷。那双眼睛似乎在说着什么。

  关大爷没说话,他和李守良的接触本来就很戏剧,要不是后来调查了一下子,李守良的底细。

  知道李守良这样的,不大可能是。他都要以为是有人接触了他们,惦记上了他们的东西。

  关大爷也没多做解释。就让你韩小辫继续猜,看你急不急。

  随后,关大爷对着李守良说道:“上回给你的书都看完了吗?”

  李守良道:“目前来看是不都看完了,不过有些不求甚解。还有些不解其意。”

  关大爷点点头,这才是对的。不然他就真要有些疑问了。

  随后关大爷开口道:“概说第一段‘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随后抬起头来看着李守良。

  李守良好像明白了,接道:“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

  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浅深,釉胎之粗细,则兼藉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

  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土苴等视,独瓷则甘拜下风,尊为瑰宝,诚以瓷质之美冠绝全球,虽百.

  图仿效,终莫能及,盖得于天地者厚也。夫”钗拿”之名代表国号,释其义则支那瓷之省文也,其

  声铭洋溢,固已久矣。”

  关大爷又道:“说窑篇都说的什么?”

  李守良道:“柴窑、汝窑、官窑、哥瓷、定窑、张泉龙窑、钧窑、平阳窑、耀窑、磁窑、建窑、广窑、元瓷、欧窑、朗窑、窑变、年窑臧窑。”

  。。。

  饮流斋说瓷为瓷器专著。许之衡著。分上下两卷,共十节。成书于二十年代。上卷为概说、说窑、胎釉、彩色、花绘;下卷为款识、瓶罐、杯盘、杂具、疵伪。

  就这一本书,关大爷就把这十节提问了过来,细致又细致。

  这种提问很机械,就是记住就行,但是若不是背的熟练,有些细节反倒扣得很死。

  当关大爷说了句:“还算上心,没有糊弄。”

  李守良深深的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这还是第一本,还有好多本呢。

  可幸的是,关大爷没有往下提问,就到此结束了。

  关大爷说道:“小子,这玩意儿只要是喜欢,读进去了,多读两遍,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不需要背。背的东西过几天就忘了。而理解了,熟悉了,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忘不了。

  下面那些个书,以后再说吧。”

  李守良笑道:“关大爷,我还就前几本书记得牢固,真要到了后面,还真不一定能行,您今天也算是放了我一马。”

  关大爷斜了他一眼道:“这玩意儿终究有对你有用处,学会了,记住了,不吃亏。”

  李守良点头称是,这玩意儿真要到了以后可是能让他在那个‘遍地是真货’的年代发大财。

  现在暂且不表。

  李守良说道:“关大爷,说起来,我还真有件事情请教你。”

  关大爷道:“说吧,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

  李守良嘿嘿一笑道:“哪里,这不是抽出空来了嘛。是这样,我这对象他父亲,最近迷上了文物这块,我是想着,你看看哪里有淘换这些东西的地方,我去想办法给他换一件。当年礼了。”

  关大爷看了他道:“文物?古董?”

  李守良说道:“就是这玩意儿。”

  关大爷道:“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事了?”

  李守良道:“刚开始没把这东西当回事。可上周天去见我对象,对象说的。我心思着不能空手去啊。怎么也得把东西弄一件啊。

  我寻摸了几个地方,您给参谋参谋,看看哪里比较可行,我去试试。”

  李守良道:“我刚开始打听到的是文物商店,可后来听说文化商店只收不卖。当然也不是不卖,是不对我们这些人卖,好像是卖给外国人的。

  另一个是信托商店,信托商店虽说也是国营的,但是应该也有典当文物的。就是不知道价格,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好货。可以一试我感觉。

  最后一个就是鸽子市了,鸽子市上总能找到不少这样的。这就要看眼力了,不过我是想着,现在应该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吧。所以我想着去试一试。

  您看看,这几个地方哪个能成?”

  关大爷听完道:“你说的这么清楚,这是心里已经有答案了,而且指向性,很明确了。还用我给你做什么主意?”

  李守良道:“嘿嘿,我这不是想着,自己的眼力不行吗,能不能请你跟我去看看。买件好东西回来争取。”

  这话一出,李守良自己也觉得不大好意思。

  一直没说话的韩大爷更是大笑道:“关小子,怎么样?这个提议我觉得挺好的。”

  李守良感激的看了一眼韩大爷心道:感谢大佬的神助攻。

  关大爷也是看了李守良的厚脸皮一眼道:“亏你想的出?有什么好东西还能轮得到你,我不就买了额?”

  李守良连道:“给我留一件,剩下的,我都不要,都给你。这总行了吧?这次鸽子市之行。”

  关大爷道:“你倒是大方?还都是我的?可能都买吗?说的好像是你的地方一样。这里面要是有个值钱的,你得后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