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活 第211章

作者:缺点东西

  娄父就和李守良天南海北的聊,五花八门都有。李守良老神自在也不怯场。

  终于,聊了很长时间,娄父心道:这小子还真沉得住气。一点急色和迫切都没有,实在不像是普通人家出身。

  也不怪他这样想,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家庭环境、出身、学识、眼界、见识、以及大场面的气魄方面统统是不够的。

  李守良在他面前这么长时间,一点也不显得慌张,本来就是有所长了。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奇才。很是了不得。心里对于那份出手的东西又添了一些。

  娄父说道:“守良,聊了这么久,真是痛快啊。好久没和你们这些年轻人聊天了,有想法,有朝气,真是厉害。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比,那都得‘让你出一头地’。”

  李守良连道:“娄叔叔真是谦虚了,我也就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转悠转悠,没什么大作为。不像娄叔叔,掌管着这么大的家业。我这辈子都比不上啊。”

  娄父笑着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走到这一步,如履薄冰又给谁说呢。

  娄父转移话题道:“你啊,不要妄自菲薄,且看以后吧。说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上次做饭的报酬给你呢。

  你也不怕我们家跑咯。也不知道主动要。”

  李守良笑道:“娄叔叔,这点钱对您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您还能少了我这点东西。”

  娄父起身招呼着李守良来到书房,调笑道:“守良,你这手艺是没说的,更别说还做了好几个菜系。我实在不知道怎么给你了。

  小娥告诉我,就按四个菜系大师傅的钱结给你,毕竟你做了四个菜系的钱。”

  李守良摆摆手:“娄叔叔,可别,这大师傅的手艺我还没达到。就是比家常菜水平好了一点。还有,人家一份大师傅的钱,那是一整桌席面。我这就是每个菜系几个菜,那能一样吗。

  真要收了这钱,拿着不烫手吗。您看着给吧,怎么着都合适。”

  李守良这话,直接把球给踢回去了。他前世也没这么牛逼的厨艺。现在有了,也是第一次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给大户人家做饭。

  他真的不知道价码,反正你随便开,开的多少钱,回去我打听打听,给的少了,下次我就不来了呗。李守良就是抱着这么一个想法。

  娄父笑着转身去了里面,拿了准备好的东西,临走的时候又加了一张票子进来。拿着出来了。

  笑道:“守良,这些你拿着,也算是谢谢你好手艺。”说着递了过来放在了李守良前面。

  李守良一看,好家伙,真是有好东西:一张手表票、有50元钱。

  手表票就是刚加的,这玩意儿娄父放在家里不过是吃灰,平常都是用来做人情的。现在给李守良,也算是交好,这么年轻手艺就这么好,难保以后不是大师傅,而且凭借现在的厨艺也足以立足了。以后还用的着的。

  李守良接过来也没说什么推辞的话,这东西多少都是娄父给的,再让来让去的,没意思。他性格一直如此,只要是诚心诚意给的,他都来者不拒。

  他都是有来有往,这样朋友不就越交越多了吗。真要多了,就有情后补。

  李守良先是拿起来,然后说道:“谢谢娄叔叔,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再有宴客,娄叔叔要是觉得我的手艺还成,都可以让晓娥姐再找我。

  下次可不用给这么多了,不然我都能靠着娄叔发家了啊。”

  娄父哈哈笑了起来。这小伙子说的话他爱听,办的事也大气。他挺喜欢的,和小娥也差不了两岁,其实正适合。比那个只会耍嘴皮子放电影的女婿好多了。

  无论人才长相工作。哎,当时草率了。这样的人才自己怎么没听说过啊。

  随后两人又来到楼下客厅里聊天,聊了一会儿,李守良主动提出告辞。

  娄父一看快中午了,挽留李守良在这吃饭。李守良刚想说自己得走。

  外面进来一人,正是娄晓娥。

  娄晓娥道:“哈哈,我就知道你还在这呢。”随后给娄父打了个招呼:“爸。”

  娄父笑道:“你啊,怎么都嫁人了,早上还不早起。大茂可不得发脾气。昨天晚上就给人家守良说好,然后早晨人家守良来的时候你不来,非得等着这个点再来。”

  娄晓娥也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不是昨天晚上看书睡得晚了点吗。我本来还不想来的。这不是想着守良在这,我中午还能蹭一顿好吃的,才回来的吗。”

  娄父哈哈一笑对着李守良道:“看看,都给你想好了,我看你今天中午是走不了了。”

  李守良笑了下,看在那张手表票和娄晓娥的面子上,留了下来。

  因为没准备,家里也都是家常菜系,李守良也就做了几个家常菜。

  足够几个人吃的,娄夫人出去参加什么聚会去了,不在家。

  因为想着下午还要去百货大楼找董杉,李守良拒绝了娄父的劝酒,直言自己下午还有点事儿,挺重要的。娄父也没深劝。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李守良提出了告辞。

  骑上自己的自行车直奔百货大楼而去。

第266章 领导的想法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话说于海棠自从第一次广播之后,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了。为了尽快跳过‘实习’这一环节。

  于海棠绞尽脑汁的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文件,修修改改,完善好提交了上去。

  结果等了好几天一直没有得到领导的回复和批示,心里十分苦恼。

  有心想要去问一问,可又想到父亲说的,催领导这事儿千万别干。自己也就忍住了。

  她可没想到,领导也有难处呢。

  孙主任自从看到了这份可操作性极大的稿件,就动了心思。

  起初也只是因为于海棠写的不少,再加上一开始那题目就吸引他的注意——寻找工人同志中的能人。第一篇《红星轧钢厂的天才——李守良》。

  没想到看进去之后,才发现,别说,还真有两把刷子。很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孙主任上了心。先是把这份方案,加以自己的理解和润色。随后就是拿着去找了宣传处处长,和宣传处的处长商量了商量。

  这毕竟是一个新兴的栏目。找到了宣传处的处长,宣传处的处长也不是什么‘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之辈。这个年代上来的,大多是有功的。即使他可能对这份工作不是很了解,但他的资格绝对够。

  并不是过后几年,就像许大茂使钱就能上位。

  宣传处处长可能不是专业对口的,但是干了这么多年的宣传处处长,‘高屋建瓴,熟能生巧’。看完之后也是立即认识到这个新型的栏目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东西。

  不过作为红星轧钢厂的‘喉舌’。这出现一个新的东西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于是他带着孙主任拿着这篇稿子来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先是通报,然后进去。

  宣传处处长先是简单介绍说道:“厂长,孙主任手底下出了个能人,自己想了一个主意出来,这不,我和孙主任都觉得是挺好的一个想法,就把文件带来了。麻烦您看一看。”

  随后示意孙主任把文件递了过去。然后给厂长讲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孙主任先是‘平铺直叙’的讲了讲这个事情的始末。随后又说了说于海棠本人关于这个文件的想法。

  杨厂长听完之后并没有发表什么言论。先是拿起了这份文件,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约莫有个十来分钟,杨厂长放下了手中的稿子。闭目养神起来。

  宣传处处长和孙主任自然是不敢说一句话,傻子也知道领导不是睡觉而是思考呢。谁敢上去打断领导的思路。

  其实杨厂长心里确实是在想这个事儿。

  首先孙主任手底下出了个‘能人’,这话是不错。虽然刚进厂,但是从这份文件就可以看出来,很有想法,也很敢写,重点是敢于付诸实践。

  其次就是这个新栏目以及新想法的必要性了?到底有没有可行性呢。这是有的。但是绝对不是必要的,一定实施的。

  现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所有人抱着的想法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还有就是目前的整体国家环境要考虑的是一个稳定。对,就是稳定。

  这个新栏目一旦被轧钢厂采用并发表,是有可能在冶金系统里,引起大家的争相摹仿和学习的。

  这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影响,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得轧钢厂来承担。

  zz正确不是一句空话,还要考虑其稳定性,作为一个老D员,又是一厂大员,他考虑的要更多。

  最后就是这第一篇文章:《红星轧钢厂的天才——李守良》。带给他了不少的不满。

  李守良这个孩子他是一直关注的。从他刚冒头他就得关注了。毕竟这么能打,要不是因为是自己厂的子弟兵,他都得考虑要不要想办法把他

  从厂里撵出去了。这就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啊。

  随后就是拜了1车间8级工易忠海为师,结果那技术就和他师父一样,窜天而起。这两年多快三年的时间,先后两次先进,入Djiji分子。一个个荣誉加身。妥妥的8级工苗子吗。

  他也是有些想法的。假使这文件真要实行,那个写这份文件的于。。于海棠。即使不是这个栏目的主要负责人,但也必然要给一个编辑的身份在里面。毕竟这个思路是这人想出来的,没有人比创始人更理解这个思路。

  但是这第一篇写李守良是不对的,确切的说这个栏目不应该写这个孩子。太年轻了。还放在这个栏目的第一篇。这不行。

  杨厂长心里想了又想,只确定了一点,睁开眼睛,说道:“这样,刘处长,在咱们厂领导会议上,你提一个思路上来。还有,让写这个文件的那个于海棠,把第一篇换一下,换一篇文章上来。

  这个李守良的事儿,就不要写了。也不要解释这么多。”

  最后这句话一是说给两人听的,也是孙主任回去要这么办的——不用给于海棠解释这么多,但是得把第一篇文章给换了。

  孙主任现在心里就一句话:李守良,‘简在厂长心啊。’都不是傻子。李守良这人是谁,厂里最年轻的6级工,没有之一。也是厂里最快晋级6级工的人。活了这么大,好歹是冶金系统里的。在别的厂也没听说过有这么快升级的。

  只不过是孙主任和李守良从来没什么交集,对不上脸罢了。这次杨厂长突然释放了一个这么重要的信号。孙主任现在心里的想法就是一个:想办法结交结交李守良。

  面上孙主任立即说道:“厂长,您放心吧,我回去之后,一定尽快让于海棠再提一篇文章上来。”

  杨厂长点点头道:“这样,刘处长提会议之前就写出来,实在不行加加班吗。告诉她,一旦试行,她不是才刚入厂吗。对于有能力的人,咱们厂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明白了吧?”

  这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是杨厂长明确告诉于海棠:办好了,领会到这个意思,就能在这个项目大放异彩,就能转正。

  孙主任也是个人精。立即表示一定督促落实领导的意见。一切显得很和睦,也没什么争吵冲突。

  回到办公室的孙主任叫来了于海棠。

  这让一直苦苦等待的于海棠十分欣喜,毕竟,如果再等几天,于海棠就已经放弃了,这么长时间,谁等的了呢。

  尤其是听完孙主任的描述,于海棠先是一喜,随后还没经历过这么多事儿的她问道:“主任,咱们第一篇文章为什么不用李守良呢?”

  孙主任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先问道:“你这个主题啊,不论是谁都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不论是谁都贴合主题。那你为什么第一篇选择李守良呢?”

  于海棠心里吐槽道:我能告诉你我是因为咱们厂工人给我讲李守良太多了对他最熟悉才写的这个吗。

  面上却说道:“主任,我选择李守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李守良是咱们厂进步最快的工人同志。这不说后无来者,但一定前无古人了。

  二是咱们没搞清楚李守良现在的状况。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有实力,有争议。这是咱们这一组的卖点啊。您想想是不是这样。”

  孙主任满意的点点头,道:“这样,你去找个人,不管是谁,尽快把自己的资料整理好。然后。。。”

  ——

第267章 风声

  “哎,哎,听说了吗?”路人甲说道。

  “什么事啊?什么事?我又错过了什么?”路人乙赶忙停下手里的活忙道。

  路人甲说道:“没有,就是我听说咱们新来的厂花要下基层来参观学习了。听说这次要待的时间不短呢。你说我是不是有机会啊。”

  路人乙看了一眼回道:“你也不用着急。看你长得你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的。看来只有我有这个机会了。”

  路人甲看了一眼笑骂道:“你去了不也是干着急。有什么用。”两人就要斗嘴,结果被正主给吸引住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来了,来了。

  众人都赶紧停下了自己手里的活,这么长时间了就没见过厂花,虽然也是因为厂花是广播站的人,平时没什么下车间的必要性。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听说过‘厂花’的艳名,而没有真实见过。

  毕竟敢于去广播站找厂花聊天的‘真男人’还是在少数。

  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人进来。失望的大家伙对刚才传话的那人投去失望的目光,且对他‘口诛笔伐’。

  传信的那人也是有些无奈,这自己明明看到厂花往自己车间来了,怎么会没进来呢。

  查安平在李守良耳朵边碎碎念道:“真是白高兴一场了,结果啥也没等到。传话的那小子真不怕挨揍啊。”

  李守良笑道:“等着吧,他应该是不敢放空头炮的,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吐沫就能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厂里传的说厂花要下基层参观学习的事儿。

  应该是真的,估计要么是厂花去了隔壁车间,要么就是进了主任办公室了。要有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会儿就来了。”

  。。。

  “主任,情况就是这样的。您看,咱们这边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于海棠笑道。

  车间主任先是沉吟了一会儿,没说话。不过手里却一直拿着于海棠带来的文件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

  心很大,这是主任对于海棠的评价。

  很有可操作性,这是一个老车间人对于海棠这份文件的认知。在车间里干了这么多年,他太知道这个车间里有过多少的无奈了。有多少能说的事情都消失在车间里了。

  再加上于海棠干拿着这份文件来找他,不用说一定是给上级领导看过了,并且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才会同意她来的。

  不然一个‘厂花’来到一个血气方刚的车间里,这个车间还用干活吗。不都盯着厂花去了吗。

  只不过对于于海棠这份文件中关于李守良的部份,让他不是很满意。他干了这么多年,理解了一个道理,就是你可以出挑,但是不能太出挑。

  要学会和光同尘、要有大局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最不难懂。且根据他的理解,厂长如果看到这份文件,应该也是不会同意的啊。

  主任指着最后这份关于李守良的文件说道:“这份文件,这篇文章,咱们领导看过了吗?有没有什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