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秦霸途 第392章

作者:颜夫子

嬴政脚步一顿,看着里面的老者,反倒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对着一旁的小太监问道:“他在这里跪了多久?”

“回陛下,他进来之后,便已经在那里跪着了。”小太监低着头,压着声音回答道。

嬴政看着里面的老者,神情又是变了变。

“踏!踏!踏!”

大殿之中,响起了两道脚步声,嬴政一边向着大殿之上走去,一边对着一旁的赵高说道:“去拿个坐垫来。”

“喏。”赵高弯着腰,向着一旁走去。

“平身吧。”嬴政坐下,看着依旧低着头跪拜着的老者说道。

“谢陛下!”

老者虽然头发白了,但是,听声音,却是依旧雄健有力。哪怕跪了许久,但是站起身来的时候,也并未曾有任何异状。

以嬴政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个默默无闻的老者,起码有着先天的修为。

“你便是原本齐郡郡尉乐怀?”

“正是微臣。”乐怀再度弯腰行礼,说道。

嬴政微微沉默,看着乐怀不知在想着什么。

“郡守大人,请。”

恰巧这时,赵高拿着一块厚厚的坐垫走来,微微弯着腰,将手中的坐垫,递给了乐怀。

“多谢公公。”乐怀依旧不卑不亢地接过坐垫,道谢道。恭谦的态度,既没有献媚之色,却又令人不失好感。

按理说,有着先天的实力,更是世家大族之后,同时说话又极容易惹人好感。如此人物,怎会一直默默无闻呢?

“陈道治下无方,朕革了他的职。但是,齐郡乃是关东重郡,尤其是朕这次要在泰山封禅告天。诸事繁多,朕希望,你能尽快调度处理完一应事物。”

坐下来的乐怀一直低着头,可当嬴政说到泰山封禅之时,却是微微抬起了头。

“陛下,封禅之事,不知由何人主持。臣,也好及时与其调度。”

嬴政点点头,似乎对乐怀的提议极为赞同。

“御史大夫,冯劫。”

“臣明白了。”

大殿之中再度陷入了寂静,嬴政与乐怀,似乎都在等着对方先行发话。

陌生人之间,互相沉默,会使得双方产生一股莫名的压力。而嬴政为君,乐怀为臣。君臣之间,在这种情况之下,臣子往往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但是来自对陌生人的不了解,真是因为身份之上的巨大差距。

可是,嬴政默默注视了乐怀许久,却依旧没有看出乐怀有丝毫异样。

嘴唇,喉咙,手指,甚至呼吸,任何能够反映人心理状态的地方,都与之前如出一辙,没有任何改变。

“封禅之事,需要尽快落实。朕只给你们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再次期间,任何事,都可与冯劫商量。”

最终,嬴政还是开了口。对于眼前的这个名为乐怀的老者,嬴政此刻充满了兴趣。

“喏。”乐怀依旧是那般淡定的模样,轻声回应道。

“退下吧。”

“喏。”

待到乐怀离开大殿,嬴政便转过头来,对着赵高说道:“让无情通知章邯,朕要此人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信息。还有其家族,任何人都不许漏过。”

方才乐怀的一举一动,同样被赵高看在眼里。以赵高的眼力,自然也看出了乐怀那不一般的举动,自然也是起了一番心思。

“喏。”赵高神色不懂地应声道。

……

乐府之前,原本无人问津的大门,此刻却是满是车马,宛如是最为繁华的街道一般。

乐怀新任齐郡郡守,更是嬴政亲自任命的。

尤其是现在整个帝国的中心都在那行宫之中,仰仗着嬴政的权柄,乐怀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步登天。

不论何等朝代时局,趋炎附势的人,总是不会少。

“老,老爷,您回来了。”

略显朴素的大门口,侍奉了乐怀几十年的老家宰看着这门庭若市盛况,显然也是极为高兴。甚至,连说话,都不怎利索了。

乐怀点了点头,环视了一圈将门口堵得死死的马车,神情却是依旧淡然无比。

马车,大多装着一些贵重之物。而带着这些礼物来的,也并非是那些贵胄,而是贵胄之家的家宰。

对此,乐怀也没有意外。齐郡已经为陈氏为首十几年,贸然之间,即便陈道倒了,陈家的势力依旧不可小嘘。

那些其他的贵胄之家,也不敢顶着触怒陈道的风险,亲自登门。而这种方式,即不至于得罪死陈家,也不至于在乐怀面前失了礼数。

“将这些礼都收下吧……”乐怀挥了挥手,对着家宰说道。

而那些负责送礼的家宰在听到乐怀的话之后,纷纷露出了喜悦的神色。等候了这么半天,总算是没有白等。

可是,乐氏的家宰却是苦起了脸。看着满街的财货,露出了一丝不舍的神色。

“快去。”乐怀皱着眉,再度催促道。

“唯!”

满街的财货,在乐氏家宰的主持下,很快便被一一运进了府。而其他的那些家宰们,也是乐呵呵地离开了。

可是,那府邸之中,那遍地的珍贵财物,堆积起来,却是有些凌乱。似乎,这些并不如想象之中的那般珍贵。

“老爷,您高升了,这些就留下吧。”家宰一脸苦涩地说道。

“还照着往常的做,将这些财货分派到临淄外的穷苦百姓手中。”乐怀冷冷地说道。

“哎,遵命!”

老家宰叹了口气,弓着腰,将刚刚搬进府的财货,再度装车,准备明日运往城外。

当家方知油盐贵,乐氏族人在齐郡,担当要职的不少,可是,身为家主的乐怀,却是永远过着清贫的日子。

官场之上,似乎也是素来不争不抢,总是默默无闻。也导致,乐氏看起来是齐郡第二大族,但是比起如今陈氏的风光却是不知差了多少。

上一篇:调教大隋

下一篇:大唐贞观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