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贪狼星 第333章

作者:三悔人生

权力、金钱,甚至是其他所有的一切,他都唾手可得。

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就是那个出生在罗马的人,而且哪怕是在罗马中,他也是绝对顶级的存在。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超高的出发点,代表着他要背负的东西也就更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开开心心的玩儿个几年,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然后上私塾,读书,考取功名,出仕为官,然后周而复始。

对于底层人来说,开开心心的玩儿个六七年,然后开始帮着家里人在地里干活儿,然后娶妻、绳子,周而复始。

但对于朱祈铭来说,这些都没有。

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是底层人还是普通人,最起码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他在最早四岁,最迟也就五岁,就得开始学习。

对于别人来说,不成功可能还会有退路,或是下海经商,或是归乡种田,但对于朱祈铭来说,退路这种东西从他一出生开始就是不存在的。

他必须要比别人都要努力,也必须比别人都要出色,不然在这个权力旋涡的最中心,无论是不够努力还是不够出色,他都会粉身碎骨。

所以,他的童年是学习,少年是学习,青年还是学习,甚至要一直学习到老。

文化要学习,武略要学习,人心也要学习,还要学习所谓的帝王之术。

别的人可以选择偏安一隅,选择做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是他不行,他或许可以不是那个最出色的,但一定要是最出色的群体中的一员。

所以,天生起点高,或许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早就想好了。”对于自己父亲的问题,朱瞻壑给出了答案,这是他在得知胡善淑怀孕的那一刻就在准备的。

“这次,瞻坦要去清扫贪官,我让周新陪着他一起去了。”

“周新这个人,刚正不阿,但刚则易折,他不适合成为一个重要的官员,最适合他的地方其实还是基层,是县令之类的小官。”

“但是以他的学识、他的性格,做一个小官却又太过浪费,所以我打算在瞻坦回来之后,就让他成为祁铭的老师。”

“对于祁铭,我想先让他学习那些孩子应该学习的,让他先学习这个世界上的好,让他知道一个好人是什么样子的。”

“等到七八岁了,就让陈循做他的老师。”

“陈循这个人比较偏激,但却也正合适,他能够让祁铭知道这个人世间的险恶,让他知道识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等到那个时候,我要处理的事情也都处理个差不多了,基本上可以做到常年呆在京中,不需要像现在一样到处乱跑了。”

“等到那个时候,就由我亲自教他。”

“真是难得。”听了儿子的计划,朱高煦有些感慨。

“我原本以为,你会想让祁铭成为你这样的人,但没想到,你竟然先让周新做他的老师。”

“我?别闹了。”朱瞻壑先是很不敢相信地指了指自己,然后自嘲地摇头笑笑。

“我算是个异类,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我和别人的区别在于,我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人心的险恶,所以我不用经历这个阶段,但是祁铭不行,他得学习。”

“所以,他得先学习好,要知道人们所谓道德上的好人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教他认清人心的险恶,这样才能让他在人心上尽量少吃亏。”

“嗯……”朱高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感慨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你说得对,也幸亏你成熟得早,不然的话啊,怕是……”

“得了吧您呐……”朱瞻壑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教孩子这件事儿,您没啥发言权,您看看我小时候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除了随着堂兄他们一起在宫中的大学堂学习之外,您有额外教过我什么吗?”

“别说那些勾心斗角的本事了,可以说您不擅长所以不教,但是您不是武将的领军人物吗?战阵上的冲杀和调兵遣将您也没有教导我啊?”

“你这是什么话!?”朱高煦闻言顿时急了。

“那是我不教你吗?你看看你小时候的那个样子,比你爹我都皮,天天乱跑,要不是你爷爷管得严,怕是你连大学堂都敢不去!”

“还我教你?我教你你学吗?”

……

仁寿宫的院子里,吴王妃抱着朱祈铭,朱高煦和朱瞻壑父子俩则是在那里斗嘴,在后面的房间里,胡善淑正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的景象。

一派和谐。

但反观欧洲,就不是这样的场景了。

……

神圣罗马帝国,亚琛。

“这个,你拿着。”西吉斯蒙德将一枚令牌递到了自己的女婿手中。

“如果你不想让伊丽莎白和她腹中的孩子遭到什么意外,就先让她们离开,除非你能够平定所有的不安定因素,不然的话最好是不要让她们回来。”

“今年秋天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再加上虎视眈眈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是危在旦夕了。”

“哈布斯堡王朝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最后的时刻,他们是肯定会有动作的。”

“我已经联系好了阿拉贡的约兰达,她会接纳伊丽莎白,给伊丽莎白一个容身之地。”

“阿拉贡的约兰达吗?”阿尔布雷希特一脸诧异地看着自己的老丈人,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不是和明军联合了吗?真的会真心接纳伊丽莎白吗?”

“放心吧。”闻言,西吉斯蒙德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容。

“这个女人的野心是很大的,她之所以和明军联合,是因为她想要借助明军的力量吞并法兰西王国,所以在神圣罗马帝国难以为继的时候,也就是她开始针对明军的时候了。”

“因为她肯定不会坐视明军拿走所有的战果而置之不理的。”

“那……”阿尔布雷希特的眼中有些怀疑。

“她真的能够做到对抗,甚至是击败明军吗?”

闻言,西吉斯蒙德也沉默了。

其实他也知道,如果神圣罗马帝国都无法抗衡明军,处在百年战争之中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也无法抗衡,而阿拉贡王国虽然比这两个国家的情况都要好一些,但也是有限。

毕竟,国土面积才是一切的基础,有了国土面积才有粮食,才有人口,才有实力。

阿拉贡王国的最终结果……怕是和神圣罗马帝国没什么区别。

“目前为止,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西吉斯蒙德长叹一声,很是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女婿。

“阿拉贡王国不一定能够击败明军,但是我们都知道,就算是不能,他们也绝对是最后一个倒下的。”

“所以,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了。”

第四百八十章 :被遗忘的勋臣

仁寿宫。

朱瞻壑的书房再次成为了禁地一样的存在。

基本上从永乐八年,也就是随太宗皇帝北征回来之后,不管朱瞻壑在哪儿,应天府、香州府亦或者是欧洲,他的书房都是属于禁地,而且还是最顶级的那种。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朱瞻壑的书房都是有人把守的,没有朱瞻壑的允许或者是手令,擅入者的下场就只有一个。

后来,像应天府和香州府这些地方,因为朱瞻壑长期不在的缘故,重要的奏折和公文都被带走了,自然也就不再重要了。

不过这顺天府的书房,朱瞻壑回来还不到一个月,就再次成为了禁地,可想而知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朱瞻壑处理了多少的事情。

而这些,仅仅只是个开始,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

“世子殿下,这是不是有些……”李彬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仍旧能够看得出惶恐和不安的情绪。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他双手捧着的那道圣旨。

也就是朱瞻壑之前去找太皇太后张氏盖章的,任命李彬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那道圣旨。

年过花甲,坐上了这可以说是天下武将都梦寐以求的位置,李彬没有多少高兴的情绪,反而全都是沉重和惶恐。

因为他知道,他其实没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而这道圣旨之所以能够出现在他的手里,完全是仰赖朱瞻壑对他的信任。

如果不是朱瞻壑的话,张辅不死,没人能坐得上这个位置。

“怎么,没有信心?”看着李彬那惶恐的样子,朱瞻壑笑道。

“放心吧,中原现在还是安定的,也就只有一个东察合台汗国蠢蠢欲动,其他人还是老实的。”

李彬闻言语塞。

他担心的不是这个,他哪里不知道如今的中原有多么安定?

鞑靼被灭、兀良哈三卫被灭,倭国被灭,瓦剌被赶到斡难河以北,朝鲜臣服,就剩下一个东察合台汗国了,他这个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怕是有史以来最安逸的了。

再说了,他还巴不得有仗打呢,看着欧洲那边送回来的战利品,试问大明哪个武将不眼红?

也就张辅这种已经躺平了,想要个好名声安享晚年的人才不眼红。

所以,他从来都不担心自己的能力,他担心的是人们的闲言碎语。

虽然朱瞻壑的光环实在是太强大了,但朱瞻壑毕竟姓朱,甚至人们在心中俨然已经将朱瞻壑当做“君”来看待了。

除了朱瞻壑之外,这些年也就钱勇三人的战功最为辉煌了,但钱勇三人无官无爵,只属于朱瞻壑,不属于大明。

所以,这大明第一武将的位置,人们还是默认为是张辅。

如今,自己这个没打过多少仗的人,只是凭着从当年的汉王拥趸到如今的吴王死忠的身份就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李彬不用想都知道,外面会传出怎样的闲言碎语。

“行了,不用担心。”看着李彬那沉默的样子,朱瞻壑有些不满,但还是开口安慰。

在朱瞻壑看来,像李彬这么杞人忧天可不行,但试问这天地下又有几个人能看得开呢?

无非就是旁观者清罢了。

“李彬,你记住。”朱瞻壑看着李彬,语气变得很是严肃。

“做对了选择,也是一种本事。”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在做各种选择,无论什么事情都逃不开选择,而你当初选择对了,他张辅选择错了,这就是结果。”

“至于别人的闲言碎语,如果能做到,你可以完全不必在意,如果做不到完全无视他们,那你就加倍努力,用实力让这些闲言碎语消失。”

“相比之下,你在这里自怨自艾杞人忧天,实际上是最差的选择。”

“是!”李彬猛然惊醒,低头领命,同时双手也紧紧地握住了那道圣旨。

其实,李彬的能力并不差,或许不如张辅这个堪称是定海神针级别的老将领,但相较于年轻一代,他其实并不差。

毕竟,年纪在这摆着,李彬再怎么也是年过花甲的人了,总不至于比不过几个小年轻。

“好了,你先退下吧,把那四个人给叫进来。”

见李彬也醒悟过来了,朱瞻壑也就摆摆手示意他退下,毕竟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更何况,这些其实并不是他的分内之事,如今的朱瞻壑,要找的是才能出众的将领,而不是去培养一个才能出众的将领。

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随着李彬退出书房将朱瞻壑的命令传达给门外的四人,吴克忠等人也低着头来到了朱瞻壑的面前。

“臣等拜见世子殿下!”×4。

“免礼。”朱瞻壑摆了摆手,示意四人起来,自己则是靠在了椅背上,审视着下面的四个人。

吴管者、吴克忠、吴克勤、薛绶,这四人都是大明武将,而且还都是这两年备受冷落的武将。

除此之外,他们四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汉人。

吴管者、吴克忠、吴克勤是亲兄弟,他们都是随着父亲吴允诚归降大明的。

吴家一家子原本不姓吴,吴允诚原名把都帖木儿,是鞑靼人,洪武二十三年拖家带口的投诚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安排他驻守凉州,此后十余年间恪尽职守,未曾犯过任何错误。

后来太祖高皇帝驾崩,惠文帝继位,因为其忙于削藩,吴允诚一家继续驻守凉州,直到永乐三年,太宗皇帝完全平定内乱后,吴允诚一家再次进京,拜见太宗皇帝。

就是在那个时候,太宗皇帝赐姓吴,并为其起名为吴允诚。

吴家一家四人全都是武将,而且全都是有战功的武将,更是一门双爵。

吴家一家都参与过大明的重要军事行动,而且还是多次,从驻守到巡边,再到招降、北征、平叛,都有他们一家人的影子,并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洪武朝归降,镇守凉州,并招降周围少数民族多个。

永乐朝随太宗皇帝北征,归来后继续驻守凉州,凉州卫、永昌卫将领起兵反明,吴管者与其母被困虎穴,可饶是如此,吴家仍旧是顶住压力,在朝廷援军未到之前顺利平叛。

这些经历,让吴允诚得封恭顺伯,其二子吴管者因为在平叛中深入虎穴,也得封广义伯。

然而,这样的武将世家,在洪熙朝后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因为在当年北征时,这吴家人一父三子全都是三千营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