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贪狼星 第365章

作者:三悔人生

“说十之八九都有些轻了……”

……

陈循一个趔趄。

说实话,他知道事情很严重,大概也猜到了会有多严重,甚至正统皇帝主政下的朝廷官员全都存在贪腐问题他都不意外。

但是,准备是准备,当亲耳听到夏瑄这么说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被惊到了。

“咱们的人还得多久才能到?”事情已经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法子解决,光是震惊是没用的。

“最少还得一个多月吧。”夏瑄给出了一个期限。

陈循所说的“咱们的人”,其实指的是香州府的人,这次吴王一脉重掌顺天,那就不仅限于顺天了,他们会将整个大明,包括皇位也都掌握在手中。

但是官员的替换却并非是小事,虽然香州府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培养人才这方面从未间断过,也做出了不少成绩,但这不是小事儿。

官员的替换是需要交接的,而香州府作为吴王一脉,甚至朱瞻壑也常住于香州府,统管的可不只是香州府这一个地方。

包括香州府在内,还有南州府、帖木儿帝国旧土和整个欧洲,这些地方的事情虽然会在当地简单处理,但最终还是会被送到香州府。

这也就代表着,香州府那边的六部其实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各种事情的复杂程度甚至远超顺天府。

而且,就算是香州府的人今天就能到,那也不是能立刻上手的。

就说户部吧,夏瑄可是随着朱瞻壑一起来的,这都已经快两个月了,户部的事情仍旧未能全部掌控,因为这里面实在是太麻烦了。

陈循所掌管的吏部也是一样,因为是掌管天下官员的部门,所以也并不简单,除此之外刑部可能会有很多冤假错案、工部可能会有很多贪墨朝廷款项。

可能也就继续沿用于谦的兵部和眼下事情较少的礼部会比较好处理一些。

“皇太后到!”

就在吏部里面已经忙得起飞的时候,太监那特有的声线响起,让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臣等,恭迎皇太后……”

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但陈循还是带着人迎接孙若微的到来。

“陈尚书,本宫此次前来是要发一道旨意。”

孙若微走进吏部,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直接单刀直入地说道。

“敢问皇太后,是太后懿旨吗?”陈循低着头,但声音却是铿锵有力,不被不吭。

仅此一句话,整个吏部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旨意,这两个字可是能够延伸出来很多东西的。

比如,皇帝的圣旨是旨意,皇太后的懿旨也是旨意,但同是旨意,意义却天差地别。

如果朱祁镇还活着,并且就在京中,孙若微带着皇帝印玺过来说要发圣旨,那是皇太后辅佐幼主,说难听点儿的话就是垂帘听政。

那样的话估计无人不从,就算是陈循,顶多也是掂量掂量后低头。

毕竟,他只是臣,就算是想要阻止,那也得通过朱瞻壑,他本人是没有那个权力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

孙若微虽然是皇太后,但朱祁镇这个当朝的皇帝驾崩了,孙若微就没了理由,如果朱祁镇有后那也就罢了,但问题是朱祁镇没有。

按照大明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皇太后就算是皇帝的母亲,照样不行。

也就是说,陈循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询问孙若微是不是要发太后懿旨,但实际上却是在告诉孙若微,今时不同往日了,有些事情你曾经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但是现在不行了。

而且,估计孙若微也是受了挫之后才来到吏部的,因为按照流程的话,下旨要找的可不是吏部,而是礼部。

很明显,孙若微应该是先去的礼部,但在朱瞻壑这次进京之后,礼部就被曾经的礼部尚书胡濙给接手了。

胡濙是谁?那可是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老臣了,而且这次入京,朱瞻壑是尽可能的削掉了无关人等。

也就是说,除了将士和官员,没有什么闲杂人等。

本就是吴王一脉的人,又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家里人还在香州府,若非要给皇太后这三个字留点儿面子的话,他也就不会给孙若微吃软钉子,将事情推诿到吏部来了。

直到这时,孙若微才发现,如今的她已经不是曾经的她了。

没有了儿子,哪怕是在这顺天府,甚至是在皇宫中,都是寸步难行的。

第五百三十二章 :阳谋!又见阳谋!

人性。

其实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东西,有些时候这个东西的上限能够高到鲜少有人能够触摸得到,但有些时候,它又能低到超出人们的认知。

似乎,孙若微一直以来就没什么人性。

从她进入应天府的皇宫,成为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宣德皇帝的太孙妃人选时,她的身上就带着浓浓的利益的味道。

因为孙若微的进宫,其实是彭城伯夫人的推荐,而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那就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后来,趁着胡善祥没有子嗣,孙若微一跃而上,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甚至,直到现在,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死后,她的第一反应也不是难过,而是想要再给朱瞻壑垫一个绊脚石。

不过,母亲终究是母亲,或许孙若微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仍旧有着母性的存在。

被陈循用一句“皇太后懿旨”给敲醒之后,孙若微浑浑噩噩地回到了养心殿。

看着周遭这熟悉的养心殿,明明是自己的住处,而且已经住了十几年了,但孙若微却突如其来一种陌生的感觉。

自己的儿子……没了。

直到这会儿,孙若微才彻底地反应了过来。

……

原本平静的养心殿中传出了一阵阵破碎的声音,站在门口的内侍和宫女全都低着头,没有一人敢探头探脑。

上次皇太后如此的打砸东西,还是在收到吴王世子北上消息的时候,这次……

没有人愿意触这个霉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触,可能就是身死的下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破碎的声音戛然而止,养心殿内,孙若微环视着周围的一片狼藉,无力地跌坐在地。

……

东胜城。

在洪武和永乐年间,这里曾经是大明的防守重镇,每年被调来调离这里的将士不计其数,洪武和永乐共计六十余年间,大明在这里花费的军费和粮草也是不计其数。

原因就只有一个:东胜城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

黄河,中原大地的母亲河之一,在封建时代,黄河曾经孕育了一颗明珠,被历朝历代所重视且争抢。

河套。

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这里的套,指的就是河套。

河套的位置就是在黄河几字形地区的上面,而东胜城就坐落在这个几字形横折弯钩的折上。

不过,这个曾经的战略重镇,此刻却稍显荒凉。

永乐年间,大明全面压制草原,覆灭鞑靼、兀良哈,将瓦剌赶到斡难河以北的地区,所以东胜城这个战略重镇就没有了洪武年间的重要意义。

不过即便如此,永乐年间对东胜城仍旧极为重视,因为太宗皇帝朱棣明白,草原是大明无法全部掌控的,就算是掌控了,其掌控程度也绝对不如中原。

所以,当时对东胜城的建设和驻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永乐朝之后,不过一年的洪熙朝太短,没有对东胜城做出改变,后来的宣德一朝时间也不长,对东胜城亦是如此。

东胜城之所以变得如此荒凉,还是在正统朝。

也就是……吴王一脉撤出顺天之后的事情。

朱瞻壑看着面前的各种奏折、密信和情报,紧皱的眉头没有半刻松弛。

东胜城荒废的时间有些久了,他这次出来所带的将领又没有在这附近驻扎过的,所以朱瞻壑很多事情都是亲自下令的。

其实他也不是特别懂,因为在他的经历中,他从未来过河套这边,但总是得有人站出来领导所有人的。

“报!”

在出征的时候,传令兵的声音几乎就相当于是战争的号角,代表着战争即将开始。

而这次的战争有多重要,所有出征的人都知道。

所以,短短的一个字,却让所有人心中一颤。

“说!”朱瞻壑埋首于书案,头也不抬地说道。

“启禀世子殿下!我军斥候于三日前在旺吉河发现敌军踪迹!”

“追上去了吗!?”朱瞻壑猛地抬起头,严肃的语气中带着冰冷,让人不自觉地发颤。

“回世子殿下!姜镇西已经率领世子护卫追上去了!”

“知道了。”朱瞻壑这才松了一口气。

姜镇西,朱瞻壑第一批世子护卫中百户姜景天之子。

姜景天不算是很出色,跟随朱瞻壑征战半生,但却只在世子护卫中混到了百户的高度,再难更进一步。

一切只因为姜景天这个人智谋有余,但却勇武不足。

在朱瞻壑曾经远征欧洲的时候,在最开始只是占据了君士坦丁堡周围时,朱瞻壑曾经派人对巴尔干半岛发起突袭。

当时是世子护卫的各个百户、千户等带领少量的世子护卫、大量的阿三,对敌腹进行点对点的毁灭性打击。

当时的姜景天就是,做不了决定,还是等千户刘青文的到来才确定屠城和焚城的决定。

但是姜镇西不同,这个人有他爹的智谋,也有他爹所没有的勇武。

要知道,朱瞻壑可是将他当做自己儿子的左右手来培养的。

当然了,只是培养,最终他能不能成为朱祁铭的左右手,那也是不一定的事情。

不过在眼下,有姜镇西带队追击瓦剌,朱瞻壑是放心的。

“朱平。”

不知过了多久,朱瞻壑再次从奏折和密信成堆的书案中抬起头。

“小人在!”

“传令下去,今夜休整,明日大军开拔,过小黄河,进赛音达山!”

“另外,这里有一封密信你派人送去顺天,交到陈循的手上!”

“是!”朱平双手接过密信,缓缓地退了出去。

……

看着朱平离开,朱瞻壑缓缓地松了一口气。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朱凌甘心赴死,为他扫清了登临皇位的最大障碍,甚至还开辟出了一条相对平坦的大道。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瓦剌这件事给处理好。

朝野之间的声音对于他,对于吴王一脉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将瓦剌一事也给处理的干净漂亮,那朱瞻壑登临皇位就不再会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和他的爷爷太宗皇帝朱棣不同,如果处理好瓦剌一事,那朱瞻壑的登基,将会是百官俯首,万民庆贺。

……

和林。

这里已经是草原的腹地了,哪怕是永乐年间覆灭鞑靼之后,大明也没能覆盖这里,因为这里已经和忽兰忽失温在同一纬度了。

甚至在后世,这里也不是种花家的版图,不过后世有很多人都对这里很是熟悉,只因为在这和林的西南方,有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的地方。

杭爱山。

杭爱山下,姜镇西看着远处的烟尘,捏着缰绳的手青筋毕露。

……

“来者何人!”

随着烟尘的逼近,一道喊声也随之而来。

姜镇西眉头一皱,原本略有紧张的他瞬间平静了下来,缓缓地偏了偏头。

一个细微的动作,让姜镇西身后的世子护卫瞬间张弓搭箭,一轮齐射就此开始。

不远处冲过来的瓦剌士兵瞬间手忙脚乱,原本有两千余人的骑兵,但却在世子护卫的一轮齐射中瞬间乱了阵脚,甚至有不少人跌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