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凶猛 第8章

作者:堵上西楼

  主要也是为了自己舒服,他需要香皂洗澡,需要好一点的牙刷漱口,上厕所时需要纸……那个棍子擦屁股,这特么太难受了。

  当然他后来用了纸,哪怕春秀一脸肉痛。

  张策离开,董书兰收回了落在傅小官身上的视线,这个少年愈发让她看不明白。

  “什么都没有你就这么决定了?”

  董书兰以为,做任何事都应该谋定而后动,傅小官这又是买地又是找匠人又是规划……是不是太草率了?

  地主家有钱也不该这样用的吧,万一造不出来,这些钱岂不是打了水漂?

  “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两天我反复的思考过,材料是有的,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等前期的事情处理好,也就差不多成熟了。”

  “你弄十亩稻田是干啥?”

  “这个就真的是实验了,我心里可没底。这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验证,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这一亩稻田的产量估计能够翻倍。”

  翻倍?

  董书兰一惊,江北一带,如果年份好,稻谷亩产基本在二石出头,也就是两三百斤,如果翻倍……

  董书兰是不太相信的,因为千年以降,稻谷的产量才艰难的提高了亩产二石。如果傅小官能够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令稻谷翻倍,这绝对是泼天大功!

  万民得以饱腹,前线将士得以保障,国家之粮库得以充盈……这是惠及天下之事!

  “此事,有几分把握?”董书兰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个不敢说,实验的东西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去做了,方向没有错的情况下,迟早都能成功。”

  “若有一天成功了,还请傅公子告知于我。”

  “这个自然。”

  轻描淡写的一席话,令董书兰再次对傅小官刮目相看。

  这是一种稳重,董书兰在京城见过许多的公子少爷,如此这般年纪能够如此沉稳的屈指可数。

  年少本轻狂,文人更不羁,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却没有沾染半分。再次和两月前的那次事件对比,董书兰产生了一种错觉,这仿佛是两个人。

  而对于傅小官而言,他却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着这玩意能够多点收成,自己家的粮仓便又能多建几处。

  至于救天下万民,他还没这种崇高的理想。

  他只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对这个世界多一些了解,然后四处去走走看看……仅此而已。

  “傅公子何时回临江?”

  “大概十来天,这地方的事得弄出一个轮廓,细节的事情比较繁琐,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肥皂香水等物要面世,我预计需要至少半年。”

  董书兰沉默片刻,问道:“傅公子可有功名?”

  傅小官哂然一笑,摸了摸鼻子,“秀才。”

第10章 皇商

  蝉鸣渐歇,暑意渐褪。

  傅大官于酉时醒来,脚下有些虚浮,脑子倒是清晰。

  他下得楼来,远远向董书兰抱拳作揖,“傅某贪杯,请小姐原谅。”

  董书兰一笑,回道:“傅家主可是折煞小女子了,小女子留于此间,倒是多有打扰。”

  三人围坐,傅小官自作主张将晚饭放在了凉亭里,他觉得这里有夜风,可听溪水,相比于饭厅,这里更为随意一些。

  对此董书兰倒是不以为意,她并不觉得傅小官不懂礼数,反而认为这样的环境更适合谈谈皇商的事情。

  酒自然没有再喝,傅大官没什么胃口,董书兰的饭量本就不大,傅小官当然没有客气,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他真的需要补充营养,所以一桌子饭菜差不多一半是被他消灭的。

  收去碗盏,傅小官煮茶,傅大官出去了一趟,没多久又回来。

  “如我所料不错,三大粮商的家主,这是给了傅家主某种信息……请恕小女子开门见山了,傅家主,皇商之利你理应知晓,那么,说说你的想法。”

  此刻的董书兰与下午时分截然不同。

  她未曾带上面纱,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言语间已经有了一些重量。

  “小姐聪慧。”傅大官也没有打迷糊眼,喝了一口茶,又道:“他们的本意是选出一位代表,就是杨记,由杨记与小姐签订合约,三家共谋此生意,如何?”

  “我这边自然没有问题,只是价格……”

  傅大官长吁了一口气,苦笑道:“价格……他们倒是干脆,委托我来处理。”

  “那傅家主给我个什么价?”

  “这事儿把我给绕进去了,我来出价,那么我给他们的价也肯定得降低,这生意,真的不划算啊。”

  董书兰抿嘴一笑,傅大官这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她说道:“我是理解傅家主的……下午与傅公子有些交流,你看这样如何?如若我们生意能够谈妥,待我回京禀报长公主殿下,为你傅家另开一路……比如这西山琼浆,如果傅公子后续的产品真有新意,我也能帮个手,纳入皇室采购。”

  事实上皇商就是个名号,比如粮商,皇室每年会征召巨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或存入国库以度荒年,或供给前线的军武。

  这些粮食的采购价格是很低的,至少比市面低一成。

  但皇商有个特权,如果有拿的出手的好东西,皇室是愿意平价甚至高价收购的,而且有皇室采购的背书,对于商家而言,这便是一面金字招牌,也是家族之荣耀。

  所以傅大官一听董书兰的这番话,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

  “你看……我家就临江一地主,家里除了粮食也没别的,至于我儿所酿之西山琼浆,不瞒小姐,这玩意儿出酒率极低,成功率也极低。所以就算供给皇室,量也起不来,不过此酒能进皇家,我傅家也与有荣焉……小姐你就直说,临江之皇粮,意欲几何?”

  董书兰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低于市价三成!”

  傅大官正要说话,董书兰却又道:“且慢,你听我讲来。”

  “江北之地之粮价比之江南高出了一成,比之中原腹地高出了两成,江南乃富庶之地,粮价反而比江北便宜,中原之粮,稻米与江南江北不可比这我了解,故皇室于中原之地主征小麦。”

  “而江北之地自齐州而上至密州,这临江之粮价又贵了一成,所以……傅家主,我说降三成,并不为过。”

  傅小官并不了解此中行情,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这小妞挺厉害的。

  如此看来,她此行临江倒是做足了功夫,且看老爹如何应对。

  傅大官频频点头,“你说的确实没错,但是,傅小姐恐怕有两点不太了解。”

  “其一,临江粮食产量比之其余州县略低。”

  “其二,临江的地价却比其余州县略高。”

  “原因颇多,临江地势多丘陵,山地多而良田少,不易耕种。但偏偏临江所居人口却多……据去岁临江州府统计,临江州共有人口六十七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临江城所居者三十三万六千七百一十一。我们再看看密州,密州占有广阔的沃野,但密州人口却只有五十八万余。再算各州所有田地,临江有田十三万亩,每一亩田要养活至少六人。而密州有田二十万亩,每亩田仅需养活不过三人。”

  “所以临江粮食会略贵,其实小姐不知道,我临江所产之粮并不足以供给本州,尚且要去其余各州买粮。”

  “如果临江出现粮食皇商,那么临江的粮食缺口会更大,就必须从各地买更多的粮,而临江的粮价便还要上涨……临江,是不是少一些配额?”

  董书兰眉头微蹙,这些东西她是真没去了解,如果傅大官所言属实,自己这要求的三成,好像确实有些高了。

  她尚未说话,傅大官乘热打铁,笑道:“当然,为皇室出力这是临江的荣幸,只是,能不能按照江南的标准,低于市价一成!”

  董书兰忽然笑了,明眸皓齿,口吐兰香,“我相信傅家主所言属实,但是,傅家主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

  “临江为双江汇流之地,自古人杰地灵,这便是临江所居人口较多的原因。而临江之商贸,在长江一线仅仅江城可比。商贸发达带来货币的流通,也带来临江的富裕,故临江之粮价更高,但临江的购买力也极强。所以,傅家主,综合你我原因,两成半。”

  “一成半!”

  “两成!”

  “成交!”

  傅小官有些错愕,傅大官捶胸顿足的说道:“小姐天纵奇才,我这一定价……怕是会被三大粮商的唾沫给淹死,另外,我家的酒入皇室的事情,就拜托小姐了。”

  董书兰轻笑着看着傅大官的表演,心里暗道,这老狐狸,我若不松口,他也是会答应的。

  “傅家主放心,此酒天下无双,皇室必然采纳。”

  “如此,大事已了,我等再喝上一杯。”傅大官转头,“春秀,叫厨房弄几样精致小菜,拿酒来!”

  新月高悬,有蛙声阵阵。

  傅大官再醉,董书兰依然无恙,傅小官仅仅喝了一杯——他还是觉得这酒不好喝,辣喉,太冲。

  傅小官再次扶着傅大官回了寝舍,春秀带着董书兰和小旗去了西厢房,院中人散,一地灯火微黄。

  ……

  翌日晨。

  董书兰一行与傅大官父子二人告别,重返临江,顺便带走了两首词和两坛酒。

  望着马车离去,傅大官忽然感叹,“儿啊,娶妻当如董书兰。”

  傅小官笑了起来,没有接这话题,而是问道:“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做皇商?”

  “因为我们是地主,并没有船运陆运的商队,对我们而言,做皇商单单卖粮是极为不划算的。”

  “那为何三大粮商要争?”

  “因为他们有办法从江南调粮,傅书兰说的没有错,江南粮价比江北便宜至少一成,如果渠道正确,他们拿到的价格就会低上一成半甚至两成。作为粮商,他们有自己的船运,也有自己的商队,这在运输上便能节省少许。总的算来,以低于两成作价,最多也就损失一成利润,但皇商量大,薄利多销,还不影响他们在临江的利润,当然要争了。”

  傅小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己家是地主,生产产品,但三大粮商是平台,他们销售产品,有更多的进货渠道,还有自己的物流,所以他们的生意更灵活。

  “你说的那些数据都是真的?”

  “当然,那姑娘可不好忽悠。你看她的反应多快,她肯定是不知道那些数据的,但她偏偏想到了我刻意回避的那一条,临江双江汇流之地,富裕啊!正是因为富裕才能聚集那么多的人,物价也才会比别处高出少许……所以原因不是在田少。没把她绕进去,反而一语中的!”

  傅大官拍了拍傅小官的肩膀,“儿啊,娶妻当如董书兰!人才,人才!”

  “哦,张管家和我说了你要买下附近那些地的事情,我同意了,另外我也告诉了他,以后你有什么吩咐,照着办就行,不用再经过我……不过,你究竟想干啥?”

  “捣鼓一些小东西,弄几处作坊,能赚钱。”

  傅大官脸色有些纠结,他停下脚步,想了想,说道:“我们家不缺钱。”

  “我知道,但总得做点啥。”

  “读书可好?中个举人,入朝为官?”

  “爹,这事我真干不了。”

  傅大官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那好吧,去做你高兴做的事情。”

  对于此事,傅大官终究有些遗憾。

  本以为儿子开了窍,还作出了两首评价颇高的词,如果静心读书,似乎考个举人也有可能。

  那些世家门阀,可都是几代读书人沉淀下来的,这便是文气,而不是商贾之家的铜臭。

  世人爱这铜臭,却偏偏敬仰文气。

  有了文气这铜臭仿佛就得到了净化,就连他们的银钱似乎也变得更高贵了起来。

第11章 厘定标准

  宣历八年五月十八,傅大官带着傅小官去巡视了地主家的领地之后,重返临江。

  此行傅小官对自家这个大地主的田产有了初略的认识,在这个世界弄出了第一个印刻着自己烙印的产品——西山琼浆,顺便收了个小弟白玉莲,另外便是对西山别院作了未来的初步规划,一个集研发与生产的基地雏形在他脑子里渐渐有了轮廓。

  接下来便是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当然,首要的是对临江的了解,至今他还未曾在临江的街头逛逛。

  逛街这种事情以前是不喜欢的,但他现在很乐意,因为真的很闲。

  所以第二天锻炼完毕用过早餐,他便带着白玉莲和春秀坐上马车出了门,白玉莲就这么兼任了他的车夫。

  “秀儿,我需要做一些玻璃瓶子,你知道地方吗?”

  “玻璃?奴婢未曾听过,琉璃倒是有的。”

  “哦,琉璃也行。”

  “西坊那边有,现在去看看?”

  傅小官搜寻了一下记忆,西坊是一处市集,位置偏远。“先去余福记。”

  “西坊有没有陶器?”

  “有的。”

  “嗯,好。”

  春秀不知道少爷要这些器物干啥,琉璃很贵,傅府也就老爷有一套琉璃酒具,非贵客不能用。

  至于陶器倒是便宜,家家户户都要使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