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 第49章

作者:丰本

  一直默不作声的范萍突然开口接上,她在教育局里面上班,接触到的和听到的都是这方面的工作,再加上某些小道消息过来的风声,一双好奇的杏眼眨啊眨的才想继续说,没想到旁边的寇清凯开口接上:“这个我到听说了下,徽省今年遭遇百年大旱,很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今年的上缴任务怎么都完不成了——斌斌,建国这个才叫透过现象去思考。”

  “建国是谁啊,咱们共和国最小的研究生,论文那是都发到青年报上的大学问家。”

  寇斌听到老爹拿自己和这位比,当即就不乐意了,满脸是笑的开口抗议着,末了还冲范萍笑了:“我妈说我有他一半本事就算老寇家烧高香了。”

  “是啊,姐夫,建国的本事旁人可比不了,咱们齐省几十万考生中的第一——”

  眼瞅着寇清凯有借助郑建国敲打寇斌的迹象,范颖连忙开口化解的说过,还满是笑的望着郑建国满脸赞许之色,没想到便听他开口接了话道:“寇叔叔,范阿姨,我和斌哥之间并没有谁比谁强的说法,他那会儿是全天下都以造反有理无知为荣,怕是想学也学不进去,而我的运气比他好点,正好是国家拨乱反正后恢复高考,否则我们俩调换一下,我也只是个大队里的社员而以——”

  “看看建国这话说的,斌斌我都替你脸红。”

  寇清凯满眼惊异的看了眼郑建国后说过,他是没想到这位真的是有自己的想法,不想他话音未落,寇斌已经面色通红的开口道:“建国,哥哥也脸红啊,唉,以前是真不懂事儿——就不多说了。”

  大院的孩子,能有什么不可多说的?

  郑建国不知道寇斌以前干过什么,可在他想来也不外乎是记忆中某些剧集里的情节,接着众人又看着电视继续吃起饭,以为今天就这么结束了的时候,旁边的罗树强突然开了口道:“建国,你认识李铁吧?”

  “李铁?”

  郑建国愣愣的瞅着自家的半个“县管”,当即点了点头道:“如果是三里堡大队的那个,我认识,他回来了?”

  “你知道他在哪?”

  旁边,寇清凯满脸狐疑的开口问过,郑建国只得点了点头,顶着桌子上六双好奇的眸子开口道:“上个月,大概一个半月前他曾托人给我送来了块卡西欧的石英表,那个受委托的人是建国前从齐市跑到港岛去的,所以您要是问我知道他在哪,这个我是知道的,他应该在给那个受委托的人打工,他回来了?”

  “没有,不过和回来差不多。”

  罗树强眉头微皱的看着郑建国,声音有些低沉:“我去羊城领那个卜发才的时候,当时这货说的就他一个人,压根没提李铁的事儿,前些天李铁给家里寄了笔钱,经过省局市局到了县里,这才确认他也出去了。”

  领人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被训那就更是正常的事儿了,郑建国没想到的是被派出去的竟然是罗树强,也可以算作他的半个关系人,脑海中一想也就明白这是个什么说法,卜发才被抓后连李铁都没供出来,想必也不会说两人去羊城是他教唆的,当然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默然开口道:“这个事儿还没完?”

  “完了是完了,就是李铁给家里寄的一千块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寇清凯说的时候面上是挂着个淡淡的笑,当然郑建国不会认为人家露出个笑脸就是代表心情愉悦的意思,想想他自己折腾了那么大动静,还做好了被抓的准备才赚了三千多块钱,也就能看出来现在的轰动重点是李铁同志寄回来的一千块——国内一个工人三年不吃不喝才能结下的这笔钱,于是旁边的寇斌也就像被雷劈了似的惊讶:“外国的钱那么好赚?”

  “根据我的了解是,听说去端盘子都两块钱,按照官方汇率大概是七毛,而在黄牛手中能换一块,一个小时一块钱。”

  郑建国说着想起了即将要开启的留学大门,许多人在外出求学的过程中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等到拿了毕业证后带着十几万块回国创业,而同时期的国人一个月才不到百块,等同于这会儿的寇斌在听到一千块那么个反应:“普通人当然是拿不到这个钱的,绝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在一千五百块港币左右,可以看做人均工资,李铁的话可能是没日没夜的加班挣钱——”

  “没日没夜的加班挣钱?”

  寇清凯的级别足够高,所以能够偶尔看到某些关于国外的报道,然而随着他想起这些都属于资本主义的剥削时,便听郑建国开口道:“罗叔叔,卜发才现在还在大队里吗?”

  “嗯,还在劳改大队里面呢。”

  罗树强没想到他能问起这货,下意识的开口后满脸好奇:“你找他?”

  “不,我是在想他要是出来的话,应该会再想办法出去的吧?”

  郑建国知道卜发才肯定没啥好下场,可也没想到现在还在劳改大队里面蹲着,这年月里面检察院才恢复没多久,对于像违法犯罪份子判刑是需要经过法院,然而像劳改大队这种以改造为名义关进去的,则是公安局就能做出决定的,再加上他又连累罗树强跑了这么一趟,关个年把两年的根本不叫个事儿,刁老四那家伙偷了只羊羔都被劳动教养改造的关了四五年,这位卜发才同志怎么也得是差不多的待遇。

  “嗯,我去了趟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光景。”

  作为亲自跑了羊省羊城一趟的当事人,罗树强的这个记忆中唯一的收获便是知道了一水之隔的繁华,只是没想到那边的收入会这么高到夸张而以,这会儿说起当时的见闻,也就满脸感慨的摇起了头来:“一到夜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罗叔叔,您在那边街头的时候,有人卖给您东西吗?”

  陡然想起这位是曾经到过羊城,还去那个小县城边上带回了卜发才,郑建国的脑海里便冒出了个匪夷所思的念头:“不要票的手表,三四十块一块。”

  “你想要换块表?”

  罗树强目光落在郑建国的手腕上,他不用去听就知道这块是连襟当初结婚时买的那块,更何况私下里也听过罗兰说起这货问寇清凯要表的事儿,便以为他手上这块可能是坏了想换一块,当即接口继续说了起来:“正好——”

  刷的抬手制止了罗树强继续说下去,寇清凯眉头紧皱的开了口:“建国,你想低买高卖的搞投机倒把?”

第107章 这就回去了

  “不低买高卖怎么赚钱呢?”

  寇清凯的面色不好看,只是郑建国却没有在意,这位算得上是他接触最多和最高级别的领导,当然最大的把握来自于记忆中这位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和学校里面的魏安然差不多是一类人,当然地位方面要比魏安然高的不是一个级别了,那是这辈子后者都追不上的:“没有钱,怎么吃,怎么喝呢?”

  浑然不绝自家老爹的神情异样,寇斌眨了眨眼笑着接口道:“建国你现在工资和我妈都差不多了——”

  “我个人自然是没什么需求了,可从先前下车到进了屋门这段路,给我的感觉还好像停留在年初我离开时的时候。”

  没有理会好奇宝宝的寇斌,郑建国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在省里趁着曰本电影周播放的《追捕》和《望乡》赚了不少的钱,不知咱们这里电影院排片了没有?”

  这时距离曰本电影周早已过去,可是《追捕》和《望乡》带来的震荡还在传播,作为见证了从受到抵触被迫派发门票到上映后一票难求的郑建国,却是知道这两部电影将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引领着无边的日潮,所以问的时候也是看向了旁边满脸好奇的寇斌和罗刚,果然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两人顿时面现尴尬之色,当即笑道:“所以就我个人来说,算是到了温饱标准。”

  “嗯,现在据说这两部电影的票很贵。”

  旁边,一直没开口的范颖接口说着,隐隐的朝着旁边的罗树强使着眼色又继续道:“要是能够拿到票的话,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由于咱们之前的宣传,老百姓们对于曰本的电影并不看好,甚至可以用抵触来形容,但是我在对两部电影了解后,发现这是两部能够让人们感到新奇的片子,服装,剧情,人物这三方面都要比国产电影好很多。

  特别是电影中展现出的曰本人的生活方式,私人飞机和马场更是普通国人为所未闻的,在这之前咱们国人做梦都没想过人家的生活方式是那样的,再考虑到咱们样板戏都不愁没人看,这才是我去倒卖的原因。”

  迎着诸人默然注视的眸子,郑建国还不知道他的这个说法已经引起了罗树强和寇清凯的高度警惕,两人甚至开始怀疑这位上门来的目的,是不是会让两人帮忙去多买点已经热起来的电影票,好让他去倒卖发财。

  只有罗刚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他对于这位表妹的同学可是好奇的紧,也是从对方说话的方式中知道他还有话应该没说:“你现在没干了?”

  “我那会儿干只叫做投机,如果现在继续干的话才叫投机倒把,额外还可以加个行贿的罪名。”

  郑建国飞快的摇了摇头,迎着满脸好奇的罗刚继续道:“如果现在想要继续赚钱的话,可以考虑让人制作一批杜丘的风衣和蛤蟆镜,保准能赚个盆满钵满——斌哥刚哥你们俩想要那么一副盖住半张脸的蛤蟆镜吧?”

  “这——”

  寇斌傻了,幻想着自己穿上杜丘的立领风衣和蛤蟆镜,当即满脸惊喜的抬头看看罗刚,发现对方也是满脸惊讶的模样,不禁飞快的开口道:“想啊,问题是不好做吧?”

  “想赚钱怎么可能会那么轻松?”

  郑建国知道是该拿出些真本事来了,否则这桌子上的人怕还以为自己是来走关系想搞糖衣炮弹的:“衣服的设计好说,街上随便找个裁缝店的老师傅看看,花点本钱应该能做出来,当然效果可能并不那么好,只是蛤蟆镜就比较麻烦了,镜架是塑料的,镜片这会儿是玻璃的,这就涉及到了计划内的PE塑料,这是原料,原料之外还有模具设计和开模,这就不是咱们地区里能整的了的,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钱就是流水一般的来。”

  “一个蛤蟆镜,这么麻烦?”

  寇斌再次傻眼之际,桌子上的其他人也都是蒙的不清,寇清凯两口子和罗树强两口子都没见过蛤蟆镜,可对于郑建国能够如数家珍般的说出这些制作流程,也知道他是想了肯定不止一天,却没想到郑建国直接开口道:“严格来说我这个也算得上是投机倒把,并且还占用了计划内物资,如果我想去羊城买了表回来卖那样,其概念是一个样的,都是发现了商机后去低价获得高价卖出——和首都那个知青茶社们干的一样,都是挂着个名义在干低价买来高价卖出的活,但是人家就叫回城知青自谋生路,而我则是投机倒把。”

  “目的不一样,知青茶舍是为了解决回城知青们的安置工作,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罗树强飞快的摇了摇头声音平稳的说过,便见郑建国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寇清凯,后者眉头微皱望着他的眸子,莫名的感觉到有些怪异,当然此时的寇清凯还不知道这位想要表达的是没有钱怎么发展,只是直到十几年后的某次见面,他才能知道这个事儿对于两人带来的影响,虽然他这会儿说的话是:“建国,你这个想法很危险——”

  “嗯,是有些危险。”

  郑建国的想法再次破灭,不过他原本就是想借着机会指点一下对方,眼瞅着机会没了也就扔在一旁又坐着和几位聊了会随着新闻联播结束,晚饭吃到这会儿也就差不多了,当即站起身准备告辞:“寇叔叔,罗叔叔,天不早了,我还得回去,这就走了。”

  “好,你以后有空就来玩,我们不送你了,寇斌和罗刚送送建国。”

  寇清凯笑着和郑建国说了,后者便应下后跟着拎起包的寇斌和罗刚下了楼,没想到路边的一辆吉普车突然推开门,寇斌已经把他的东西放到了驾驶位上,转头看了看罗刚道:“罗刚你回去吧,省的回来后你还得跑着走。”

  “那行,建国你路上慢点,咱们回头聊。”

  罗刚冲着郑建国摆了摆手说过,后者和寇斌是上了车后很快开出了家属院,一溜烟的向着正西开了过去,不知是道路问题还是开的太快,坐在后座上的郑建国便感觉像坐在了弹簧上面。

  瞅着后视镜的郑建国在打量车,坐在副驾驶上的寇斌转头了头,满脸好奇的开了口道:“原本我还想请你去看《追捕》呢,没想到你已经看完了,你说那个墨镜制造起来真的那么麻烦吗?”

  “那肯定不是一般的麻烦,镜架镜片的。”

  郑建国下意识的理所当然的说了,寇斌便直到他下了车再没提眼镜的事儿,可等他把行李背在了身上望着驾驶员鼻梁上的大眼镜后,眼前也就出现了个戴着厚厚墨镜手拿个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墨镜的记忆:“镜片是塑料的也可以?”

  “墨镜的镜片都是塑料的?”

  进了村里郑建国的疑惑才冒出来,远处陡然传来了个声音和道白光:“谁,谁在那里,咦——郑建国?呀,你回来了?”

  “彭姐,打扰你们休息了。”

  眼瞅随着彭开丽的嗓门嚷嚷开,远处开着门的仓库里人影闪现,很快一大波的知青跑了出来,王国怀缓步到了面前神情复杂:“建国,你回来了。”

  “嗯,王哥——”

  下意识的差点说出王哥你也回来了,郑建国好悬是把后面的仨字给咽了回去,他是打心眼不想和这货有什么牵扯的,虽然这人的性格说不上个坏字,可不知怎么就感觉这货的心思是阴的。

  然而,郑建国不想和王国怀产生交集,后者却明显的对他态度不同,当即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十来个知青,语气激昂道:“知青同志们,这位就是咱们所在三里堡大队的郑建国,共和国最小的研究生,上次咱们县革委会主任来时便是说的这位,嗯——建国你这么晚回来,是放假了?”

  “嗯,放假了,研究告一段落,老师放了个假——”

  郑建国没想着对方会热情到和知青们介绍,只得开口应付着说过,便听知青里面有人开口道:“研究告一段落,就能放假了?”

  对方问的有些天真,饶是郑建国有着几十年的世情经历,可愣是没听出来对方是不是诚心在说怪话,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实话实说,毕竟在场的不是某个知青,而是三里堡知青点的都在这,这种情况下怠慢一下那就不知什么帽子飞过来了:“就像爬珠穆朗玛峰,一口气爬上去会死人的,只能是将这个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小目标,一段一段的去爬,一段一段的去登,现在来说我就是爬完一个点了,暂时可以享受下难得的轻松时光——你们这么晚还没休息,在学习吗?”

  彭开丽飞快的摇了摇头:“没有,我们在排练《于无声处》。”

  共和国的教育方式虽然采取的是看似和西方主流的课堂传授知识方法差不多,然而由于其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便是针对教育的目的性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引导性。

  用于简单的表述可以归纳为功利性和思想性,具体表现在儿童入学考试时则为1+1=2是符合前者教条认知的,而1+1=3引申出来的是爸爸和妈妈加一起就有了我的说法则会被后者更容易所接受。

  两者其间这迥异的差异,则常常被国人用来当做把柄抨击教育方式的不同,只是这些人或无知或刻意的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索取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为教育不是纯正的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其具有的利益外溢和投资周期长以及投资效益不明显与其不确定的诸多特性,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对待。

  孔子为何会成为圣人而被尊崇千年多的时间,皆因他一句有教无类的打破了之前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桎梏,将知识免费的进行了传播,让无数的草根们得以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然而终其一生所教也不外乎是三千多名。

  而在郑建国记忆中的老师,平均每人每年都可以带三到四个班学生的课程,即便是以每个班五十人去计算,这也是个一百多到两百人的数字,不用去按照一辈子的时光去计算,单是在这个数字后面加个0,那也是个可与文圣试比肩的数字,然而一辈子为了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师们,又有多少呢?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不可能会缔造出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被人诟病的填鸭式教育,共和国就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建国前的80%文盲率降到世纪末的6.72%,也就更没办法在历史潮流递来的机遇下成为世界工厂,用无数的辛勤汗水乃至于满腔热血将这民族之树重新浇灌于世界之颠,完成了祖辈先烈们为之奋斗而牺牲的目标。

  只是历史的久远让无知的人们以无知者为荣,身为奋一代还不自知的情况下去和旁边的富八代比享受,且不知人家的八代祖宗们就把该干的活干完,躺在老祖宗们的福泽上只要防备不被人抢去就高枕无忧,偶尔有了兴致调戏下奋一代说那么拼命干啥,及时行乐才是好享受——傻子便乐呵呵的跟着玩去了。

  而在郑建国的眼里,这会儿以王国怀为首的知青们便是那些傻子,《于无声处》他自然是知道的,一群由业余演员出演的风潮剧,反应的是被四人帮迫害人民群众的苦难经历,自打上个月演出以来称得上是轰动全国,剧组更是接到前去首都进行汇报演出的邀请。

  可这些对知青们来说就是不必要的娱乐了,不说身为知青不老老实实的去复习参加高考和考工,竟然还有空跟着流行去排练话剧,单是这晚上都马要九点多的时间还在点灯熬油的浪费,可当郑建国的目光在十来张隐约不明晦暗不清的面颊上扫过,便将脑海中的诸多不快扔到脑后,笑着开了口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们排练,这就回去了。”

  眼瞅着郑建国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王国怀回过头后看了眼彭开丽,满脸好奇:“你怎么不说咱们正研究怎么批判李铁他爹娘?”

  彭开丽摇了摇头,望着黑夜皱着眉头开了口道:“据说李铁和郑建国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你不怕他跳出来横插一脚?”

第108章 这也是真的

  “喔噢噢噢~”

  一声抑扬顿挫的公鸡打鸣声传来,郑建国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瞅着挂了蜘蛛网的屋顶好半晌,才回过神是已经回到了家里,接着一双眼睛动了动,看着糊了发黄报纸的窗棂间洒进的光斑,伸出了手腕瞅着表翻身坐了起来:“爹,娘?”

  “蝈蝈你醒了?爹去上班了,娘去上工了,走之前说让你睡到自然醒。”

  随着郑秋花淡淡的鼻音隔着布帘传来,郑建国掀开被子下了床,找出袜子套上看了看床头橱上放的一双崭新千层底布鞋,拿过来穿上后便感觉还是这个踏实,当然随着他下了地才感觉鞋底有些薄,地面上的坑洼不平都能清楚感受的到,当即开口道:“这是咱娘自己纳的鞋?”

  “是,说是拿爹的鞋样做的。”

  帘子挑开郑建国出现在眼前,郑秋花的眼睛落在他脚上说过,抬起头后满脸的好奇:“你比以前高多了,还白了,想吃什么,姐给你去做——”

  “嗯,大半年没下地了呢。”

  郑建国说着看了眼和自己差不多高的郑秋花,这姐姐好像没什么变化了,当即笑道:“就鸡蛋面吧,三姐现在队里还在上工吗?”

  “上啊,不过现在忙的差不多了。”

  郑秋花说着出了门进了厨房,郑建国自顾自的坐到了饭桌旁等着,院子里的泥地水沟篱笆墙伴着杂草木盆压水井映入眼帘,便起身到了屋门口蹲下望着蓝蓝的天空飘过几片白云,便听到外边隐约传来两声咕咕的鸡叫,一个黑乎乎的影子随着叫声又在地上扑棱两下,他也就愣住了。

  篱笆墙原本是用树枝和木棍插成的,这会儿虽然上面爬满了叫爬山虎的枫藤,可仍然能够透过并不密的缝隙看到外边的情景,这时随着那黑乎乎的影子又咕咕两声扑棱两下,郑建国也就站了起来大步到了门口,接着想了想又回身到压水井旁摸起锄头抗在了肩膀上,这才出了大门。

  三四米宽的路上到处都是坑洼不平,距离前面屋的墙角还长着乱糟糟的杂草,只是当郑建国转头看向自家篱笆墙下时,发现在墙角的地方趴着只鸡,地上还有老大一滩发红的鲜血。

  当即是前后左右看了看眉头也就皱了起来,等郑建国扛着锄头到了鸡旁边时,正好看着鸡眼斜斜的瞅着自己,下意识的抬起脚就想起这双鞋还是新的,便用锄头扒拉了下,发现鸡已经没有动静了。

  拎着鸡脚看了看从鸡脖子间还缓慢流出的鲜血,郑建国也就明白这是在搞什么事儿了:“杀鸡给猴看?”

  鸡是上不得台面的,单是在成语中就有耳熟能详的“鸡飞狗跳”“鸡飞蛋打”“鸡胸龟背”“鸡鸣狗盗”“鸡毛蒜皮”等等等等,这会儿郑建国家门口多了只被人杀掉的鸡,他第一个念头就是何大拿他妈干的,只是一想这么做好像又不符合杀鸡给猴看的用意。

  杀鸡给猴看的目的是想震慑对方,而使用者多为上位者,比如孔子诛少正卯和诸葛亮杀马谡便是代表,目的还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否则也不用杀鸡了,直接抄家伙把猴干掉才是正经。

  难不成何大拿他妈以为杀只鸡给自己看,就能让自己被她吓住?

  自由心证的郑建国开始怀疑这事儿是不是何大拿他妈能干出来的,只是这个怀疑很快就被他扔到了脑后,转头看了看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没有血迹,也就当即拎起了鸡把锄头从门口扔进院子里,转身拐上了村里的大路没想在距离大队部老远的时候,便见门口乌压压的围了一堆的人,好似把打谷场都给占满了。

  “——我身为李铁的父亲,我没有管教好他,以至于他现在叛国跑到了国外,成了国家的罪人——”

  拎着鸡脚的郑建国还没靠近人群,一个熟悉的声音隐隐的从铁皮喇叭中传来,只是听清里面说的什么后,整个人好像被雷劈过似的也就愣住了,这会儿围观的人们已经有人发现了他,顿时起了片议论声:“这不是蝈蝈么?”

  “看脸盘像,怎么拎着只鸡?”

  “谁杀的?他会杀鸡?”

  “脚上还穿的新鞋——”

  “不是在上学么?什么时候回来的?”

  “没听说。”

  “那鸡好像有些眼熟——”

  “蝈蝈,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