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96章

作者:笔下宝宝

  “呵呵,大伯不只是我一个人回来了。铁林也回来了,我们昨儿个就到了训练营。不过纪律规定不能随便外出,所以他就没回家。”刘之野解释道。

  大伯一听摆摆手道:“回来干什么,家里什么都好,有吃有喝的。让他甭惦记家里,在队伍里好好干,比什么都强。”

  接着,他又看向了霍存:“这位是?”

  刘之野一拍脑门,忘了给他俩介绍了,便一指霍存说道:“大伯!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霍存,是我的好友兼同学,同时也是铁林的领导。”

  然后,他又对霍存说道:“这位是我的亲大伯,也是刘铁林的父亲。”

  霍存此人,虽有些公子哥习气,但只对某些人如此。他与刘之野相处,则无此毛病,且对其家人更是客气有加。

  因此,当他初到大队,爱屋及乌之下,便将关注地目光投向了刘之野的弟弟刘铁林。

  “大爷,您好!我是霍存,您就叫我小霍就行。我代集训大队的所有人员,向您及家人问好。”霍存给他敬了个礼说道。

  大伯刘元生可不敢托大,这人可是铁林的领导,人家也就客气客气,自已那能就这样端着,于是他热情与霍存握手道:“欢迎,霍领导莅临我们刘家,走咱们进屋去歇歇脚,喝杯热茶。”

  进了屋,刘之野询问起养殖场的现有情况。

  他问道:“大伯,现在养殖场养了多少家禽家畜?”

  看着养殖场内,鸡鸭鹅成群,猪牛羊满圈。刘之野一边观察着场内的情况,一边思考着如何合理地调配资源,让每一种动物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大伯接过霍存递过来的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振奋地说道:“咱们养殖场现在可是规模不小啊,母鸡一千五百只,鸭子三百只,鹅二百只,羊二百只,猪三百头,奶牛五头,黄牛二十五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可都是我们精心照料的结果。鸡鸭鹅都是从附近的国营农场挑选出来的优良品种,羊和猪则是从本地挑选的健康家猪培育的,奶牛和黄牛则是我们专门从草原引进的优质品种。”

  刘之野听了,眉头微皱:“这养殖规模可不小啊,能养活得了这么多吗?”这年头,连人都吃不饱,更别说养殖畜牲了。

  尤其这年月,连专门生产饲料的都没有,大家伙儿更是缺吃少喝的。

  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养殖场是怎么养活这么多的畜牲的呢?

  大伯看了一眼霍存,然后接着说道:“幸亏你每个月都会送来一些海边那些臭鱼烂虾杂七杂八的东西,再加上村里组织打的青草等。否则,这么多牲口可真是养不了啊。哎,这些牲口现在可是我们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啊。”

  他又补充道:“那些东西虽然味道难闻,但晒干后与草料搅拌在一起,牲口们就特别喜欢吃了。它们吃了这些,不仅长得快,毛发也更加光亮。”

  说起这些东西,刘之野就有些得意。

  他每次去津港,总是满载而归。那里的海边堆积着鱼虾蟹贝类海草等杂碎,沿海的人看不上眼,但是内陆的人可稀罕了。

  只是,这些海杂碎运输过去很困难。不过,对于刘之野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他的空间大得惊人,总能找到空闲的地方。

  每次去津港,他都会带回一大批海杂碎,抽时间就让人开车拉到村里的养殖场喂牲口。

  刘之野心里盘算着,下次去津港多搞些这东西回来,反正一涨潮海边有的是人不能吃,家禽畜牲可以吃的东西。

  是时候扩大养殖规模了。随着他私下里物资交易量的不断增大,客户们的需求也从海鲜扩展到了肉食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他们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对各种肉类、蛋类副食品的需求供应。

  刘之野想起过年时和大伯刘元生的提议,于是问道:“南山下的水塘子疏通好了吗?”大伯笑着回答:“早就挖好了,就等着放鱼虾蟹苗。”

第146章 清明节 放电影

  刘之野向刘元轻声科普道:“大伯,那些干杂碎磨碎了,喂鱼虾也是可以的。”

  他接着继续说明道:“比如鸡鸭鹅的骨头,磨碎后可以作为鱼虾的饵料,既环保又经济。

  而且,这些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鸡鸭鹅的粪便经过适当的发酵处理,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肥料,有助于扩大池塘的肥力。这不仅能为水生植物提供养分,还能促进池塘中生物多样性的增长。”

  他细心地补充道,“不过,在处理粪便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要注意,放养鱼苗之前,先用生石灰将水塘消毒后在放水,然后在投放发酵好的动物粪便,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投放鱼苗等。”

  他再次严肃地叮嘱大伯刘元生:“大伯,如今养殖规模已见雏形,务必要注重科学养殖。一旦疫病降临,绝非儿戏。”大伯刘元生认真聆听,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大伯刘元生想了想,提议道:“大队部有农机员留下的科学养殖手册,我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学习。”

  “这样吧,过一段时间我去农学院请几位专家教授过来,给你们指导指导科学养殖。”刘之野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不太放心。

  这不怕意外,就怕万一。万一真闹出个鸡瘟猪瘟啥的,刘家庄亲人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鸡瘟猪瘟一旦爆发,整个刘家庄的生计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刘之野的收入也会随之锐减。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在三人聊了一会儿后,爷爷、大伯母以及另外几人冒着小雨回来了。他们每天都要去附近的山里刨了一些野菜和青草之类的,回来后做成牲畜的饲料。

  见面几人与霍存又是一番客套不提。

  刘之野对爷爷说:“爷爷,这下雨天的路滑,您老就别上山了呗,这万一要是摔着了可不好办啊。”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但更多的是关心。

  老爷子笑着说:“我闲不住,正好上山溜达一圈,顺便挖些野菜、草药什么的,就当锻炼身巴骨了。”

  大伯母轻声细语地对刘之野解释道:“你爷真是倔得紧,怎么劝他都不听,非要上山看看去。你知道吗,他当时一个人在山上溜达去了祖坟那边……”

  然后,她在刘之野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估摸着是想伱奶奶了,你一会儿多与他说说话……”

  刘之野在大伯母的口中得知祖坟的情况,今天是清明节,他决定去祭拜先人。于是,他留下霍存在这里等待,自己则带着一些黄纸之类的东西,冒着小雨前往祖坟。

  一路上,他心事重重,思绪万千,想着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到了祖坟前,他小心翼翼地将黄纸点燃,烟雾缭绕,仿佛能感受到先人们的灵魂在周围游荡。

  这是一个古老而庄重的地方,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记忆。刘之野站在那里,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先人们能够保佑他平安健康,事业有成。

  他注意到周围还有一些其他的坟墓,有些已经荒芜了,有些则被精心照料着。他感叹着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

  在羊肠小路上,他突然听到草丛里有些动静,走近一瞧,发现了一抹华丽的羽毛——那是野鸡的羽毛。

  他瞬间来了精神,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目光落在那草丛中的美丽生物上。

  “嘿嘿!今天你到日子了……”刘之野一边想着,手里的动作也丝毫不停。

  他并未掏枪,而是在近处挑选了一块顺手的石头,动作敏捷地砸向了那只野鸡。

  “啪!”地一声,那只野鸡应声倒地。刘之野走过去拿起来嘍了一眼,发现它直接嗝屁了。

  他掂量着那只物件,发出“嚯”的惊叹,显然重量不轻,足足有5斤多重。他眼中闪过一抹得意,嘴角勾起微笑,“正好拿你添个菜……”

  老宅中,爷爷、大伯、霍存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刘之野提着一只肥野鸡归来,他们见状兴奋地围上来。

  大伯接过野鸡,顺手掂量了一下重量,不禁啧啧称奇:“这只野鸡足足有五斤重呢!近年来,由于咱们打猎过于频繁,附近的山区已经很少看到这种野味了。”

  霍存是个十足的吃货,他得意地哈哈一笑,说道:“我说什么来着?跟着你刘之野就对了,无论到哪儿都能吃顿好的。”他的话引来周围人的阵阵笑声。

  “想吃啊,没问题!”刘之野自信满满地宣布:“今儿中午,我就给大家露一手!我的拿手好菜,就是辣炒小野鸡。”他可是深信自己已经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厨艺水平,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展示一下真正的技术了。

  于是他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食材,清洗、切配、腌制,动作熟练而流畅。

  小野鸡在锅中翻腾,辣椒的香气四溢,刘之野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微笑。

  他熟练地翻炒着,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每一道工序都显得那么专业和精细。

  最后,他端上了那盘色香味俱全的辣炒小野鸡,大家都被他的厨艺所折服。

  他们品尝着这道美味佳肴,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吃过的最美味的野味之一。

  “嚯!这味道绝了啊!”霍存吃了一块野鸡肉,瞬间就被这美味征服了味蕾,他的表情充满了惊喜和满足。

  他是真服了刘之野了,觉得这人在各种领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能力,简直是无所不能啊。

  大伯母意外地发现,她这侄子竟然还有着如此非凡的才能,这手厨艺之精湛,竟比她这位做了几十年饭的人还要出色,这真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嗯,真是不错!我觉得这鸡肉的口感和味道绝不逊色于您四叔公亲手烹制的饭菜。”爷爷品尝了几口,由衷地赞叹道。

  刘之野这位令人敬仰的四叔公刘洪深,曾是解放前在鸿宾楼备受赞誉的大厨,如今已回到村里安心务农。

  酒足饭饱之后,温暖的阳光如丝绸般铺洒下来,大家伙惊讶地发现,原来阴霾的天空已不知不觉中换上了晴朗的面貌。

  这个美好的瞬间,让大家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快,仿佛一切困扰都随着天空的转变而烟消云散。

  大家一边回味着美食的余香,一边欣赏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嘚!天气好了啊。老霍,你记着,回去后立刻通知红星厂放映队,按原计划晚上来放电影。确保今晚上准时放映,让村民们与我们享受一场精彩的电影盛宴。”刘之野果断地吩咐道。

  他接着微笑着对爷爷和大伯母说道:“大伯母,记得提前吃晚饭。晚上六点半,我们将聚集在集训营的训练场观看电影。你们别耽误了。”他的笑容满面,话语中充满了关心和提醒,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

  大伯母急切地问道:“要放电影啦!都放映什么片子?”刘之野微笑着回答:“今晚上能让您老看个过瘾,一部是新片《林海雪原》,一部是经典老片《上甘岭》。”

  爷爷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兴奋起来,他们恨不得立刻就能看上电影,此刻他们觉得下午的时光仿佛变得无比漫长起来。

  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在这年月里看电影是件隆重的事。

  电影院只在大城市有,农村地区看电影,全靠放映员人挑肩扛,露天放映。

  每次传来“放电影”的消息,村庄都沸腾起来,女主人早早做饭,年轻人梳洗打扮,孩子天不黑就要拿着小板凳去占位置。

  放映员用木杆撑起白色幕布,一边放一边蹬着飞轮发电,手摇放映机吱吱响起,另一个世界就在人们眼前展开了。

  看一部电影,用一两个小时体验别人的喜怒哀乐,等银幕落下,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第147章 热热闹闹地场面

  “东方红太阳升!”

  “东方出了个……”

  下午时分,一阵广播声突然打破了村里宁静的午后。原来是村里的喇叭开始播报,那洪亮的声音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让原本安静的山村瞬间变得喧闹起来。

  “喂!”

  “喂!”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今天晚上6点半,将在村北头的训练营内放映电影。请大家做好准备,届时注意会场纪律,管好自家的孩子们不得乱跑……”

  ……

  到了下午5点钟左右,一些心急的乡亲们都已经聚集在营地的门口着急的等待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越聚越多,孩子哭、大人叫,人山人海看热闹。

  农村里的人一年到头的看不上一回电影,有的人这辈子还没看过电影呢。

  这个年月里,如果听到那个村子有放映电影的,临近的村庄都在躁动。

  要是能隔断时间就演场电影,那这个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好像都倍有面子。

  附近的小自然村一年到头捞不着这样的待遇,只能眼巴巴地盼着什么时候也能在自己的家门口看上一场电影。

  就这还是新华夏成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群众看上电影。于一九五零年,电影局在南都举办了第一期放映员培训班。

  全国各地选派了两千多人来参训,由于人实在是太多,连桌椅板凳都不够,学员们只好坐在院子里听课。

  后来这批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去,他们就成了“放电影的人”。至此,农村人也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场电影了。

  最开始的时候,农村里放映电影是新事物,很多人还不会看电影,换个场景或出现个新人物就跟不上情节了。

  放映员还要当解说员。

  还有时候,放映员要在电影开始前先用幻灯片“预告”一遍人物和场景,“剧透”完再放映。

  当然在这个年代放电影的机会真不多,一般村庄有重大节日或者办喜事才会放,放电影就算是村里的一件盛事了,大家都会像过年般高兴。

  最高兴的就要数小孩子们了,通常前几天就谈论看电影的事。到了放映那天心情最为激动,放学铃一响就赶紧飞奔到家,扛着凳子去电影场占位置。

  大家都想占一个中间点的位置,所以要拼时间节点、要拼速度,当然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干的活,大人要干农活可没时间理会这些。

  眼瞅着门口的人群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把营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场面越来越拥挤。

  刘之野担心会发生踩踏事件,于是下令打开营门,让乡亲们进入训练场。并且派了一个班的队员,协助村干部们维持现场秩序。

  幸亏小雨不大,经过下午的阳光照晒,场地只是有些湿润,没有踩踏出泥泞不堪的痕迹。

  在六点钟时,许大茂带着两个人,满脸得意地开始操作起摄影机。他们悬挂起影幕,仔细调整位置,准备放映电影的事宜。

  由于营地里已经通电了,就不需要发电机,否则他们还嘚摆弄一阵儿发电机才行。

  过了一会儿,吃完饭后,集训队员们列成一个个方阵,喊着口号整齐划一地走来。

  人群顿时被吸引住了,喧闹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和期待。

  几百号人身着统一的白色制服,步伐铿锵有力,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