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车
很简单。
因为《影》的历史原型是三国时代,
三国是什么时代?
三国时代裹挟大汉的余威,
曹操仍能北击乌桓,
公孙氏依然能够打得鲜卑落花流水;
孙权抚百越征夷洲;
诸葛亮扫平西南。
这才是三国时代应有的气概,
莽莽中华,铁马金戈,豪侠之气。
而国师这个?
只能说不要太小家子气。
顿了顿,
沈知意又说道:“张导,我之前拍摄的《十三将士归玉门》已经证明,那才是历史戏的正确拍摄方式。
不要沉迷拍摄阴谋算计,
观众或许喜欢看阴谋诡计,
但永远更喜欢英雄豪侠。
我们的历史足够壮阔,
所以我们需要拍出壮怀激烈,而不是扭扭捏捏。”
看着场中慷慨陈词的沈知意,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词的意思。
那个词叫做——格局!
国师听了沈知意的这番话,
也心神不由地激荡起来。
有一说一,
他喜欢《影》这个剧本的。
主要喜欢的是里面的阴谋算计,
这点,在他看来,很过瘾,智商很在线。
但要拿《影》和《十三将士归玉门》相比。
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十三将士归玉门》,
他好歹也是个资深大导演,
水平是一直在的。
到底是《十三将士归玉门》好,还是《影》好。
他心里面还是很清楚的。
《影》的剧本确实智商在线,
但是的确太小家子气了。
如果拍的是一部小格局的小人物历史片的话。
那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绝对是一部好电影。
但要拍的是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三国的话。
那仅仅只有阴谋算计,就配不上这个大背景。
因为这是“夺天下”。
想要解决这个矛盾,两个办法:
第一,换背景;
第二,改人设和情节。
国师当然选择第二种。
因为他自己很清楚,
真的拍那些小格局的小人物历史片,
就又变成文艺片了。
而文艺片,是没有票房的。
现在的他,肯定选票房。
所以,
他不能任性。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任性的资本了。
而且他也清楚,
被沈知意点名之后,
按照沈知意给出的方向修改,
肯定更符合普通观众的观影爱好。
想到这里的国师开口道:
“知意,你不地道。”国师指着沈知意笑骂道:“你太不地道了。”
沈知意:“???我怎么不地道了?”
本老板为了给你修改《影》的剧本,这两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差点连媳妇都没陪好!
真以为一拍脑子就能想出来吗?
居然说本大老板不地道,不能忍。
国师解释道:“你早知道《影》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不早指出来?”
沈知意摊手:“张导,《影》这个剧本是你弄的,可不是我弄的,我不喜欢归我不喜欢,可我不喜欢并不代表你也不喜欢。
而且从剧本本身的质量上来说,
确实已经很优秀了。
我针对性的改编其实提升的也不是剧本本身的质量,
而是针对观众做出的改变,
简单来说。
我改编后的情节会提升这部戏的票房,
还真不一定能提升这部戏的口碑。”
就拿田战那个点来说,
留白在很多喜欢装逼的观众眼里远比说清楚更好。
还有结尾,
原剧本的留白留下了各种发散思维可能,
但是被沈知意一改之后,
结局基本就固定了,
这在很多大V眼里都是减分的。
包括提升一部戏的格局,
不再让《影》以小见大,而是真的讲一个宏大的故事和命题,
其实都不得影评专家的喜爱。
要不然上辈子的国师也不会喜欢《影》的调调。
但沈知意可以确认的是,
他这么一改之后,观众肯定会更喜欢的。
因为就像沈知意一直说的那样,
观众去看电影是放松的,
不是去动脑袋的。
而针对历史类的电影,
观众去电影院看,肯定不会是只想看到影子、刺杀、情欲、撕X……
但现实中,很多的大导演好像就只能看到这些,
明明历史上有那么多波澜壮阔的故事,
他们却瞄准了阴谋、情欲、刺杀、撕X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拍。
这么说吧。
《英雄》如果拍的是秦王横扫六合的故事,
难道不比拍几个刺客更点题?
还有刚刚下映的《妖猫传》。
如果拍的是盛唐之时万国来朝的故事,难道不比一个杨贵妃的故事吸引观众?
还有之前的《无极》、《夜宴》……
好好的一个历史大分类电影,
结果留给观众的只有无尽的槽点。
其实可以拍的更好的,
来看历史电影的观众如果看到的还是情情爱爱阴谋诡计,
去看都市片不好吗?
去看警.匪片不香吗?
为什么要来看历史?
国师当了几十年导演了,
对于沈知意的话自然能理解的十分清楚。
他点了点头:“确实如你所说,这样改动的话,会更加浅显直白,口碑不一定会更好。”
邓朝没忍住,插了一句嘴:“张导,我觉得票房更重要,
而且口碑也分很多种,
那些专家的口碑其实听不听也无所谓,
观众喜欢就好了。”
他对沈知意的提议一万个支持。
因为沈知意是拿大都督子虞举的例子。
而子虞是他饰演的。
本来他一人分饰两角,
大都督子虞和子虞的影子替身境州,其中境州的戏份是碾压子虞的。
从高光程度来看,
上一篇:重生俄罗斯从毛妹逼婚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