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从夏洛特烦恼开始 第135章

作者:东厂雨化田

严格意义来说,这里都不是小学,因为没教育部批文,只能算私塾。

不是公办,自然没有各种补助,孩子书本费全是她出的。

一到寒暑假就要去城里化缘,挨家挨户求人捐款,不知道多少次被人骂骗子。

一个人太难了。

“无缘无故,我也不能受你的跪,折寿。这样吧,以后这所学校所有学生伙食住宿我包了。”

“谢谢。”王梅刚挺直的膝盖又弯下去,林寻死死扶住她:“别跪了,我只是做了一点小事。”

六十多人的学校需要花费多少钱?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对林寻来说真的不值一提,没想到王梅反应会这么大。

想了想,林寻又道:“索道那里不安全,老这么滑不叫事,我帮你们修座桥吧,以后大家出行方便。”

眼眸里饱含泪水,王梅无声抽泣着,要不是被拉着,真的想给林寻磕几个。

杨蕊过来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

教室里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堵在门口安安静静朝这边张望,看到王梅哭他们也想跟着哭。

38834156

[108.第一百零八章:糖人现状,胡戈的口碑下降]

韩虹车队在村子待了两天便离开,只留下林寻一人,本来杨蕊也要留下的,被林寻劝走了。

林寻留下是闲着没事想把修桥修学校的事办了,要是没人监督,他担心偷工减料。

山路崎岖,进村后路不好走,为了方便外面的建筑车队进来,林寻开出一百块一天,让村民铺路。

没有钢筋混凝土,只是简单背点碎石头铺了条几公分厚,四米宽的马路,中间扫出一些障碍。

对这种偏远山区来说,修沥青路才是华而不实。

铺好路,外面的车队进来,开始打地基修学校,工人方面林寻也要求放一部分村民进去,让他们赚点钱。

上个月专家说农民平均年收入三万,完全是扯淡。

也不知道是不是把二马平均进去了。

就那二亩土地,种的土豆,玉米白菜基本只够自家人吃,田里粮食多少还得看老天爷赏脸。

好的年头,一年最多赚三四千块钱。

就这三四千还要买油盐,给孩子买衣服,走亲戚,看点大病小病。

一周后,学校地基建起来,正式开工修房,修桥。

学校学生不多,注定规模不大,两层楼,四五间大教室,几间小教室。

觉得没用,林寻没让贴面砖,有那钱,还不如给这些孩子加几顿餐。

剩下一部分水泥,门口弄了个操场,筑起旗杆,让他们每周升国旗。

“王老师,我要走了,后面的监督工作交给你。”

来了村子两个月,林寻终于要离开,学校修得七七八八,桥那边也没剩下没多少工作。

给王梅留下一个电话,林寻道:“后面我每年给你们打点钱,除了学生日常生活,拿着钱给老师吧发工资吧。”

“就算有大学生愿意过来支教,人家也要吃饭,多少给点。”

“有困难的话就打电话给我,工作忙,有时候可能接不了,你多打几次。”

“谢谢。”王梅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

“客气,举手之劳而已,再见。”

挥手,林寻留下一个背影,回到村子,村长安排一辆马车送他出村。

抵达外面小县城,手机信号好了,林寻给杨蕊发了条信息,然后给老爸林朝鹰打电话。

“爸,我修……”

“你个兔崽子,几个月电话打不通,发短信不回,要不是小蕊告诉我,我还以为你被人割腰子了!”

手机离耳朵远一点,过了十几秒林寻才道:“我在山里弄了个学校,你有时间找点书本过来,地址发你。”

家里就是开学校的,他太知道每年有多少废书废报丢掉。

门卫秦大爷一到期末要收上千斤。

“你小子总算干了点人事。”

电话里,林朝鹰虽然生气,但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比林寻赚一个亿的时候还高兴。

“我知道了,山村里的小学是吧?回头就给他们弄点小学的课本过去。”

“再找几个小学老师。”林寻补充道:“工资按城里标准正常开。”

“晓得了,你什么时候回……”

“那就这样,挂了。”

林朝鹰家字还没出口,电话嘟嘟响,从小到大,父子两话就不多。

“唉,这号,废了。”

县城买了一张去市里的票,坐在车上,林寻刷手机看信息。

知道他是去避风头,姜宁倒是没找他,一些宣传工作也停了。

两个月来,微博就发了三条内容,第一条是转发刘思思新剧女医明妃传。

也就是在女医播出后,刘思思和糖人十年合同到期,她宣布不再续约,双方算是好合好散。

至此,糖人唯一拿得出手的当家花旦离开,损失重大。

其实前几年糖人就找过刘思思,问她要不要续约,刘思思坚持要走。

于是才有轩辕剑里让刘思思和胡戈给新人那扎,劲夫,林庚新作配。

为的就是想在刘思思走之前培养出几个新人,可惜,培养了两个白眼狼,两男的红了之后都跳槽跑了。

那扎虽然在,和刘思思没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