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读档 第311章

作者:一文倒

甚至那个金发少女…

可是,没有林小书。

“哥,这是谁的创可贴…”

林小书抬头的时候,小巧的鼻子微微抽了抽,那轻轻甜甜的声音,竟就莫名地起了一丝压到很隐约的哭腔,听的林小贤心一颤。

360 小书vs8号: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中午的阳光很弱,门口的保安点了外卖,林小贤兄妹则是钻进对面的“真味米粉店”。

“吃点儿什么啊?”

米粉店的老板娘很热情,林小贤听出她的充州口音,顿时很感兴趣:

“老板是充州人?”

“是啊。”

老板娘捂嘴一笑,些微丰腴的腰肢带着那一看就好生养的臀儿扭了扭,轻拂耳发:

“帅哥你也是充州的?”

“不,但是我在西门吃过一家充州的米粉,很好吃,比起绵州的米粉,更适合我的口味。”

“哈哈哈,我们就是在充州做了好几年才来蓉城的。”

老板娘听了林小贤的话也颇有几分得意,离家在外,能听到外地人对家乡东西的褒奖,虽不至于说泪目那么夸张,但心中的喜悦还是会油然而生的。

“我看看…我来大碗巴骨粉吧,来个油干儿。”

“好,大碗巴骨!一个油干儿!”

老板娘朝后厨叫了一声,里面的人大概是她姐姐或者妹妹,闻言麻利地从泡着米粉的不锈钢桶里捞出约莫三两的米粉丝。

“帅哥大碗巴骨,美女呢?”

老板娘笑着看向林小书,林小书摇了摇哥哥的胳膊,侧过头好奇地问他:

“哥,巴骨粉是什么啊?还有那个油什么…是鸡肝吗?”

林小书以前没吃过充州米粉,跟很多蓉城人一样,吃过最多的粉类食物一般都是本地的肥肠苕粉或者滇系米线。

像绵州米粉和充州米粉,虽然有,但不甚普及,往往都是当地人来蓉城开店,而巴骨粉作为充州米粉常见的一种口味,在其他几类米粉米线中相对少见。

因此,林小贤干脆让小书也来一碗小份的巴骨粉试试再说。

“再来个小碗巴骨!”

老板娘又吆喝了一声,兄妹俩找了个明净的位置,用卫生纸擦了擦桌椅后坐下后,林小贤就给林小书解释什么是“油干儿”:

“不是鸡肝,也不是鸭肝,是一种充州特色的…油饼。”

林小书托着下巴,舔了舔唇角:

“那为什么不直接叫油饼啊?”

“因为它和常见的油饼不同,不是那种绵软或者酥软的口感,很脆。”

“脆?”

“嗯,用面粉和糯米粉再加上豌豆粉炸出来,空心的油饼,很脆,口感像那种很薄的小饼干。”

其实这东西也有实心的,外壳吃起来像锅巴,里面填的是咸口的绿豆馅儿,提前调好的熟豆馅儿在锅里跟着外壳一起被炸香,咬上一口也是滋味美妙,但这又是另一说了。

林小贤现在点的油干儿,是薄脆的空心版,是吃充州米粉必备的玩意儿。

“吃充州米粉不配油干儿,就好比卤肉饭不加蛋一样。”

林小贤打了比方,林小书正听得似懂非懂,一旁的老板娘已经把两碗巴骨粉都端上来了。

“我们家的粉都是用的正经骨头汤,慢用哈。”

“谢谢。”

两碗米粉热腾腾,首先扑鼻而来的竟然是一股浓郁的香醇,让林小书觉得很意外。

“看吧,这就是巴骨肉,贴在骨头上的肉。”

林小贤指了指,林小书用筷子轻轻划拨一下,看到了碗里的好多碎臊子。

先不说味道如何,这碗米粉的卖相可是相当有食欲的。

雪白的米粉蛰伏在浓郁的汤头里,炖到烂乎的肉臊子散发原汁原味肉香的同时,还赋予了汤面一层丰富的油花,油花上又飘着几颗碧绿的小葱,最后再来几粒开胃的泡野山椒,林小书只瞧了两眼就食指大动,舌根都开始分泌口水了。

她夹起一筷子,吹了吹,放进嘴里,顿时感觉口腔都要美的融化了。

顺滑的米粉烫煮的刚好,一抿即断却又不失微弹的嚼头,汤底的香浓都附着甚至融入进了每一根米粉,在滑入嘴中的一刹那绽开难以言表的绝妙滋味。

而作原本作为配角的巴骨肉臊子也是大放异彩,这些从猪大骨上剔下的“边角料”,不仅包括肥瘦相间的小碎肉,还会偶尔夹杂一些软骨以及棒子骨里的浓滑骨髓。

正是这样的筋头巴脑让巴骨肉有了变化多端的口感,在经过原汤的浸润和炖煮,既多汁又浓醇,越嚼越香。

“哥,你也会做这个吗?”两口下去,林小书直接上头,抱着碗期待地看着林小贤。

“会,等这次回家之后就给你做。”

“嗯嗯,我要一大碗~”

林小书又吃了两筷子,然后稍微吹开汤面的一些油花,也不全吹走,留一些才香,端起碗喝了一口。

充州米粉的传统汤料都是用猪骨鸡架和羊汤熬制,撒的一些野山椒碎又为这样的鲜香增添了一份清爽的微辣,喝上一口过瘾极了,堪比冬季里的一碗胡辣汤。

兄妹俩大快朵颐,也不需要互相顾及形象,吃到快完的时候林小贤买单,老板娘一边掏二维码一边询问林小书:

“小美女,不好意思啊,是不是野山椒放多了?”

“还…好。”

林小书的额上已经有一点细细的香汗沁出来了,但是依然呼嘶呼嘶地摆着手儿,觉得就是要稍微辣一点儿才好。

“哈哈哈…”老板娘爽朗一笑,“我们家的辣子也是自己泡的,这一批可能泡的太辣,不过小孩子嘛,都喜欢吃辣,我还记得那天有个外国小姑娘在我们这儿吃,也是辣的吭哧吭哧还要吃,问她要不要水也不说话,最后喝了半碗汤就眼泪水直流地走了…”

外国小姑娘?

听到这五个字的时候,林小书直接抬头望向林小贤,林小贤只能尴尬地挠头。

“哥,是她吧?”

“应…应该是…”

“……”

林小书也不多说什么,看了一下还有小半碗的汤,从手边摆着的调料罐里又加了几颗野山椒进去,然后抱起碗,咕噜咕噜全喝了下去。

“小书你别呛着了。”

林小贤无奈,也无力阻止,知道她是隔空跟8号较劲呢。

最终,她喝了个底朝天,因为辣椒的原因,脸蛋儿红红的,眼眶也湿漉漉,但是精气神儿却格外地好,仿佛战胜了某个敌人似的。

361 林小书vs夏落秋

米粉也不能干吃,充州特色的酥脆油干儿不论是干吃还是泡进汤里,各有各的美味。

心满意足地吃完这顿简单却回味无穷的午饭,林小贤又顺带在米粉店旁的小超市搞了一包全新的华子,想再次贿赂保安,然后把妹妹带到七中里面转一圈。

这个勾兑的过程当然并不轻松,一包华子并不能让保安摒弃原则。

所以林小贤又买了一包。

“嗯…原来是交换生啊?”

“对对。”

“好吧,一会儿就出来啊,登个记先。”

“谢谢师傅!”

林小书登完了记,然后就紧紧跟在哥哥身旁,寸步不离似的贴着,漂亮的眼睛咕噜噜四处望啊望,一脸的老实巴交。

林小贤笑话她:

“至于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你才是刘姥姥。”

“那就林姥姥?”

“不理你了!”

林小书抬起脚儿踢哥哥的小腿,然后继续张望,找找看这个学校有没有跟她一样好看的小姑娘。

没有是最好的。

有的话…

就把哥哥的眼睛抠出来好了!

林小书赌气地在心中一通哼哼,接着愕然发现自己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她。

篮球场上,几个汗流浃背的初中小男生发现了林小贤身边这道亮丽的风景线,纷纷开始放慢脚步,手上的篮球逐渐放低了拍打频率,眼睛傻兮兮地盯着林小书,要看呆了似的。

就凭他们的这猪哥反应,也间接说明七中的小姑娘可能没几个能打的吧。

于是,感受到周围目光的林小书对此稍微安心了些,然后扯住林小贤的袖口:

“哥哥…”

林小书微微翘着唇瓣儿,饱满的粉润水光像四月的小樱桃,水灵灵的,看得林小贤忍不住捏了捏:

“怎么了?”

“有人看我。”

“什么人?”

“他们。”

林小贤顺着妹妹手指头指的方向看去,眼神一凝,原来是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小子儿在盯着自己妹妹傻呵呵地笑。

林小贤翻了个白眼儿,果断伸手,揽住了林小书的小腰。

“哥?你…你干嘛…”

林小书的双颊热热的,这样的抱法可不同于抱肩膀,看在不知情的眼里定然是要误会两人的关系了。

而林小贤就是要那帮打篮球的小屁孩误会,他挑衅般地瞅了一眼那几个小男生,还在小书的耳朵上亲了亲。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柔嫩的耳尖总是格外温纯细腻,浅浅的绒毛被在意的人暖暖地亲到了,就会痒痒地舒服。

林小书此刻就很舒服,小脑袋往兄长结实的臂弯里钻了钻,余光瞥到那几个小男生悻悻转身的背影,眉眼间充满了得意和满足。

“小姨说的对,哥,你占有欲很强呢。”

占有就占有吧,能被他占有着,保护着,林小书求之不得才是。

“别听她胡说。”

“不是胡说,哥你知道吗?占有欲并不一定是控制欲,是个中性词,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物具有占有欲再正常不过了。比如那些收藏癖,其本质也是一种占有欲。”

林小书很认真地解释着,林小贤边听边笑:

“行啊小书,你可以跟夏姐姐学心理学去了。”

“夏姐姐?”

“就是夏落秋,你知道的吧?”

“哦…”

林小书倒是知道,她从电话和小姨那里,早就陆陆续续了解过了这个夏落秋的存在。

只是…

林小书小脑筋一转,林小贤无意间侧头一瞥,看到她的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狡黠,就戳了戳她的太阳穴:

“琢磨什么坏事儿呢?跟你小颜姐姐似的。”

“没什么…哥,你刚刚…叫她姐姐?”

“我怎么就叫她姐姐了,是你该叫她姐姐。”

“哦~”林小书恍然的样子,捏着手指头,“也就是说我管小姨叫小姨,你却让我管夏落秋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