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无限一元秒杀新技能 第395章

作者:铁头葫芦娃

王泽咬了咬牙,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他做的是对的,先不提他自己的利益,客观的来说,如果不举报公司,那之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陈逸这样的年轻人栽跟头,举报的话也就只牺牲有数的几个人,而且每一个人或是知情不报,或是直接参与,都收了封口费,可谓是罪有应得。

更别提这还涉及到自己的前途,自己家人的生活问题,没办法没有利益冲突的话王泽当然愿意助人为乐,但是有利益冲突的话,就只能说抱歉了,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更别提举报违法违规还是法律要求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想到这王泽心理舒服多了。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虽然举报违法违规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在很多年后,再回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王泽才发现,或者说才愿意承认,才愿意直面自己的内心,才愿意坦言自己的出发点,自己的内心错的是多么离谱,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拿法律法规做幌子,所求的不过只是心安理得而已。

这和那些真正遵纪守法的人,和那些真正的维护法律法规的卫道士相比差别可谓是云泥之别。看过了牛磊的信,王泽再一次的扫视全场,在场的人中又以一个人吸引了王泽的注意力,那个人就是李山团队中的交易员马国良了,马国良就只在王泽上到了二楼时只看了一眼王泽,之后就没有继续看,一直平静的低着头在纸上写着自己的内容。

王泽觉得很是惊奇,于是走到马国良身边坐下道:“马大哥,你不恨我?这么淡然?”

马国良也不抬头继续写着自己的东西,道:“恨你干嘛?你有什么值得我恨的?我为什么要恨你?”

马国良的话让王泽一时语塞,王泽不知道该怎么说,沉默了片刻后道:“我这不就相当于破坏了你的前程吗?难道你不应该生气,不应该记恨我嘛?很多人最差也都是神色复杂的看着我,我看得出来,他们的眼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记恨,只不过是自己想通了而已。

倒是马大哥你虽然刚刚也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是我看得出来你看我的眼神和凭什么没有什么区别,我很好奇,难道马大哥你就真的一点都不记恨我吗?”

马国良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了头,看了看王泽笑了,马国良笑的竟然有那么一丝淡然,马国良道:“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并不是出身科班的人,我最初就只是一个小散户,在早些年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还没有现在完善的时候,在所有人买卖股票还都必须要去证券营业部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在股票市场中了,那时我刚刚十八岁,拿着打工赚到的钱就去炒股,那个时候市场中也就只有几百只股票。

你知道在这个市场中我都经历了一些什么嘛?我见过庄家是怎么坑人的,我见过很多人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庄家的圈套的,我见过庄家赚钱后的疯狂,我也监管被监管机构带走的人的落魄。

你很擅长跟监管机构打交道,你很擅长利用法律法规,将法律作为武器,保护自己。但是你知道在十几年前那时的市场是一个什么样子吗?那个时候很多券商和庄家勾结,去农村收购大批的身份证开户,用麻袋装的身份证呀,你觉得那是要多大的量?

那个时候大家都明目张胆的操纵市场,几乎每一个股票都有对应的庄家,什么价值投资?什么技术分析?没有人管那些东西,大家都是以赚钱为乐,怎么赚钱?割韭菜,屠杀散户呀。

甚至有些庄家还会买通那些荐股节目的分析师,让他们点评自己的股票,吸引散户来买,自己好借机出货。

很多人一天之内倾家荡产,很多人一日之间身价百万。那时候的市场乌烟瘴气,俨然就是一个赌场。

也就是因为那一段过去,现在很多的老一辈的人将股票看成是不好的东西,将做股票的人看成是和酗酒、赌博、吸毒、嫖娼一类的人,认为都是不学无术的人,都是整天不脚踏实地,只想着做发财梦的社会败类。

我在这是市场中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我经历的却比你们都多,我那时只有初中学历,你们说的那些理论、模型、算法什么的我都不懂,但是我亲眼见过很多人卖房卖车炒股后赔得一塌糊涂,还红着眼将父母的养老的钱一起赔了进去。

我也见过庄家赚钱后纸醉金迷的生活,我马国良散户出身,进过庄家的团队,看过别人是如何割韭菜的,也做过证券公司的员工,现在你应该清楚,证券公司的人是不允许炒股的,但是那时基本每一家营业部都会有个所谓的“小自营盘”,就是公司的同事出钱集资炒股。

我甚至加入过那些现在看来非法荐股的团队,也见识过那些人是怎么推荐股票,然后收割韭菜的。我也加入过那些在场外骗钱的队伍。

这些在你看来可能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虽然我刚刚说的陈陈总总的事情不见了,至少在明面上看不到了,但是我相信这些东西都是变了个身、化了个妆然后披上一个华丽的外套重新出现在了这个市场中。”

王泽听的是目瞪口呆,马国良说的这些东西他都听说过,但都是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网准则一直都以为那些东西是为了故事情节可以杜撰的,即使偶尔听一些市场中的老人提到个一鳞半爪的,王泽也一直没有怎么在意。

现在听到马国良这么说,没想到这些事情居然真的存在过。公司做的事情跟那些东西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呀,怪不得马国良这么淡定。

马国良又道:“我在这个市场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我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个市场很公平,苍天绕过谁呀?你知道吗?公司做的什么事情我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一部分,还是听你们偶尔提到的只言片语,我没那么多的好奇心,也懒得去打听。因为我从自己经历的事情中知道,付出和得到一定是成正比的,当有一天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了,那就是麻烦开始的时候,就像火山一样,可能一时之间不会爆发,但是一旦火山喷发,那必然是生灵涂炭。

而且积攒的越久,喷发之时的威力也就越大。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超出我的预料,你知道吗?我虽然不知道会以这样的方式暂时结束自己的投资生涯,但是也是有准备的,我的家人那边我早就留够了做够他们生活的钱,那些钱都是干净的,至少是监管机构的人绝对不可能以任何一条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收走的。

其实我早就有觉悟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个市场就是这样,毕竟,苍天绕过谁呀?不单单是我,这个市场中的任何人都是一样,也包括你,只要是想贪小便宜,那么就绝对没有好下场,不一定是来自监管机构,也可能是来自于市场本身。你说说,这么看来,我又为什么要记恨你呢?”

321

王泽沉默了,马国良的话让他觉得未来的路似乎并不是那么光明了。王泽听完马国良的话陷入了沉思,独自照了一张空桌子坐下,马国良看着王泽摇了摇头,笑笑道:“还是年轻啊。”说完便继续低头拿起笔,写自己所犯的错误了。

王泽看着这个自己来过很多次的屋子,这毕竟是他们是午饭的地方。看着这些无比熟悉的人,王泽不禁有些出神。

王泽看着这些人,明明都是自己认识的人,但是有那么一瞬间又仿佛都是一群陌生人。这些人的表现那么的熟悉,有那么的陌生。

好像不单单是在工作中,在资本市场中,好像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能够见到。

有的人比如郭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说意识到了也可以的选择忽略,认为是王泽造成了这一切。有多少人不看自己,只看别人。什么事情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先找别人的错误,认为什么都是别人的错,认为只要没有别人添乱自己一定可以处理的非常完美,这种人从来都不会反思自己,想自己的错误。有一点不顺就怨天怨地,一肚子的抱怨。

也不能客观的判断事情到底对不对,反正和他不一样的,侵害到他利益的就是错的。

有的人比如宋昊看着王泽满脸的复杂,内心是认可自己罪有应得的,但是还是有些怪罪王泽,认为原本自己不用受到这样的处罚的,但是处罚已经发生了,而且自己也确实是犯了错误,那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种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算是比较好相处的一类人,这种人虽然免不了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对于所犯的错误他们从不狡辩,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虽然他们没有过强的正义感,不会去做一些什么主动“投案自首”的事情,但是一旦他们的错误曝光,他们会有有任何的怨言,也不会有任何的反抗。

虽然还是有不满,也有不甘心,但是他们都懂得自己做的错事要自己承担的道理,虽然会犯错,但是同样比较有担当,不会将错误推诿。

有的人比如张燕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也是看不惯李山等人,希望他们罪有应得,但是看到自己也受到了惩罚就是不能接受,有嘴说别人没嘴说自己,说别人的时候简直就是化身正义的天使,拿着裁决之剑,进行末日的审判。但是一旦自己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百般抵赖,各种找借口,各种找理由,他们不是不明白事情的真相,不是不懂事物的对错。

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说自己,同样的一件事放在别人的身上就是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放在自己的身上却是有情可原、需要谅解。

将双重标准演绎到极致,这样的人在有足够利益的时候就会无视别人的错误,但是当获得的利益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时候就会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种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正义,所谓的正义也只不过是他们用来攻击别人获取利益,或是寻求自我安慰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有的人比如前台女子,本身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到位,不太了解自己做的事情到底哪里错了,到底有多严重,只是利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判断,这件事这么做好像不太好,但是具体哪里不太好,为什么不太好又说不清楚,或者只能粗浅的说出几点,说出的内容连他们自己都说服不了。

现实之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去追寻真相,就只是听了别人的几句话,看了别人的几种说法,就自以为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和真相,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判断事情,殊不知自己连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道德观也因为年龄、阅历等原因不够完善,就胡乱的做判断。

好不容易心中有了那么一丝不安,但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始末。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办法对那一丝不安做出合理的解释,再加上有大量的利益诱惑,或者身边大多数人的关系,随波逐流。

虽然说人生难得糊涂,但是不等于浑浑噩噩。糊涂应该是建立在清醒的基础之上的,清醒也应该是建立在糊涂的基础之上的。

有的人比如牛磊,身上背负了不轻的责任,也有着不能倒下的理由,但是说不清是生后所迫还是利益诱惑,走上了错误的路,他们不能倒下,他们的肩上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谁都不想倒下,但有时倒不倒下并不是自己说了算了。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佼佼者,都有一些大浪淘沙剩下的人,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传说,都是一个时期,一个领域的神话,人们都看到了这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的人,却没有人看到那些被海浪裹挟着落入海底的人。

那些脱颖而出的人可以站在众人面前,在聚光灯下自豪的说:“我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我流下的汗水成就了现在的我。”

但是那些被淘汰的人的苦,那些人的痛又有谁会去了解?又有谁会去倾听?他们的付出值得吗?没有人会去追问,没有人会去探究。人们只是站在上帝视角,俯视着别人,不会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以及承受能力,跟别人说:“你应该努力,你应该进取,你应该……”但是一旦失败了,确认没有一个人会去陪他一起承担。

别人的眼泪,别人的悔恨终究不会被那些人所认可,他们只会说是努力不够,是格局不高。

有的人比如马国良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觉悟,他看的很多,想得很透,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什么失落。这样的人充分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失败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一旦失败了,那后果自己能不能承担?如果可以承担,那么为什么不去做?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这样的人很冷静,也很冷酷,因为他们能够承担失败的后果,他们有足够的后路。但是很多被他们中途吸引,加入他的团队,一同向前的人却没有后路,却不能承担后果,就像很多公司的老板,没有企业家精神,认为大不了公司不做了,倒闭了而已自己可以承担,没什么大不了的,却没有考虑过公司倒闭后自己公司的员工又该怎么办?

这就只是眼前的几个人,想到这些,王泽不禁感慨,都说资本市场是放大人性的地方,都说资本市场中可以轻易地见到世间百态,能够轻易地见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看来所言不虚呀。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陈逸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样的到公司上班,到了公司之后按照工作的安排到了档案室整理档案,但是没想到过了一会,徐坤学长会进到档案室跟他说了公司在坑他,一直以来他崇敬甚至感激的郭良、李山、王泽等人一直在坑他。

他之前的所有期望,无论是对于职业规划的,还是对于年底工资待遇的,都只是一个梦幻泡影而已。

从公司招他进入公司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不怀好意的,公司从一开始就一直在编织一张大网,而他陈逸就像个傻子一样,一步一步的走进了网中。

322

他起初并不相信徐坤的话,虽然想不出来徐坤会骗自己的理由,但是就是不愿意相信,直到徐坤将打印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文件材料递给他看的时候,陈逸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陈逸十分清晰的记着自己在准备路演的时候,李山是如何教导自己的,李山让自己讲述的内容很明显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得知监管机构的人就在公司,今天来就是要准备带走自己的时候,陈逸慌了,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多亏了徐坤给陈逸做了分析,最后陈逸选择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自己找监管机构承认错误,在和监管机构的三人的沟通之中,陈逸也知道了监管机构的人早就知道了李山等人的小心思。

相当于肯定了徐坤的说法,陈逸心中原本满是不可思议的感觉瞬间就变成了愤怒,最初在徐坤跟陈逸说的时候,陈逸并没有觉得愤怒,更多的是不可置信,当看了徐坤打印的法律法规之后,陈逸又听说监管机构的人来了,今天就是要带自己走的,联想到之前看到的公司历史上那些市场经理的下场,陈逸心中更多地是害怕和不知所措。

他并不想和从前的那些市场经理一样前途尽毁,陈逸还有理想,他还有梦想。陈逸非常的惶恐,非常的害怕,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