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482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人,就怕对比。

如果没有李荣茂拿到了十万块,张洪涛会觉得拿到八万也不少,但有了对比心里就不平衡了。

实际上,个人奖金中的一部分都是307钢厂掏的腰包,307钢厂会给合作对象更好的待遇,而金属材料实验室才是合作对象,后续的研发也是和金属材料实验室合作,和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就没关系了。

张洪涛后续不会跟进项目,自然拿到的奖金就‘缺’了一块。

307钢厂对张洪涛不感冒,但放在外面,他也是被重点关照的人物。

研发组和307钢厂还没有对接完,燕华大学就已经反应过来,因为研发就是在大学里做的,学校的领导、教授之类,有的也知道研发组完成了大项目,甚至知道和涡轮叶片材料有关。

金属材料实验室和307钢厂合作,未来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经费,发展起来几乎是肯定的,学校等于是白得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材料实验室,同时学校也重视起实验室的发展。

这个实验室足以带动学校的材料专业腾飞,而当前最缺少的就是人才。

实验室的人太少了。

赵奕根本不能算实验室的人,而学校签下的就只有沈丙河和李荣茂,两人都要参与后续的项目研发,其他就只是一些普通的讲师,材料专业的本科级课程,好多还都是其他学院的老师代课。

这肯定不行!

普通的讲师、学历高的副教授都好招,但偏重于教育工作的,科研上就很难拿出手,想要发展还必须要签下更多科研领域的人才。

这天。

张洪涛完成了数据记录工作,正打算返回航空航天大学的时候,马上就被大学教务处的主任、机械学院的院长拉过去,非常热情的招待一番,才说起了‘挖角’的事情。

“你来燕华大学,直接签教授合同!”

在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张洪涛是副研究员,因为有很多的成果,马上就要升研究员,转到燕华大学足以直接担任教授。

接下来又说起了待遇问题,包括薪资待遇、福利以及学校的保证。

为了争夺张洪涛这个人才,学校甚至许诺工作满三年,就分配学校少有的保障住房。

另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

“合同年限,你决定。”

现在国内的大学,教授都是‘雇佣制’,也就不是终身保证的,合同年限自由选择,就等于有了终身保证,肯定是非常吸引人的。

张洪涛听完都心动了,燕华大学待遇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加入金属材料实验室,就等于是‘跟着赵奕做研发’,关系都亲近了不少,但是想到自己半个老师王志芳,还是觉得不能直接走人。

跳槽可以,是未来。

现在肯定不能直接跳槽,做人还是要珍惜感情啊!

……

张洪涛回到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和王志芳说起了上次实验的数据问题,还谈起了和307钢厂合作的事情,他觉得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也可以争取拿到和307钢厂的合作,毕竟他和王志芳两个人都参与了研发,而且就真正的研发能力、经验来说,他和王志芳肯定要比李荣茂、沈丙河强出许多。

现在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被‘踢出去’,就实在是有点太郁闷了。

王志芳摇头道,“洪涛啊,不是不能争取,是我没有争取!”

“为什么?”

张洪涛有些不理解。

之前他就觉得被‘踢出去’很郁闷,还以为是307钢厂那边,只在乎赵奕的实验室,倒是也可以理解,没想到是王志芳没有争取。

“是这样的。”

王志芳道,“赵奕问过我,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的,因为如果咱们实验室要跟进研发,我就必须要参与。”

“是啊?”

王志芳叹了口气道,“洪涛啊,原谅我的自私,我已经老了。”他摇头道,“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就感觉精力跟不上了,再继续跟进项目,也很难再有什么成果,而且研发方面,还要经常跑307那边沟通……”

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张洪涛这才想起,王志芳都快七十岁,精力确实跟不上了。

如果申请到了跟进镍铁合金研发项目,王志芳是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的主研究员,必须要挑起这边的重担,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王志芳道,“这个项目做完,我已经知足了。洪涛啊,我做了一辈子合金研发,没想到老了,还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还能有这么大的成果,这也是我从年轻到现在,可以说最大的成果了。”

“所以,我仔细考虑过了,以后不再做研发了,这边我手里的工作,都会慢慢的分下去,然后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开设课程、教教学生……”

张洪涛知道王志芳有退下来的打算,心里稍稍也有些伤感,但是王志芳都退下来了,留在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

另一边。

镍铁合金研发工作收尾,赵奕把相关工作都交给其他人处理,心思也就转到了其他地方,才发现暑假都快要过去了。

在燕华大学三年时间,马上就要迎来第四年的大学生活,赵奕发现自己没什么可感慨的,他已经完全无法融入大学生活中,不管是上课、活动或者其他,都似乎和他没有关系。

“虽然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但最少心态上,算是提前毕业了吧?”

“大学生活啊!”

赵奕有一种青春离远去的感觉,他赶紧回到了学生宿舍,找到一直努力备考的李仁喆。

李仁喆的学习成绩不算好,尤其是英语更是有些不过关,假期里都没有回去,就一直闷在宿舍里学英语,每天还用电脑播放英文名著,连看个电视剧、电影都非要看英文版本。

但是……有什么用?

“我说,老李?考研英语也是应试吧?又不是纯粹进行口语考试,而且你这美式、英式轮替的听,到底有什么用?”

“赶紧的,别听了,游戏、游戏!”

“嗨起来!”

“不魔兽了,改联盟,现在都流行这个了!”赵奕马上下载起联盟游戏,也逼着李仁喆一起下载。

李仁喆满是哀怨的看着他,“我还要学习啊!”

“学什么学!人生,快乐为主!”赵奕完全不在意的继续说着。

“快你-妹啊!”

李仁喆听的脸色发黑,“你是超级天才,当然要快乐,我还要为考研发愁呢,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如果考不上的话……”

“放心吧!”赵奕拍着李仁喆的肩膀,认真说道,“就算你考不上,我也会是……支持你明年重考!”

“滚!”

李仁喆还以为赵奕会说,让自己跟着他读研究生,没想到是‘明年重考’?

赵奕和李仁喆闷在宿舍里,连续打了一天的游戏,也觉得有些没意思,心态变了影响确实很大,感觉找不到原本的乐趣。

“难道是因为没有范雷?”

“有可能!”

赵奕去了一趟生物医学研究所,发现范雷确实非常的忙,要负责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他作为实验室的领头人,反倒成了最清闲的一个,手头上没有任何项目,他也无心去申请项目。

现在他的心思大多放在了发动机研发上,发动机研发是个很大的问题,上一次申请的独立经费已经批了下来,航空集团直接审批了三千万,K03B成果上报以后,又追加了七千亿,凑了个整数一个亿。

这还只是初始资金。

航空集团对赵奕是绝对支持的态度,赵奕也感觉有那么点压力,当发现实在无事可做的时候,他还是去了动力工程实验室,到了昆仑发动机样本的工作间。

然后,他当即打了个报告,决定以昆仑发动机样机、航空集团的拨款经费为基础,成立昆仑发动机二组。

昆仑发动机二组,也就是和昆仑发动机组并列的小组,以昆仑发动机样机为基础,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申请打上去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赵奕是昆仑发动机组的特聘专家,成立新的研发组等于是甩开昆仑发动机组。

然后,自己单干!

第四百四十一章 高压压气机

航空集团总部。

刘建昆坐在办公室里,查看着最新收到的申请,脸上露出了好笑的表情,嘟囔道,“赵院士申请成立昆仑发动机二组?但是,昆仑发动机设计已经审核通过、定型,并且制造出了样机。”

“如果只是继续研发完善、修正,不用再成立新的研发组……”

“那么,是想撇开张刚川?”

”单干?”

“独立带个团队、重新设计,制造个全新的发动机?项目有点大啊!”

“但是,赵院士……”

刘建昆仔细思考起来,换做是其他人做申请,他根本就不理会,因为昆仑发动机已经设计定型,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修正发动机设计上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赵奕的团队研发出了先进的镍合金材料,性能赶超了国际先进水平。

涡轮叶片材料的性能和涡轮机的效能直接关联,涡轮叶片材料的改进,也意味着涡扇发动机好多的部件,设计、技术、性能都要跟上,才能整体提高涡扇发动机的性能。

这就是个庞大的工程了。

“张刚川的团队,估计光设计就要多花一年时间吧?再通过审核定型、制造出样机,然后装……”

刘建昆想着都不断的摇头。

昆仑发动机设计定型并制造出了样机,但一直以来都是小毛病不断,五年时间都过去了,还没有真正装配在战机上。

昆仑发动机瞄定的是国产J-20战机,结果设计出来只装配了一架J-9战机,因为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暂时无法大规模装配。

如果再对发动机进行大的改动,肯定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再制造出样机、真正到能大规模装配战机的程度,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甚至不知道未来能否实现,也许中途发生什么事情,昆仑发动机就被放弃了。

“成立发动机二组……”

“KK031、KK032、K03B技术,昆仑发动机的底子,再加上新的设计……”

“以赵院士的能力水平,也许过上个三年,就能设计定型,并制造相应的样机了?”

刘建昆对比了下时间和能力水平,觉得成立昆仑发动机二组是可行的,他马上决定召开集团内部会议,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

航空集团的内部会议,可不像是外面的公司,就是几个经理、员工参加,与会的大部分都不是航空集团内部人员,却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这些人包括军方大佬、官员政要,都是和空-军、航空领域有关的人物。

刘建昆是航空集团的总经理,还是好几个国产战机的总设计师,但他依旧无法起到决策权,只是把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发表意见,正常来讲,会议争议比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继续上报,让最顶层的领导进行决策。

张刚川是昆仑发动机组的负责人,肯定是错不开会议的,但他到了会议室才知道,具体讨论的是什么内容,他马上反应过来,“昆仑发动机二组?”

“赵院士是想自己组建个研发组,自己来设计新的发动机?”

虽然赵奕申请的是‘昆仑发动机二组’,但名字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拥有独立的研发团队、经费,就和昆仑发动机组完全脱离关系,甚至说,关联性都比不上王屋发动机组,王屋发动机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就是选取昆仑发动机除风扇部分的技术进行改善,研发团队大部分也都来自昆仑发动机组。

张刚川知道赵奕要做什么,一时间都有些不敢相信,他清楚涡轮发动机有多复杂,昆仑发动机研发了二十年,也只是初步制造出了样机,还一直小毛病不断,中途倒是有值得赞叹的新技术,但和国际水平依旧存在差距。

“难道赵奕是喜欢上了航空发动机?打算一辈子就干这个了?”

“二十年……”

“哪怕缩短只需要十年,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啊!”

张刚川想着马上郁闷了。

不管赵奕是怎么想的,但他都成为了‘被甩开’的一方,之前赵奕是昆仑发动机组的特聘专家,有什么研发成果也和昆仑发动机组有关,比如,燃烧室的分区片设计,就上报到了发动机组。

现在赵奕决定成立昆仑发动机二组,就等于是公开的‘撇开昆仑发动机组’,自己组建个团队独立出去单干,就实在让人感到郁闷了。

作为昆仑发动机组的负责人,张刚川肯定不会同意的,他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涡轮扇叶发动机是大项目,已经有昆仑发动机了。再开设一个研发团队,专门去研究涡轮扇叶发动机,还不如合并在一起做研发。”

这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研发经费来源,涡轮扇叶发动机项目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属于航空集团所有,在开设一个涡轮扇叶发动机项目,依旧属于航空集团左右,一个单独的集团公司,分两组都同样的研发,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张刚川的理由说服力很强,但反对的声音更多,会议在坐可以说都是‘大佬’,可不会照顾张刚川的面子,“比起你们发动机组,我更相信赵院士。”

“看看赵院士,几个月时间就解决了涡轮叶片的材料问题,你们的材料组呢?十几年了,没有进步,还是靠着307的成果。”

“合并一起做研究?你们光是完善都五年了,什么时候可以投入生产?”

“我看赵院士的申请报告了,他申请的是二组,是在你们的基础上做更高端的发动机研发,以他们最新的叶片材料为基础制造涡轮机,等于是全新的研究了。”

“你们瞄定的是J-20,装配J-8都不合格。赵院士瞄定的是独立研发。欧美国家,发动机和战机是分开的,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是这样,他的研发不是为了某一款战机,是为了制造高端发动机。”

“我听说M国已经在研发第六代发动机,而他们最新战机只用了第四代发动机,靠你们昆仑发动机组,别说是第四代发动机了,在给你们五年时间,能赶上第三代吗?”

好几个大佬一开口就直接喷,说的还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张刚川直接不说话了。

这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