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338章

作者:万里不独行

李罗宾觉得既惊讶又有趣,因为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为了一个女明星当面托他帮忙,正常来说和他来往的人不会愿意为这种事欠他人情的。

这个人情好像还真不算大。

总之李罗宾也没有拒绝,而且当着林一的面就把电话打到了龚禹博士那边,简单交代了几句。

龚禹博士自然满口答应下来,所以才有了探班的事情。

林一接到顾采薇的消息之后,知道这位龚博士已经把活儿干完了,于是也向他表示了感谢。

这事儿就算完了,很简单。

那林一本人最近在忙活些啥,为什么又晃悠到李罗宾面前了呢?

他的车造出来了。

按照林一的要求,他不需要那种配合PPT吹牛用的概念车,只需要一辆真的能从生产线上下来的量产车。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邵宇,带着主要由他自己招聘来的团队,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搓了一辆车。

其实李罗宾第一眼看到这东西的时候是有点嫌弃的。

“太……普通了吧?”

罗宾说话还是很有涵养的,林一猜想他本来应该是想说丑,但是出于礼貌自动替换了。

它不光长得很平庸,名字也是如此,被林一草率地称为“万里1号”。

林一本人毫不在意,而且大吹特吹: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说句实话啊罗宾,以你的背景,你的审美情趣代表不了国内的普通消费者。”

“当然我也不是强行夸这辆车的外形有多惊艳,因为外形在我们研发这辆车的时候,属于排序非常靠后的考虑因素。”

“我知道现在的市场,特别是年轻人买车是非常看重颜值的,车如果长得难看就提前失败了一半。”

“所以我们没打算把这车卖给他们。”

“你还记不记得我说过,万里出行造车最大的优势,我们的第一批客户肯定是开网约车的司机。”

“那对他们来说,车首先是一种生产力工具,而不是社交时候充场面的道具,或者彰显自我个性的符号。”

“所以,这辆车最大的特点是经济性,我们在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保养成本乃至折旧成本上都做了很大的考量,这些都远远超过车的外形。”

“而且不瞒你说,外形设计成这样成熟、普通、常规的样式,也是考虑了成本的因素。”

李罗宾质疑道:“如果拼生产成本的话,你能跟那些传统品牌比较吗?他们的规模远远大过你。”

“别的且不说,你要先花大价钱新建一个整车厂,每年的折旧摊销都比人家要高一大截。”

林一笑道:“这是一个误会。”

“你说的那些传统品牌,他们规模大的地方可都是油车,所以我,还有很多的所谓新势力才会押宝到电车。”

“目前为止能够大规模出货电车的厂家屈指可数,剩下那些新势力比我快不了多少。”

林一说的屈指可数无非是两家。

一家是美国的特斯拉,基本上所有的新势力都是瞄准它去的,堪称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

还有一家在国内姓B的厂商,但是它翻身的时候还远远没到,品牌形象和口碑都跟上一个相去甚远。

林一还记得自己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位老师开那个牌子的车,是会被同学们笑话的。

这些事情李罗宾都是清楚的,不过他没有打算细细掰扯了,因为这是林一的造车项目,而不是他的。

“那你今天找我来看实车,应该不只是让我知道你的进度吧?”

铺垫了半天,既然说到这儿了,林一也就不再卖关子。

“我请你来呢,确实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或者说希望取得你的谅解。”

“诚如你所见到的这样,我们拿出来的第一辆车,是一个成本优先的选择,所以新技术的应用上是比较克制的。”

“我们之前联手搞的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万里出行造车的智能化模块,我们认为在这辆车上的适用性很小。”

“这辆车的主要用户本来就是专职司机,开车是他们的谋生方式,应该不会看重智能化水平。”

“另外一个原因,我详细了解过目前团队的技术进展,认为现有条件下智能化水平的差异达不到那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的水平。”

李罗宾倒没有着急,因为林一不是个莽撞人,他应该会有一个整体方案的。

“当初可是你自己提出,说要用万里出行造车的平台,来给我们的自动驾驶团队落地。”

林一立刻说明道:“这个承诺仍然有效。”

“我们之前考虑过,也做了内部的商议和论证,决定在造车的战略上做进一步的细分和深化。”

“现在你看到的这辆车,万里1号,是主打网约车市场的,但我们早晚要面对普通的消费者。”

“我们想到,这两个市场其实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为了互相不形成干扰,可以拆分成两个单独的品牌,或者说系列。”

“我们共同研发的车辆智能化技术,可以放在我们另外一个系列的车型上,内部暂时称之为鹏程1号。”

“我对万里1号的设想,就是先把电动车的路趟熟,然后把研发到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都落地。”

“而我对于鹏程1号的期望,则是希望它能够用上最好的技术,实现电车的科技感、未来感以及时尚感,其中智能化水平可以作为一个亮点来推出。”

“我对第二辆车,也就是鹏程1号的定位是对标特斯拉的魔豆3。”

“之所以不造更贵的车不是怕卖不出去,只是我认为公司的技术积累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等到有足够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炫技,再搞一个豪华品牌出来装逼不迟。”

李罗宾并不完全认同林一的发展思路,但他是没办法直接干预万里出行的造车选择的。

既然林一已经有了自己通盘的考虑,那就让时间来检验他是否正确即可。

所以李罗宾最后还是表示了支持。

当然,熊厂虽然跟万里出行有了很深入的合作,但是也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这个篮子里。

李罗宾搞定之后,林一又带着自己平平无奇的“万里1号”去拜访了马杰克,自然是为了当初乌镇的那个承诺。

两个字:打钱!

到了这一步,林一的造车大业马上要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我的生产基地在哪里?

第620章 地球是圆的

2018年的除夕是在情人节的后一天,所以林一是跟顾采薇悄咪咪地幽会之后,才姗姗来迟地回家的。

好在这次于秀娟女士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问起了别的事情。

“林一,你有没有请保姆啊?”

“没有啊。”

“那就好,我跟你说不要让那些不知根底的人随随便便进到家里来,你看最近临安那个事情多吓人啊……”

林妈说的是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保姆纵火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赌棍保姆在家里放火,把女主人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全都烧死了。

因为事情就发生过在临安,所以于秀娟女士跟很多本地市民一样非常关注,当时就交代林一:

“什么高档小区都不保险的,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

林一听过一耳朵,不过对于后来网上衍生出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流言就不甚了了了,反正就算到了世界末日,也免不了有吃人血馒头的。

总之老佛爷嘱咐的事情答应下来就完了,林一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用过家政人员。

没想到于秀娟女士又担心起来:“这样也不行,那你自己又不开伙谁给你做饭呀,不能老吃外面的东西,不卫生……”

每年回家念叨的都是那么几句话,林一都已经习惯了。

他自己的生活是很简单的,消费肯定比以前高,但撑死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穿一身儿衣服。

车、表、茶,一概不玩儿,更不用说什么飞机游艇了。

这么说好像不太准确,车他还是玩儿的,只不过跟一般的小开那种玩法不太一样。

年前这段时间,为了整车厂的选址,他带着团队考察了不少地方,各地招商办的干部见了一箩筐,暂时还没定下来。

于秀娟女士关心完林一的生活,又开始介绍身边的变化。

自从林一发迹以后,自家的亲戚多少沾了点儿光,生活条件比起以前那是好很多了。

“你妹妹晓茜,今年不是要大学毕业了嘛,说想要出去留个学。”

“你叔死活不同意,说什么外面多危险呀,就算自己再小心,防不住室友的男朋友发疯啊……”

这是今年的另外一桩大新闻,林一正打算应付两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机响了。

林一过年的时候是很少有工作电话的,商业上的伙伴年前年后公司都有打点,虚礼就能免则免了。

不过这个电话得接一下,他预感到应该是正事儿。

“新年好啊,易哥。”

“新年好,新年好。”

俩人这么熟了也没必要磨叽,易哥在那头干脆利索地说道:“林一,我爸说你方便的话,来家里坐一坐。”

林一自然答应下来,约好之后第二天就带着礼物上门了。

“张叔,很久没来看您了,过年好啊!”

“过年好,你看你,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

林一先以晚辈的身份拜见了同学的父母,稍后在女主人去厨房忙碌的时候,跟这对父子在书房谈起了正事。

“林一啊,我听晓川说,你们公司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已经拿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自建工厂了?”

“对,是有这么回事儿。”

“你们的效率很高啊,我记得你们决定要造车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吧?”

“嗐,您别看新能源汽车都说是个大风口,但窗口期可能也就这么几年。所以不是我们不想慢工出细活,而是时间不等人啊。”

张叔笑着摆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听说你年前跑了不少地方,生产基地建在哪里选好了吗?”

林一心里大概有数了。

“确实看了好些,目前我心里比较中意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北边的江宁,还有一个在南边的岭南。”

“你这又是南又是北的,身边的家乡不打算看一看吗?”

林一实事求是地回答道:“这我肯定不能忘啊,但是咱们省里面的经济结构并不以工业见长。”

“汽车工业还是蛮复杂的,对于产业链的要求很高,所以我跟团队在选址上都尽量谨慎,尽量考虑得多一些。”

张叔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

“不过现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江宁也就是在我们的家门口,那边你都去看了,没道理咱们会比邻省差到哪里去。”

“产业分布的事情我略知道一些,长三角区域啊在全国的汽车工业里面分量还是很重的。”

“你别不相信,长三角如果一旦停摆的话,全国的整车厂都开不了工。”

“别的不说,你要是就这么下结论说咱们省没有汽车工业基础,那临安城的李老板都不能答应。”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比较清楚了,林一想了想,确实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似乎也没有必要。

当初在马杰克的事情上,不管怎么说是承了情的,交情这种东西就是要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另外,林一这个整车生产基地光一期至少是上百亿的投资,后续要扩大产能的话还可能翻番。

放在熟门熟路的地方,确实比人生地不熟的要安心。

张叔还补充道:“你现在是之商年青一代里面的代表人物了,难道还怕在自己的地方被欺负了吗?”

“咱们省里面不管是哪个城市,给你的招商条件要是比不上江宁和岭南,你来找我,我帮你理论。”

既然这样林一就没有再推辞了,而是请教道:“您的话我记下了,那依您之见具体在哪里比较合适呢,临安?”

林一之所以说到临安,自然是因为刚才对方提起过,但显然是误解了,因为张叔摇了摇头:

“具体在什么地方最方便开展生产,这是你们商业上的考量,当然以企业的意见为主。”

“要我随口聊两句的话,临安好像还真不是最合适的。”

“临安这个地方,早年间就是个旅游城市,生活品质之城嘛。后来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近些年发力科技创新,在ICT行业都算是比较亮眼的。”

“但确实,从始至终它都不是个工业城市,物价又很高,生产成本上可能要仔细算一算。”

“我倒是想到一个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年后你们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