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娱乐圈,你管这叫一点点爱好 第2章

作者:观云海

这就是陈凯的电影讲述的故事,大致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李涛说的没错,这首歌简直像给他的电影量身定做的一般,尤其是高潮部分,与电影中梁霄兵临城下之时的心境非常吻合。

“就他了!曲怎样?”陈凯问。

“林睿在一旁听了小样之后爱不释手,你说呢?”李涛反问。

陈凯闻言心里有数了。林睿是他们公司的一线歌手,仅次于歌王的存在,能让林睿爱不释手的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话说这首歌哪来的?哪位大佬的手笔?”李涛好奇。

“我若说这首歌出自一位新人之手,你信吗?”

“不可能,这首歌没有十年的功力,根本做不出来。”

“可事实就是如此。这首歌不但出自新人,而且很可能是他写的第一首歌。”陈凯笑道,“林睿是不是对这首歌有想法?”

“那当然。你又不是不知道,林睿卡在一线歌手的位置卡了多久,这家伙离歌王的位置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可就是死活升不上去,归根结底,就是缺了张拿得出手的专辑。关键林睿今年32了,娱乐圈如林睿这般地位的一线歌手中,林睿的年纪是偏大的,再升不上去就再也没机会了。”李涛道。

“我明白了。”陈凯点头,当着李涛的面拨打了王轩的电话:“歌我收到了,很不错,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当面聊聊。”

......

第三章 划时代,序幕亦是巅峰

天宇娱乐会客室。

上午十点,这是王轩和陈凯约定见面的时间。见面的时候,会客室里除了陈凯之外,还多了几个人。

对此,王轩倒也不意外。

陈凯在中间当联络人道:“来,我先给大家互相介绍一下,这位是王轩,《半城烟沙》就是王轩作词作曲的。王轩,这位是李涛,我们天宇娱乐音乐部的负责人,这位是林睿,想来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不用。我是从小听睿哥的歌长大的。”王轩抬了一句,其实林睿的歌他就没听过几首,就是透过原身的记忆知道,这是个很火的歌星。

“是这样的,王轩,你这首《半城烟沙》我很喜欢,我还打算把电影名改成这个名字,不过林睿对这首歌有点想法,所以才找你过来聊一下。”陈凯道。

“睿哥想唱《半城烟沙》?”王轩开门见山。

“王轩,我也不瞒你说,哥哥我现在的地位有点尴尬,卡在一线歌手的位置卡了好多年,一线歌手中,我的年纪是偏大的,再升不上去就没有希望了。我现在缺的是一张销量拿得出手的专辑,《半城烟沙》这首歌我非常喜欢,不知道你能否割爱。”林睿道。

“轩哥儿,我插一句,《半城烟沙》不止林睿需要,我们天宇娱乐也需要,一旦林睿冲击歌王成功,我们天宇娱乐在娱乐圈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只要你愿意割爱,我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李涛插了一句。

“割爱不是问题,价格再说,只是你们能够保证,《半城烟沙》给睿哥,睿哥就能冲上歌王吗?”王轩问。

“不能保证,但希望不小,公司已经为我准备了好几首不错的歌,现在最缺的是主打歌而已....”林睿道。

“方便听听吗?”王轩问。

“方便。”

谈到这里,几人移步天宇娱乐的录音棚。

戴上耳机,王轩有幸比林睿的粉丝更提前听了林睿的几首新歌。只是听完之后,王轩却摇了摇头:“恕我直言,这几首歌确实不错,但想要冲击歌王还缺点意思,哪怕加上《半城烟沙》,加上陈凯老师电影的加成,还是缺了点意思。”

“...可这已经算是希望最大的一次了。”李涛道。

“我们要的是稳妥,既然要冲击歌王,当然得一步冲上去,以无可争议的姿态冲上去,这样睿哥的地位才能稳固。给我纸和笔吧。”王轩道。

“好。”李涛拿来纸和笔。

“你要笔和纸做什么?”陈凯问道。

“我再给睿哥写一首歌吧。”王轩应道,在来天宇娱乐之前,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唱《半城烟沙》的,不过听完林睿的意图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半城烟沙》给林睿唱,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再写一首歌助林睿登上神坛。因为王轩并不缺一两首歌,也不缺露面的机会。他缺的是人脉,是资源。

一旦他帮助林睿登上神坛,不单只林睿要承他的情,就连林睿背后的天宇娱乐也要承他的情。因为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没有什么比雪中送炭来得珍贵。

而娱乐圈,一个歌王的能量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天宇娱乐的能量更是不容小觑。若将娱乐公司分为上中下三等,天宇娱乐能位列中等顶层,半只脚踏进上等的边缘。

总之,这笔买卖绝对超值。

想到这里,王轩在纸上刷刷刷写了起来。十分钟不到,一首完整的简谱写完了,王轩在上面填词,交给李涛:“加上这首应该足够了。”

王轩为什么那么自信,因为他交给李涛这首歌,歌名叫《东风破》,一首在地球上开宗立派的歌曲,一首在华语乐坛上注定会载入史册的歌曲。

正是这首歌,拉开了“中国风”的序幕,以及巅峰!

序幕既是巅峰。至少王轩是那么认为的。

很多人都说《青花瓷》才是中国风的巅峰,王轩个人非常喜欢青花瓷,但还是认为《东风破》才是中国风的巅峰。这是一首真真意义上的大成之作,古乐器琵琶、二胡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词曲具佳,意境悠远,哀而不伤,几乎无可挑剔。

这么说吧,很多古风歌包括JAY后期的中国风,都没有这首东风破耐听。因为这首歌就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没有刻意说思念,忧愁。可当音乐响起,你便能感受那种淡淡的思念与忧愁,偏偏又不会很难过。用哀而不伤形容它非常贴切。

拿出这首歌给林睿,王轩其实是非常肉疼的。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拿出《东风破》,林睿和天宇娱乐又怎么肯心甘情愿地绑在王轩身上。

“咋样?”陈凯问道。

“不好说。林睿你看一下。”李涛将手中的简谱交给林睿。

“词不错,旋律感觉有点平淡。”这是林睿看完之后的评价。

王轩笑笑,也不反驳,从林睿手中拿过简谱,在简谱的基础上将歌谱补全。

“你会编曲?”李涛惊讶。

“我既然会作曲,会编曲很奇怪吗?”王轩反问,“会琵琶、扬琴、二胡、架子鼓的乐师有吗?喊他们过来,现场演奏一下。”

“有。可这首歌需要用到琵琶和二胡?这两种古乐器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用得不多啊。”李涛好奇问道,顺带着让工作人员把乐师找来。

“琵琶和二胡才是《东风破》的正确打开方式。”王轩笑道,让李涛把歌谱复印了几份,分发给乐师,然后再一旁讲解:“扬琴和架子鼓我就不说了,曲谱上有标注。我这里主要提一下琵琶和二胡。第一次间奏使用琵琶快速弹奏旋律级进上行的方式过渡。第二次间奏使用二胡,在歌曲的后半部分,采用琵琶轮指的手法做伴奏,最后用二胡收尾,具体的我在曲谱上都有标注,大家先熟悉一下曲谱,明确需要自己演绎的部分,一会我们来个现场演奏。”

“能行吗?”李涛带着疑问。

10分钟后,当异界粗糙版的《东风破》伴奏响起,当琵琶的轻快、二胡的凄美婉转与西方流行乐器完美结合,奏响一曲古意昂然,旋律凄美忧伤的充满着浓浓华国风的伴奏之后,李涛的疑问变成了深深的震撼。

林睿同样瞪大了眼睛。

就连现场演奏的乐师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哪怕陈凯这个与音乐不搭边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因为这绝对是件划时代的壮举。

在此之前,西方流行乐器在流行音乐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也有人尝试过将华国古典乐器融入流行音乐,可全都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整个世界得出了结论,华国古典乐器不适合流行音乐。

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华国古典乐器居然能与西方流行乐器完美结合,演奏出一曲充满着浓浓华国风且几乎完美的流行音乐?

这叫现场众人怎能相信?

.....

第四章 业界行情

“王轩,这首歌你真的愿意给我唱?”林睿激动地问道,还有些患得患失。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一首歌意味着什么。这种划时代的歌,若是由他来演唱,证道歌王那是肯定的,他甚至可能一下子冲到歌王中的上层位置。

“这首歌我本来就是为睿哥写的,谈什么愿意不愿意。当然不是免费的,现在咱们可以谈谈价格以及合作方式。”王轩笑道。

“王轩,只要你肯割爱,价格随便你开。”李涛插了一句。他也知道《东风破》这首歌意味着什么。更知道一个顶级歌王对天宇娱乐意味着什么。

“随便开不至于,按照市场价来就行。”王轩道。

“市场价....”李涛无语,问题这种划时代的歌哪来的市场价啊?这种歌若是能轻易出现,称得上划时代吗?所以王轩这话,反倒让李涛有点为难。

其实还是名气问题。若《东风破》是顶级作曲人所作,李涛会毫不犹豫地开出天价,因为顶级作曲人对歌曲是能产生人气加成的。

可王轩在作曲界就是个新人,人气加成这块是可以忽略的,偏偏又不能把王轩当成新人对待。能做出《东风破》这种划时代的好歌,你能把他当成新人对待吗?人家可是识货的。在写歌之前就知道《东风破》能助林睿稳稳当当地登上歌王的宝座.....

“王轩,现在歌曲在市场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版权买断模式,一种是分成模式。分成又分两种,一种保底分成,一种纯分成。你想要哪种?”想了想,李涛问道。

“全版权买断什么价?分成又是怎样的分成方式?涛哥,你这些都没说清楚让我怎么选?”王轩反问。

“好吧,怪我没说清,全版权买断,买断之后词曲作者只有署名权,其他版权都属于买方公司,所以价格一般会比较高。前阵子顶级作曲人黎刚全版权给歌王陈浩写了一首歌《白月光》,税前600万。《东风破》你如果选择全版权买断,我也给你开出税前600万的价格如何?”李涛说道。

王轩闻言暗暗点头。

在来天宇娱乐之前,他是了解过华国娱乐圈作曲人行情的。

一般而言,作曲界新人,一首歌也就几千到10万不等;稍有名气的作曲人,一首歌在10万到30万之间;资深作曲人,一首歌在30万到60万之间;更高一级的王牌作曲人,一首歌的价格在60万到100万之间。王牌作曲人之上还有金牌作曲人,一首歌的价格在100万到500万不等。

最后是顶级作曲人,在业界被称为“曲爹”。这类作曲人,一首歌最起码要500万,而且往往有价无市。因为作曲人到了“曲爹”这个位置,一般的歌曲早已入不了他的眼,他不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曲爹所出,必属精品。

税前600万,这是顶级作曲人才能拿到的价格,考虑到自己还是个新人,李涛开出的这个价格还是挺公道的,诚意很足。

“分成呢?”王轩问道。

“分成的话分为保底分成和纯分成。如果是《东风破》这首歌,我可以给你200万保底+专辑上线后产生纯收益的5%分成。纯分成就是专辑上线后产生纯收益的8%。两种分成模式,词曲版权同样属于公司所有,作者只有署名权,就看你怎么选择了。”李涛说道。

王轩闻言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保底分成,需要纯收益达到8000,若加上运营费用,平台费用,实际销售额起码得翻倍,姑且算他1.6亿。

华国目前的数字专辑行情,大概10块钱一张,相当于,数字专辑要卖出1600张才能收到600...

当然,实际情况要好一些。因为林睿想证道歌王,不能只走数字专辑路线,实体专辑肯定要上线的,而且销量还得拿得出手,最起码得白金专辑,姑且就算100张吧。华国目前的实体专辑行情,大概60块钱一张...相当于实体专辑能卖出6000。

如此算来,如果是保底分成,数字专辑得卖出1000张....王轩才能收到600。类似的算法,纯分成,数字专辑得卖出900张,王轩才能收到600。

1000张,难吗?还是有难度的。不过王轩对《东风破》这首歌有信心。地球上某些牛鬼神蛇的数字专辑动不动销售额就大几千万甚至破亿,王轩又怎么可能对《东风破》没信心?更何况还加上一首有电影加成的《半城烟沙》。

盘算完之后,王轩最想选的是纯分成。考虑到他现在“兜比脸还干净”的情况,最后王轩选了保底分成。

“同样的道理,《半城烟沙》也可以给你两种选择,全版权买断200,保底分成,50+1%的分成,相当于如果《东风破》和《半城烟沙》两首歌都选保底分成,你能拿到250的保底+专辑上线后纯收益的6%分成。”李涛说道。

“都选保底分成吧。不过我有个条件。这两首歌的所有版权可以给天宇,但我保留歌曲的表演权,不可能我创作出来的歌曲,自己连演唱的权利都没有。当然,只限我本人使用。”王轩道。

“可以。”李涛点头。

“还有,以后我如果有新歌想要录制,我希望能够借用一下天宇的录音棚和乐师团队,当然不是免费的,我可以支付租金和乐师的酬劳。作为交换,以后如果有合适的歌,在同等条件下,我可以优先考虑天宇。”王轩抛出了另外一个目的。

“这个没问题。我其实有个更好的提议,王轩,来我们天宇音乐部吧,以你的作曲才华,不来我们音乐部真的可惜了。”李涛提议道。

“谢谢涛哥的厚爱,可我并没有在作曲界深入发展的想法,有机会是要以歌手的机会出道的。”王轩婉拒道。

“那我更建议你来我们音乐部了。首先,跟我们签作曲人合同并不影响你出道,甚至更方便你出道。这么说吧,你觉得以素人的身份出道容易,还是以顶级作曲人的身份出道容易?”李涛再问。

“当然是以顶级作曲人的身份容易。”王轩说道。

“那就得了,来我们音乐部,你可以接到很多你在外面接不到的单子,快速积累名气。先签作曲人合同,等你想出道的时候,再签艺人合同。”李涛道。

“还是算了吧,我不习惯每天朝九坐班。”王轩摇头。

“王轩,你那个担心完全没必要。朝九那是底层作曲人的待遇。你若肯加入天宇,最低都是王牌作曲人的合同,这还是你暂时歌曲有点少的缘故。只要你再写出三几首《半城烟沙》这种质量的歌曲,我就能帮你申请金牌作曲人的合同。若能再写出三几首《东风破》这种级别的歌曲,帮你申请顶级作曲人的合同也完全不是问题。而王牌之上的作曲人是不需要坐班的,只需要每年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就行,其他时间没人管你做什么。别怀疑,我们公司王牌以上的作曲人,几乎天天神龙见首不见尾。别问,问就是出去采风找灵感。”李涛解释道。

“听起来不错。我如果签下作曲人合同,创作出来的歌曲,版权怎么说?”王轩问道。

“按《著作权》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公司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也就是说,作品版权是你的,但公司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由此产生的收益,按合同签署时约定的比例做分成。”李涛解释。

“分成比例呢?”

“王牌作曲人,每年的任务是十二首能排进热销榜前一百的歌曲,待遇是5的月薪+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上线后产出收益的5%。金牌作曲人,每年的任务是3首排进热销榜前30的歌曲,7首热销榜前50的歌曲,待遇是10的月薪+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上线后产出收益的10%。”

“了解。不过我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半城烟沙》和《东风破》的合同先签一下吧。”话虽如此,其实王轩已经心动了。他昨天就在考虑要不要签约公司,想了一晚上之后,答案是肯定的。

......

第五章 定个小目标

王轩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他个人能力极强,还站在地球上无数巨人的肩膀上,问题在于,个人能力再强,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果走独立艺人路线,意味着他必须组建自己的工作室和团队,这个过程太慢了,也太费精力。鉴于此,还不如签约一个娱乐公司,借用公司的平台资源来得实在。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要签约娱乐公司,那他应该以何种方式签约才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使自己受到最小的限制?成名歌手再签约是一种方式,这也是王轩昨晚想出来的答案。

而现在,李涛无疑提醒了他另外一种方式。

以顶级作曲人的身份签约公司,掌握的话语权绝对更大,因为歌手再出名也只是一个,而顶级作曲人,是能养活一大堆歌手的。

只要不是脑瘫,没有公司愿意去得罪一个顶级作曲人。

“王轩,别考虑了,来我们音乐部吧。我向你保证,你在我们音乐部一定能得到最好的资源。”李涛劝道。

“再次感谢涛哥的厚爱,但签约公司也属于人生大事,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的。”其实王轩现在不签约还有一个原因,王牌作曲人合同,他看不上!他要签约,最起码得金牌作曲人起步。而这个原因他是不好意思当着李涛的面说出来的,不然会显得狂妄。

王轩再等,等一个更合适的机会。一旦林睿的新专辑上线,一旦《东风破》和《半城烟沙》助林睿登上歌坛王座,作为词曲甚至编曲作者的王轩,就会显得奇货可居。

那时联系王轩的娱乐公司肯定很多。天宇娱乐只要傻子,一定会第一时间送上金牌作曲人的合同,王轩还可以趁机谈一些条件,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现在签约,李涛说得再好,其实给出的条件都是保守的。比如《东风破》这首歌,就算顶级作曲人耗费半生也不一定作得出来,可李涛依然只敢给他王牌作曲人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