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177章

作者:篱笆墙的爬山虎

他如同有种指明了方向一样。

“杨先生,这是你想到的?”

“不是,曾经一个让我很佩服的人提出的。”

杨铭知道。

那个人正是老先生。

只是现在老先生还没有提出来。

像这些理论是经过实践来验证得出来的理论。

历史上的老先生也就是那样。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没有技术的支撑,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苏连是那样,欧美也是那样。”

老先生点点头。

“所以,我准备给国家送一份礼物。”

“杨先生,你说。”

“我准备每年以杨铭基金会捐款1亿港币作为国家助学基金。”

1亿港币?

现在来说,是真的很值钱。

即使是按照现在国内的汇率来算,那也是相当于2000万RB。

实际上,现在1亿港币的购买力,远远超过这两千万RB的购买力。

老先生听完后有些震惊。

因为杨先生说的不是一次,而是每年都捐1亿港币。

这绝对是一大笔钱。

“杨先生,我替国家谢谢伱。”

这是何等的大礼。

如今,国内方方面面都很缺钱,就连国内的外汇才1.68亿美元,再加上,现在国内又开始大开放,真的哪里都要用到钱。

很明显,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国家想大力发展,如果没有财政支持,根本是无能为力的。

1977年,老先生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21日,国内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1977年冬天,国内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

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

1978年7月20日到7月22日,全国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國,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

即使是那样,国内高考的录取率还是非常低。

造成这种原因。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不过,高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国家,为各行各业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方式。

老先生能够很早意识到,足以说明他的大局观确实不一样。

在杨铭看来,现在不但国内严重缺乏教育经费,甚至,绝大多数普通人,像那些农村出来的学生,家境条件很差。

即使有些人在这种录取率非常低的情况下考上大学,还是无法上大学,正是因为家境太差的关系,只能无奈放弃。

现在杨铭提出每年捐款1亿港币,就是用来帮助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

按照现在国内情况。

一个大学生,包括学费和生活费,算下来100元足以。

一亿港币相当于2000万RB。

那么这笔钱就可以帮助到20万贫穷大学生。

也不是说真的那么多大学生都需要用到这些国家助学基金。

像这些钱,也可以投资到教育其他行业上。

也就是说,这笔钱确实是大礼,对于国内来说也是很重要。

老先生现在还是有些激动。

“杨先生,这次只是想邀请你回来看看国内的情况,适合的时候,回国内投资,你居然送出那么一大份大礼。”

老先生很难想象,这样一笔巨款,有谁能够像杨先生那样拿出来?

杨先生则是做出来了。

“老先生,人才真的太重要了,这上百年来,我们国家一直落后于西方,正是这这方面吃亏,高级人才的培养,才能够促进国内的技术发展,国内技术发展,才能够让国内富裕起来。”

杨铭和老先生在那又聊了半个小时。

时间已经来到凌晨1:45。

杨铭坐轮椅出去。

老先生亲自送到门口,在沈先生推着杨铭消失的时候,他才把目光收回来。

这些天和杨先生的相处,让老先生更加认识到杨先生不仅仅是香江大资本家,他的见识也远远超过许多人。

有杨先生的帮忙,老先生知道,自己做事似乎也容易了许多。

对于这次杨先生的大礼,正常情况下,老先生是不想收的。

不过,杨先生都说了,他是给国内的求学学子,让他们可以顺利读大学出来,除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们的存在也会逐渐改变国内的发展和命运。

那样一笔钱,杨铭是为国内考虑。

也就是说,这笔钱,老先生真的不好拒绝。

当晚。

老先生拿起办公室的座机电话,通知了好几个人,包括容老等人过来。

这些人都是紧紧跟着老先生的脚步的。

看到老先生那么晚还没有休息,突然叫他们过来,还以为发生什么事。

“刚才杨先生给国家一份大礼。”

给国家一份大礼?

难道是杨先生准备在国内投资?

“老先生,杨先生准备在国内投资吗?”容老问道。

“不是,杨先生以他的基金,每年给国内捐款1亿港币作为国家助学基金,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大学生完成求学。”

每年捐款1亿港币?

这真的是大手笔啊!

容老等人都是很惊讶杨先生的大方。

他们原以为杨先生作为香江第一大富豪大亨,他能够带头回到国内投资,那已经是非常好了。现在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直接每年捐款1亿港币。

这不是一年,而是每年。

如果是三十年。

那三十年下来,那就是三十亿港币!

求订阅!!

第227章:杨铭离开燕京前的后续安排!

1978年10月15日。

燕京的气温越来越低。

晚上也是越来越冷。

今天。

上午8:30。

杨铭,阿珠,鐘楚虹,林秀芝,唐芸,还有陈震华等十五位保镖,还有那两位空姐和飞行员一起坐车来到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是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普通人是不能进来的。

到了现在,香山公园成了开放公园,是收门票的,价格也不算是很贵。

进入到十月份的时候,香山公园开始进入红叶观赏期。

天气越冷,红叶越多。

杨铭等人刚刚来到这里,香山公园管委会主任宋建军已经亲自出来迎接。

“杨先生,欢迎你们来香山公园游玩。”

香山公园这里的导游亲自带队。

杨铭前世的时候,来过很多次。

三四十年后,香山公园里面许多措施都非常完善了。

但是,现在并没有。

他看到许多线路还是比较原汁原味的那种。

杨铭等人艰难上到半山腰,看到大片大片的红叶。

忍不住感叹。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少爷,你作的诗吗?”

杨铭摇摇头。

这到底是谁写的,他不知道,他只是记得这是前世小学课本学到关于描述香山红叶的。

杨铭发现还真的是那种感觉。

不过,杨铭现在从轮椅上下来,只能慢慢地往上爬去。

相比起长城那边,香山公园这里,似乎更加难上去。

。。

来到半山腰往上的时候,杨铭等人停下来。

除了上面更冷。

在这里,他也可以把香山公园的红叶尽收眼底,甚至,把燕京市中心都看得很清楚。

现在的燕京,除了很零散的高层建筑,其他基本上都是非常低矮的建筑,并不像未来三四十年后,杨铭上到上面一眼看过去,全部都是高楼大厦。

这可能就是历史在变。

一个城市的变化。

在上面呆了半个小时。

再从上面下来,已经是下午的时间。

离开前,杨铭留下一张20万港币的支票,用来作为支持香山公园开发的捐款。

香山公园管委会负责人宋建军和其他职员都是很高兴。

现在香山公园单靠收取门票费用也收不了多少,甚至,连他们员工的工资都不一定足够,很多时候,还是要靠燕京的财政支持。

如今,杨先生捐出20万港币用来改善这里的基础设施,他们当然是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