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736章

作者:篱笆墙的爬山虎

1982年的某一天,M国的侦察飞机在里海发现了两个怪物,简直就像“草上飞”,紧贴海面,以300公里的时速飞快前进。

他们发现,这肯定不是轮船,也不像飞机,M国震惊了。

不久,北约给这怪物起了个名叫“里海怪物”。

经过仔细的调查,终于得知这是苏连的黑科技产品,叫“KM地效飞行器”。

这个飞行器,长106米,翼展40米,重量495吨,使用了八台涡轮发动机。

航程可以达到7500千米,能够承载850位人员,时速最高可达800千米每小时。

很明显,这主要是为了在战争时期运载士兵和货物的运输设备。

里海怪物的原理是,利用涡轮发动机,产生强大的气流,形成向上的反作用力,犹如一个空气垫子,如此,托起了飞行器。

试想一下,这飞行器不仅能在海面跑,也可以在沙漠、冰雪上面跑,真的是个运人运物品的“黑科技产品”。

不过,世界各强国为了这项技术,苦苦拼搏。很多年后,终于,M国和其他国家赶了上来,也研发了类似的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苏连研制的图-160。

这款轰炸机,长度可达54米,高度13米,翼展55米。

这样的大家伙,简直就和大运输机差不多。

这轰炸机不仅是块头大,重点是承载量非常大,可以装载45吨的导弹重量。

在图-160轰炸机里,设计有两个弹仓,空间尺寸为,长11.3米、宽1.9米、高1.9米。

世界最大轰炸机,图-160名副其实。

。。。

种种的神秘黑科技表明。

苏连在这方面的黑科技很多。

只是,在七十年代末,苏连还是处于巅峰时期,当时可以利用大量原油出口,获得大量财富,苏连的科技还可以正常运转和研发。

但是,等到全球原油大跌,苏连大量资金又被拖到阿夫汗那里后,苏连许多科技只能也停下来了。

久而久之,这些神秘科技要么被保存留在某个地方。

要么那些流失的人才,黑科技直接带去了欧美,特别是M国那边。

杨铭记得很清楚。

后来苏连解体后,表面上鹅国和乌克蓝继承了苏连大量遗产,包括科技方面。

但是,鹅国和乌克蓝都没有这些资金来继续维持那些科技的研发。

以至于,鹅国在军工,甚至其他科技方面越来越落后。

乌克蓝甚至把许多军工,甚至科技资料都卖给了别国。

此时,杨铭知道,虽然苏连的科技方面已经受到影响,许多应该还是保存下来。

如果能够在挖那些人才的时候,能够连同那些技术一起打包带走去香江研发,那么肯定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于促进香江,甚至国内的科学,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天下午。

杨铭看到格拉乔夫来了。

还带了一个人来。

这位是一个老人,穿着西服,年纪看起来很大了。

“杨爵士,这位是苏连科学院的负责人亚历山德罗夫院长。”格拉乔夫站在一旁说道。

“杨爵士,你好。”

这位亚历山德罗夫已经是82岁的老人,但是,看起来还是很有精神。

他是苏连原子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从1975年开始,他一直担任苏连科学院院长。

现在苏连科学院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就是因为上面拨下来的经费越来越少。

这次戈尔和亚历山德罗夫得知杨爵士对于苏连科技感兴趣,他们也就准备带杨爵士去看看他们一些科技,希望杨爵士可以支持他们的研发。

双方打招呼后。

杨铭感觉到亚历山德罗夫的热情。

“杨爵士,经过我们上面考虑和安排,我们准备带你去看看我们的人造太阳。”

此时,全球许多国家,包括M国,Y国,东洋,Z国都在研究。

苏连原来是要比其他国家快了很多步,却是因为缺乏资金经费的支持,此时已经将近停止研究的状态。

人造太阳?

杨铭没想到,还真的可以去看这个东西。

求订阅!!

第996章:参观苏连的庞然大物!

如果是在锲而年科之前,杨铭想参观苏连那些科技,根本不可能。

甚至,可能会把他当成间细处理。

现在戈尔上台后,苏连就变得和以前很大不一样。

在戈尔看来,他和苏连要向西方靠拢。

其中,很现实的原因,苏连没钱了,希望得到欧美的资金支持。

当杨铭,霍建柠,何超瞏,林秀芝等人上到车上,坐车离开别墅这里,往莫斯可一处郊区过去。

那里是非常神秘的。

在这之前,至少欧美都不知道这么一个地方。

这里正是苏连科学院下面一个用来研究人造太阳的地方。

这个地方除了下面的大量泥土被挖走,下面修建一个庞大的地下室,上面也修建了很多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用核弹都炸不掉。

如今,杨铭等人坐车前来,他发现这里外面,还是有许多軍人把守的。

当确认格拉乔夫和亚历山德罗夫的身份,杨铭等人得以进去。

当年,杨铭等人第一次来到莫斯可,当时参观莫斯可地铁的时候,他都有些震惊。

当时的莫斯可地铁在全球来说,不但规模很大,下面修建得像艺术宫殿那样。

现在杨铭等人来到这一处建筑物,他是真的被惊呆了。

这个地上如同怪物一样存在的建筑物,单是外面一扇墙壁就非常厚了,怪不得连核弹对这里都没有办法炸掉。

进到里面。

杨铭还是看到不少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办公的。

这些应该就是苏连的科技人才。

其中,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项目。

人造太阳。

这个人造太阳的主要物件是在地下的。

也就是说,地下也有很大的建筑物。

一路上,杨铭除了这里灯火通明外,他感觉到这里的一切,和这个时代似乎很不一样。

这里很深。

杨铭等人坐电梯下去,他发现这里除了足够暖气外,氧气方面也充足的。

除此之外,这里面的电线线路,各种各样的管道是非常多的。

实际上,这些电线线路,管道那些,如果出现问题,呆在这里面工作的研究人员也是有危险。

当杨铭等人从电梯出来。

杨铭并不知道这里是地下多少米,但是,刚刚显示是地下负五楼。

也就是说至少是在十几米深,看起来和普通地铁的深度已经差不多。

杨铭等人跟着亚历山德罗夫出来。

杨铭等人看到一个如同六边形的很大的空间。

然后站在这里的走廊上,杨铭等人看过去。

看到一个庞然大物在那。

这就是人造太阳,也是一个大规模的聚变能实验堆。

“杨爵士,这就是我们苏连研发的人造太阳。”一旁的亚历山德罗夫说道。

这个装置,就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

其装置中心是高温氘氚等离子体环,其中存在15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核聚变反应功率达50万千瓦,每秒释放多达1020个高能中子。

等离子体环在屏蔽包层的环型包套中,屏蔽包层将吸收50万千瓦热功率及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所有中子。

在包层外是巨大的环形真空室。在下侧有偏虑器与真空室相连,可排出核反应后的废气。

真空室穿在16个大型超导环向场线圈(即纵场线圈)中。

环向超导磁体将产生5.3特斯拉的环向强磁场,是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价值超过数十亿美元。

穿过环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超导线圈筒(中心螺管),在环向场线圈外侧还布有六个大型环向超导线圈,即极向场线圈。

中心螺管和极向场线圈的作用是产生等离子体电流和控制等离子***形。

其实,现在国际上研发的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外观模型上述系统整个被罩于一个大杜瓦中,坐落于底座上,构成实验堆本体。在本体外分布4个10兆瓦的强流粒子加速器,10兆瓦的稳态毫米电磁波系统,20兆瓦的射频波系统及数十种先进的等离子体诊断测量系统。

整个体系还包括,大型供电系统、大型氚工厂、大型供水(包括去离子水)系统、大型高真空系统、大型液氮、液氦低温系统等。

如今,苏连这个人造太阳看起来似乎简单一些。

实际上,也不简单。

苏连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发,就开始投入很多的资金。

而且,还进行了多次的更新换代。

“杨爵士,作为聚变能实验堆,要把上亿度、由氘氚组成的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磁笼“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获得持续的、有大量核聚变反应的高温等离子体,产生接近电站规模的受控聚变能。”

“院长先生,你的意思是苏连的人造太阳可以进行发电了?”杨铭问道。

“并不能,现在这一个反应堆每次只能持续10秒左右的时间,按照我们的推测,最少要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人造太阳才能够正常发电。”

现在只能持续10秒?

杨铭知道现在技术也就是那样。

即使是后来,全球都在研发,但是,像国内最高也只能持续100秒,也就是1.7分钟。

那个时候,国内研发的人造太阳还是不能正常商用。

此时,才刚刚1985年,怕是国内在研发,离苏连这个也差远了。

杨铭在那看着的时候,霍建柠,何超瞏,林秀芝等人都是很惊讶。

这一个东西,一瞬间居然就可以起到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真的是非常恐怖,现在虽然只能持续十秒钟,在他们看来,也是很恐怖了。

如果这个人造太阳一瞬间产生的热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确实是可以提供很多电力。

杨铭等人在这参观完。

亚历山德罗夫和格拉乔夫看到杨铭等人震惊的样子,显得非常高兴。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研发了。

杨铭知道,这个人造太阳的庞然大物可能还没有什么,真正值钱的,在杨铭看来,是这里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