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 第123章

作者:轩辕钢针

马超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根本无法理解赵云是如何办到的。

“皆魏公所赐,孟起若肯降,定可深得魏公青睐!”

看人下菜,对于马超这种武痴,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第153章 孔明取西凉,张松献益州

马超默然良久,思绪万千。

有赵云在这里挡着,他根本无法赶到汉阳郡。

诸葛亮可不会给他绕路的时间。

“吾有一问,魏公为何要助张绣取我西凉?”

赵云轻笑道:“义父之胸襟,便是这天下都放置不下,汝所争之利,在义父看来,不过是蜗角之争罢了。”

“当孟起你见识到真正的天下,便知晓如今的争斗是何等的可笑。”

赵云说罢,竟然勒马而走。

“吾奉命取安定郡,余者不问。”

赵云走了,可是马超却没有离开。

他坐在马上看着远处,良久之后竟然下令返回。

马超分明已经准备放弃西凉了。

不止是西凉。

十五天后,马腾和韩遂的请降书送到了林赋的手中,两人表示愿意交出大军指挥权。

林赋大喜,当即封马腾和韩遂为县侯,食邑三千户。

另外封马超为镇西将军,依旧率领西凉和并州之军接替赵云驻守安定、北地二郡。

甚至就连倚天剑也一并赏赐给了马超,恩宠至极。

庞德和马岱等人也尽皆封赏,无一遗漏。

如果换做以往的林赋,原本属于马腾和韩遂的降军,当然是要大力整顿一番的。

来回换一换编制,将自己的人和对方的人穿插调度。

这样做的话,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就是不用担心对方造反,毕竟是原本的编制,没有任何的变化。

缺点就是配合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行。

林赋现在时间紧迫,更何况,他既然敢这样,就不怕马超造反。

西凉,诸葛亮已经占据除了北地郡和安定郡之外的地盘。

贾诩之前定下的战略已经实现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给曹操制造机会,让他可以占据益州。

早就奉命潜入益州的心腹行动起来,四处散播谣言。

‘张绣既得西凉,势力大增,必然图谋益州!’

除了散步谣言,同时还编撰了童谣,在益州传唱。

‘若要吃新饭,需待双日草。’

这个童谣当然是出自贾诩的手笔。

整个世界,除了林赋之外,就是他最不懂的敬畏神明了。

整天借神明的名号招摇撞骗。

关键是他还不会受到任何的报应。

第一毒士技能的存在,让他百无禁忌。

反正不会沾染因果。

果然如同贾诩所料的那样,益州谋臣武将人人自危起来。

他们担心张绣整顿好大军之后,就会从汉中进兵,攻打益州。

汉中本就是益州的咽喉之地。

以往张绣势弱,倒还没什么。

可是如今张绣得西凉之地,势力大增。

如果他从汉中攻益州,大难将至。

他们不是担心益州的安危,更不是担心刘璋的安危,而是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

刘璋本就是懦弱之人,闻听谣言,心中大忧,急忙着急文臣武将商议如何应对。

正在众人苦无对策只时,一人越众而出。

“主公宽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绣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进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益州别驾从事张松。

张松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不是真实存在的,林赋都要怀疑这个货是不是虚构出来仅仅只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

刘璋虽然暗弱,但好歹在西川也是近乎土皇帝的存在。

而张松身为益州别驾从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就是这样,他还不满足,想要将益州献给别人。

最开始他是想要献给曹操的,这道勉强能够说得过去。

毕竟曹操当时还没有经历赤壁之败,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早点献益州,等到曹操统一天下,他能够得到的自然比在益州当一个别驾从事多得多。

可是曹操看不上他。

按理说,既然你是来推销的,就把自己产品的优势说出来不就行了。

他偏不,就非要逞口舌之快,凭借着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怒怼曹操。

这也可以理解,文人嘛,傲气一些也能理解。

真正无法让人理解的是,他在曹操这个有钱有势,眼看要上市的大老板那里没有推销出去。

却偏偏跑到当时还只是一个小老板的刘备那里推销去了。

就因为刘备请他喝了一顿酒,他就把提携他的老领导刘璋给卖了。

刘备当时的架势可连刘璋都比不上。

再说了,人家刘备有自己的心腹班底,你就算是辅佐他取得益州,地位也不可能超过诸葛亮啊。

在益州,刘璋是老大,他是老二。

费劲巴拉,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刘备接过来,刘备是老大,诸葛亮是老二,他甚至连老三都未必能够当的上。

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实在是不知道张松为什么要做。

最关键的是,他出卖起刘璋来简直不要太积极。

不但拉着法正、孟达这两个狐朋狗友一起出卖刘璋。

甚至还不辞辛苦,手绘地图。

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出卖的干干净净。

要么怎么说丑人多作怪呢。

占了庞统的丑,又没有庞统的才。

张松的计谋很简单,就是要刘璋准备进献之物,让林赋兴兵攻张绣。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计谋。

他真正的想法,是想要将益州献给林赋,以换取高官厚禄。

林赋能够给他的东西,可远比刘璋能够给的多太多了。

而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战略上注定了林赋现在不可能接手益州,更加不可能攻打张绣。

如今林赋的的心腹大患是孙坚。

当年,林赋一念之差,造就了如今孙坚父子几人同朝。

大局有孙坚,征战有孙策,内政有孙权。

有了孙坚的存在,江东几乎算是铁板一块。

民心归附也就罢了,江东士族也是上下一心。

要知道,孙家为了得到江东士族的心可是没少费劲。

孙策一直暴力镇压,想要用武力降服江东士族。

接过显而易见,江东士族的反弹弄死了他。

后来经过孙权多年的怀柔政策,一步步妥协,一步步制衡,这才得到了江东士族的支持。

而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忧虑。

再加上这些年江东一直安稳发展,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头猛虎。

既然现阶段的战略重心是孙坚,那林赋自然不可能去动张绣。

他还要用益州作为诱饵,牵制住曹操。

否则的话,林赋根本无法安心对付孙坚。

第154章 三制并存,千古雄主

张松带着进献之物抵达定安城。

馆驿人员按照规格接待,不卑不亢。

张松大感惊奇。

“魏公治军整肃,未曾想内政也如此廉明!”

尤其是在见到一名馆驿杂役竟然一边喂马一边读书,更是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观一叶而知秋。

小小一杂役尚且如此,冀州尚文之风可见一斑。

这件事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得追溯到蔡文姬身上。

因为林赋的关系,蔡文姬原本的‘胡笳十八拍’变成了‘汉月十八拍’。

更加让林赋意外的是,蔡文姬的汉月十八拍竟然可以教化万民。

再加上她‘四大才女’技能,二者叠加,效果惊人。

而这正好给了林赋一个契机,一个打压世家门阀,提携平民百姓的契机。

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冀州了。

常年没有战乱,冀州俨然成为了乱世的一片乐土。

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条件。

林赋自然是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制造条件,他召集能工巧匠将打造雕板,进行大规模的印刷。

之所以用雕板而不用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是因为没有必要。

这个年代,适合普通人读的书本来就很少。

雕板印刷的话,也就几个木板就能完成。

活字印刷术的话,就需要排版,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