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214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而且参与伏击的武卫军士兵,俱都是武卫军中挑选的精锐,接下来要充入青州军中,韩桢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施恩的机会。

  李老四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过望,忙不迭的小跑着上前,冲着高台上的韩桢千恩万谢。

  “多谢相公赏赐!”

  他不晓得韩桢姓甚名谁,但喊一声相公,总不会错。

  啪!

  八串用麻绳在一起的铜钱,扔在地上。

  由于发钱频繁,箩筐消耗很大,因此韩桢下令账房与书吏闲暇时,将库房的铜钱用细麻绳串起来。

  一贯钱一串,往后发钱也方便,用不着再举个大秤称重了。

  李老四抱起铜钱,再次道了声谢,屁颠屁颠的回到队列中。

  账房继续点卯:“洪石,赏钱两贯!”

  其实韩桢有更效率的发赏钱方式,但那是往后的事儿了。

  现在,他需要用这样的发钱方式,来刺激这些武卫军,以及敢炽军的战俘。

  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把一万余人的赏钱发完。

  这些个士兵捧着钱,眉开眼笑。

  见状,韩桢高声道:“都拿到赏钱了罢?”

  “多谢相公!”

  上万士兵齐齐高喊,声势惊人。

  “先前说了,我是反贼。”

  韩桢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往后,武卫军与镇海军解散,只留精锐充入青州军,次者编入辅军,余者放归田间!”

  若是没发赏钱,他这么宣布的话,定会引起哗然,说不定会横生波折。

  当兵也有当兵的好处,虽吃不饱穿不暖,但也饿不死。

  尤其是这个世道,待在军中起码能苟活。

  但现在嘛!

  完全不一样了。

  有句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如今一个个抱着赏钱,少则两贯,多则十几贯,哪里会慌。

  这就是做事顺序的重要性。

  明明两件事都要办,但只是调整了一下先后顺序,往往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人性。

  “凡入我青州军者,月俸五百文,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满粮满饷,不会缺一文钱,饭里也不会掺一粒沙子。军功另有赏钱,斩首一级四贯,先登之功五贯等等。”

  “放归田间者,你等也不需担心,我会租赁田地给你们,每人二十亩,五成租子。租子虽高了些,但这二十亩都是上好的良田,哪怕交了租子,也能有不少剩余。”

  韩桢继续说道:“第二年,租金降为四成,第三年降为三成。往后便会一直维持三成租子不变,若租满七年,这些良田就是你们的了!”

  哗啦!

  原本还波澜不惊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不管是青州军的待遇,还是放归田间的待遇,都令他们无比满意。

  而且,有了昨夜的庆功宴,以及先前的赏钱打底,他们并不怀疑韩桢会骗他们。

  “安静!”

  韩桢大吼一声。

  与此同时,外围的青州军也齐齐高喊。

  人数虽少,但气势却格外摄人。

  喧闹的校场,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现在开始,点到名的留下,余者收拾好钱财行李,去军营外集合,稍后会有胥吏来为你等分配田地,登记造册!”

  韩桢说罢,朝着刘锜使了个眼色。

  刘锜立刻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早已拟定好的名单,开始唱名。

  冲入青州军中的人,共计三千八百人。

  这些俱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不管是体魄还是胆气,都还算可以。

  除此之外,还有一千六百人,选入辅军。

  算上那三千余从敢炽军中挑选出的精锐,青州军这番扩充后,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两千人。

  关键是,这些人并非啥都不懂的农民,武卫军就不用说了,哪怕是敢炽军战俘,也在战场过厮杀数回,算得上老兵了。

  只需稍加操练,一个月后,便能凸显战力。

第209章 【整军】

  第209章 0206【整军】

  看着散去的武卫军士卒,一名都虞侯面色犹豫,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声道:“请问相公,我等如何安置?”

  闻言,韩桢在一众武卫军中层将领中扫视了一眼,开口道:“黄凯留任军中,其余人等同样放归田间。若不想种田,也可去城中寻一份工。”

  刘锜统御武卫军这段时间,只发现了这个人还有培养的价值,其余将领则烂透了。

  谋略胆气,一个不沾。

  倒是溜须拍马,吃酒赌博,精通的很。

  这种人留下来何用,连做个大头兵的资格都没有,白白浪费粮食。

  种田,做工?

  那名都虞侯面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想他好歹是一个官儿,虽是下品武官,但岂能受此侮辱?

  念及此处,他不甘道:“俺要见余指挥使!”

  韩桢懒得废话,只是打了个手势。

  下一刻,布帛撕裂声响起。

  一道箭矢精准的射在那名都虞侯的胸膛上,透体而出。

  鲜血流淌而出,很快便染红了校场的土地。

  校场上的武卫军士兵,一个个抱着赏钱冷眼旁观,有些甚至还流露出快意之色,恨不得拍手称快。

  这些个将领平日里没少欺压自己,死了活该。

  韩桢冷声道:“给脸不要脸,全杀了!”

  他昨日是保证过不会杀他们,但前提是识相听话。

  有蠢货蹬鼻子上脸,他自然不会手软。

  话音刚落,剩余的武卫军将领纷纷跪倒在地。

  “相公恕罪,俺愿做工,俺愿做工!”

  “俺也是!”

  “俺全听相公的。”

  官儿没了就没了,哪有小命重要。

  韩桢摆摆手,校场外围的青州军士兵,这才垂下手中的强弩。

  见到这一幕,那些个将领不由松了口气,感激道:“多谢相公!”

  说罢,一个个逃也似的离开校场,收拾细软,随退伍士兵一齐出了军营。

  目视这些人离去的背影,韩桢将目光落在黄凯身上,吩咐道:“听闻你武艺不错?”

  咕隆!

  黄凯咽了口唾沫,抱拳答道:“回相公,卑下学过一些枪棒功夫,比不得刘都统。”

  “可识字?”

  韩桢又问。

  事实上,古时习武之人,几乎就没有不识字的。

  穷文富武,不是说说而已。

  能习的起武,都是家境殷实之辈,不差进学那点束脩。

  要说学问有多好,可能不至于,但识文断字,会些简单的算术完全没问题。

  就比如刘锜,别看他听到念书就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实则文学素养并不差,起码比韩桢要高不少。

  甚至于,这厮还会作诗。

  果然,只见黄凯答道:“卑下早年进过蒙学。”

  韩桢下令道:“既如此,你且在骑兵营任都头罢。”

  “多谢相公!”

  黄凯面色一喜,赶忙躬身道谢。

  虽只是一名小小的都头,但那可是骑兵营啊。

  ……

  郡城府衙的户曹,早已得了他的吩咐。

  不多时,户曹参军王委中便领着两百胥吏,来到军营外。

  从军营中借来桌椅后,便开始为这些解甲归田的士兵登记造册,划分田地。

  韩桢手上的俱都是良田,毕竟以刘宓、赵霆这些官员的胃口,下等旱田也入不了他们的眼。

  不说风调雨顺,哪怕灾害少一些,实行轮种法,一年下来,每亩田地至少也能收获一石粮食。

  若是勤劳一些,深耕除草,时常灌溉,亩产两石都不稀奇。

  交了五成租子后,剩下的足够一家五口吃一年,还能有些结余。

  当然,最主要的是韩桢治下没有苛捐杂税,否则亩产再多也是白搭。

  “不对啊,相公方才明明说的是五成租子,怎地到你这却成了六成半?”

  忽地,嘈杂的人群中响起一声惊叫。

  这一幕,顿时引来无数退伍士兵不善的目光。

  祁蒙神色不变,不急不缓道:“五成租子乃是旱田,分配给伱的田地中,有三亩水田。水田可种稻米,产量也更高,岂能与旱田相提并论?”

  一瞬间,原本还神色不善的士兵们,立刻面露恍然,看向那名士兵的眼神中,也带着浓浓的羡慕。

  那可是水田啊!

  山东多旱,水田稀少,因此格外珍贵。

  水田能种占城稻,哪怕是在北方,也能一年两熟,产量岂是小麦粟米能比的?

  况且稻米在北方是精贵粮食,一石稻米,几乎能买两石粟米了。

  再说了,相公可是保证过,租满七年,这些田就归他们了。

  一亩上好的水田价值几何,他们心里清清楚楚。

  这时,却见祁蒙继续说道:“你若嫌租子高,吾便将三亩水田换成旱田,如此头一年只需五成租子,可否?”

  “俺不换,俺不换!”

  那退伍士兵连连摇头。

  开甚么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