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17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这个数字还是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历史了。鬼子占领区往往都是土地荒芜产量下降,以上的数据至少要打个对折。

  现在倒好,这产能直接翻了几十倍。不仅有主食还有蔬菜,这怎么能不让会议室里的众人产生怀疑呢。

  大米所有人吃得惯,而且还可以做成米线、米粉、米糕和酒酿,完美照顾到了部队里南方和北方的同志。

  这玩意还可以储藏在战备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

  边区的冬季会受到干燥冷空气影响,降水稀少十分寒冷,就很适合种植耐寒且产量高的白菜。

  在黄河回来以前,部队的生活有些紧巴。

  很多时候战士们只能吃水煮白菜,甚至连盐都不一定有。要是能有几个从鬼子那里缴获的肉罐头,那就是大家最向往的美餐。

  还没等正主回答,王旅长又问道:“你不会多加了一个零吧,就是亩产260斤也很高产了!”

  被这么一问,黄河心里也有点发虚。

  后世里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学者,完完全全没种过地。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缺乏常识,最多也就知道一袋大米多少钱。

  不过他对数字很敏感,毕竟专业之一是应用数学。

  等到了1944年,这个数字来到了惊人的26000亩。

  平均亩产2600斤水稻,就算是以1941年的12000亩来算,等到收获时就有了3120万斤。

  黄河清楚的记得,果脯在整个抗战时期一共征集了1560~1820万吨的粮食,我们暂且忽略掉中间的贪污环节。

  那就意味着如果八路军有两个省的产粮区,完完全全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凑齐供给整个抗战时期用的军粮。

  算完这笔帐以后,黄河自己都吓了一跳。他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袁老千古以后,便对会议室里的众人解释道:

  “你们没听错!这个数字是真实的!我敢用我的人头做担保,如果偏差超过一成,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夜壶用!”

  “我今天早上跟老总们谈了,二位决定以359旅为底子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在守卫边区的同时,着手根据地的建设!”

  “第一个目标就是烂泥湾!那里将是我们的大粮仓!”

  接下来就是商议具体安排的时间了,黄河在会议室里开始给众人讲述接下来一年的安排。

  提到烂泥湾,绝大多数的当地居民第一反应就是黄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但是细细一分析就能发现,这里的地势主要以丘陵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很适合耕种。又有众多河流穿过,水资源非常丰富。

  这块看似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的破地,只要开垦得当就会变成土地肥沃的宝地。

  在带清控制的时期,烂泥湾附近发生过几场大型战役。

  只要扩修当时运粮的马道,就可以连通北上去边区的路,运输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这么大一块地,只有359旅的八千来号人肯定是不够的。毕竟除了要种地以后,他们还要养猪和鸡。

  为了有充足的人数,就一定得扩军。有了新兵,那就得兼顾训练,工作量又加了一倍。

  一般情况下,普通将领是很难有序管理一万多人的。

  但王旅长自带管理学技能,早些年间就带领着南方的同志们参加各种运动,顺带着还能客串金牌打手一职。

  他可以根据部队的现有情况,总结出合适的管理体系。

  讲到这里,黄河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背靠大组织就是好,这里能人辈出,基本所有事情只需要提供方案和物资就行。

  说到人才,就不得不提到边区里几位低调的大神。

  原本他是准备将决策「组建科学院」,在11月份提供的研究员名额分配给农学。但局长知道黄河的安排后,立马告诉他了一些秘闻。

  今年二月份,边区成立了光华农场。

  这个农场内有诸多农学方面的科研人才,他们在作物栽培、培育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项目有着显著的成绩。

  同志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研发出了新品种的马铃薯和青贮玉米,那可是轮作复种一年两收的宝贝。

  黄河在来边区以前,一直以为开垦烂泥湾增产粮食的方案,是总指挥在1941年提出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边区居然还有一个森林考察团。

  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亲自考察,在今年中旬向老总们提供了一份《边区森林考察报告》,里面清楚地阐述了开垦烂泥湾的诸多理由。

  经局长这么一提,黄河立马想起来一些重要的事。

  在一年后的1941年,边区成立了自然科学院设立生物系,后来专门改组成了农业系。

  他们与光华农场合作,就当地重要害虫粟灰螟进行研究,选育出抗螟品种“狼尾谷”加以推广,还曾努力提倡种植棉花和栽桑养蚕。

  最厉害的来了,在1943年由乐、李、陈、方四位大神发起,成立了中国农学会。

  有这些农学家和畜牧兽医专家,哪还需要用系统召集研究员啊。

  最好的战士配上最好的专家,地我种定了,谁来都阻止不了。

第185章 二十公顷的机场!

  开发烂泥湾的注意事项聊完后,黄河便准备离开359旅。

  距离决策「飞起玉龙三百万」的解锁时间越来越近,他今天下午约了边区工程处的李处长,二人相邀一起到现场商议修复和扩建机场的工作。

  这关系到未来的空军,老总们特地叮嘱过要正视此事,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目前工程处的同志们没有修建机场的经验,他们最多也就是配合军工局搭建厂房,这种大型项目也是第一次接。

  未来八路军的飞机会越来越多,单单一个永备机场肯定不够用,大概率还需要多个野战机场。

  这种开拓性的工程不仅仅要满足当下的需要,更是得为后续修建机场积累经验。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黄河与王德兴跨上了战马准备出发。临走前,他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扭头朝送行的王旅长说道:

  “老王,你们旅这段时间可得大量基肥。虽然我可以给生产建设兵团提供足量的化肥,但是农家肥也不能放下。两者一起用,效果才会更好。”

  359旅种了一年多的地,这事王旅长自然是门清。

  他们当时还在开垦阶段,就特地请教了光华农场的同志,学了不少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农家肥一直是部队种地用的主力军,这东西种类繁多,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

  简单的说,就是各类粪便和草木灰的混合体。

  化肥在现阶段用的很少,一般只对刚开荒的田地用一些。边区现在被侄帅封锁,仓库里的存货都是之前采购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虽然359旅的同志们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却对这洋玩意很了解。

  不仅仅是因为有光华农场传授的知识,还因为化肥早在世纪初,就传入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它增产效果明显、施用方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战士们在参军前基本都种过地,对化肥的功效自然是不陌生。

  不过当时人们购买和施用的人造肥料,大多为硫酸铔这种单一产品,混合肥料极少,甚至完全用天然有机肥料。

  单一施用化肥,会强行改变土壤质地和性状,造成耕层变浅。

  待一二年后土壤中磷钾二元素消耗过多,那时候即使加大化肥的用量,也不能达到最初施用时的效果,地力很难恢复原状。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是化肥施用最初一二年收成良好,三四年后,作物收成大大下降,反而不如未施肥之前的产量。

  光华农场的同志们特地叮嘱过,种地时不能只使用化肥。

  否则会出现很多麻烦的事情,比如易旱易涝,化肥烧苗,土壤酸化,地力后劲不足等情况。甚至种出的庄稼口感差,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

  若想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必须施用有机肥,也就是传统的农家肥。

  二者一起使用,能全面供应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有着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效的优点。

  甚至长期合理使用两种肥料,可以调节土壤酸碱性,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听到黄河的叮嘱,王旅长抚了抚自己的大胡子,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我们需要准备多少农家肥啊?亩产这么高的作物种子,肯定需要大量的肥料。你给我一个数就行,我全都安排了!”

  “那玩意收集起来也很简单,边区每天人吃马嚼的产量不小,咱们还可以顺便提高卫生水平。”

  “说来也巧,现在气温低,积造的农家肥不易酦酵,正是基肥的好时候。”

  这个问题属实难住了黄河,他耸了耸肩膀无奈的回答道:

  “你看我像是种过地的样子吗?这事你得问专业的人,估计就算是光华农场的同志,也得来考证一波才能得出准确的数字。”

  由于化肥的体积和农家肥比起来至少相差百倍,同样是一亩地的话,用化肥差不多只需要二三十斤。

  如果想要达到同样肥分效果,天然肥料则至少需要四十五担。

  这个比例是今年一年得出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光华农场的反复验证。

  虽然二人都不是专业人士,但王旅长可没少跟农学研究员打交道。这时候就体现了经验的重要性,他估算了一下在心里得出一个数字。

  “哈哈哈,我还以为你小子什么都会呢。那我就按照之前的比例准备吧,估计只会少不会多。”

  分别之际,黄河在马上摆了摆手。

  “好!等十一月月初,我就派人把刚刚承诺的种子和化肥送到烂泥湾,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们开荒啦!”

  ————

  二人离开359旅后一路北上,朝着边区机场的方向策马狂奔。

  黄河跟李处长约定的时间是三点,不过等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对方已经带着一群工人开始测量数据。

  下马以后,三人正式会面。

  “你就是黄副局长吧,年轻有为啊!老总都跟我交代了,关于修复和扩建的事,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们提。

  “所有困难都是纸老虎,我们工程处一定都会想办法克服的!”

  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周围的工人感受到自家处长的决心后,纷纷举起手中的工具,发出了震彻云霄的应和声。

  黄河紧紧握住李处长的手,这样的同志让人无比的安心。

  “真是麻烦大家了!我先去看看机场的具体情况,了解完现场后立马回来。到时候咱们再沟通沟通,争取今天就可以出图纸。”

  王黄二人骑上战马,开始绕场一周。但仅仅半圈后,他们脸上的笑容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着如同废墟的“机场”,黄河面无表情地检查这各个设施的情况。

  九成的建筑都出现了问题,各大排水渠几乎都要被土盖住了,真不愧是黄土高坡啊。

  就连铁外行的王德兴也很发愁,他踢了一脚草地里的碎石子,随后半是吐槽半是惆怅的说道:

  “副局长,这都破成这样了,咱们还怎么修啊?说真的,要不是你提前告诉我这里是机场,我还以为这是谁家的草场呢。”

  这话让黄河又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当年的机场居然荒废成了现在的样子。

  二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由少帅和杨将军牵头,在1936年1月建成的军用机场,修成一年后被我军接管。

  整个机场都是土质跑道,因为八路军没有飞机,现在已经年久失修,肯定是不能正常起降。

  在原本的历史上,该机场于1944年才被修复并且扩建。是因为国际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边区需要跟外部频繁的交流,老总们需要坐飞机出行。

  不过就算这机场完好无损,也就是个超大号的操场罢了。

  在当下的民国,一个机场的标准就只有三点。

  首先得有宽阔的场地,要不然飞机的存放和人员的安置都是问题。

  其次需要有经过修剪的草坪或者是平坦的土地。丑国的使者当年来边区的时候,就是因为机场不够平坦且有碎石子,才颠坏了起落架磕坏了螺旋桨。

  最后的条件就是良好的排水系统,土质跑道下雨天不排水根本用不了。

  这些要求看似很简单,但全民国能符合条件的真心寥寥可数,往往只有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可以达标。

  就拿果脯的笕桥机场来说,那里不仅仅是中央军的航校,还是淞沪会战敌我双方第一次爆发空战的地方,中国空军在机场上空大败小日子的陆航。

  这么一个意义非凡且十分重要的机场,也不过是建立在一片铺平的大草地上,即没有固定的跑道也没有成套的导航设备。

  战士们从机场出发,起飞和降落只能依靠风向来判断,偶尔能有个简单的照明设备做指引都算是特殊优待了。

  当时空军能不能上阵杀敌,除了看飞行员的驾驶技术是否过硬,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但凡遇上连续下几场雨的天气,不管你飞机性能有多优秀,飞行员的技术有多好。

  对不起,机场的地面都快坨了,根本不可能正常起飞。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所有人都得老老实实向上级报备机场的情况,修复完才能起飞。

  而且还得祈祷敌人不要来进攻,万一在刚放晴的时候,鬼子的陆航飞过来轰炸,那战士们只能边逃边看自己心爱的战机被小日子一一摧毁。

  回到李处长身边后,黄河罕见的掏出了烟。二人一阵吞云吐雾后,开始谈起了正事。

  “我刚刚转了一圈,真是个大工程啊...”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