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3章

作者:浊酒几杯

  “纵观许攸一生,确有谋略,但执行能力不行。

  政治,统兵也几乎不会,更兼背叛主公,品行不佳,拉低了其他方面的评分。

  谋士排行榜十九名,许攸。

  战略能力1星

  战术能力0星

  其他方面-1星

  影响力1星

  综合评分1星。”

  看到这里,其他诸侯,甚至曹操本人,对于斩杀许攸这个“功臣”,却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许攸居功自傲,不分场合直呼主公小名,换谁都受不了。

  不过,许攸却脸色难看至极。

  自己给曹操立下那么多功,最后居然落得如此下场?

  他立即打消了去投靠曹操的心思,想着该如何让袁绍重新信任自己。

  而看到这一幕的袁绍,眉头微皱,对许攸的杀心反而降低了许多。

  许攸的确有才,而且看到他自己的结局,想必也不敢去投靠曹操吧?

  只要自己采纳许攸的计策,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第5章 三个谋士全是袁绍麾下的?

  在天下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谋士排行榜十八名,董昭。

  画面中,一道人影浮现。

  他身材肥胖,一脸富态,仿佛营养过剩一般。

  此人正是名士董昭。

  刚投奔袁绍,被任命为参军的董昭,看到这一幕,顿时就愣住了。

  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上榜,而且比袁绍目前倚重的郭图和许攸排名都要高。

  董昭?好像有点印象啊,在哪里听过?

  渤海郡府,袁绍低声呢喃。

  其他诸侯和天下文人全都一脸迷茫,显然都没听说过此人。

  这时,楚风开始了介绍: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

  少年时推举为孝廉,担任瘿陶长,柏人县县令,后来投奔袁绍,被任命为参军。

  看到这,天下诸侯皆无语。

  目前上榜三人,皆出自袁绍麾下。

  百姓也纷纷感叹,不愧是四世三公,大汉顶级世家,麾下果然那是人才济济啊。

  虽然目前上榜的许攸和郭图,风评都不太好,得分也不太高。

  但天下谋士何其多,能挤进前二十,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又是吾麾下,希望这一次不要让我失望。

  袁绍目光闪烁。

  这时,楚风的声音继续响起:

  初平三年,袁绍于界桥大战公孙瓒,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觉得公孙瓒兵强马壮,想要投降。

  袁绍任命董昭为新的钜鹿太守,前往治理巨鹿郡。

  画面中,只见袁绍开口问道:你此去将用何办法制御巨鹿郡世家?

  董昭作揖道:主公,仅凭我一人之力,无法让这些人放弃预谋。

  我可以假作同意,参与其中,暗中向他们套出情报。

  计策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想出,现在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无法预先谈论。

  画面一转,董昭抵达巨鹿郡,弄清楚仕宦中带头准备投降之人的身份,随后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通告全郡。

  吾从贼人张吉口中得知,贼寇将会大举进犯巨鹿郡,巨鹿孝廉孙伉等人会暗中接应贼寇。

  待檄文传达之日,立即将孙伉一干人等抓捕归案,依法处罚。

  念及初犯,故而只处置其本人,不会累及妻儿。

  随后,董昭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

  巨鹿郡仕宦之人惊慌不已,董昭逐一安慰,巨鹿郡得以平定。

  捷报传回州府,袁绍对董昭大为称赞。

  没过多久,又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魏郡人心惶惶。

  袁绍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

  当时魏郡贼寇四起。

  董昭到任后,离间众贼首,趁他们内耗之时发兵征讨,大败贼寇,数日之内便平定贼寇,安定魏郡。

  看到这里,各诸侯皆点头称赞。

  接连公布三位谋士,这个董昭总算是有点样子了。

  袁绍也颇为欣慰,看来自己麾下也不全都是许攸郭图之流。

  画面继续,楚风的声音也再次响起。

  初平四年,董昭之弟董访在张邈处,袁绍听信谗言,误以为董昭暗中投靠张邈,要治董昭之罪。

  董昭以觐见天子为由逃离冀州,抵达河内时,被张扬留下,并被朝廷封为骑都尉。

  看到这,众诸侯无语,又跑了?

  目前公布的三个谋士,虽然都是袁绍麾下。

  可一个坑主,直接把袁绍坑死。

  另外两个也都背叛了袁绍,跑了。

  袁绍这个主公,当得也太失败了。

  袁绍看到这,一张脸漆黑无比,难看至极。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一个个谋士离他而去,让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至于会不会改,那就无人得知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看这个题材,喜欢的朋友投点花,送点评价票吧,这些都是免费的,谢谢】.

第6章 袁绍:这董昭在吾麾下为何不尽力?

  榜单中画面一转。

  曹操已经统一了兖州,想从河内借道,去长安见汉献帝。

  接到曹操的信后,张扬想要拒绝,毕竟放一个诸侯带兵从自己的领地经过,是非常危险的。

  这时,董昭闻讯而来,劝道:张公,袁绍和曹操现在看似一团和气,相处融洽,但绝不会长久。

  曹操的势力现在比较弱,却是难得一见的英雄任务,张公应在其崛起之前,和曹操交好,未来必有助益。

  如今正有一个与之交好的机缘,张公何故拒绝而自断前程?

  以我之见,张公不仅不应阻拦,还应该主动向朝廷推举他。

  如此,张公和曹操将会获得深厚的友谊。

  公仁所言有理。

  张杨恍然大悟,连忙依计行事。

  从张扬府邸离开后,董昭借用曹操的名义,给李傕和郭汜送去书信,以表友好。

  从此,曹操和张扬开通往来交好。

  看到这,各路诸侯无不羡慕曹操的运道,竟然让一个外人对他如此费心费力。

  曹操自己看到这一幕,也乐开了花,嘴巴都快咧到脑后跟了。

  而袁绍,却在府中怒摔杯子,咬牙切齿:该死的董昭,背叛吾就罢了,还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曹操,他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

  他想不通,自己堂堂四世三公,袁氏子弟,麾下谋士为何尽是这种卖主求荣之辈?

  此刻的他,似乎忘记了之前的自省,又将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画面也随之发生变化:

  兴平二年,天子回归洛阳途中,在安邑休整,董昭和张扬一同去迎接,被天子封为议郎。

  建安元年,天子抵达洛阳,杨奉等人与张杨意见不和。

  董昭和张扬的兵力不多,若无外援,很难在河东立足,他便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信。

  将军救天子于危难,助天子东归,功劳卓越,无人能与将军媲美。

  现今中原贼寇四起,天下大乱,天子乃天下至尊,守护和辅佐天子是我等职责所在。

  想要重建王朝秩序,仅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聚集无数能人贤士,互为支持,倾力合作。

  将军是帝都内的主力,我作外援,我有军粮,将军有军队,你我互通有无,同生死,共患难,一同重建大汉王朝。

  杨奉看后非常高兴,和众位将军,一同向天子推举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而董昭,则调任符节令。

  这董昭不简单啊。

  看到这,一些聪慧之人皆发出了感叹。

  看到现在,董昭似乎永远都只有一招,那就是以别人的名义行事。

  在巨鹿郡,假传袁绍邀文,平定内乱。

  在河内和河东,假借曹操名义,在帮助曹操的同时,自己也步步高升。

  这时,画面一转。

  曹操抵达洛阳觐见汉献帝后,独自去见董昭,问道:公仁,如今我已到了洛阳,接下来该怎么做?

  董昭喝了口茶,淡定地说道:将军带正义之师,铲除暴徒贼寇,来洛阳觐见陛下,此等功绩堪比春秋五霸。

  但下面那些将领,心思各异,恐怕不太会服你。

  将军若留在帝都匡扶天子匡,形势会很不利,只有迁都许县,那是将军的地盘,可成大事。

  不过,如今天子刚刚还都洛阳,百官和天下百姓都希望天子能安定,不再流亡。

  将军此时迁都,定会招惹诸多不满。

  只是,要成大事,有时候就必须有超出常规的计划和手段,希望将军能明白,如何做才能利大于弊。

  曹操闻言,沉思片刻后说道:公仁所言,甚合我意但那杨奉驻扎于梁县,兵强马壮,恐怕不会让我如意,我该如何做?

  董昭笑道:昔日镇东和费亭之事,皆是杨奉出面解决,吾又听闻杨奉经常约束麾下将士,与将军秋毫不犯,足以看出他与将军交好之诚意。

  将军应经常派人给他多送好处,以表谢意,安定其心。

  待时机成熟,就谎称京城缺食,欲将天子移驾至鲁阳,鲁阳离许县较近,运粮比较容易,可解粮食匮乏的问题。

  杨奉有勇无谋,定不会对我们有所怀疑。

  待双方使者互通往来,将军便可见机行事,杨奉便不足为患了。

  曹操闻言大喜,依计行事,成功将天子迁移到许县。

  看到这,众人再一次被董昭的智慧折服。

  唯有袁绍气得脸色铁青:该死的董昭,在吾麾下怎不如这般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