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55章

作者:楚国隐士

  ‘看来惟庸这个先生咱还是请对了啊!’

  ‘除了惟庸,谁能让这帮小崽子在没人盯着的情况下这么老老实实的抄写课文?’

  ‘嗯,还得是咱啊,啧啧,知人善任,真不错!’

  眼见着自家的小崽子彻底被胡大老爷镇住了,终于能消停一会了,老朱干脆没打扰任何一个人,直接扭头就走。

  就这样,挺好!

第358章 搞人心态的胡大老爷

  第三百五十八章搞人心态的胡大老爷

  有了朱元璋这一趟来了一句话不说还带着笑意离开的行程,一应眼眨眉毛动的内侍,哪里还不清楚陛下这是真心满意?

  不然的话,但凡有些许看不过眼的,直接叫停胡大老爷的“教学”,然后不说训一顿,但至少让一众皇子回宫没问题吧。

  可陛下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一句话没说就带着笑意离开了。

  这傻子都明白,陛下这是对胡大老爷的做法万分满意了啊。

  对于他们这帮宫中刑余之人来说,他们就靠着主子的恩宠过日子来着。

  连朱元璋这个一等一的主子都不发话,那谁还敢在胡大老爷面前炸刺?

  甚至,当稍晚一点,各个宫中的宫女、内侍奉各路妃嫔的令前来寻找自家不曾按时回宫的皇子时。

  这些个提前把握住消息的内侍们,一个个的趾高气昂却又意味深长的几乎是明示要好处。

  等到好些个女官、内侍肉疼的掏了银子后,他们才一脸神秘的把之前陛下来了又走,并且满脸笑意的事儿说了出来。

  一应原本还气鼓鼓的,打算回去以后参这些掉进钱眼里的小内侍一本,到时候好好出次气的女官、内侍们,这会儿均惊呼出了声。

  他们就是再不明白,这会儿也知道了,至少陛下对于眼下的局面是满意的、支持的。

  那么他们这些人,哪里还有资格说三道四?

  归根结底,他们不过是些伺候人的下人、家奴罢了,这宫里真正能当家做主的,也就朱元璋、马皇后两公婆而已。

  剩下的,也就朱标两口子说话还能有点作用。

  至于其他人,那真就只能落得一个“其他人”的名号了。

  因此,当这些伺候着一应妃嫔、皇子的内侍、女官们,听到连陛下都不管胡大老爷的“教学”以后。

  哪里还不明白,这就是胡大老爷“奉旨教学”呢!

  这时候冲进去把自家皇子“救出来”,那可不是立功,那是妥妥的得罪了胡大老爷和隐在背后的陛下。

  若真干了这等事儿,怕是回去以后当场就得打死。

  一想到这儿,一众刚被人敲诈了一笔的女官、内侍们,反倒是觉着刚刚那银子使得太对、太值了!

  丢下几句这人情某某宫记下了的屁话,一众女官、内侍们赶紧回宫报信去了。

  这宫中就没有蠢人,陛下此举是不是有别的意思在里边,他们得赶紧告诉主子,然后让主子自己去琢磨去。

  而这帮人没能进来闹腾,倒是让胡大老爷难得的睡了个小午觉。

  要不是御膳房的二柱子把符合胡大老爷口味的吃食、酒菜给送来,怕是这一觉得睡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去。

  二柱子乃是胡府厨房出身的,到宫中不过是干一段时间活儿,顺便教宫中御膳房各个御厨一些胡府独有的手艺的。

  他可不乐意来宫中长干,他满心惦记的还是胡府。

  毕竟,胡府固然没有宫中这么尊荣,可胡府也没宫中这么多规矩和风险啊。

  好家伙,这宫中做个饭食,那旁边守着的人都是一大堆,简直麻烦死了。

  好在他在宫中的苦日子也快要到头了,再过上十天半个月的,差不多宫中的御厨也能出师了。

  到时候他又能回胡府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还别说,对于他们这种手艺人来说,在胡府这样的豪门当个大厨,那小日子真是比一般人强了不知道多少。

  每月的工钱就不会说了,关键是手艺学到了不说,若是家里子弟争气的就能读书、科举,还能让主家照拂一二。

  哪怕读书不成器的,来府上当个正儿八经的家生子,那也是条好路子不是?

  因此,今儿当他听到小内侍过来传讯,说是自家老爷要吃饭时,那真是拿出了十八般武艺可劲儿折腾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府上少有但宫中常备的食材,二柱子那叫一个舍得啊。

  而且,知道自家老爷受宠程度的他,还真不担心弄出什么麻烦来。

  不过些许食材罢了,给我家老爷吃了就吃了,还能咋地?

  也正因为二柱子下了死力气,还真就让胡大老爷吃得那叫一个痛快啊。

  等到酒足饭饱,看着一应皇子还在苦兮兮的抄《论语》,胡大老爷也没忘了他们的吃食。

  只不过,这些小崽子就甭想跟胡大老爷一样大吃大喝了。

  那就是最基本的炊饼、粥、小菜等等。

  饿肯定不会饿着他们,可若想着大吃大喝,那绝对不可能。

  而等到吃完饭,他们还得继续干活。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很快,到了深夜。

  诸位皇子此时早已是瞌睡虫上了身,抄的精疲力尽了。

  而大本堂上首,酒足饭饱还看了会儿闲书的胡大老爷,虽然是和衣而卧,可此刻却早已睡得鼾声震天。

  听着那一阵阵的呼噜声,一众皇子可谓是怨念满满啊。

  可他们呢咋办?

  走?

  谁有这个胆子直接走?

  真当胡大老爷的名号不管用了?

  信不信他们今儿偷偷走,明天就得来这儿跪着?

  睡?

  哪怕年纪最小的,那也是顶顶的聪明人,不说旁的,这人情世故他们是知晓得明明白白的。

  他们很清楚,这《论语》没抄完,他们若是这时候睡下了,那等胡大老爷起来,怕是有餐死的打。

  所以,他们只能咬着牙熬着。

  大本堂内点上了一列列牛油大烛,照得整个大本堂明亮如昼。

  可一应皇子们却是满心的阴暗。

  良久,因为喝多了酒水的胡大老爷一不小心就被一泡尿给憋醒了。

  他悠哉悠哉的放完水后,看到几个年幼的皇子居然就这么睡下了,那还得了?

  干脆直接上去一人后脑勺一巴掌,直接一个个叫醒。

  总之一句话,不抄完五遍论语,谁都别想跑。

  随后,再次恐吓了一众皇子一番后,胡大老爷倒头就睡!

  而剩余的皇子们,则老老实实的继续抄书。

  这一抄,就抄到了第二天蒙蒙亮。

  胡大老爷迷迷瞪瞪被叫醒,看着一应皇子们苦着脸终于将五遍论语交上来了。

  胡大老爷这才宣布本次教学结束,然后笑眯眯的跟一样皇子们说了句“再见”!

第359章 胡大老爷惹出的风风雨雨

  第三百五十九章胡大老爷惹出的风风雨雨

  胡大老爷一句“再见”可谓是把一应站着都快睡着的皇子们彻底吓着了。

  他们以往只在宫中厮混,虽然听说过胡大老爷的各种传闻,但终究没正儿八经的打过交道。

  可如今自己亲自这么挨了一闷棍,他们才真切的知道。

  原来胡大老爷在士林之中那名声臭大街,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狗是真的狗啊。

  连堂堂皇子都敢这么折腾,那折腾些士子,算个什么?

  所以,一应皇子们明明这会儿小拳头都快攥出水来了,可面对胡大老爷仍旧只能低声下气却又规规矩矩的告辞离开。

  但凡他们敢炸刺,那不仅昨晚上的辛苦全白费了,说不定还得当场挨一顿收拾。

  皇子们脑子都好使,太知道这里边的弯弯绕了。

  这种亏本生意,他们可不会做!

  眼见着这帮小崽子垂头丧气的离开,胡大老爷也深深的吐了口气。

  娘的,给了这帮小崽子一个狠的,那多多少少这帮小子得回去叫苦连天了吧。

  正好,他们闹腾,那咱就得“避嫌”啊!

  这不得回去等着挨骂?

  对于胡大老爷来说,挨骂算个屁?

  是能少块肉还是能短几年寿来着?

  无非就是面子上有些许的过不去罢了。

  只要能继续摆烂,那挨骂就挨骂好了。

  最好挨一顿骂以后,把这破差事赶紧给咱弄走,那咱的骂可就挨得太值了。

  想到美处,胡大老爷咧着嘴嘎嘎直乐。

  而后在众人惊奇的目光当中直接施施然的背着双手溜溜达达的出了皇宫。

  下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这会儿不走,更待何时?

  可胡大老爷是走了,但他昨晚上给一众皇子通宵“留堂”,然后逼着一众皇子整整抄了五遍《论语》的搞法,几乎不到半个时辰便传遍了整个皇宫。

  这消息一出,无论是妃嫔还是内饰、宫女,这会儿都得默默的冲胡大老爷竖起大拇指。

  狠还是这位爷狠啊!

  这可是皇子啊,一个下马威居然给的这么狠啊!

  通宵抄写,不抄完不让走,困也得把事情做完了才让走。

  关键是,这帮子学生个顶个的身份尊贵!

  这么一看,胡大老爷确实牛逼啊!

  而宫中的一众人等可不傻,他们再怎么议论,实际上对于胡大老爷来说都没有关隘。

  最终胡大老爷的结局如何,还是得看宫中那一对公母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不发话,那其他人再怎么说,也挨不到胡大老爷身上半点。

  可等到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中午吃饭时听到这消息,二人都乐了。

  “重八,看来这惟庸还真是一介严师啊!”

  “不是什么人都有胆子让咱家孩子老老实实的抄书的!”

  马皇后的感叹落在朱元璋耳朵里,就让他很舒坦了。

  “嘿嘿,还得是咱会用人呐!”

  “瞧瞧!惟庸出马,这帮小崽子立马就老实了,一个敢炸刺的都没有!”

  “咱原本还以为昨日会闹出什么乱来呢,结果这帮小崽子屁都没敢放一个!”

  “这是啥,这就是惟庸的派头啊!”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