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14章

作者:飞花逐叶

  手指敲着桌面,李文钊思索一番后,说道:“这件事瞒不住,但要把前因后果查清楚,然后再上报主上!”

  主上,指代的自然是皇帝,且强调的是主仆关系,而非正常的君臣关系。

  在如今的大明朝,唯内廷二十四衙门和宫内各局,以及上直亲军二十二卫的人,可以如此称呼皇帝。

  “是!”百户答了一声,而后退出了房间去。

  李文钊愣了一会儿,而后无奈叹了口气。

  “这些位爷争斗起来,咱这日子可不好过了!”

  …………

  李文钊感慨之际,应天行宫的两兄弟正在用膳。

  偏殿之内,饭桌上菜品算不上丰富,只不过八菜一汤而已,但两个人吃却也足够。

  朱景洪吃得正香,抬眼看朱景源面带愁容,遂开口说道:“我说四哥,你倒是吃啊!”

  见太子哥仍未有动作,朱景洪便招呼一旁宫女:“赶紧给四哥夹菜,就那个狮子头……还有丸子!”

  或许是真的没胃口,朱景源抬手止住了宫女的行动,同时开口:“你们都退下!”

  总共房间里就没几个人,眼下还让这些宫女都下去,显然朱景源是有话要说。

  待众人退下,朱景源不由问道:“十三弟,王群和章秋佑,你打算如何处置?”

  “先查他们县衙的账,若有亏空先定个贪墨之罪,再加上今日议事他俩不敬之罪,判个免官流放……”

  “十三弟,这样做未免太过了!”朱景源接过话来,神色间担忧更甚。

  放下筷子,朱景洪说道:“四哥,咱是要立威的,不如此何以立威?”

  “这……”

  “如今人关在锦衣卫大牢,案子也让他们办去,四哥你就不必操心了!”

  朱景源的心很脆弱,难以接受大的变化,即使朱景洪如此安抚,此刻他仍感到焦虑。

  端起一旁的茶杯,朱景源面色凝重问道:“那接下来,咱们该如何行事?”

  “府库清查这些事,半个月后就尘埃落定,咱们只需等待便可,自有人去监督追查!”

  “老头儿让四哥你来金陵,最重要的差事是剿倭,金陵都司战况如何,四哥你可清楚?”

  没有提前调集粮草的情况下,各卫军卒作战范围狭窄,以至于难将倭寇一举剿灭。

  更难的是,倭寇打不赢可以退到海上,朝廷水师更难将其剿除。

  “此事由金陵都司统筹,我还未来得及过问!”朱景源答道。

  连文官都没搞定,朱景源自然没去搭理武官,只在几天前草草见过金陵都司众将。

  “倭寇闹了百多年,起起伏伏难以剿除,靠金陵都司可办不成事!”

  其他事有高书言出主意,对于打仗他俩都是一窍不通,所以还未深入讨论过。

  “那该如何行事?”

  “至少近期,得把战局搞清楚!”

  想了想,朱景洪接着说道:“比如……倭寇盘踞在何处,金陵都司如今是何谋划?军队是否已经充分准备!”

  点了点头,朱景源沉声道:“明日召集金陵都司的人,让他们讲明剿倭情况!”

  “四哥,明日只怕太匆忙了,最好让各卫都派人过来,把剿倭计划给定下来!”朱景洪一脸随意答话,实则心中极为慎重。

  自当今皇帝政变继位后,皇子掌兵就成了禁忌,所以即使被授权平乱,朱景源也很少召见都司。

  连朱景源都在避嫌,作为一个旁人的朱景洪,自然更要撇清干系,所以他才装作满不在乎。

  但作为新时代青年,朱景洪很清楚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他会想方设法接触。

  “嗯…有道理!”朱景源点了点头,他可没朱景洪想得深。

  “那就三日后,召金陵都司众将议事,你看如何?”

  看着一脸认真的四哥,朱景洪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您老才是太子啊!

  “四哥你定了就是!”朱景洪笑了笑。

  根据前身的记忆,朱景洪知道身边到处都是耳目,所以他也得多多避嫌。

  就在这兄弟二人沉默之时,却听见屋外有人禀告:“启禀太子殿下,锦衣卫送来了折子,说是两位知县联名上书!”

  听了这话,朱景洪不由得佩服王群二人,真是穷尽了心思在自救。

  “拿进来!”

  没一会儿,折子出现在朱景源手上,他看完后又递给了朱景洪。

  本来只想好好干饭,可又架不住好奇心,朱景洪还是仔细看了。

  老实说,这些科甲正途出生的官员,着实写得一手好文章。

  折子中的内容,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那叫一个迷途知返,让朱景洪差点儿都信了。

  “十三弟,要不……”

  一看朱景源又要心软,朱景洪连忙开口:“四哥,这事儿不能变,没得商量……否则必定前功尽弃!”

  “他们的罪行,自有国法公断,若是认错悔恨有用,那要大明律做什么?”

  朱景源仁慈到这种地步,也难怪朝野拥护者众多,谁不想有个和蔼的上司呢,尤其是在当今皇帝对照下。

  拿起悔恨书,朱景洪轻蔑扔到地上,接着说道:“他们若真的知错,就该在文中请罪认罚,又岂会一心想免于受罚!”

  “四哥,这等口是心非之人,更要严办才能服众!”

  朱景源叹了口气:“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只是不忍罢了!”

  “四哥,你就是在宫里待久了,不知道民生疾苦,才会对官员百般宽容!”

  见朱景洪满是认真,朱景源失笑道:“你知道什么民生疾苦,你不也一直待在宫里,难道昨日你出宫一天,就涨了什么见识?”

  朱景洪一时愣住,这话还真把他问住了。

第21章 英莲

  “你们做事麻利些,前面又传热茶了!”

  “新来那小姑娘,一会儿你去帮忙烧火,现在先抱几捆柴备用!”

  “愣着做什么?听清了没有?”

  被老嬷嬷连番指使,英莲只得点头,然后走出了屋子。

  因皇家规矩约束,朱景洪虽救下了英莲,却不能将她带身边,所以交给陆育新安顿。

  在膳房待这几天,英莲的心逐渐安定下来,再不像在拐子手里时那般惊恐。

  当英莲去柴房忙碌时,一名小宦官出现在了膳房,引得膳房众人接连招呼,个个神态语气恭敬无比。

  “小张公公,您怎么过来了,要什么菜你给招呼一声!”

  “前两日到了一匹贡物,乃是南海送的那个叫……叫椰瓜的物什,味道甘甜无比,奴婢给张公公拿个尝尝?”

  膳房内的太监来自尚膳监,里面这些女官和宫女,则是尚食局受皇后所命额外派遣。

  男女一共四十多人,专门负责朱景洪兄弟二人吃喝,所以个个都很轻松。

  “瓜果就不必了,前两日安置在这里的小姑娘,现在何处?”张平安沉声问道。

  “新来的小姑娘?”

  新来的人就这么一个,管事太监当即答道:“在吴典膳手下!”

  张平安是朱景洪的人,此刻却来问英莲的事,让吴典膳心底咯噔一下。

  莫非那小丫头和十三爷有关系?可她明明是姓陆那小子送来的……

  张平安随即说道:“吴典膳,把人叫过来吧!”

  只因英莲是新来的,干的全是脏活儿累活儿,这要真和朱景洪有关系,面见时一通乱说……

  想到这里,吴典膳神色越发凝重。

  “去把那姑娘请过来!”

  吴典膳使了个眼色,手下掌膳顿时明了,转身便往柴房方向走去。

  留在原地众人各自散去,吴典膳也忙活了起来,亲自给张平安开了个椰子。

  院子另一头,英莲手中柴火已被接过。

  看着英莲绝美的模样,余掌膳心中羡慕嫉妒恨,此刻却只能笑脸相迎。

  “姑娘,这几天可累着伱了?”

  “那些混账懒得很,啥事儿都往你身上推,今日我才知道这些事,回去后定会教训她们!”

  “你有委屈只管说,我和吴典膳都会替你做主!”

  这个时候让英莲诉苦,总好过让她到朱景洪面前说。

  而且这番话里,余掌膳把自己摘出去了,后面有事也找不上她。

  正当余掌膳还在组织语言时,英莲却是一脸担忧道:“姑姑,这几天我不累,我还能干很多活儿,你不要赶我走!”

  漂泊无依这些年,好不容易有个安身的地方,英莲当然不愿意离开。

  见英莲关注重点在此,余掌膳便知她以往孤苦无依,且不知道自己为朱景洪所搭救。

  这样标致的模样,被十三爷看上也属正常,日后在王府挣个名分也不是没可能,今日倒要结个善缘。

  “你放心,孩子……没人会赶你走!”

  露出慈祥的目光,余掌膳给她整理着衣袍,接着说道:“你这孩子,有什么难处委屈要说出来……我会替你做主!”

  这是英莲头一次被人关心,这让她不由得回想起,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母亲。

  想到此处,这些年无人倾诉的委屈,全都涌上了她的心头,一时间英莲泪如雨下。

  虽是心机使然,可余掌膳毕竟是女人,此刻也泛起了怜惜之情,一边安抚一边给英莲拭去泪珠。

  好容易安抚下来,待英莲止住了哭泣,余掌膳才告知有人要见她。

  “姑姑,谁要见我?”

  英莲不知朱景洪的身份,其中必然有缘故,余掌膳也不敢随意告知。

  “你去了就知道了!”

  顿了顿,余掌膳又嘱咐道:“去了之后,你要小心应答,不要冲撞了贵人,否则只怕性命不保!”

  英莲这般懵懂模样,倒叫一生未嫁的余掌膳,起了一丝舐犊之情,所以才会有此叮嘱。

  “哦,我知道了!”

  很快,英莲被带到了膳房正院,此刻张平安已喝下了两杯椰汁,心情正舒畅得很。

  “小张公公,人已经带到了!”

  看了一眼英莲,张平安赞了一声绝色,便领着英莲去见朱景洪。

  一路上,张平安没完没了在说,主要是跟英莲介绍规矩,如何行礼如何进退之类的。

  在学习的同时,英莲的也注意打量着周遭环境。

  气势威武的站岗士兵,低头趋步的太监宫女,都让英莲感到新奇且震惊,她实在想象不出这是何等富贵之家。

  穿过一重又一重宫门,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她被带到了一处园林内。

  应天行宫被重建,位于北侧的园林也不例外,此刻朱景洪正泛舟于湖上。

  “十三爷,小安子回来了!”

  “靠岸吧!”朱景洪慢悠悠说道。

  这两天没啥事,先是舞枪弄棒,然后骑马射箭,前身的武艺逐渐回归,让朱景洪过得极为充实。

  今天他给自己放了假,这才到园子里来逛逛。

  没一会儿船靠了岸,英莲才看清楚要见的是谁,这让她的心顿时忐忑起来。

  亲眼见过朱景洪痛打薛蟠,英莲又怎会不害怕呢,谁知道他跟薛蟠谁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