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463章

作者:飞花逐叶

  他本来跟几个女孩聊得很愉悦,但在朱景源返回后一切都结束了,因为姑娘们很识趣的退走了。

  时间来到下午,这场宴会终是结束了,结果称得上宾主尽欢。

  且说贾家三春和王熙凤返回,便先要到贾母处禀告情况,然后她们就发现了贾宝玉。

  虽然许久不见,但终究有亲情,所以四人自是上前问话。

  上午失言让贾宝玉懊悔不已,所以此刻他没说风凉话,只是跟姐妹们嘘寒问暖起来。

  待他们问候完毕,贾母才向王熙凤招手,二人低声说起了今日东宫的事。

  “太子和襄王,宴上可说了什么?太子妃和襄王妃聊得可好?”贾母问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她时常听两个儿子分析政局,所以很清楚眼下东宫是何情况,更明白襄王府的助力对东宫有多重要。

  所以她才会问这二者间关系如何,因为东宫的荣辱关系着贾家的存亡。

  王熙凤细细的说着,她虽有妙语连珠之智,但终究无法面面俱到,精力有限导致她看问题处于表面。

  所以王熙凤的看法是,东宫和襄王府关系密切。

  这让贾母的心安定了不少,于是她又问了些今日宴会的细节。

  而另一边,姊妹四人也聊得很欢,但贾宝玉刻意疏远了探春,只因他自觉害得贾环现在还躺床上,这让他心里感到有些愧疚。

  可惜迎春依旧孤僻,贾宝玉说几句她才回一句,心里则一直想着宴会的情形。

  所以发展到最后,贾宝玉只能和惜春闲聊,并回答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三月初十,这也是朱景洪出发的这一天。

  此时他正在跟一众妻妾道别,所有人都是泣涕连连,只有甄琴和诺敏几无所觉,因为她俩要陪朱景洪一道出发。

  如此安排,是宝钗出于平衡考虑的结果。

  “你要好生歇息,千万不要累着!”

  “府里的事你不必担心,一切都有我来料理!”

  “要以自己身体为重,切莫生气动怒!”

  “此去千山万水,注意饮食和冷暖……”

  廊道之内,夫妻二人相互叮嘱着,语气平淡然情感真挚。

  走出府门到宫里这段路,只能是由宝钗来送行。

  此刻襄王府外,已有大批侍卫集结,朱景洪出京的配置和朱景渊相同。

  他和宝钗上轿后,便动身往宫里拜别皇后去了。

  本来一切该很顺利,觐见皇帝时却出了个小插曲,朱景洪被额外安排了临时的任务,即令其巡视燕山辽东两个都司的武备。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燕山以北的哈喇慎和多罗特等部盟,内部已经出现不太好听的声音。

  当然,大明对这些内附部盟控制极严,如今巡视武备只是未雨绸缪。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你去了自己想办法,震慑一下他们!”朱咸铭神色郑重。

  “儿子领命!”

  接了这差事,朱景洪拜别皇帝之后,就高高兴兴去了坤宁宫。

  皇后这边,则又是另一副情形。

  对小儿子离开,皇后自是一万个舍不得,所以难免千叮万嘱情绪低落。

  好一番安抚后,朱景洪正式向皇后道别,正式走出了坤宁宫正殿,只留宝钗和朱云笙继续陪着皇后。

  “老十三走了,你舍不舍得?”

  听到这离谱的问话,宝钗满是愁容答道:“回禀母后,自是万分不舍!”

  “或许……我可以把他留下来,这天下也不是缺了他,天就要塌下来了……”

  这一刻,杨清音就真只是位普通母亲,为了不让儿子离开她做得出这些事。

  最要命的事,她能做到这些事情。

  皇后的这句话,让宝钗不知如何作答,顺着说她是真怕朱景洪被留下。

  但宝钗也知道,此时她必须尽快回话,思索越多说明她心思越深,事后也会让皇后怀疑。

  维持个真情真意的人设不容易,宝钗可不想因此而留下瑕疵。

  “母后圣明,只要王爷能留在京城,哪怕他待不住,在家里生气媳妇也愿意!”

  宝钗这说的是实在话,但也勾起了杨清音的回忆。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因她强行把朱景洪拘在京内,导致其不但自暴自弃,而且有自戕之举。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

  现在想起这句话,杨清音都还觉得后怕不已。

  于是乎,把朱景洪留住的想法,在杨清音心中逐渐消退。

  殿内才沉默了几息,就听朱云笙说道:“母后,十三哥走了,嫂子一人定会孤单,要不我去陪她一些时日!”

  目光扫向女儿,杨清音平静说道:“明年你就要选驸马了,给我老实一些……好好待在宫里!”

  “奥……”

  再说朱景洪走出大殿,他便转头看向了东殿门口,但却没看见自己想见的人。

  随后他抬高视线,然后便发现二层阁楼上,有一扇窗户打开了缝隙,里面有一双眼睛正看着他。

  只凭感觉,朱景洪就知此人是黛玉,于是他露出了一缕微笑,而后又用手指了指脸颊处。

  阁楼之上,黛玉下意识往眼眶摸去,才发现已不争气的留下了泪珠。

  因为不舍,所以她非常伤感,以至于情难自已。

  但在朱景洪持续注视下,黛玉感受到了鼓舞和爱护,整个人情绪在慢慢改善,眼中泪水便随之消失无踪。

  只见朱景洪用手扯了个笑脸,黛玉也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随后朱景洪挥了挥手,让她也不自觉跟着挥手。

  然后,黛玉便从窗户缝之中,看着朱景洪走出了坤宁门。

  “待来日相见!”黛玉低声呢喃。

  而此刻旁边的湘云,正惊讶的看着黛玉,她发觉自己需要重新认识这位林姐姐。

  “你傻了……”

  “啊?”

  这个时候,黛玉也才意识到身边有人,想到自己刚才那些行为,她一时间只感臊得慌。

  “云妹妹,昨晚你说那鲁班锁我解不开,今天我就让你开开眼……”

  只听湘云说道:“我以为你连魂都丢了!”

  “不就是个臭男人嘛……”

  湘云吐槽完,便跟着黛玉一起下楼了,只见到黛玉已在翻找东西。

  湘云于是提醒道:“就在枕头底下,昨晚上我始终没找到活扣,那些匠户还真挺厉害!”

  很快黛玉找出了木锁,二人便一起研究起来,而这边朱景洪已出了奉天门,此时太子已带着人来送他。

  场面和朱景渊离开时差不多,只是稍微多了那么一点儿情谊,但冷风中似乎也没温暖到谁。

  “四哥,告辞了!”朱景洪郑重抱拳行礼。

  “十三弟,一路平安!”太子最后嘱咐道。

第547章 初到燕山

  离开京城,朱景洪一路往东,至开封府渡黄河向北,经卫辉府、彰德府入河北,经顺德、真定、保定而入燕山。

  正统十三年四月二十,北平府大兴县西南五十里处,朱景洪的队伍来到了这里。

  “王爷,前面就是卢沟桥了!”朱景洪身旁,一名锦衣卫武官谄媚说道。

  此人是北镇抚司燕山千户宁万福,特意出北平府两百里到涿州迎接,已陪同朱景洪赶了三天的路。

  锦衣卫乃皇家奴仆,宁万福献媚来迎接实属正常,加之接下来确有用得着他,所以朱景洪没赶他走。

  至于燕山的文武官员,按制度他们只需出府城三十里迎接。

  在离开京城之后,最开始朱景洪还是坐车,但后来他多数时候是骑马。

  一来这样赶路速度更快,二则方便他观察世风民情。

  前一个目的他实现了,但第二个则是毫无卵用,沿途他甚至没见到过几个百姓。

  他的行程,基本都在地方官掌握之中,在他经过的路上必定会被清场,即便有人也基本上差役冒充。

  对此,朱景洪亦是无可奈何,沿途也就只能观赏风景了。

  可即便如此,在他周围扈从的数百名甲士,也基本把他的视线给挡住了。

  “卢沟桥……正好在此歇歇,我到桥上去走走!”朱景洪平静说道。

  眼下这支队伍里面,根本无人能够约束他,所以他的命令很快得到执行。

  其结果就是,桥的两头直接被封锁,各有数百名京营军事守卫,而桥上沿途还有上百名卫士。

  来到桥前,朱景洪下了马背,而后顾左右道:“桥上人已经够多了,你们就不必跟着了,过了桥去等我吧!”

  此番朱景洪出行,有龙禁卫军士五十人,旗手卫军士三百人,外加一千京营士兵护送。

  这些人分别由龙禁卫百户张临,旗手卫副千户何武和京营参将张宝东统领。

  此刻朱景洪让不必跟着,这几人连同宁万福当然不敢违逆。

  待这几人离开后,朱景洪身旁还跟了一人,则是和他一起骑马的诺敏。

  “这桥修得可真好!”诺敏由衷赞叹,她已忍不住想上桥去看看那些雕刻。

  看到这座著名的桥,朱景洪一时想到了许多,遂说道:“走……靠近些去瞧瞧!”

  他二人并肩上了桥,马车内的甄琴见了心里可难受了。

  她当然也想下车,跟着到朱景洪身边一起去看看,但这些天赶路她实在累得不轻,以至于现在现场根本不想动弹。

  “今日到了北平府,待我好生歇上两天,届时再与她计较!”

  一路上甄琴本想承恩泽,但因为她身体素质差了些,多数时候都是诺敏陪着朱景洪,这一点也让她是越想越气。

  正当甄琴生着闷气,宁万福等人已过了卢沟桥,此时几名将领便在桥头等待。

  见朱景洪走得慢悠悠的,他们也都神色惬意,下属们则很贴心送来了茶点。

  宁万福久在地方,掌握锦衣卫虽也算消息灵通,但对京城近况的了解比不得张临等人,。

  所以他们聊起了京城的一些事,气氛是和谐而轻松。

  就在此时,一名锦衣副千户经过层层关卡,终于来到了宁万福的身边。

  此人便是燕山千户所的副千户,看他神色间的凝重之色,便可看出是有大事发生。

  来到宁万福身边,这副千户低声耳语了几句,就让宁万福瞬间如临大敌。

  “人全都抓了?”

  “全都拿了,只是没有活口!”

  “都是些什么人?”宁万福追问道。

  “这……还在查!”

  “赶紧去查,你亲自去查此案!”宁万福郑重要求。

  “是!”

  待这副千户离开,张临几人便看向了宁万福,目光之中满是疑惑之色。

  “宁千户,出事了?”张临问道。

  宁万福答道:“顺着官道往前二十里处,查到了一处地道……里面藏了贼人,还有一门火炮!”

  朱景洪出行过程,官道两侧三十丈范围一早就会清场,现在却查出了道路一侧藏有火炮,这里面问题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