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73章

作者:飞花逐叶

  “十三爷,这厮还不知您身份,要不告诉他?”

  朱景洪没有回答,而是问向左右侍卫:“你们说,此人该如何处置?”

  龙禁侍卫,日后大多是要做将军的,朱景洪想听听他们的说法。

  张临当即开口:“十三爷,一刀宰了便是,这厮嘴里没几句真话!”

  而一旁的陆育新则说道:“此人毕竟是日本国少主,贸然杀掉……只怕不太好,还是交由朝廷处置为好!”

  “侯璟,你怎么看?”

  “十三爷,臣也觉得,还是慎重为好!”

  朱景洪微微点头,说道:“明白了,他毕竟是日本国的……少主,也算是有些身份的人,确实不能贸然处置!”

  而他们的对话,也由翻译说给了冈本正英,后者听了顿时生出希望。

  只要现在不死,被交给大明朝廷之后,一切便有转圜的余地。

  想着这些,冈本正英心中喜不自胜,同时对朱景洪生出鄙夷之心。

  当然了,他这些心思都在心里,脸上是半分都看不出来。

  “人家毕竟是日本少主,若是施加国法……岂不让两国难堪?”

  “依我之见,不如直接放了!”

  朱景洪的这番话,让在场众人惊讶无比。

  刚刚还喊打喊杀,这么快又要把人放了?就因为对方是日本国的所谓“少主”?

  您可是大明皇帝的儿子,还怕这么个东西?

  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甚至连听了翻译的冈本正英,也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十三爷,这……恐怕不妥!”

  朱景洪不欲多言,当即下令:“就这么定了,把他身上绳子解开,放他离开……”

  “十三爷……”侯璟还想再劝。

  “放他离开!”

  见朱景洪态度坚决,侯璟等人也没了办法,只能不情不愿解开了绳子。

  “多谢将军,待我回到日本,必有后厚报!

  听了翻译,朱景洪笑着说道:“为了两国邦交,今日我放你一马,快走……往后要做个好人!”

  直到现在,冈本正英还觉得不现实,但在朱景洪真诚注视下,他还是转身往远处跑去。

  每跑出几步,这厮都会回头来看,看到的都是朱景洪的笑容。

  跑出三四十米后,冈本正英终于放下心,头也不回的飞奔而去。

  看到他越跑越远,朱景洪对一旁侍卫说道:“拿弓来……”

  啊?

  众人都是一脸懵逼,旁边侍卫满脸疑惑,将朱景洪的强弓递了过去。

  张弓搭箭,朱景洪笑看左右,问道:“你们说……这一箭能不能中?”

  到此众人知,朱景洪并没打算放过冈本正英的意思。

  “十三爷神射,当然能中!”侯璟第一个开口。

  朱景洪笑了两声,而后箭矢呼啸离去。

  冈本正英已跑出六七十米,正当他心中喜悦之时,只觉大腿剧烈疼痛,以至于直接栽倒在地。

  谁要杀自己?难道朱十三连手下人都镇不住?

  冈本正英很疑惑,于是他忍着疼痛撑起身子,压制住心中恐惧和绝望,转身想要看看情况。

  然而下一刻,又是一箭射在他的肩上,让他再度栽倒在地上。

  他看清了,是朱景洪在挽弓,这个声称要放自己的人,居然是在骗自己……

  恐惧,害怕,耻辱……

  刚才冈本正英多么有希望,此刻的他就有多绝望。

  他真的不想死,他还有大好的人生,他非常非常想活下去!

  鼓起最后一丝勇气,冈本正英撑起了身子,想朝前方继续逃……

  然而第三箭,直接射穿了他的喉咙。

  倒在地上,和山本涿一样“咯咯”了几声,冈本正英不再动弹。

  弄死了冈本正英,朱景洪心里气顺了些,他怎么可能放走冈本,这里可是金陵啊!

  这帮倭寇最喜欢虐杀百姓,今日他也送给这厮三箭,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把弓扔给身旁侍卫,朱景洪对瑟瑟发抖的翻译说道:“听说海岛上还有些残留的倭寇,你去跟他们说,大明朝的十三爷,宰了他们日本的少主!”

  “他们要是有种,就来找我报仇吧!”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翻译连连磕头。

  他是非常惜命的人,自然不愿意跟冈本正英一样,声声被朱景洪虐杀。

  “再不滚,我现在就砍了你!”

  被解开了绳索,这位翻译被逼无奈,只能拼了命的往东跑去,而且还来了波蛇形走位。

  正当众人以为,此人也将被射杀时,朱景洪却全无动作。

  “十三爷,真要放了这厮,再跑就得起骑马追了!”

  朱景洪不以为意,说道:“跑了就跑了,正好让他告诉海上那些倭寇,敢上岸也是死路一条!”

  事情真的是这样?

  肯定不是如此,射杀冈本正英并让倭寇知道,朱景洪就是要让消息传到日本,看看那位幕府将军的反应。

  不管对方什么反应,都会对两国邦交产生负面影响,到时候对方不服就可以揍他们了。

  同时如此行事,再度证明朱景洪行事莽撞,等于给朝廷给皇帝惹麻烦了。

  而朱景洪本人,很需要犯这个错,才能中和他接下来想立的大功。

  否则表现得太过优秀,属实容易招惹麻烦,毕竟高书言已对他起了防范之心。

  所以他必须维护,自己莽夫的人设,才能减轻让太子和睿王怀疑。

  十三弟虽人缘好会打仗,但还是个头脑简单,行事冲动的夯货罢了……

  如果太子和睿王这样想,朱景洪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了,他相信那位精明的老爹,能看清自己的闪光点。

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

  简单休整后,朱景洪继续带队赶路,朝着宜兴继续进发。

  众人没走出多远,又陆续有百姓靠过来,显然是想跟着一起赶路。

  甄家几人亦是如此,荒郊野外贼寇出没,她们这些女眷更担心安全,跟着大队人马走有安全。

  从中午一直赶路,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朱景洪一行终于到了宜兴。

  进了城后,他立刻赶往太子下榻之处,也就是宜兴县衙。

  朱景源吐血病倒,高书言一帮学士着急,作为东道的宜兴知县更着急。

  太子若真有个好歹,他这知县不但当到头了,说不定还得跟太子一起走。

  “太子醒了没有?”

  “今天只醒了半个时辰不到,然后又昏睡了过去,到现在还未醒来……”宜兴知县忐忑道。

  很快,朱景洪被引到一处房间外,这里是有龙禁侍卫守着。

  进了房间,便是几名东宫学士,以及正在熬药的两名太医。

  “十三爷……”

  众人跟他打招呼,而朱景洪直接走向了床边。

  看着床上脸色苍白的太子,朱景洪的心顿时难受起来。

  我的好四哥,你可不能有事,如今我还羽翼未丰,你要是嗝屁岂不便宜了老六?

  想着这些,朱景洪趴到了床边,挤出眼泪哀嚎道:“四哥,你这是怎么了?”

  “前些日子还好好的,现在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伱要是有个好歹,我可如何跟爹娘交代啊?我的好四哥……”

  “十三爷,太子殿下需要静养,您还是……”

  一旁东宫属官正要劝解,朱景洪当即回头,呵斥道:“你们是如何照顾的太子?”

  “竟让他……变成了这个样子!”

  面对这样的指责,在场众人无不心惊,真要是坐实了这罪名,他们可都得完蛋。

  “十三爷,太子殿下正在安歇,你岂能在此地吵闹,难道你不顾及殿下病体?”

  屋子门口,得到消息的高书言,和另两位东宫学士走了进来。

  朱景洪浑然不怕,冷冷说道:“你们将太子弄成这样,倒还反过来怪我?”

  做弟弟的担心兄长,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他有什么可怕的。

  进了屋子,高书言走到床边,面带悲戚道:“十三爷慎言,太子病重臣等同样担忧!”

  看得出来,高书言确实对太子有感情,此刻悲伤不是装出来的。

  朱景洪不喜欢高书言,甚至想除之而后快。

  只因此人戒心极重,还撺掇太子疏远朱景洪。

  不把这人剪除,朱景洪如何安心借太子的势,如何隐于太子身后丰满羽翼。

  交好李文钊后,朱景洪消息非常灵通,已得知京中有人弹劾高书言。

  所以现在,朱景洪得给高书言揽罪,京里要整他的人自会借题发挥。

  众人争论之间,王全义和孔金山也赶了过来。

  正是他们这五人,组成了金陵官军指挥中心,指挥着前线三万大军作战。

  “见过十三爷!”王全义二人恭敬行礼。

  朱景洪不由问道:“如今剿倭事大,你们又不是太医,当以领兵作战为要,怎么也在此地?”

  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事,以眼下这传递消息靠人的时代,指挥官当然离战场越近越好。

  宜兴隔着剿倭前线,至少又有七八十里,这样后方指挥与前线是脱节的。

  “你们知不知道,倭寇肆虐各地,百姓家破人亡死伤无数?”

  “主将龟缩在宜兴,你们就是这样打仗?”朱景洪越发不满,语气中已带有质问。

  对高书言不满是出于私利,那么眼下呵斥王全义二人,朱景洪完全是处于公心。

  “十三爷,非是臣等……”王全义欲言又止,目光却瞟向了一旁的高书言。

  “十三爷,是臣让他们留在宜兴,只因太子殿下也在宜兴!”高书言冷声解释。

  朱景洪也跟着冷笑:“原来是你的意思……有高学士这卧龙凤雏一般的人物,为何剿倭却成了这个样子?”

  这话将高书言噎得哑口无言,只听一旁的王全义帮腔。

  “高学士毕竟是读书人,对领兵征讨之事不懂也正常,十三爷切莫苛责……”

  这话表面是为高书言说情,实为指责他外行领导内行。

  本来王全义派人传讯,将朱景洪请过来,为的就是排挤高书言,好让自己能专心剿倭。

  “我可以不怪罪,那些抛家舍业的百姓,能不能不怪罪?”

  “我爹让四哥来主持大局,如今局面变成这样,他老人家会不会怪罪?”